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好吃(NO.5+6)套書(共二冊)
  • 定價99.00元
  • 8 折優惠:HK$79.2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伊東豐雄建築論文選:衍生的秩序

伊東豐雄建築論文選:衍生的秩序
9789867009395
伊東豐雄
田園城市
2008年3月13日
150.00  元
HK$ 127.5  





ISBN:9789867009395
  • 叢書系列:建築
  • 規格:精裝 / 556頁 / 17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建築


  • 藝術設計 > 建築 > 建築理論











      自從在1971年開始了自己的設計活動的同時,我也開始寫了ㄧ些文章。有時候是針對其他建築家作品所作的評論、也有ㄧ些是寫自己旅途中的隨筆,不過最主要的文章還是為了配合雜誌的刊載、以及論述設計概念所撰寫的內容。因此對我來說,作設計和寫文章是具有相同地位的作業。為什麼呢?這是因為在完成ㄧ個作品、並且開始寫關於這個作品的文章時,在設計中所看不見的、屬於自己的思考過程與思考的意義便開始可以看得到了。也就是說暗中摸索的建築概念在實現的那ㄧ刻總算明白了。不過思考總是比實現的作品還來得稍微前進ㄧ步。而思考與作品之間總是存在著落差(gap)。不過也就是因著這個落差,而得以造就出使自己往下ㄧ個設計邁進與面對自己的能量。
      就這樣地,作品催生出了文章,而文章則又導引出下個作品的意象,在三十幾年之間持續反覆著這樣的行為。? ??????????—伊東豐雄



      伊東豐雄(1941-)是近年來頗受國際矚目的日本建築師,2001年完成的「仙台媒體館」(Sendai Mediatheque)被譽為新世紀建築的代表作,隨即在世界建築界掀起「伊東風潮」,2002年獲頒威尼斯建築雙年展的金獅獎。


      伊東與台灣的建築因緣始於高雄世運會主會場的設計案((2005年),緊接著又在2005年的台中大都會歌劇院國際競圖中勝出,2007年更受邀設 計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新館。 在不久的未來,隨著伊東豐雄三個建築實體的完成,勢必為本地前衛建築的討論注入新的動能。各界對於這位國際級建築師即 將在台灣實現的前衛建築,期待甚殷。北美館與伊東豐雄建築事務所共同主辦推出「伊東豐雄:衍生的秩序」,在此同時選自伊東創作建築以來所寫的無數文章中,最具代表性的四十八篇論文、散文的《伊東豐雄建築論文選—衍生的秩序》一書同步出版。


      知名日本建築師伊東豐雄自1971年展開了自己的設計活動,於此同時也開始撰寫文章,有針對其他建築家作品所作的評論、或是自己旅途中的隨筆,不過最主要的還是為了配合雜誌的刊載、以及論述設計概念所撰寫的內容。可以看到初期的伊東在文章當中帶有批評社會的性格,直到「仙台媒體館(SendaiMediataque)」(2001)一案才有了重大的突破,本書依此將文章動筆年代畫分為前仙台時期、仙台案施工時期、後仙台時期。讓我們理解伊東豐雄建築師在思考歷程中的轉變,以及那柔軟、謎樣的生物或動狀態、充滿現代前衛感的建築構思來源。


      「雖然自稱是一個內向害羞的人,伊東從不畏懼對社會提出建言。暢言日本公共設施必須面對大眾生活與因應環境生態等議題;或者冀望經由更多公開競圖的機會造就更好的專業改革。此外更有系列性的文化觀察,藉由保鮮膜、東京少女、電影銀翼殺手、吉本芭娜娜小說等討論現代都會風景與消費文化。……透過這些文字我們也觀望到伊東與當代社會建築社群的互動,如原廣司、藤森照信、庫哈斯、Steven Holl等,而在論文與散文間,我們亦可以透視他對於柯比意與里特維爾德的住宅,或者葛瑞夫與艾森曼的作品間的評論與比對…..。」


