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導言〕輪迴Game Over,然後呢?
?
二○一七年寫完《辯經•辨人生》後,我把大量的時間投入在教育一批儲備師資的訓練,從基礎的佛法發展開始,循序漸進介紹大乘佛法、密教的思想。
某次課程的主題是「菩提心」,當天早上在備課的時候,我坐在餐桌旁邊看著資料、在電腦上打下一筆又一筆的重點,我女朋友坐在我旁邊吃早餐。那時我突然靈機一動,問了她一個問題:
「你想成佛嗎?」
「不想啊。」她白了我一眼(她也算是佛教徒):「成佛很累欸。」
「嗯,也是。那,妳希望下輩子再轉世來輪迴嗎?」
「不希望啊,生活也好累。」
「但如果不轉世,然後什麼都沒有,死掉就徹底死掉了,妳覺得如何?」
「好像也不太對勁!」她皺著眉頭,手上拿著吃一半的三明治,沉思一下後說:「我以為不轉世,就是去一個什麼更棒的地方欸。」
「嗯,如果妳想要不轉世、去一個更棒的地方,那除了成佛,沒有第二條路欸。」我笑一笑。
「那我只好選擇成佛了。」她聳聳肩:「可是我覺得成佛好難喔,修行菩薩道也很難,你看XXXX還有XXX都好辛苦……」
她的mur mur自動被回到電腦上的我消音了。我覺得,這段對話最適合用來解釋菩提心、解釋大乘、解釋這本書。
?
《辯經?辨人生》中,我把重點放在一切佛法的基礎——四聖諦,特別是從較接近原始佛法的詮釋角度,來解釋四聖諦與我們的關聯;十六個章節敘述的,正是四聖諦的發展過程。但是在最後一章,我刻意、但也不刻意地對修行的結果下一個終點:沒有了、什麼都沒有了。
換句話說,原始佛法的修行觀,從一開始就是在追求「終結」輪迴,追求「不受後有」、追求「沒有」:沒有來生、沒有轉世、沒有一切。因為只要「有」,就是有漏、就是苦。然而,不少朋友在讀完《辯經?辨人生》之後,跟我的女友有一樣的反應:蛤?沒有了?真的沒有嗎?那……
說不上來,對吧!
正是這句「蛤?」、這群「那……」的疑問,催生了大乘佛法,提出了基於原始佛法的基礎,所開展出的第二種修行之道:成佛之途。換句話說,相對於只追求「終結」有漏的原始佛法,你還有另外一條路可以走:「創造」出人生意義的成佛之道。這也是本書的重點所在。
「成佛之道」這條路說起來比原始佛法的樸素道路困難,但也可以說它比原始佛法的途徑簡單,單看你適合什麼、你看待事情的態度是什麼。
以我自己的學生為例,就是典型的例子:有些對於獨居、投入禪修的生活特別有興趣,這些人或許就較為適合原始佛法時代的修行技巧。而有些人更喜歡與他人接觸,喜歡為他人創造快樂,對於帶領大家一起向前行有更大的熱忱,這些人或許就更適合大乘佛法的技巧。用更長遠的角度來看,佛法的健全發展,這兩者也是缺一不可:單純的前者,會讓佛法失去「人味」、能夠普及的受眾越來越少;而單純的「後者」,則會容易讓佛法世俗化,為求廣度而犧牲其深度。
如前所說,在《辯經?辨人生》中,我已經較為完整地介紹了原始佛法的四聖諦觀。從我自己的角度、乃至讀者的反應來看,我們都可以說《辯經?辨人生》的佛法觀是較為「務實」的,「科學化」、「論理性」比較強的。但這本書要談的既然是大乘佛法,不可否認它就會偏向浪漫、哲學、奔放的思路;特別是在這本書裡面,我採用的敘事方式是將大乘佛法與小乘佛法兩相比較,以這樣的方式來呈現大乘的特色,這也或許是比較少見的呈現方式。
要特別注意的是,在這本書中,我們會關注的是「早期大乘佛法」,也就是原始佛法後期、大乘佛法「興起前」到「正興起」的思想;另外,相對於常見的一些論調,我主張大乘佛法不但是承繼自原始佛法思想的正統派,更認為,自認繼承原始佛法的小乘佛法,其實才是誤解原始佛法的一方。換句話說,不但大、小二乘都是作為原始佛法的平行繼承者,而且從歷史的必然性來看,正統的一方在大乘這邊,而非一般人所認為的小乘。
這本書的目的,是希望讓讀者認識到一種獨立於《辯經?辨人生》所描述的「戒定慧」以外的修行之道,對佛法的彈性與效益有更多理解;而這一切的起點,源自認識「佛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