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區政新角度
  • 定價64.00元
  • 8 折優惠:HK$51.2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從彼山到此山

從彼山到此山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2139431
丁松青(Barry Martinson)
林紋沛
大塊文化
2018年11月30日
117.00  元
HK$ 99.45  






ISBN:9789862139431
  • 叢書系列:Mark
  • 規格:平裝 / 280頁 / 14.8 x 20 cm / 普通級 / 部份全彩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Mark


  • 心理勵志 > 勵志故事/散文 > 真實人生故事

















      深入山脈與人群的牧者



      扎根臺灣原鄉半世紀的耶穌會神父,遠赴黎巴嫩找尋陌生的族人。

      他找到血緣的根,也藉家族史看見自己此生服務奉獻的源頭。



      二○一四年,丁松青神父飛越重山,前往遠在亞洲另一端的黎巴嫩山村,踏上企盼已久的旅程。一百多年前,外祖父母從黎巴嫩到美國開拓新家園。如今丁神父要在未曾踏過的故土上,尋找從未謀面的親人。



      行走於外公、外婆成長的山巔,梳理著他們翻山越嶺、克服難關的生命之旅,丁神父察覺外祖父母的經歷與自己深深相繫相連;而黎巴嫩山村的鄉土風情竟也似曾相識,彷彿有教區新竹清泉部落的影子。他對先人家園、親族同胞一見如故之際,也不禁自問:自己的祖先起源中,是否有什麼驅使他成為神父、來臺灣傳教、在北臺灣的山間落腳?這場尋根行,原來不只是到外在群山尋找血緣的根,也是行走內在山巒中,思索過往,探求靈魂的根。



      《從彼山到此山》是個關於家族、旅程、山岳的故事:起點在遙遠的黎巴嫩山谷,圍繞著初見面的老家族人;終點則在臺灣的山陵之間,在丁神父服務的泰雅族部落,伴隨著他沒有血緣的家人。丁神父記下旅行所見,也追憶在美國的年少時光,回想在臺灣的生活,這本書是迷人的旅遊記事,是精彩的家族史,也是活潑動人的回憶錄。



      從黎巴嫩的壯麗峽谷,到臺灣清泉的柔美山陵。

      我的人生是從那一山到這一山的旅程。

      群山是我心之所居。



    名人推薦



      卑南族藝術家? 巴那外?乎道(江田)

      知名主持人/口譯員? 韋佳德

      光啟社社長? 馬紹?阿紀

      副總統? 陳建仁

      華文卡內基訓練創辦人? 黑幼龍

      小說家? 駱以軍

      ——聯合推薦(按首字筆畫排列)



    好評推薦



      我是在十七、十八歲時,讀了丁松青神父的《剎那時光》。那時我沒讀過那許多小說,也幾乎沒有什麼離開永和、台北之外的生活經驗。他給了我一個「他方」 ,那其實就在我的島上;那贈與了一個柔慈、靈魂、自由的容器的形狀。也許我這三十年的小說習藝,是和人心之惡、瘋狂、痛苦搏鬥。但回到初點,我當初讀那書的感動,是真的想去山裡當一個奉獻自己的神父啊。我很感動自己能在三十多年後,有此榮幸替他後來的書推薦。——小說家? 駱以軍



      丁神父是愛主愛人的善牧,也是傑出的畫家、作家和音樂家!他是天主賞賜給臺灣的恩典,一生傳奇令人敬仰!——副總統? 陳建仁



      丁松青神父的新作,讓我看到生命的承擔與祖先的榮耀;也讀到了他最愛的哥哥丁松筠神父永活在他心中。——光啟社社長? 馬紹?阿紀



      二○一二年夏天,翻越中央山脈來到清泉部落天主堂,深深被牆上色彩亮麗的彩繪玻璃吸引而著迷,命運的帶領,與丁神父結緣。為了美化教堂,丁神父曾到美國及英國學習彩繪玻璃工藝,也投入國內教堂彩繪玻璃工程超過三十年。丁神父熱愛生命,追求完美,凡事親力親為,一絲不苟嚴謹的態度,造就了他成為集藝術、文學,音樂、人文關懷,世界宏觀等深厚基底於一身的大師級人物。如此卑微的我是何等受恩寵,參與了丁神父的彩繪天使計畫。七年來,在他身邊做為學徒的我,總是戰戰兢兢學習,努力為清泉部落改變美麗的容顏,也讓我找到生命的意義,因而改變了職志,終身投入彩繪玻璃工藝。——卑南族藝術家? 巴那外?乎道(江田)

    ?


     





    前言

    ?

    第一部???? 彼山

    1 貝魯特之旅

    2 黎巴嫩山

    3 先知

    4 外公的家人

    5 亞力酒節

    6 家庭盛宴

    7 神之雪松

    8 吾友撒爾

    9 走訪的黎波里

    10 先祖之靈

    11 貝魯特巡禮

    12 回到黎巴嫩山

    13 神聖之谷健行

    14 外婆的家人

    15 愛的旅程

    16 從彼山到此山

    ?

    第二部???? 此山

    17 母親的故事

    18 我在臺灣的生活

    19 藝術之旅

    20 音樂之旅

    21 我的房子,你的房子

    22 檸檬樹

    23 清泉的孩子

    24 為主創造美好

    25 彩繪玻璃天使

    26 我特別的天使

    27 山的另一頭

    ?

