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海上的世界地圖:歐洲航線百年紀行史1861-1964

海上的世界地圖:歐洲航線百年紀行史1861-1964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8759473
和田博文
陳嫻若
馬可孛羅
2019年1月05日
160.00  元
HK$ 128  






ISBN:9789578759473
  • 叢書系列:Historia歷史學堂
  • 規格:平裝 / 384頁 / 21 x 15 x 2.6 cm / 普通級 / 部份全彩
  • 出版地:台灣
  • 適讀年齡:0歲~99歲
    Historia歷史學堂


  • 人文史地 > 中國史地 > 文化史











    這是日本人的「大航海時代」

    走出鎖國的德川幕末,迎接新時代的來臨




    本書將跟隨日本遣歐使節、船員、藝術家和文學家的紀行,

    一探東亞島國在明治維新迎向西化後,如何面對異文化帶來的衝擊?

    如何透過外邦人的鏡像,定義什麼是「日本人」?

    如何確立自己在世界上的位置,繪製出心目中的「海上的世界地圖」



    十九世紀後期至二十世紀前期,日本人前往歐洲主要有三條路線,歐洲航線、西伯利亞鐵路和經由美國。其中最多人利用、對日本人認識世界影響最大的,應該還是歐洲航線。……在香港可以體會「英國人令人驚嘆的東方經營」,在新加坡可以目睹「日、英兩國的勢力」。進而,行經每個停靠港,一路往歐洲前進的過程中,可以學到「刀和匙的拿法、西式浴缸的使用法」和一點簡單的英語。也就是說,歐洲航線負起了「船中大學」的角色,路途中可以研究「洋行學」。──和田博文



    【內容簡介】

    十九世紀中後期開明治維新後,日本人開始迎向全面的西化。此時除不斷有西方的人、事、物傳進日本,日本人也透過定期開向歐洲的船班,開啟屬於日本人的「大航海時代」,繪製他們心中的「海上的世界地圖」。



    類似像「土佐丸」這類的海上郵船,航程中會經過東亞、南亞、中東,再轉進地中海來到歐洲,航程可能會多達兩三個月。途中也會經過像上海、香港、新加坡、檳城、亞丁、蘇伊士、塞得港、開羅、拿坡里、馬賽、直布羅陀等諸多停靠港。每一回的靠港對日本船客來說都是異文化的衝擊,是充滿驚奇的新世界。



    在這些船客中,有正式遣歐的使節團,有伊藤博文等政要名人,有東鄉平八郎、乃木希典等將領,也有像金子光晴這類的文人。當他們來到西方人在亞非的殖民地,接觸到形形色色的殖民者和被殖民者時,他們可能對科技進步的西方人感到欽羨,也可能對「未開化」的亞洲和非洲人感到同情或鄙夷。自此,日本人開始反省自己的文化,開始追尋海外帝國之夢,定位日本人在亞洲、在世界的位置。



    ?


     





    序章 海上的世界地圖:歐洲航線一世紀

    第一章 幕末至明治遣歐使節航海記(一八六一至一八七三年)

    第二章 十九世紀後期列強控制的亞洲海洋(一八六三至一九○二年)

    第三章 日俄戰爭後的帝國與侵略南方(一九○二至一九一三年)

    第四章 第一次世界大戰與德潛艇無限制擊沉商船(一九一四至一九二一年)

    第五章 一九二?年代旅行季節的到來(一九二一至一九三一年)

    第六章 法西斯的跫音與第二次世界大戰(一九三一至一九四五年)

    第七章 戰敗後的歐洲行與歐洲航線客船時代的結束(一九四六至一九六四年)

    後記

    歐洲航線關係年表

    作者簡介

    ?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