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成為賈伯斯:天才巨星的挫敗與孕成
  • 定價217.00元
  • 8 折優惠:HK$173.6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我自己的博物館

我自己的博物館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9677837
艾瑪.路易斯
吳其鴻(海狗房東)
步步
2018年10月03日
107.00  元
HK$ 90.95  






ISBN:9789869677837
  • 叢書系列:翻譯圖畫書
  • 規格:精裝 / 48頁 / 23 x 26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適讀年齡:3歲~10歲
    翻譯圖畫書


  • 童書/青少年文學 > 圖畫書 > 知識繪本











      給我一座博物館,我將會填滿它。---畢卡索



      「大家都說我一定會愛上博物館…

      博物館是大型的建築物,擺滿世界各地最古老、最稀奇古怪的東西。」

      真的是這樣嗎?

      一個小女孩在城市中漫遊,發現博物館中的收藏,

      不一定古老或稀奇古怪,而且,有些很棒的博物館或許近在眼前!




      跟著紅衣女孩展開一場博物館的探索旅行吧!小女孩發現巨大的蟲子、奇特的野獸、年代久遠的陶壺、非常不一樣的現代畫、羽毛形狀的葉子,還有和她的頭一樣大的花呢!這些全部都是博物館的收藏。原來她逛了古文物博物館、自然史博物館、美術館,還有植物園,甚至是太空博物館,小女孩充滿驚奇和幻想,但是,她發現,自己最愛的博物館正在家裡等著她呢!那會是什麼樣的博物館呢?



      這是作者艾瑪.路易斯的第一本作品,以獨特的拼貼風格,創作出令人印象深刻的一本書。而書裡的呈現,更像是展現小女孩的興趣和豐富的收藏,而這些收藏不也正好代表了自己是誰嗎?原來,每個人都可以創造屬於自己的博物館!



    本書特色



      書末有6頁由作者量身訂做的發問單和學習單,讓小讀者們可以想想自己與博物館的關係,以及與這本書的互動。



    獲獎紀錄



      獲得2018年英國凱特.格林納威獎提名

      榮獲2017波隆納插畫展「拉加茲獎」新秀獎

      入選2017年波隆納插畫家展

      入圍2017年Klaus Flugge大獎



    名人推薦



      林平/ 台北市立美術館館長、東海大學美術系教授

      周婉湘 /《一起讀、一起玩》作者、語文教育博士

      洪淑青Selena + 龔芹zozo + 龔芮yoyo / 愛逛博物館的自由作家

      黃姍姍 / 忠泰美術館主任

      蘇仰志 / 雜學校 創辦人



      這是年輕艾瑪的第一本創作,拙樸單純卻充滿創意和童趣的表現方式,對年幼讀者產生深深的吸引力。---林平,北美館館長



      我尤其喜歡作者拼出主角站著、坐著、趴著、仰著頭、翻著書或是以手指托著下巴好奇著,這些姿勢顯示了博物館裡的眾生相。---洪淑青Selena,愛逛博物館的自由作家



      看完這本書後,讓我以新的視角看待房裡的每一個物品,好似它們都是擺放在博物館裡的珍貴文物。---龔芹ZOZO



      跟著作者神遊各種博物館後,真想將自己的房間化為一座博物館,進進出出的心情都不一樣了呢!---龔芮YOYO



      這本書言簡意賅介紹各種博物館,對尚無或少有機會參觀此類場所的兒童,稱得上是絕佳的導遊。---海狗房東,繪本工作者



      這本書很適合在參觀博物館前閱讀,也很適合在拜訪了好幾種博物館後,和孩子一起回顧、整合參觀的經驗。---周婉湘(《一起讀、一起玩》作者、語文教育博士)



      這裡的博物館是任由想像力馳騁的園地,更是讓觀察力極度延展的訓練場。---黃姍姍,忠泰美術館主任



      作者用一種藝術性極高的拼貼風格混搭出一種獨特的美學品味,對孩子在美感素養的啟發至關重要。---蘇仰志,雜學校校長

      愛博物館推薦


     





