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友好行為:給教師與家長終結霸凌的八把金鑰

友好行為:給教師與家長終結霸凌的八把金鑰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1918341
Signe Whitson
林靜君
心理
2018年9月19日
93.00  元
HK$ 88.35  






ISBN:9789861918341
  • 叢書系列:教育現場/行動研究
  • 規格:平裝 / 232頁 / 17 x 23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教育現場/行動研究


  • 親子教養 > 教育現場 > 人際輔導











      創新性的霸凌相關書籍已經細緻深入到探討有關霸凌心理學和霸凌文化氛圍的領域,現在的孩子似乎比以往任何一個時候都更容易產生遭遇這種殘酷和侵略的霸凌行為。很少有作者能夠將我們所知道的訊息合成為八個簡單,卻能解決問題的「金鑰」, 這本書回答了霸凌這個議題,書裡的這些金鑰是為教育工作者、專業人士和家長所提供實際可行的策略,用來協助正面解決孩子的霸凌問題。



      最近發生透過社交網路媒介的霸凌所衍生的悲劇,使霸凌這一普遍存在的問題提升到一個新的層面。成人可以透過學習並實施各種快速簡便的神奇預防霸凌策略及療育方法來對孩子們的生活產生巨大影響。本書八把金鑰的核心策略中,一一將它們陳列出來,從與孩子建立有意義的連結,到創造積極的校園學習氛圍、解決網路霸凌、建立孩子社交情感能力……等,是值得一讀再讀的好書。

    ?


     





    引言

    金鑰 1 當看見霸凌時,了解是霸凌

    金鑰 2 與孩子建立連結

    金鑰 3 即時終結霸凌

    金鑰 4 直接了當處理網路霸凌

    金鑰 5 培養社會和情緒管理能力

    金鑰 6 將旁觀者轉為好夥伴

    金鑰 7 親近霸凌他人的孩子

    金鑰 8 持續溝通

    可用資源

    參考文獻



    ?





    序言



    Rabette Rothschild(叢書主編)




      霸凌是學生社交動態行為的一部分,雖然霸凌看似受害者需親身經歷,然而,電腦、電子郵件的發明及線上社交網站的出現,為霸凌帶來其他面向的問題。而且,霸凌當然不僅是易受傷害兒童或青少年族群會面臨的問題,成人也可能是霸凌受害者,特別是(但不僅只限於)在工作場所。



      霸凌雖然總是被認為是一個不嚴重的社會問題,但在最近幾十年來,霸凌得到越來越多社會大眾的關心。隨著媒體報導越來越多的暴力事件、槍擊事件、自殺等等,諸多事件的原因,似乎都歸咎於霸凌所造成的傷害。許多心理學家、促進心智健康的專業人員及研究人員,陸續投入了終結霸凌的研究,有關霸凌研究的數量正在迅速增加中。



      探討有關霸凌議題的書一直都是八把金鑰心理衛生叢書系列最優先考慮的主題。問題是應該由誰來執筆呢?看到Signe Whitson頗受歡迎的網站、部落格和她以前的出版品,Signe Whitson顯然是辯論霸凌相關議題的最佳人選。長久以來她既是作家也是教育家的身分,讓她致力於終結霸凌這個議題,她有著無可限量的知識、經驗、敏銳、機智和大量的愛心努力投入終結霸凌。所以,毫無疑問的,她是站在被霸凌這一邊的,真心希望能終結霸凌。同時,她也意識到如果將霸凌的定義下得太淡化、廣泛且平常,就有可能不被重視且被誤導。所以,首先,也是最重要的,她明確地從不太嚴重、只是不愉快的種種社交互動衝突,如粗魯行為和單純的卑劣行為,來與霸凌行為做區別。這樣區分的同時,她也強調真正霸凌行為的嚴重後果,甚至有時候會是一個悲劇性的結果,並一再強調兒童與青少年的霸凌行為,真的是一個很常見的問題。



      不論為霸凌受害者、霸凌參與者或旁觀者,我們許多人都記得童年時,自己或是同儕曾經經歷一次或多次的霸凌事件。我也還記得一些,但有一個特別印象深刻。小學三年級的某天,一個同學突然問我是不是「男人婆」,從小我喜歡爬樹、跑步和運動,而且我聽過家裡人對喜歡做這類事情的女生使用過這個詞,所以我天真爽朗的回答:「是的。」說真的,我還以為這個詞會讓我交到新朋友,因為我看到她也跟我一樣喜歡做同樣的事情,心想她應該是在找一個志同道合的朋友吧!然而,過了一晚,「男人婆」成為她和與她同夥的同學口中的髒話,只要一有機會,她們就會用「男人婆」來揶揄、排斥我。