      這本書的主要目的在提供閱讀伊東豐雄的新方式,有別於過去單靠建築作品來認識伊東豐雄的模式,試圖自伊東創作建築以來所寫的無數文章中,選粹出最具代表性的四十八篇來刻畫伊東在建築思想上的輪廓。在他如此奔放的形式操作背後理解到我們所未能察覺的、 超越繼承建築秩序的新價值。


    「少一點純粹之美,多一些充滿活力的樂趣」可以說化約了我在2000年後面對建築的感情。我的文章,對於社會可以說遠遠地比以前來的正面多了。—伊東豐雄



    作者簡介


    伊東豐雄


    ◆1941年 京城(現索爾)市出生。
    ◆1965年 東京大學工學部建築學科畢業。
    ◆1965-69年 菊竹清訓建築設計事務所。
    ◆1971年 Urban Robot設立(URBOT)。
    ◆1979年 名稱變更為伊東豐雄建築設計事務所。現在,同事務所主持人
    ◆1991年 哥倫比亞大學建築學院各座教授
    ◆1998-2005年 Kumamoto Artpolis Vice-Commissioner
    ◆2000 九州大學工學院兼任講師??
    ◆2002 京都大學工學院兼任講師 / 多摩美術大學美術學院客座教授
    ◆2005 Kumamoto Artpolis CommIssioner  


    要得獎項目
    ◆1984年 - 日本建築家協會新人獎(笠間之家)
    ◆1986年 - 日本建築學會獎(Silver Hut)
    ◆1990年 - 村野藤吾獎(Sapporo Beer北海道招待所)
    ◆1991年 - ?日藝術獎(八代市立博物館「未來之森博物館」)
    ◆1993年 - BCS賞(八代市立博物館「未來之森博物館」)
    ◆1994年 - 日本建築學會北海道支部北海道建築獎(□□□□)
    ◆1997年 - 保加利亞 索非亞? 三年展? 首獎
          BCS賞(八代廣域行政事務組合消防本部廳舍)
    ◆1998年 - 藝術選?文部大臣賞(大館樹海Dome)
    ◆1999年 - 日本藝術院賞(大館樹海Dome)
          BCS賞(大館樹海Dome)
    ◆2000年 - 國際建築Academy(IAA)獎
    ◆2001年 - Good-Design大賞(仙台媒體館)
    ◆2002年 - World Architecture Awards Best Building(仙台媒體館)
          BCS賞(仙台媒體館)
          威尼斯建築雙年展金獅獎
    ◆2006年 - RIBA金牌獎(英國皇家建築師協會金牌獎)


    主要著作.譯書.作品集
    ◆1981 『□□□□□□□近代建築(風範主義與近代建築)』(柯林.羅著,與他人合譯.彰國社)
    ◆1989 『風的變樣體』(青土社)
    ◆2000『透層建築』(青土社)
    ◆2001『伊東豐雄/輕盈結構的細部(The Detail of Light Structure)』(伊東豐雄建築設計事務所編著, 彰國社)
    ◆2002『建築: 非線性的偶發事件 從smt到邁向歐陸』(伊東豐雄建築設計事務所編著.彰國社)
    ◆2006 『伊東豐雄的建築冒險記10則】(伊東豐雄建築塾編著.彰國社)


    ?
    譯者簡介


    Atelier SHARE?? 謝宗哲


      二○○○年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二○○二年東海大學建築研究所設計組。二○○三年進入日本國立東京大學大學院生產技術研究所曲淵研究室(前原廣司研究室),二○○七年取得東京大學建築學博士學位。二○○六年設立Atelier SHARE綜合計畫事務所,目前為亞洲大學創意設計學院助理教授,交大建築研究所、東海建築學系兼任助理教授,Atelier SHARE主持人。




     





    初始階段 (前仙台時期)