    推薦文一



    人人都有一座博物館



    海狗房東(繪本工作者,本書譯者)




      走進博物館,不覺就會降低音量、放輕腳步,相較於其他空間,人們在博物館內顯得更拘謹。不過,艾瑪.路易斯在此書中,卻讓博物館變得親切,在繪本有限的篇幅中,領著讀者一一走訪各種類型的博物館,像一本超越地域界線的博物館指南。



      古文物博物館是書中女孩參訪的首站,接著又前往自然史博物館、美術館,甚至植物園也在參訪之列,接著是收藏許多新知與未知的太空博物館。雖然女孩在每一處只停留二至三頁,卻不會給讀者走馬看花之感。我多次翻閱這本文字極為精簡的作品,每每都是靜靜緩緩的讀,絲毫不覺得女孩在趕行程。這究竟是如何做到的?



      我認為原因在於作者透過主角的思考或想像,為不同博物館下了精妙的註腳,讀者閱讀時會再三尋思、品味,步調便緩了下來。例如在古文物博物館,女孩看著遠古的動物陶偶,想像那曾經也是某個孩子的玩具;又如她在植物園,心想這裡的「收藏」會不斷生長……



      這本書言簡意賅介紹各種博物館,對尚無或少有機會參觀此類場所的兒童,稱得上是絕佳的導遊。作者在她憑藉此書獲得波隆納插畫展新人獎之前,曾於某次採訪中表示繪本最好要簡潔,同時還要蘊含機智、有力的訊息,但內容必須平易近人。看來,這不是理想空言,她都實踐在作品中了。



      此書不僅文字簡潔又富含訊息,圖也是如此。作者以樸拙不羈的拼貼作畫,恰好表現出館內形形色色的眾生相和包羅萬象的館藏。另外,包含主角女孩的橘紅色上衣,各種層次的紅貫穿全書。在視覺上,這些熱血的「色彩游擊隊」也突襲了博物館、美術館以冷色調為主的印象;讀者或許也能在圖畫中收到某種邀請或暗示--博物館看起來冷靜、嚴肅、貌似有些無聊,但只要探索的心和眼是熱切的,應該會有什麼有趣的發現吧。



      至於書名為何是「我自己的博物館」?這又是另一個作者給讀者的重要訊息,請務必在故事最後多多逗留,即使是成人讀者,一定也會有所獲得,說不定,你也會得到「一座博物館」呢!



    推薦文二



    從「我自己的博物館」到「收藏自己的博物館」



    林平(台北市立美術館館長/東海大學美術系教授)




      博物館是一項人類對機構建置的了不起發明,它儲存了某一群人的日常生活、社會制度、物質文化,也收集了另一些人各式各樣的想像、發明與慾望。從帝王貴族到市井小民,從兒童到成年,每個人都可以擁有收藏,而每個事務都可以成為收藏的對象。17世紀以降,知識成為分類的對象,以至於逐漸發展出歷史、科學、藝術三大類的博物館,各自在當代社會和公共體制中扮演不同的角色。有時候它會告訴我們一些真實的事情,有些時候它會顯現科技的進步,更有些時候它只是讓我們鑑賞最美的物件。但是,是誰決定什麼是真?什麼是美?或什麼值得被保存?什麼樣的發明是對誰有利呢?博物館本身是如此複雜的知識與權力的結構,它不只是知識殿堂,更是認知學習、反省檢視、批判思考的重要場所。「恐怕直到有一天長大了,才適合找機會去逛逛吧?」



