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改變自己的藝術:22則讓生命轉彎的哲學練習題

改變自己的藝術:22則讓生命轉彎的哲學練習題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4775965
哈洛德.柯依瑟爾
莊雅棉
商周出版
2019年1月05日
120.00  元
HK$ 102  






ISBN:9789864775965
  • 叢書系列:哲學人
  • 規格:平裝 / 288頁 / 21 x 14.8 x 1.8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出版地:台灣
  • 適讀年齡:0歲~99歲
    哲學人


  • 人文史地 > 哲學 > 概論











    ?每個人生的十字路口,讓哲學家陪你走過

    「如何找到通往幸福的大門,你要的智慧與練習都在這裡。」──耿一偉|台北藝術大學戲劇系兼任助理教授


    ?

    ★德國亞馬遜讀者評價4.7顆星

    ☆國際暢銷書《愛、欲望、出軌的哲學》作家最新力作

    ★耿一偉︱臺北藝術大學戲劇系兼任助理教授 專文導讀



    赫拉克利特說,萬物流轉,我們無法在同一條河流中涉水兩次

    蒙田說,生命的價值不在於長短,而在於怎麼度過

    赫塞也說,人生如棋,只有自己能決定要怎麼下

    古往今來的哲學,說明了「改變」才是生命的真諦

    唯有脫胎換骨,才能豐盈人生



    而奧地利哲學家柯依瑟爾說,人生的每個轉捩點,就像一道道未知之門

    每扇大門自有課題,譬如學習愛、接受不圓滿或試著放手告別

    門前守衛森嚴,

    你大可就此退縮,一再重複人生中的種種失望與困頓

    也可以利用書中的22則練習,勇敢跨越,迎向嶄新的美好人生



    本書想要告訴你的事

    這本書是我自身對改變的體悟。

    除了幫助許多企業進行改革外,我更陪伴了為數眾多的個人,走過改變的歷程,包括擔任個人輔導、一同參與齋戒課程,也陪伴許多伴侶,一起面對關於愛情、性愛與伴侶關係中的難題。但不管對象是誰,問題往往出在人們在渴望改變之際,卻仍畏懼改變,並從內心深處抗拒著改變。

    不論是西方哲學,或是各個時代的流行歌曲,要傳達的真理其實千篇一律,但我們卻很少身體力行。而這本書的一大目的,正是要提醒我們重新注意那些因為被視為理所當然,而遭到忽略的道理。

    本書每章的篇幅都不長,也不一定要照順序來讀,因為我的目的是用哲學來鼓勵大家勇於改變,而不是讓人以為改變很困難。所以,放輕鬆些,不要浪費力氣去牢記什麼名言金句,只要記住:「改變自己」是一門人人都能輕鬆上手的藝術。



     





    【專文導讀】蝴蝶、卡夫卡與身體──邁向幸福人生的哲學練習︱耿一偉



    序言 「改變自己」是一門人人都能輕鬆上手的藝術

    第1則 改變的藝術

    第2則 我們擁有的自由,足夠讓自己幸福快樂

    第3則 自我意識,問問自己想要什麼

    第4則 改變勢不可擋

    第5則 只有瘋子才能入場

    第6則 謙虛的三步驟

    第7則 改變之門

    第8則 穿越改變的大門

    第9則 什麼讓我們穿越改變的大門?

    第10則 改變之路:意志與奉獻

    第11則 在狂熱中練習

    第12則 無法想像的未來

    第13則 被高估的過去

    第14則 展望:狂熱的表現

    第15則 暫停的時刻

    第16則 日常生活的沼澤

    第17則 生命即信念

    第18則 生命之屋

    第19則 生命就是學習死亡

    第20則 直達目標的蜿蜒道路

    第21則 我怎麼知道自己已經改變了?

    第22則 國王的尊嚴

    改變十大金句



    延伸閱讀

    註釋





    ?

