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地圖+地圖創意遊戲 (附行旅世界地圖包)
  • 定價650.00元
  • 8 折優惠:HK$520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護火: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報導文學得獎作品集(五)

護火: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報導文學得獎作品集(五)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0852219
乜寇•索克魯曼,陳芸英,李展平
聯經出版公司
2018年12月05日
117.00  元
HK$ 99.45  






ISBN:9789570852219
  • 叢書系列: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報導文學得獎作品集
  • 規格:平裝 / 240頁 / 14.8 x 21 x 1.4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報導文學得獎作品集


  • 文學小說 > 華文創作 > 散文











      現在,我要呈現的文學是絕對真實的,

      我將在現場以第一手觀點述說你不知道,而我渴望你知道的事實。




      第五屆「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報導文學得獎作品集,收錄首獎、貳獎、?獎各一篇,均由作者實地探訪、撰寫,並搭配多幀全彩照片,極具可看性。報導文學須反映特定社會現象,並有一定象徵意義或代表性;觀點盡可能周延、持平,具備言之成理的觀念架構──更要在知識或態度上對讀者有所啟發。



      本次獲獎主題包括布農族文化及珍貴的護火返家紀實、視障路跑起源及參與者的心路歷程、環保人士對於河川地保育的奮鬥史,多元精采,不一而足。



      首獎〈Pistibuan社返家護火隊紀實〉是來自南投信義的望鄉部落的布農族作者,與家族人點燃生命之火,通過重重難關,回到中央山脈東巒大山山麓的珍貴返家紀實。篇章組成完整綿密、原住民族知識豐富、敘事寫景逼真生動,不是登山獵奇,也不是簡單的返鄉尋根,而是「在沒有路的情況下尋找回家的路」、「把火帶回去,在那裡燃燒狼煙」,是「真實的回家」──精神上徹底的回歸。本文是台灣原住民族文化運動的深化,更是台灣報導文學璀璨的一章。



      貳獎〈一根繩子〉記視障路跑的起源、跑者和陪跑者間的深厚情誼,以及雙方在一場場賽事中跌宕起伏的心路歷程。一根長約四十公分的粗繩,兩端各打套環,一端繫著視障跑者,一端繫著明眼志工,如「兩人三腳」向前邁進。本文由二○一七年底的一場「視障環台路跑」揭開序幕,並回顧台灣視障路跑運動協會的起源與發展,更記繩子兩端串起的故事。一根繩子,讓跑者與陪跑者從「我」變成了「我們」。



      ?獎〈東螺溪的花園與沉淪──母河滄桑史〉述彰化人集體記憶中的東螺溪,隨滄海桑田、世代變遷,河港繁華褪盡。東螺溪的歷史風華消散,僅存過度開發而造成氾濫的夢魘,以及沿岸百餘養豬戶帶來的污水及惡臭,嚴重影響河流生態。本文記錄當地環保人士長達二十年血汗交織的戮力抗爭,以及庶民生命力的追蹤紀實,曙光終現,勾勒出東螺溪的滄桑發展史。全文結構井然,訪談及實地勘察扎實可信,令人動容。



    ?


     





    總序�李瑞騰

    報導文學序�羅智成



    首獎�乜寇•索克魯曼?? ?Pistibuan社返家護火隊紀實

    評審意見──李瑞騰

    獲獎感言



    貳獎�陳芸英?? ?一根繩子

    評審意見──羅智成

    獲獎感言



    ?獎�李展平?? ?東螺溪的花園與沉淪——母河滄桑史

    評審意見──向陽

    獲獎感言



    ?





    報導文學序



    羅智成




      其實不管哪種文學書寫類型,它的可能性與意義往往大過人們對它的印象與定義。

      因為,在文學發展的過程中,是一篇一篇個別的作品拼貼、累積起來,讓我們對於某種文學類型想像更豐富、認識更清晰。



      報導文學尤其如此,它表現的形式、關注的主題、切入的角度、選擇的觀點、陳敘的結構、顯現的態度、舖陳的理念、傳達的訊息、言談的腔調、書寫的風格如此五花八門,而每一種都有它觸動我們的能量、成功達成任務的可能,這正是報導文學評審最大挑戰與最大樂趣的來源。



      作為一個讀者,面對一篇報導文學作品時,我們的期待往往更高,態度更為嚴謹。因為「報導」這個字眼蘊含了太多的意義,一旦歸入這個範疇,就好像在說:現在我要呈現的文學,是絕對真實的;現在,我將在現場,以第一手的觀點,來跟你述說,你所不知道而我渴望你知道的事實。



      親自、第一手資訊、現場、事實、知識與觀念、主觀與客觀,每一個字眼,對於報導文學的書寫都十分關鍵,而每一個關鍵字的滿足都要透過用心的準備與實踐。



      我曾讀過各個不同領域的,優異的報導文學作品:來自新聞事件、來自社會議題、來自歷史書寫、來自科普書籍;因為我對各類知識始終有著巨大的好奇,所以報導文學可能是我作為讀者最喜歡的一個文類呢。



      這些優異的作品通常有幾個共同點:作者對於某一議題打從心底關心、專注或不計代價地投入,深度挖掘、了解與分析,令人信賴的態度和專業,帶來充滿啟發的新知……我必須很高興的說,這次進入到決選的作品也都相當程度具備了這些共同點:



      〈東螺溪的花園與沉淪〉以多個環保人士奮鬥的案例,勾勒出一條瀕臨死亡的河川地保育史;〈我伴夕陽斜〉探討近年來極受重視的,老人醫療照護的議題;〈Pistibuan社返家護火隊〉描寫一個布農族青年和他的族人守護著火種,一起重返荒廢許久的老家的尋根之旅;〈一根繩子〉娓娓陳述了視障路跑的起源與發展,以及個別參與者的心路歷程;〈仁義潭水庫興建實錄〉記錄的是三、四十年前一群工程人員殫精竭慮、克服萬難,修築仁義潭水庫的過程;〈來過故鄉的風和雲〉介紹了萬丹地區近代以來的人事、產業、土地滄桑與鄉野傳說。



      這些作品篇篇用心書寫、篇篇精彩可讀,決選委員費了不少功夫與口舌來決定取捨。最後得獎並被選入本書的作品,大致反映出評審最後的考量:我們希望作品中的知識、資訊與體驗,是作者親自去採訪、探索而來,而非文獻的整理;報導的事件反映出特定社會現象、有一定的象徵意義或代表性;報導的觀點要盡可能周延、持平,或具備言之成理的觀念架構—總而言之,作品要在知識或態度上對我們有所啟發,而且最重要的,要好看!



      希望書中收錄的這些得獎作品,也可以帶給你同樣的感受。

    ?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