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魔法森林(《秘密花園》第二集,中文版獨家附贈32頁練習本)
定價93.00元
8
折優惠:
HK$74.4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道德原則研究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7631213
休謨
曾曉平
五南
2018年11月28日
120.00 元
HK$ 114
詳
細
資
料
ISBN:9789577631213
叢書系列:
經典名著文庫
規格:平裝 / 272頁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經典名著文庫
分
類
人文史地
>
哲學
>
概論
同
類
書
推
薦
德行墮落與不平等的起源(二版)
愛欲之死
韓炳哲關鍵三部曲:《倦怠社會》、《透明社會》、《愛欲之死》
做哲學:哲學不是沒有用,而是你會不會用
內在他者:莊子.尼采
內
容
簡
介
本書依《人性論》第三卷「論道德」改寫,除保留原書的基本問題和結論之外,在思想觀點和文字表達上都做了重大改進。休謨更自稱該書是自己「所有不論歷史的、哲學的或文學的著作中無與倫比地最優秀的著作」。相較於《人性論》中的「論道德」,改寫後的《道德原則研究》,在思想上更穩健和成熟、論證上更簡潔而嚴密、整體結構安排上也更細膩,體現出休謨力圖將道德思想嚴密體系化的意圖,包括:
1.透過闡明個人價值的構成,從理論上解決個人與個人、個人與社會之間在利益和幸福上的關係,從而揭示精神科學的實踐部分,其自身的特徵或特性。
2.以「仁愛論」取代了「自愛論」,從道德概念來說明道德自身得以建立的根據,主張「人道」是道德的原始動機或原則。
3.休謨將立足點從個人移向個人與個人之間、個人與社會之間的關係,在道德動機上從自愛論轉向仁愛論。因此,「同情」取代了「比較」,而變成人們道德情感主要的、甚至唯一的發生方式。
4.對宗教採取更加鮮明和嚴厲的批判態度,以道德的四個本源和原則為根據,對僧侶道德進行了澈底的批判。
?
目
錄
譯者導言
第一章 論道德的一般原則
第二章 論仁愛
第三章 論正義
第四章 論政治社會
第五章 效用為什麼使人快樂
第六章 論對我們自己有用的特質
第七章 論直接令我們自己愉快的特質
第八章 論直接令他人愉快的特質
第九章 結 ??論
附錄一 ??關於道德情感
附錄二 論自愛
附錄三 對正義的進一步思考
附錄四 論某些言辭爭論
一篇對話
譯後記
重訂又記
休謨年表(一七一一 ─ 一七七六)
主要術語對照表及索引
序
序
(節錄自譯者導言)
◎《道德原則研究》的思想理路
《道德原則研究》與「論道德」一樣,也是以認識論懷疑主義和心理學情感主義為前提和基礎的;不同的是,前者不單純為了「鞏固」或「確證」人學的思辨理論,而且力圖把後者中作為問題的解答而提出的四個本源和原則,透過更深入細緻的分析和闡述加以證明,消除其中所隱含的一些相抵觸或不成熟之處,建構一個相對完整的道德體系。因此,在《道德原則研究》中,休謨把「論道德」的任務向前推進一步,由「道德的一般基礎」而進至「道德的真正起源」,「論道德」中所著重闡述的「道德區別是導源於理性、還是導源於情感」的問題被轉化成「理性和情感各自在道德決定中起多大作用」的問題,而作為相關附屬問題放在附錄中加以考察,正文的主要任務則是解決道德本身得以成立的原則或根據,尋找並證明道德本身的真正起源。儘管在《道德原則研究》中對前一個問題的論述與「論道德」沒有實質性的差異,只是表達更集中和更明確,對後一個問題的提出和說明卻將「論道德」中作為問題的解答而提出卻並未給予充分證明的東西作為道德探究的核心問題凸顯出來,不僅實現了道德研究重心的轉移,而且深化了「論道德」的觀點和研究。
基於此,《道德原則研究》與「論道德」在對象、方法和結構上就表現出重大的差異。《道德原則研究》著重的不是道德區別的起源及其方式問題,而是道德本身得以成立的原則和道德價值的構成問題,這個問題主要不在於確立人類本性中占支配地位的是仁愛(性善)還是自愛(性惡)、在道德規定中起支配作用的是理性還是情感,而在於弄清個人價值是由什麼複合而成,人們的特質、性格和行動何以受到敬重、好感、稱讚和頌揚或憎恨、輕蔑、譴責和諷刺。在方法上,《道德原則研究》不是從一般到具體、將蘊涵於前提中的結論展開論述,即不是從「人學」的思辨原則推導出道德區別的起源,然後根據這種起源(快樂和不快的感受)來說明各種德性的本源和原則,而是從具體到一般、透過對單個事例的分析和歸納而逐步得出結論,即更澈底地運用實驗推理方法,透過語言分析、歸納推理和比較而對日常道德進行分析,揭示和論證道德的真正起源和原則。在結構上,《道德原則研究》不是簡潔地劃分為道德的一般理論(「德性和惡行總論」)和各種德性的具體闡述(「人為德性」和「自然德性」)兩大部分,而是按照德性得以成立的方式,而劃分為各種類型的德性的分析和結論等諸多部分,章與章之間表面看來紛繁雜亂而缺乏內在連貫性,實則隱藏著一條有目的的精心設計的思路。
?
書
評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