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比利戰爭【完整新譯本】
  • 定價117.00元
  • 8 折優惠:HK$93.6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聖經中的禱告:奔向恩典的寶座

聖經中的禱告:奔向恩典的寶座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1986333
查斯特
平山
校園書房
2018年11月01日
150.00  元
HK$ 142.5  






ISBN:9789861986333
  • 叢書系列:聖經信息
  • 規格:平裝 / 384頁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聖經信息


  • 宗教命理 > 基督教 > 聖經











      全球各地近來常有天災發生,經歷過地震的人,深刻認識到穩固地基和正確工法對於建築安全的重要性。遭遇過風災的人,知道在劇烈風勢下惟有把東西都捆綁穩固才不會隨風飛去。



      禱告,就是這樣的保命方式。你的禱告生活有堅實的基礎可以在遭遇生命震撼時仍然屹立不搖嗎?你的信仰夠穩固以至於痛苦風暴來襲時仍然不失信心嗎?



      《聖經中的禱告》是一本施工手冊,幫助你建造生命。本書給你需要的所有材料,父、子、聖靈是禱告生活必須的混凝土地基,讓禱告扎實;跟神像朋友一般的親密交談與信任是禱告不可缺的鋼骨,撐起生命又堅固又有彈性不致折斷。



      自己一個人建造生命,你可能會覺得孤單,不知究竟做對或是做錯了。別擔心,《聖經中的禱告》也為你預備了施工範例,大衛在困境中怎樣救回即將傾倒的生命,以色列先祖和眾先知發自真心不當乖乖牌敢跟上帝爭辯,甚至耶穌教導那顛覆生命的禱告,震動了門徒的一生。一個個精彩生命範例,讓你看見同樣材料、不同工法可以建造出多麼美麗的生命建築。



      你的生命不會也不該是低品質的危樓,透過本書向你逐一揭示禱告的奧祕與美麗,在聖經中禱告的你會是令人眼睛一亮的經典傳奇。

    ?


     





    中文總序 i

    英文總序 iii

    作者序 v

    簡寫一覽 viii



    第一部?? ??? ?禱告的根基 001

    第一章?? ?朋友交談(創世記第一章至?示錄第二十二章) 003

    第二章?? ?向父禱告(路加福音十一章1∼13節) 019

    第三章?? ?藉子而禱告(希伯來書四至五章) 033

    第四章?? ?靠聖靈禱告(羅馬書第八章;猶大書) 049

    第五章?? ?憑信心禱告(雅各書第一、五章) 065



    第二部?? ??? ?禱告的實踐 081

    第六章?? ?與先祖一起禱告(創世記第十八、三十二章) 083

    第七章?? ?與舊約聖徒一同禱告(以賽亞書第三十七章;尼希米記第九章;但以理書第九章) 101

    第八章?? ?與哈拿一同禱告(撒母耳記上第一至二章) 123

    第九章?? ?與詩人一同禱告(詩篇第二篇;使徒行傳第四章) 147

    第十章?? ?以耶穌的教訓來禱告(馬太福音第六章) 165

    第十一章?? ?與耶穌一同禱告(約翰福音第十四至十七章) 193

    第十二章?? ?與保羅一起禱告(以弗所書第三章;腓立比書第一章;歌羅西書第一章) 215

    第十三章?? ?一同為世人禱告(提摩太前書第一至二章) 241

    第十四章?? ?爭戰中的禱告(以弗所書第六章) 259

    第十五章?? ?神沉默時的禱告(馬可福音第十五章) 275

    第十六章?? ?從永恆的觀點來禱告(以弗所書第一章) 295



    研讀指引 311

    附註 329

    參考書目 341

    ?