    後記





    前言



      這是一個關於家族、旅程、山岳的故事。故事起點是前往遙遠黎巴嫩山的旅行,追尋我未曾謀面的先祖家族;終點則在臺灣的群山之間,返回我沒有血緣的家人身邊,回到我服務的泰雅族清泉部落,我是這裡的教區神父。整趟旅程中,外公、外婆的故事和我自己的故事交織在一起,引導我,也支持我為臺灣原住民服務的生活。我相信祖先的靈魂仍然與我同在。本書主題就是我如何來到現在所在的這座山,以及伴隨旅程而來的喜悅和掙扎。



      二○一四年,我從臺灣前往黎巴嫩,試著尋找母親的祖先──外公、外婆早在一百多年前就從黎巴嫩移民美國。黎巴嫩朝聖之旅同時也是我向內探問的旅程。我成功找到了自己黎巴嫩人的身分,這個身分透過母親祖先的漫長譜系烙印在我的靈魂上。新結交的朋友和親戚都成為我身上重要的一部分,我會永遠加以珍惜。



      外公、外婆的生命之旅和我自己的生命之旅有雷同之處。我也是移民──不過是從美國移民到臺灣──而且山岳在他們和我的生命中同樣意義重大。我的祖先起源中是否有什麼東西驅使我成為神父、來到臺灣傳教、在北臺灣的山間落腳?祖先的旅程和我自己的旅程有什麼關聯?這些都是我希望能解答的問題。



      山可以代表很多意義。山通常表示高大的丘陵,但山也可以指橫在路上、阻礙旅程的難關。我生命中意義重大的地方,有好幾處都在山岳之巔:我成長的加州山丘、現在居住的清泉,還有我前去探索過往的黎巴嫩山。每座山都蘊藏有待探索的冒險和有待克服的障礙。不過,只要有山,往往也有路──帶領我們爬上山、到達山頂的途徑。我的人生是從一座山到另一座山的旅程,這一座座山──生命中的群山──由我的祖先起源相繫相連。



      我在加州的成長過程中,除了拜訪爸爸在堪薩斯州的家人,或是拜訪媽媽在密西西比州的家人之外,基本上都因為距離遙遠,難以和這些親戚往來。那時候,我幾乎從來不曾想到遠在黎巴嫩的「老家」還有更多親戚。



      事實上,在上高中以前,我很少思考自己的族裔。直到同學或老師開始根據「血統」把我們分類之後,我才開始思考自己屬於哪裡。那時學校裡沒有其他黎巴嫩人。



      十七歲以前,除了偶爾會在密西西比的親戚家裡吃到烤肉串之外,我沒有機會嘗到黎巴嫩料理。我還清楚記得那一刻。那天,拉丁文老師邀我和另外幾個他的學生一起去黎巴嫩餐廳,老師說他希望我嘗嘗祖先的食物。那頓晚餐真是前所未有的體驗,食物彷彿直搗靈魂深處──那就是我的身分。吃到果仁蜜餅(baklava)的時候──這種甜點的作法是在層層餅皮中夾入堅果和糖漿──我還以為自己已經升天,到了天堂。



      雖然我常常希望有朝一日可以走訪黎巴嫩,但又覺得這只是個夢想,而且永遠不會真正實現。媽媽曾經對我說,或許我會是我們家裡前往黎巴嫩追尋家族史的那個人──她說對了。但是,在我可以前往黎巴嫩、告訴她所見所聞以前,她已先一步過世。否則,她一定會愛上黎巴嫩的。



      心理學家認為,面對眼前生活中的事件,我們如何反應,緣由可以追溯至童年時期──甚至可以追溯到更早之前。我們就像一棵大樹的枝椏,根源上溯好幾世紀。我爬過的山和克服的障礙都呼應了類似經歷,不只呼應我自己小時候發生的事,或許也呼應外公外婆找到通往新天地的道路時所經歷的生活。



      我孩提時代的興趣──不論是藝術或音樂──長大後仍然繼續發展,也成為我為他人服務時的重要元素。我從小遭遇的問題和困難,也如這些興趣一樣,在人生中扮演要角。在我漸漸成長的過程中,這些阻礙一再出現,而且依然揮之不去。幸好總有看得見和看不見的天使幫助我克服每次的難關,幫助我繼續旅程。



      在這些困頓的時刻,有一位特別的天使始終在身邊支持我,尤其是在情況艱辛、甚至幾乎承受不起的時候。他從最初就在我身邊,我們一同成長。他先我一步成為耶穌會會士、成為神父、來到臺灣傳教,而我追隨他的腳步。如今他已不在人世,我渴望他的精神繼續引導我。不過,我知道他在彼方──在山的另一頭──我們有朝一日會再相見。



      因此,我將本書獻給丁松筠神父(Fr. Jerry Martinson),我特別的天使──也是我的大哥傑瑞──紀念我們經歷的種種冒險:從我們的成長過程、為了成為神父而苦讀的日子、在臺灣的生活和工作,以及──真希望能有更多時間──我們原本有一天要一起再去黎巴嫩的旅行。願你安息,大哥。從你現在身處之所,看到的山景一定很壯觀吧。

    ?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