    1976
    白色的環
    1977
    追求脈絡
    1978
    在建築中的拼貼(Colleage)與表面性
    1982
    形態的溶融
    1985
    1. 旅行手記
    2. 作為變樣體的建築
    1986
    1. 溫柔包覆身體的建築
    2. 被半透明皮膜所包覆的空間
    1988
    1. 人造人的身體所追求的建築
    2. 記憶中的九個城市
    1989
    不浸泡進消費之海就沒有新建築
    1990
    1. 二十一世紀的幔幕 流動體的建築論
    2. 皮膚感覺型建築的形貌 氣配與徵候
    1991
    1. 給建築家的傳真
    2. 都市的noise創造新建築
    3. 遙想曼哈頓
    1992
    1. 記述ㄧ場「回去的」我的旅途
    2. 保鮮膜城市的建築風景
    1993
    夢幻的生產機械 關於雷姆庫哈斯的近作
    1994
    建築與表現(Presentation)
    1995
    1. 電子時代(Electronics Age)之動態建築的印象
    2. 對於「仙台媒體館」之報導的質問書
    3. 生成過程的形態
    4. Diagram Architecture 關於妹島和世的建築


    仙台案施工時期 Under Construction


    1996
    1. 人為什麼要旅行? 不知不覺有了移動中毒症
    2. 作為事件的建築 雷姆庫哈斯的〈S.M.L.XL〉
    1997
    1. 媒體森林的泰山們
    2. 私空間
    1998
    1. 脫現代的身體像 不具批評性的住宅是可能的嗎?
    2. 住宅論
    1999
    作為新型多米諾系統的「仙台媒體館」
    2000
    1. 變換境界的思想 為了開創新的公共設施
    2. <畢爾包古根漢美術館>所揭示的未來


    後仙台時期


    2001
    來自仙台媒體館的領悟
    2002
    1. 建築—非線性的偶發事件
    2. 素材即結構表現 –從布魯日及倫敦的兩座小亭談起
    3. 請給我們更多公開競圖的機會
    2003
    2004
    1. 少ㄧ點純粹的美、多ㄧ些充滿活力的樂趣
    2. TOD'S表參道大樓 : 不均質的抽象性
    2005
    無接縫的建築
    2006
    1. 新的現實—為了恢復現代建築中的物質力
    2. 西班牙人的義理人情
    3. 巴黎的醫院
    4. 新加坡的開發商
    2007
    1. 美國的業主們
    2. 台中的鐵腕市長
    3. 藤森建築的想像力
    4. 高第之國的市長







    伊東豐雄建築論文選 中文版序


      自從在1971年開始了自己的設計活動的同時,我也開始寫了ㄧ些文章。有時候是針對其他建築家作品所作的評論、也有ㄧ些是寫自己旅途中的隨筆,不過最主要的文章還是為了配合雜誌的刊載、以及論述設計概念所撰寫的內容。因此對我來說,作設計和寫文章是具有相同地位的作業。為什麼呢?這是因為在完成ㄧ個作品、並且開始寫關於這個作品的文章時,在設計中所看不見的、屬於自己的思考過程與思考的意義便開始可以看得到了。也就是說暗中摸索的建築概念在實現的那ㄧ刻總算明白了。不過思考總是比實現的作品還來得稍微前進ㄧ步。


      而思考與作品之間總是存在著落差(gap)。不過也就是因著這個落差,而得以造就出使自己往下一個設計邁進與面對自己的能量。


      就這樣地,作品催生出了文章,而文章則又導引出下個作品的意象,在三十幾年之間持續反覆著這樣的行為。


      現在試著回顧從前,可以發現自己初期的文章當中帶有批評社會的性格。作為建築師的自己,對於在社會中未能被賦予ㄧ個適當的定位而抱有強烈的挫折感,而這樣的情緒於是便轉化為對於社會制度的批判。然後便轉為背對那樣的社會,而只試圖在封閉的微小體系/小宇宙 (microcosmos)裡ㄧ味地描畫出美麗而內向的世界。


      將自己從這種內向性格的美的世界給解放出來的契機是「仙台媒體館(SendaiMediataque)」(2001)。綜觀自己的建築歷程,這個案子帶有壓倒性的重大意義。


      自從1995年贏得這個競圖以來,到開幕為止的6年之間真的和許多的人們進行了議論,並且也透過和許多人們之間的共同作業來將這個案子實現。這個過程將作為建築師的我給拉回了社會的內側。因著得到許多人的幫助與許多困難的克服,而讓我感到原來自己也能夠存在於社會的內部了。對建築師來說那是無可取代的喜悅,而這份喜悅也改變了我寫文章的態度與想法。


      「少ㄧ點純粹之美、多ㄧ些充滿活力的樂趣」的這句話,可以說化約了我在2000年以後面對建築的感情。我的文章,對於社會可以說遠遠地比以前來得正面多了。而這種正面的感情也逐漸地反映在作品的生命力之上。或許可以說比以前都來得要更為追求明朗而開放的美感吧。因為我現在想要創造的,是可以讓人們感受到生命的喜悅的那種建築。


    ?