    作者序



      論禱告的書已經很多了,為什麼需要另一本?答案正如一名教會領袖向我說的,「談到禱告,我們在聖經上頭所投注的心力還不夠。」他接著說,「我們擁有一整個禱告傳統,而其中的幫助和指導卻不一定來自聖經。」寫這本書是因為堅信:我們不只需要按照神的道來改革我們的思想行為,也要依此改革我們的禱告。



      本書不是談我的禱告經驗,我可不是禱告的模範生。我聽過一個故事:有家出版社,請某位著名的基督徒作家兼學者寫本論禱告的書,他回絕了,建議出版社找另外五位人選,他認為他們比較適合這份工作。出版社說早已問過這五位,他們全都謝絕了!偉大的鍾馬田博士(Dr. Martyn Lloyd-Jones)寫道,「我從來不敢擅自寫一本論禱告的書,連小冊子也不敢。」? 所以我最好趁早告白:我不能宣稱自己是了不起的禱告勇士;我發現禱告不容易。蘇格蘭傳道人槐特(Alexander Whyte)說,「如果你想叫一個人謙卑下來,就問問他的禱告生活如何。」



      相反地,為了配合「聖經信息系列」,這本禱告論述包含了對於神之道的諸多解經。聖經不只教導我們禱告的相關事宜,也給我們許多禱告的例子。它不只是神向我們說的道,也教導我們該怎樣回應那道。聖經裡的那些禱文,是向著由聖靈感動所寫成的神之道,作出由聖靈感動的回應。如果禱告是信心的語言,那麼它就該反映聖經的語言。



      我的目標,一直是論述由聖經所明訂規範的禱告。許多論禱告的著作是以作者的經驗為基礎,有些書則回應我們所提關於禱告的疑問:神會改變心意嗎?未蒙應允的禱告又如何呢?諸如此類。本書會觸及這類的問題,但是基本上,我希望由聖經來指示焦點,因為它所關切和感興趣的往往與我們不同。這個對比,有時候導致書中出現論辯元素。



      接下來的解經,或多或少都把焦點放在禱告這主題上,而每段經文當中許多原本可以說的,都省略了。我說「或多或少」,是因為要了解禱告,就必須廣泛了解神和福音。有句古老格言說:lex orandi est lex credendi et agendi(禱告的法則,就是信仰和行動的法則),你如果沒法把它禱告出來,就不該相信它或行出來,反之亦然:「一個人的禱告,和一個人對禱告的概念,不可能高過一個人對神的概念。」? 我研究了這主題以後,愈來愈堅信:教導禱告的上上策,不是教導有關禱告本身的事,而是教導神的教義。畢德生(Eugene Peterson)說:



      我們禱告時,實在需要有一位神學家陪伴在側,因為禱告中所遇到的大多數困難,若不是我們自己造成的,就是好心的朋友製造的,要不然就是來自撒但。……我們對自己的興趣遠大過對神的興趣,許多時候,我們的焦點全放在自己的現況與未來的遭遇上。……禱告是關乎神,而非我們……。而神學家的職責就是去訓練我們的思考、想像力、理解力,以神為開始,而非以我們為起始。 ?



      趁此機會向我多年來不同的禱告夥伴致謝,看來是合宜的:保羅•薩德勒(Paul Sadler)與安德烈•史密斯(Andrew Smith),亞當•寇特(Adam Court),約翰•米勒(John Miller),羅伯•史賓克(Rob Spink),馬可•赫治金森(Mark Hodgkinson),提米斯(Stephen Timmis),以及內人海倫。與他們一起禱告的操練不只充實了我,也是我基督徒生命成長的主要因素。我懷疑自己常常用了源於別人的語句和觀念,我相信他們會原諒我,並且因他們的教導沒有白費而受到鼓勵。我也感謝曾經對諸多草稿發表意見的人,特別是肯恩•阿姆斯壯(Ken Armstrong),莉莎•博德(Lyssa Bode),理查•切斯特(Richard Chester),提米斯(Stephen Timmis)與大衛•懷特(David White),以及叢書編輯提伯(Derek Tidball),和IVP的杜瑞斯(Colin Duriez)、杜斯(Philip Duce)。謹以本書獻給史坦斯浸信會團契(Staines Baptist Fellowship),我和他們一同學習好多關於禱告的事;他們也在許多方面扶持了我,比起我猜想他們所意識到的,要遠遠來得多。

    ?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