      其實不然,《我自己的博物館》這本書給了我們不一樣的契機。從它的第一頁開始,繪本藝術家艾瑪.路易斯從多彩的手感圖繪痕跡帶我們進入博物館的世界,同時從腳程的拓展引領大家涉獵了博物館的多樣性。進到每一種不一樣的博物館中,我們以為看到了各式各樣被收藏的「物件」,其實更吸引人的反而是艾瑪用各種各樣的手法創造出來的形狀和物件的符號。這時候我發現,我們不只可以告訴孩子哪一種博物館收藏哪一種東西,同時當我們進入這本書,我們可以和孩子數數看艾瑪發明了多少種表達的方式,讓我們可以收藏在這本書裡。



      或許,我們針對學齡前的兒童,透過這本書的翻閱(其實這本書的文字是寫給和兒童一起閱讀的大人看的),可以從事許多層次和方向的活動。從認識博物館,辨別物件被蒐集和分類的形式,到欣賞物件如何被表達、色彩如何被安排。原來,它也是一本讓我們認識藝術自由表達的書。這是年輕艾瑪的第一本創作,拙樸單純卻充滿創意和童趣的表現方式,對年幼讀者產生深深的吸引力。同樣是第一頁「這本書的收藏家是?」,作者讓兒童將自己的名字填寫上去,聲明了孩子的擁有權,更確立了他/她收藏家的身分。他們收藏了這本書、書中的博物館、博物館中的寶物,他們也收藏了艾瑪的第一本創作、充滿多樣與差異的表現方式。最終他們來到一個未被填滿的壁紙牆面前,面對一扇關著的房門,當它開啟,來到孩子的獨有天地,自己的房間。原來,博物館的建構是由自己的房間開始的;而英文原著書名「The Museum of Me」,其實指的是收藏自我的博物館!在我們認識博物館之前,我們得要認識自己!



    推薦文三



    人人都可以有自己的博物館



    洪淑青Selena,愛逛博物館的自由作家




      小時候我的志願是希望開一家博物館,把喜歡的東西通通收藏起來,展示給更多人觀賞。這個癖好可以回溯到童年時期,那有趣的收集習慣,除了小卡片這樣文雅的東西外,我還收集過各種大小尺寸的球體,最小是鋼筆的滾珠,最大是乒乓球。寫過的鉛筆也是我的寶物,短到無法握筆的,就集合在一個盒子裡,標籤是「它們寫過多少字」。其中最怪異的收集應屬蚊子的標本,想盡辦法活抓,丟進一個透明塑膠盒天天觀察。因為沒做什麼專業處理,蚊子腳一一脫落,詭異極了!



      專業的博物館具有蒐集、展示、教育、研究功能,經由群眾觀賞討論,滿足人們求知探索的欲望。然而對我來說,日常情景裡的青果市場、漁貨市場、石頭貝殼收藏室、動物園或是個人私密角落,也具備這些功能。



      《我自己的博物館》這本書像是小小博物館學,介紹各種類型的博物館,例如展示古物的「古文物博物館」、有各種生物標本的「自然史博物館」、集合藝術家作品的「美術館」、直接就在花園延續生命力的「植物園」、涉獵天文知識的「太空博物館」等。有的在室內,有些在戶外,有些可能是虛擬實境;有些展示千古老化的東西,有些可能還是成長進行式,這些在書裡都一一介紹。



      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閱讀時的視覺享受,作者以各種媒材來說話:水彩、鉛筆彩繪、圖片拼貼等,總是以隨性姿態出現在意外角落。我尤其喜愛主角小妹妹的造形,作者拼出她站著、坐著、趴著、仰著頭、翻著書或是以手指托著下巴好奇著,這些姿勢顯示了博物館裡的眾生相。相信作者在創作前,勢必也先收集了大量的圖片,更收集了種種觀展的心情。



      每個人都可以自己辦博物館,為自己的「寶貝」找到展示的空間,就算觀眾只是自己的家人。想想,書櫃裡展示的書、牆壁上的相片圖片、工作間琳琅滿目的工具、菜圃裡成長的各類植物,不都是家庭博物館?!看了這本書後,相信讀者也成了博物館員,開始規劃著下一步該成立哪一間博物館,也許就從自己的房間開始吧!



