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好吃(NO.5+6)套書(共二冊)
  • 定價99.00元
  • 8 折優惠:HK$79.2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弗雷德里希•海耶克(聯經Wings:Monograph 2)

弗雷德里希•海耶克(聯經Wings:Monograph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0852257
張楚勇
聯經出版公司
2018年12月07日
97.00  元
HK$ 82.45  






ISBN:9789570852257
  • 叢書系列:Wings
  • 規格:平裝 / 232頁 / 14 x 21 x 1.45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Wings


  • 社會科學 > 政治 > 概論












    他是海耶克,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學界巨人

    凱因斯可畏的敵手,可敬的夥伴

    超越時代的經濟學家、哲學家



      海耶克強調市場的環境複雜多變,而參與者的個人境況、所知所想既各自不同又互相影響──是動態的,無人能完全掌握其中的知識,也因此無人能夠預知自由市場的互動結果,由外力介入引導經濟走向的做法也是無效的。這正是他與凱因斯意見相反,引發那場世紀經濟學論戰的主軸,至今仍為人津津樂道。



      海耶克不只在經濟學領域獨秀,在哲學、社會科學的範疇中也留下了令人驚嘆的瑰寶。本書以淺顯易懂的筆法,介紹海耶克的主要思想概要,11個章節涵蓋了他最常為人提及的價格信號、市場協調的基礎原理,談及對科學理性、個人主義、自由、法治與社會秩序,對西方民主經驗的質疑,也將時間軸拉到東方近代歷史,談殷海光與海耶克學理的關係,自西方的思想當中引出一條屬於東方的融會之路。



      與凱因斯論戰時,海耶克看似不合當時代的趨勢。但正如我們無法預測市場的走向,海耶克的學理主張也不若當時人們的預期,在歷經幾十年的沉寂後又逐漸被世人重視,而他的地位則隨著時代的演進愈發重要。



    本書特色



      1、輕──開本尺寸精小,便於攜帶閱讀。

      2、不沉重──分量適中,適合社會大眾、高中生、大學生閱讀。

      3、重要作者──由海內外專家學者費時數年撰寫,並通過嚴謹審查。

      4、便於理解──以簡單易懂的文字,深入淺出介紹當代重要的政治哲學家理論與重要觀念。

      5、切合時事──內容貼近當代社會,以展望未來之姿回顧經典人物與議題,提供反思與對話。

      6、展望──期待這系列書能作為橋梁,串連深刻思想、觀念與普羅大眾。

    ?


     





    導言



    第一章 學界巨人的養成

    思想大師

    貴族的後裔

    烽火中學習

    跟隨米塞斯

    藏不住的早慧天才

    超越時代的學說

    個人生活與情感

    學術生涯筆耕不輟

    ?

    第二章 從勞動分工到知識分工

    知識分工是經濟學中心課題

    《國富論》─什麼是勞動分工?

    知識分工

    特定情境和時空下的知識

    具體情境脈絡下的知識─共同認定的處理

    具體情境脈絡下的知識─跟隨默會引導

    ?

    第三章 社會制度和實踐—行為互動還是中央規畫?

    市場供需,靠什麼協調?

    中央規畫與價格信號

    自由市場複雜多元,預先制定集體目的行不通

    經濟問題,不可當工程問題看

    社會制度是人為設計結果?

    崇拜理性的虛妄

    ?

    第四章 科學主義、心靈與理性

    社會事實的主觀性和目的性

    自然和人為認定關係

    社會解釋:理念關係的建構和重組

    社會理論在方法學上的基礎

    海耶克的理論觀點

    ?

    第五章 真偽個人主義

    刺激轉化為觀感

    模型和圖型

    個人主義的真與偽

    社會互動與個人自由

    ?

    第六章 自由秩序的重建

    普遍原則與自由秩序

    建構式唯理主義與無限權力

    古典自由主義對傳統的看法

    自發的社會秩序

    公權力不該箝制自發秩序

    ?

    第七章 法治與自由

    法律的真正作用

    先有實踐法才有成文法

    法治與自由

    法治人治的分別

    成文法的補充作用

    立法、司法屬性大不同

    ?

    第八章 傳統、規則、自發秩序

    政府為法治精神而存在

    俗成經驗與言詮知識兩軌並行

    園丁式的繼往開來

    社會演化是在求進步

    海耶克質疑西方民主經驗

    議會制度新構思

    催生「憲法法庭」與國際憲章

    ?

    第九章 演化與去政治化

    人類社會價值出於文明演化

    拿人口論文明高低,問題何在?

    文明價值的張力

    海耶克堅守自發秩序

    ?

    第十章 海耶克與中國自由主義

    海耶克思想的引進

    對台灣自由主義的影響

    拋給中國知識分子的震撼彈

    放下全盤改革的虛妄─秋風

    海耶克與中國自由主義

    ?

    第十一章 殷海光與海耶克

    當殷海光遇上海耶克

    殷海光對海耶克自由論的探析

    海耶克為何反對經濟平等?

    殷海光真的懂海耶克嗎?

    海耶克的「有限理性」帶來怎樣的社會?

    殷海光思考上的偏離

    中國文化應有創造性走向

    ?