    伊東 豐雄
    2008年2月7日
    農曆正月初一



    伊東豐雄,建築家
    曾成德(東海大學建築系教授,東海大學創意設計與藝術學院院長)


    I.


      為什麼這個稱謂無法授與工匠?因為建築乃源自於論述。那麼為何文人又領受不了此一頭銜?由於建築建立於實作。唯有當理論與實踐得以合而為一時,才能真正稱為一位建築家。


    維楚維斯(Vitruvius)
    建築十書( De architectura libri decem )


      啟蒙時期的一位法國修士勞歇爾(Marc-Antoine Laugier)在他著名的「建築論文(Essai sur l’architecture, 1753/5)」一書的封面為我們描繪建築的起源。在建築學界習稱為 「太初棚架(primitive hut)」的這幅圖版中的前景裡,建築的繆斯女神一手遙指著太初棚架,一手握著直尺與分規。


      繆斯女神手中所握的尺規事實上是重要建築典籍的插畫中具有相當意涵的常見主題。西方文藝復興後期最重要的建築師帕拉底歐(Andrea Palladio)在其典籍「建築四篇(I quattro libri dell’architettura, 1570)」裡表達了同樣的主題。封面上建築之門上方端坐的女子象徵著建築之美,她被左右各一對的雙柱支起,柱前各立了一位少女,其中一位持著象徵著實作的直尺等繪圖工具,另一位握著象徵著論述的分規量尺等度量工具。帕拉底歐的意圖不言可喻。在這本由他的作品與論文所共同集結而成的傳世之作裡,他所要點出的首要訊息乃是建築的美德必須由理論與實踐共同建立其基礎。


      與帕拉底歐同個時代的法國皇家首席建築師迪羅美(Philibert de l’Orme)在其論文集「建築要典(Le premier tome de l’architecture, 1567)」第三章序論之後的一張插畫更為生動的描述了他心目中的建築師。畫面裡,建築師從暗喻中古世紀的黑暗洞穴中走出來,迎向恍若茁壯茂密的棕櫚樹般的新時代。他的一隻手將一件外袍披覆於身上,另一隻手則握著一把盤繞著大蛇的量規。正式的外袍象徵著他是才藝出眾、卓然有成的專業建築師,而與他開步往前走的姿態完全相同的分規則寓意著他帶著理論展開他的行動。


      理論或論述來自拉丁文theoria的希臘語theoros,而其字源theasthai意謂著觀察、度量、檢視與思索。顯然對迪羅美而言,必須同時兼備精準的執行力與卓越的思索力,才能稱為真正的建築家。伊東豐雄以其前衛的建築物與流動的空間觀見長於世。然而在此建築文選一書中,伊東在在展現了敏銳的觀察力、深刻的思索力以及流暢的批判與論述能力,使我每每在閱讀中不禁想起迪羅美所為我們揭示的建築家。



    II.


      葛瑞夫(Michael Graves):這房子挺吸引我的--我不能確定是它所呈現的一種空無還是來自它的流動性。


      艾森曼(Peter Eisenman):這個案子提出了一個重要議題,有關抽象性與再現性 (abstraction and
    representation)的討論。與任何我們目前所看過的其他方案相比,它的確相當地與眾不同。


      史得恩(Robert Stern):不僅如此,(它也點出建築生產裡)有關地域性的特殊涵構與國 際性相關背景的錯綜複雜關係。


      泰格曼(Stanley Tigerman):我不認為它所提出的是一個與抽象性有關的議題。它啟動了一種專注力--這個房子事實上是以其構材為主的一種建築研究--它創造了一種空間的詩意。