      *看完這本書後,讓我以新的視角看待房裡的每一個物品,好似它們都是擺放在博物館裡的珍貴文物。---龔芹zozo

      *跟著作者神遊各種博物館後,真想將自己的房間化為一座博物館,進進出出的心情都不一樣了呢!---龔芮yoyo



    推薦文四



    看見不一樣的東西



    黃姍姍,忠泰美術館主任




      「美術館很不同

      是藝術的博物館!



      來這裡的人

      喜歡一些

      不一樣的東西。」



      作者艾瑪•路易斯以一位小女孩的觀點,開始了一場探索博物館的旅程。從古文物博物館、自然史博物館、美術館、植物園,甚至到太空博物館,各類的博物館裡充滿了讓小女孩驚奇且讚嘆的內容。隨著她的腳步,讀者也一起經歷了各種類型博物館所擁有的樂趣。



      博物館裡的人、事、物讓博物館成為無限可能的場域,成為人類智慧與文化的結晶寶庫。這個空間,這個場域,因為有意識的分類與敘事,讓被展示的物件和內容有了故事。被觀看的物件和觀看的人,組成了這個場域之中生機的連結。而原本是「觀看」的人,偶爾也成為「被觀看」的人!



      每一種博物館都有其專業領域,看似壁壘分明,但在小女孩的角度,她用新鮮且清新的眼睛來觀察各類的博物館,它們之間雖有不同,卻又串聯一起,成為建構世界的各種線索。這裡沒有刻板的定義和教條,也沒有世俗現實的羈絆,這裡的博物館是任由想像力馳騁的園地,更是讓觀察力極度延展的訓練場。



      本書後半段,以提問和學習單的方式,讓愛觀察的小朋友思考:什麼是博物館?什麼又是我自己的博物館?進而思考屬於自己的世界,屬於自己的敘事方式,又想如何展示?



      然而,這不僅是一本給兒童的繪本,我極力推薦本書給不熟悉博物館的你,也推薦給愛好博物館的你,甚至給太過熟悉博物館的你,相信本書能夠讓你再次以清新的眼睛,看見那隱藏於世界裡的樂趣與意義,看見那「不一樣的東西」!



    推薦文五



    「每個孩子都是一座博物館」



    蘇仰志(雜學校創辦人)




      身為一個藝術教育出身的父親,看到這本作品實在驚艷!作者用一種藝術性極高的拼貼風格混搭出一種獨特的美學品味,這對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在美感素養的啟發至關重要,因為這年齡段的孩子正在塑造對美感的定義,尤其對美這件事情常常因為有很多原因有了很多框架,也常常陷入較為單一表現形式的認知。然而作者用著看似笨拙但其實美學底蘊深厚的技法與構成,給予了我們很多的養分與啟發,讓孩子能感受更多不一樣細膩的美感經驗。(我已經在構想,假日時跟我兒子一起剪下家中雜誌各種元素來拼貼,再加上各種顏料與材質一起玩出更多不太乖的作品了!)



      再者,作者透過有趣的敘事方式描繪出各式各樣的博物館,提供了很多「熱點入口」去開啟孩子對不同人文思維的感知與想像!我常說:「提供一個思辨的起點,比教什麼還重要!」,所以我尤其喜歡書最後開放式的結尾:回到孩子自身的生活中去探索自己的收藏,搭配上最後的對話練習延伸探索,實在令人愛不釋手。而博物館本來就是人類文明的薈萃,如果孩子對博物館這三個字有著進一步探索的動機,這是一件多?珍貴的事啊!



      我認為一本好的繪本最重要的是開啟孩子的視野與想像力,而每個孩子心中都有著屬於他自己獨特的「藏品」,我們只需要用點心,用這本《我自己的博物館》,一起探索孩子這座全世界館藏最豐富,最獨一無二的「博物館」吧!



    ?




    其 他 著 作
    1. 給孩子的最佳自我認知套書(你在想什麼?+我自己的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