      這最初只是單純的試圖與對方建構友好關係的互動,卻變成了我後來的噩夢。我不記得這情形到底持續了多久,應該也有幾天或幾週吧!但在這段時間裡我這個「男人婆」是不准與同學坐在學校餐廳裡共進午餐,或參與任何班上集體與分組遊戲的。我當然不相信學校所有人都參與了揶揄、排斥我的行動,但人數多到讓我的學校生活非常的困擾與艱難。我記得我每天都哭著乞求我的父母不要送我去上學,縱使我那具有高度同情心和同理心的父母,也不知道該如何來幫我。當年大家都知道什麼是霸凌,但它常常被認為是童年正常成長生活的一部分。在1958年的那個年代,沒有人意識到霸凌的嚴重性其實是可以粉碎一個孩子的心靈。



      後來,我的父母堅持要我還擊,雖然那時我並不知道這意味著什麼,也不記得我的父母是怎麼教我的,但我最後仍然下定決心不再給對方霸凌我的機會。有一天,在課間休息時,我們每個人在安排好的球賽位置,有位同學挑釁地對我說:「我不希望男人婆在我的隊伍裡。」我終於鼓起勇氣堅定地回答:「那就請你離開這個隊伍!」奇妙的是(幸運的是),從此不再有「男人婆」這個問題了。當然,大多數的霸凌都不是那麼輕易就能結束,所以我認為我真的很幸運,因為我自己是在無家長或老師的介入下(除了父母親的精神支持)終結霸凌的。雖然我的例子並不是霸凌形式中最糟糕的一種,因為我並沒有絕望到想自殺,然而那段時間,這個霸凌事件仍然造成我參加團體活動時的不安全感,對我的生活造成不小的影響。



      本書的內容正如標題所承諾的,幫助讀者確定問題根源,提供具體的每把金鑰策略去終結霸凌。Whitson用一種親切、友好的寫作風格,給家長、教師、學校管理人員和社區領導人具體有效的介入方法,以及明確有益的終結霸凌指引。雖然許多新聞報導聚焦於霸凌所造成的傷害,但是其實也有相當數量令人振奮的反霸凌小勝利或大勝利的例子。Whitson除了引用兩邊的例子外,書中也包括了範例對話,提供給想要介入處理霸凌困難局面,但又不知道該怎麼說怎麼做的人參考。書中的句子都是可以實際運用在您與孩子、您與學生、您與被霸凌者父母的交談過程,並且在每把金鑰的最後都是以能夠立即付諸使用的十個可行策略為結尾。



      在這八把金鑰裡,Whitson特別指出旁觀者的角色在終結霸凌的核心作用。幾年前的某一天,我多麼希望能有她這些指引和策略去造福他人!那天我見證了一個受人尊敬的精神科醫師當著全場(120位或更多專業的心理諮商師)的面羞辱霸凌一個研討會參與者,我震驚到嚇傻了眼。您可以想像冰凍的空氣,好似可用一把刀劃開一樣,而我自己則震驚到被凍結在當下,其他人應該也是如此,因為沒有人說或做了什麼。我還在困擾著我無能反應、無能停止攻擊,或對幾分鐘後獨自離開講堂的被霸凌者提供支持,被醫師霸凌的研討會參與者在幾分鐘後,獨自離開講堂(並從此不再返回研討會會場)。直到現在,我仍然覺得太可怕了。我想,當時我們都被醫師的傲慢和地位嚇到,也大概怕在專業領域受到反擊,或陷入我們自己童年受霸凌的記憶而癱瘓。之後,我發誓,我永遠不會讓這樣的情況重演,幸運的是,直到現在我都還沒有機會測試這個誓言。那次的經驗還提醒了我,任何人,包括孩子們,要勇敢站出來對抗施暴者是一件多麼不容易的事情。即使是見多識廣有主見的成人,也會發現自己在霸凌事件發生的當下癱軟得無法採取任何行動。然而,現在由於Whitson的書,我覺得我被滿滿的終結霸凌指引策略所供應、提振及支持,未來能對付各種霸凌情況的出現了。



      Whitson在整本書的每個頁面,都將誠摯的人性關懷投注在孩子們的身上,她給了我們希望,讓讀者知道不只不需要容忍霸凌,而且,透過指引和策略的處理,霸凌是可以被終結的。





    ?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