      莫內歐(Rafael Moneo):對我而言,它呈現了一種親密性。他所觸及的是一種人類感官上的觸感,這是這些案子裡所首見的。比幾何、環繞等等更重要的是(它讓你注意到)你怎麼進入了一個房子--(在像這樣的房子裡)你僅剩下你自己,你必須面對你自己。


    中野本町之家(白色的環)及其增建案之討論
    P3建築論壇,維琴尼亞大學建築學院,1982年11月12-13日


      新建築,或者說,建築的一個新起點,一般咸信乃是勞歇爾“太初棚架”的主題。繆斯女神一手所枕著破碎的舊建築及散落一地的古典柱顯已不再適用;它應被一種新的時代的新的思維所取代。”太初棚架”,女神另一隻手所遙指的,正是新思維所帶來的新範型。


      伊東顯然相當熟稔勞歇爾的觀點。他的自宅「Silver Hut」無論在名稱上或是對材料構法的思索處理都是對勞歇爾的致敬。而表參道TOD’S對我而言,更是一種伊東式的慧黠所展現的當代版本的「太初棚架」。另一方面,伊東更藉著其論述不斷地思辨其意義。例如,當前的宣言「新的現實」,即運用「太初棚架」所強調的媒材構法原型的論述將物質性反向導入「少即是多」的現代性主義空間。而前仙台時期的早期論文,如〈人造人的身體所追求的建築〉為代表的一系列論文,則相對於勞歇爾於啟蒙時期的理性主義自然論,在當代東方都市叢林裡不斷地反覆思索該如何以「不斷變樣的場」或「柔軟的空間/包覆的皮膜」在電子時代的人造自然地景裡創作新範型。


      當代建築名家庫哈斯(Rem Koolhaas)曾經說伊東是新世紀輕建築新範型的領航員。然而在準確的指出伊東的成就乃是在不斷的嘗試超越範型的同時,庫哈斯卻未曾更明確的指認伊東作品張力的源頭。而我倒是認為仔細閱讀伊東的論文便可理解其可能的緣由。伊東曾為我們數度比對密斯的玻璃摩天樓草圖與湖濱公寓,以及巴塞隆納館(Barcelona Pavilion)與范斯華茲宅(Farnsworth House)。伊東指出摩天樓與展覽館之所以可以濃烈的呈現著流動性的張力,並得以避免成為僵化固化的形式風格乃是因為它們具有一種「等待的建築/前建」的特質。


      我因此認為 「太初棚架」對伊東的意義因此非僅止於如圖版表面所描述的追求新範型的寓意而已。更進一步的說,「太初棚架」裡具有一種「前建築/等待的建築」的特質,而伊東不僅敏銳的辨認出其特質並成功的在其作品中創造了此一特質,而這也正是他在評論妹島和世作品時所指出的diagram architecture特質。仙台媒體館、蛇形藝廊、台中大都會歌劇院等作品裡每每令人目眩神迷的空間張力與個個截然不同的建築表現便是因為它們在建築不可避免的固著化、形式化的過程中未曾失去其初始。無論是「新多米諾(Dom-Ino)系統」,「幾何演算法皮層」或是「延展性架構」,儘管手法大異其趣卻都蘊含了太初棚架裡「前建築」的特質。


      1982年P3國際建築論壇裡,當代最為傑出的建築師們對於伊東作品「中野本町之家」各個有著不同解讀的迷惑甚至互相牴觸的感受,其所創造的空間場呈現了太初棚架新範型裡的"前建築"狀態,因而誘發了每個人陳述出他在自我深層?對於建築所關切的主題。這種特質自始便平行發展於創作與論述中。白色的環、仙台媒體館、蛇形藝廊、台中大都會歌劇院等作品與〈型態的溶蝕〉與〈媒體森林的泰山們〉等論文中不斷摸索的「前建築」僅是一個例子。伊東的作品與論文是他的建築觀的一體兩面。



    III.