    【專文導讀】蝴蝶、卡夫卡與身體──邁向幸福人生的哲學練習︱耿一偉(臺北藝術大學戲劇系兼任助理教授)


    能改變的人才是藝術家,但不是人人都有能力或需要改變,就看你自己的選擇。但是當了改變的藝術家後,會有甚麼變化,我建議大家不妨上本書作者哈洛德•柯依瑟爾的個人官網(www.koisser.at)瞧瞧,他一張開懷大笑的幸福臉龐,就知道善於改變的他,真的過得很不錯。在網站的首頁選項,我們可以知道他擁有藝術家、作家、音樂家、劇場創作者等多重身分。柯依瑟爾是真的實踐改變自己的藝術,確認有實證功效後,才與讀者分享這件茲事體大的人生哲學。


    我在書中看到有一個將過去寫在紙上並燒掉的練習。對我來說,這種練習是很熟悉的,因為在劇場裡,也會有類似的技巧來協助演員進入排練或新的角色。但不知為何,我的腦海立刻浮現印度靈修大師奧修的《靜心觀照》一書。我馬上翻到書末的參考書目,果然看到奧修的名字。實際上,本書最後一則〈改變十大金句〉的第一句「未來不是被延長的過去」,作者在解釋時,就引用了奧修的話語。


    如果說《改變自己的藝術》在底蘊上,是有著新世紀宗教的靈性氣質,但在整本書的寫作策略上,第一個特色是鄙棄過度玄學的虛幻色彩,採用了各種科學的實證與理論,來解釋改變的現象,說服讀者接受改變的來臨。這包括從生物學、物理學、經濟學到心理學,幾乎每一則都會引用一些最新的科學發現來佐證。


    我認為最重要的一個科學佐證,並作為本書在文學修辭上的主要隱喻,是第五則〈只有瘋子才能入場〉裡,關於毛毛蟲轉變成蝴蝶過程的討論。這個說明強調了在結蛹之後,會出現新的成蟲細胞,毛毛蟲免疫系統將這些細胞視為外來之物而加以抗拒,但隨著成蟲細胞逐漸增多,在某一瞬間,所有的細胞會接受成蟲細胞所帶來的更高的存在狀態,開始全力支持這個成為蝴蝶的轉變。


    如果化蛹成蝶用來證明的改變必然現象的基本證明。那麼卡夫卡的短篇小說〈法的門前〉則是用來處理複雜度更高的難題──在現實人生中,如何發現改變時機的到來。這個人生謎題不可能用科學來檢視,只能透過文學來逼近。故事中,男子總是不斷來詢問門何時會開,但總是被守衛拒絕,只有在臨終前一刻,才從守衛口中得知,這扇門根本是為他而設。這則寓言就表明了,當拒絕你前進的守衛出現時,背後的那扇門就可能是改變之門。


    柯依瑟爾認為改變之門有可能來自藝術、哲學、愛、性、疾病與死亡等重大事件。或許這也是改變之所以困難的地方,意味著需要對失敗與矛盾保持開放。如同卡夫卡的寓言所顯示的,越是不讓你進入的地方,那扇緊閉的門就越是為你而開。只是這道門不能強迫打開,柯依瑟爾在第十六則〈日常生活的沼澤〉也明白表示,他不贊成那種壯士斷腕的改變,認為改變需要建立在對價值體系的更新。


    唯有內在價值觀的改變,才能帶來看到第三種解決方式的智慧。所以支持柯依瑟爾說服讀者的第三項利器,就是哲學。夾雜在科學與文學之間,是他論述精巧的各種說明,讓讀者在理性上不得不接受,一切最終都是價值觀在引導。唯有先找到潛藏在表面判斷背後的基本信念,改變才有可能不退轉。因為真正需要改變的,是這個能用一句話代表的基本信念。


    有了科學、文學與哲學之後,改變還不會馬上到來,尚需結合身體力行。這讓我想到《楞嚴經》上說的:「理則頓悟,乘悟併銷;事非頓除,因次第盡。」透過文化傳承與基本信念而來的習慣,需要練習才能轉化。否則即使看到改變之門,心理上願意接受改變,但如果缺乏實踐,最後還是會被踢出門外。本書提供的練習都不難,但即使是最簡單的價值觀清單,也得拋開書本,實際下去寫,才會出現成效。


    近年來德語圈很流行應用哲學,通俗刊物如《哲學雜誌》(Philosophie Magazin),在一般車站的書店就可以看得到。這股潮流應證了哲學不能只停留在高深的思辨體系或學術議題,必須能處理日常生活的種種難題。不論是愛情、金錢、學業或家庭,哲學都不能只給予詮釋,必須帶來改變。


    哲學甚至必須證明自己也有能力改變,本書是最好例證。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