    結語

    ?

    延伸閱讀

    著作及引用書目

    參考書目

    ?





    導言



      •哲學與政治




      每年十一月的第三個星期四,是「世界哲學日」。



      聯合國科教文組織(UNESCO)定立這個日子,賦予了哲學這歷史最悠久的人類知識探索活動嶄新且重大的國際使命:促進不同文化之間的理解,從而學習如何共存,攜手尋求國際社會當前所面臨的各種政治、經濟與環境的共同挑戰。



      且看二○一二年世界哲學日當天,科教文組織總幹事博科娃(Irina Bokova)的發言:



      面對錯綜紛雜的當今世界,哲學思考首先需要我們謙卑下來,從自己立場退後一步,參與理性的對話,並針對我們所無法左右的挑戰,共同提出應對的措施……我們遇到的困難愈大,愈需要通過哲學來理解和平與可持續發展的問題。



      ……哲學的多樣化是我們培養兼具包容與寬容的全球公民意識之最大財富。面對無知以及不寬容的泛起,哲學有助於相互理解。



      我們會發現,哲學不但被賦予了一個推動世界和平與人類永續發展的重任,也肩負著促進全球公民意識的使命。



      哲學之所以能承擔、回應人類共同問題的首要理由,在於作為一種反思活動,以自身想法或錯誤為前提,因此在智識上必須謙卑,再展開與異己的真誠對話。一方面分析、挑戰人類共同未來的重大問題之癥結所在,一方面排除自己的盲點,並確認彼此的看法與價值排序,從而確立可能的出路與選項。



      政治(Politics)一詞淵源於古希臘的「城邦」(Polis)概念,對柏拉圖與亞里斯多德等人而言,對政治的探討就是對正義國度的追尋。



      現代主權國家的政治發展出比過去更複雜多元的面貌,研究者思考的政治現象涵蓋巨觀的統治原則到微觀的身體規訓,而致力於思索政治「應然面」的政治哲學因此有其急迫性。舉凡新科技帶來的各種倫理議題、全球暖化與貧富差距的加劇、國際間的互動原則以及經濟危機時的互助合作、共同和平的維護與人類尊嚴的捍衛,乃至戰爭期間與之後重建過程的正義,全都涉及了「自由」、「平等」、「正義」等核心概念。



      結合了上述兩者的政治哲學,正是對政治的本質與其相關概念的系統探究,關乎自由、平等、民主、主權、權威、正義、意識形態..等等。儘管這世界的現象流變不息,我們還是可以透過掌握政治哲學的基本面貌,掌握一切最根本思考的基礎。



      •政治哲學的翅膀



      對亞里斯多德這些古代哲人而言,政治哲學的必要無庸置疑,因為它與人類理性動物的本質以及幸福人生的追求密不可分。



      我們如果無法掌握政治哲學的核心概念與論述,恐怕難以清楚把握二十世紀迄今的重大社會變遷,諸如:法西斯政權的崛起、極權體制裡的平庸之惡、冷戰的意識形態對峙、全球青年的造反與叛逆、種族與性別平等的追求、全球化與新自由主義的逆襲、宗教基本教義與極右派勢力的崛起、數位利維坦與監控社會的誕生..等等。在愈趨渾沌的時代裡,我們愈需要政治哲學的洞見。



      政治哲學將促進我們表達自身立場和參與國際對話的能力,善盡我們身為國際社會或世界公民社會一分子的責任。更重要的是,政治哲學素養的普遍提升,能夠讓一國之內意見相左甚至對立的公民進行理性的對話、走出對立,且能在清楚各種選項以及價值排序的前提之下,尋求真正的共識或適當的妥協。



      本叢書正是在如此背景與期待下誕生,分為兩系列,第一個系列以思想家為主題。意在為讀者開啟一扇門,深入一個思想家的人生與思想歷程,見證一個心靈的偉大,見證一個時代的發展。



      第二個系列則以觀念為主題。柏林曾引述德國詩人海涅的話語,指出觀念的威力足以摧毀一個文明,因而用觀念史的眼光、以觀念為軸心,考掘與爬梳政治哲學中的核心概念,考察它在跨時代背景下的發展與影響,得以讓我們掌握哲學漫長的歷史演變、內涵,分析人類共同未來的重大問題之癥結所在。



      •人類真的可以活在一個沒有政治的世界嗎?如果不可能,那什麼才是更好的政治?



      無論最終的解答是什麼,我們都需要為自己的想像力安上翅膀,而那雙翅膀就是思想的洞見。當人們開始想像集體美好的可能,政治的哲思就開始了運作,政治哲學就不再是多餘的頭腦體操,而是一種必要。



      一九七一年,在反體制的熱潮裡,約翰•藍儂吟唱出了他的〈想像〉(Imagine),要眾人認真地想像一個沒有宗教、國家、戰爭與私人財產的未來。



      雖說我們可能也如藍儂唱的那樣,始終是個「夢想家」(Dreamer), 但在清楚各種選項以及價值排序的前提之下,尋求真正的共識或適當的妥協,確是歷來夢想家,也是未來夢想家們鍥而不捨追求的最完美境地。



      ──獻給更美好的未來。

    ?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