    純粹(素直お)、好奇心、社會批判力。


    伊東豐雄談他對大學畢業生的期望
    台中東海大學演講,2008年2月16日


      但是在勞歇爾封面圖版裡除了繆斯女神與「太初棚架」之外仍需要一個重要的因子才完整的構成他的建築論。那就是立於繆斯女神前方凝視著太初棚架的學習者小天使。似乎勞歇爾認為新範型的產生必須具備一個如孩子般的心胸與視野。誠然,所有的藝術創作在面對世界時都需要此一心靈成份,但是再也沒有人比卡爾維諾在《給下一輪太平盛世的備忘錄》中說得更好:「我有時候會覺得整個世界都在硬化成石頭--就好像沒有人可以躲過蛇髮女妖魅杜莎Medusa的冷酷凝視一樣。」現實世界永遠會考驗著作者在創作生涯之初描寫時代的圭臬使命。然而在這緩慢的石化過程中,唯有開放、執著並持續地努力才得以有可能跨越在世界的沉重與作品的輕快之間。建築的宿命就是一種石化的過程,然而建築之美也正源自它是對抗重力的一種行動。伊東在論文集中誠實的呈現他如何在現實與重力之間奮力的追尋著空間的流動性與設計的自由度。


      前仙台時期二十年間的早期論文裡我們處處可見伊東對於流動性、皮膜、場等主題傾入了極度的專注與執著,而後仙台時期的近期論文裡,則以自信與期許的口吻討論自己的改變、與社會的互動以及對於追求其他可能性的使命。尤其是近來最重要的兩篇論文:〈少一點純粹之美,多一些活力與樂趣〉與〈新的現實--為了恢復現代建築中的物質力〉中,伊東以第一人稱的寫作在建築裡接納了生活、公眾、物質與材料。而對台中大都會歌劇院有興趣的台灣讀者們可能會驚奇的發現當年在仙台媒體館接近完成之際,伊東在〈變換境界的思想〉一文中已預示了以都市公共空間與無接縫建築概念所創作的根特(Ghent)與台中案。


      另一方面,社會與都市也是這些論文裡不斷重複出現的主題。雖然自稱是一個害羞內向的人,伊東從來不畏懼對社會提出建言。例如在前述變換境界一文中,暢言日本公共設施必須面對大眾生活與因應環境生態等議題;或是冀望經由更多的公開競圖的機會造就更好的專業改革。此外更有系列性的文化觀察,藉由保鮮膜、東京少女、電影銀翼殺手、吉本巴娜娜小說等討論當代都會風景與消費文化。


      當然,透過這些文字我們也觀察到伊東與當代建築社群的互動,例如本國的原廣司、藤森照信,以及國際友人如庫哈斯、荷(Steven Holl)等,而在論文與散文之間我們亦可透視他對於柯比意(Le Corbusier)與里特維爾德(Gerrit Rietveld)的住宅,或者葛瑞夫與艾森曼的作品間的評論及比對。此外我們也見證了他與傅蘭普頓(Kenneth Frampton)家庭的情誼或與羅(Colin Rowe)的神交--伊東曾在年輕時與友人努力將羅的經典論文集《理想住宅的數理原則及其他論文集》(Mathematics of Ideal Villa and Other Essays)翻譯成日文
    ......等等。我個人最為強烈的感受到的是他對於日本建築新生代的苦心栽培--無論是評論妹島和世作品以形塑其流派或預示其時代的來臨,以及討論橫溝真競圖案而呼籲多給年輕建築師一點機會,甚至痛切責備患了建築失語症的膽怯年輕人,或是在〈建築與表現〉裡對於競圖手法的教戰守則等,無一不是來自他個人性格裡的善良用心。


      伊東個人的氣質亦細膩的躍然紙上,對於藝術的愛好(克利Klee與蒙德里安Mondrian)、對於設計品味的改變(由麥金塔Macintosh到韋格納Wegner)以及對於自然現象的好奇童心等等。在他娓娓道來孩提時代對於蜻蜓羽化的感動體驗以及中年以後愈來愈容易喝醉的甘美瞬間之時,我因而意識到這正是他三十年來的日記手札。


      伊東先生在這三十多年間一刻都未曾失去“純粹、好奇心與社會批判性”。






    其 他 著 作
    1. 流動性 FLUID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