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美麗男孩

美麗男孩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1376400
大衛•薛夫
李淑珺
時報出版
2019年1月02日
133.00  元
HK$ 113.05  






ISBN:9789571376400
  • 叢書系列:藍小說
  • 規格:平裝 / 384頁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藍小說


  • 文學小說 > 翻譯文學 > 美國文學











      「我一直以為保持警覺和付出愛就可以確保我的孩子擁有像樣的人生,

      但我已經學到,這並不足夠。」



      當愛不足以保護家人,我們還能怎麼辦?

      一部坦承到讓人心痛的真實回憶錄。一段父親陪伴孩子走過戒毒的旅程。




      電影「美麗男孩」原著——

      《以你的名字呼喚我》提摩西•夏勒梅、奧斯卡提名史提夫•卡爾 攜手主演



      ※電影另一改編原著、兒子尼克•薛夫的回憶錄《無處安放》,同步出版。




      2005年知名記者大衛•薛夫將自己身為上癮者父親的心境,在《紐約時報》上發表——〈我的嗑藥兒子〉一文引發熱烈迴響,打動無數讀者。「經歷尼克吸毒後,我體悟到身為父母幾乎任何事都可以忍受。」曾採訪過無數名人的他,以約翰•藍儂的歌曲當作書名,寫下兒子尼克自出生到嗑藥成癮,幾乎影響整個家庭的心路歷程。本書2008年出版後旋即登上《紐約時報》暢銷書榜冠軍,隔年大衛•薛夫更獲選《時代》雜誌百大最具影響力人物。這部回憶錄不僅是一個有上癮者家庭的真實寫照,記者出身的他更涉入用藥文化及毒品泛濫等議題;揭露一名人父的筋疲力盡之餘,也從創傷與心理層面,尋求堪稱被上癮者摧毀的家庭復原的可能性。2018年更因同名改編電影上映,本書重回《紐約時報》暢銷榜,銷售僅次於《人類大歷史》,足見本書在當代美國深具影響力。



      「我美麗的男孩發生了什麼事?」「我的家發生了什麼事?」



      大衛.薛夫沉痛地度過兒子尼克染上毒癮與嘗試戒毒的艱辛旅程,而在旅程中的每一刻,這些折磨人的問題始終縈繞不去。面對嗑藥兒子,作者寫下:「重要的是療傷,而非責怪。我們有可能超越責怪的層次嗎?」真切地刻畫出父母愛著似乎無藥可救的子女時,雲霄飛車般的劇烈情感起伏。



      2005年,全美有36,000人死於吸毒過量;2013年這個數字大約是40,000;到了2017年卻將近有64,000人。換句話說,平均每日每小時有8人死於吸毒過量。青少年用藥實為當前社會最關切的議題,本書見證了上癮者與其陪伴者共同走過的旅程。



    得獎紀錄



      ◎亞馬遜年度選書

      ◎歐普拉選書

      ◎美國心理學會APA傑出貢獻獎

      ◎2008年《娛樂週刊》非文學類年度最佳圖書

      ◎2009年作者獲選《時代》雜誌百大最具影響力人物

      ●《紐約時報》暢銷書榜冠軍



    名人推薦



      小野

      吳念真

      何琦瑜

      洪蘭

      胡志強

      趙少康

      真情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序)



    國際好評



      「這是一個精彩動人,卻讓人心痛又心碎的故事,充滿美麗的片刻和得來不易的智慧。這本書將會拯救許多性命,幫助許多顆心痊癒。我自己一開始讀就欲罷不能了。」──安•拉莫特,《關於寫作:一隻鳥接著一隻鳥》作者



      「薛夫的故事誠實,自省,感人至深。悲哀的是,這個故事與我們所處的紛擾時代息息相關。當有人說出真相,便讓我們較容易打開心胸,坦誠面對自己和別人的痛苦。這就是《美麗男孩》最終所要傳達的:真相與療傷。」──瑪麗•派佛(Mary Pipher),《拯救奧菲莉亞》(Reviving Ophelia) 作者



      「深愛一個上癮者--或本身就是上癮者--的我們都會發現《美麗男孩》帶來重大的啟示。大衛•薛夫很清楚必須藉助信念承受的一切,而他這本傑出的書對這一切的描述,也比我讀過的任何文字都更深入。雖然《美麗男孩》坦白到令人心痛,但同時也樂觀而充滿力量。」──馬丁•辛(Martin Sheen),演員



      「關於痛苦、毅力,與希望的不凡故事。」──威廉•莫耶(William C. Moyers) ,《破碎》(Broken)作者



      「這裡有著愛與哀傷、恐懼與信念、力量與屈服的奧祕。這是危險與救贖的文字:寫給每一個父親、每一個父母、每一個曾經在堅持與放手之間掙扎的人。」──湯瑪斯•林區(Thomas Lynch),《死亡見證》(Undertaking)作者

    ?

      「這篇父愛的故事是記述與感受的傑作。薛夫描繪了毒癮和它帶來的混亂,讓讀者感到切身而心碎,也獲得充分的資訊。他追求療癒的歷程,是一個動人心弦的故事,對所有曾經與毒癮打交道,或曾經養育孩子的人,都會帶來啟發與動力。」──蘇珊.契佛(Susan Cheever) ,《我叫比爾》(My Name Is Bill)作者



      「多數人面對身邊人有藥癮時,多半選擇痛苦的沉默,大衛.薛夫卻決定打開自己的傷口,強調它是一種病,且將面對的方式說出來。更重要的是,他所訴說的這一段路程,將提供給同樣處境的人或者更多其它人一項不可失去的能力:希望。」──戴夫.卡藍儂(Dave Callanan) ,AMAZON



    ?


     







    第一部│熬夜

    第二部│他選擇的毒品

    第三部│無所謂

    第四部│如果

    第五部│永遠不知道

    結語

    後記

    謝詞





    ?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