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區政新角度
定價64.00元
8
折優惠:
HK$51.2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天下大勢:從地緣角度檢視全球政治勢力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5003395
王偉
上奇資訊
2019年1月05日
140.00 元
HK$ 112
詳
細
資
料
ISBN:9789865003395
規格:平裝 / 184頁 / 17 x 23 x 1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分
類
社會科學
>
政治
>
概論
同
類
書
推
薦
20世紀的主義們:自由主義.社會主義.共產主義.法西斯主義.民粹主義.多元文化主義(牛津非常短講)
民粹主義:牛津非常短講005
共產主義:牛津非常短講003
多元文化主義:牛津非常短講006
自由主義:牛津非常短講001
內
容
簡
介
美國? 從立國、崛起到稱霸,走過的套路好像武俠小說中的「大俠」
歐洲? 曾經是「武林盟主」,不過已經「退居二線」
俄羅斯? 在地緣戰略上的訴求就和其國徽上的雙頭鷹一樣——左顧右盼
印度? 要做「有聲有色」的大國,實際情況卻因其獨特的地理環境變得複雜
中國? 具備成為「王者」的所有條件,但要想真正「上位」,還必須依靠智慧和勇氣,踏踏實實打拼出來
縱觀人類歷史的演化,萬變不離其宗的兩個決定性因素,一個是人的基本欲望,另一個是山川地勢,人性演化為權謀、經濟和文化,地理則演化出地緣政治……
地緣政治有意思的地方就在於,特殊的地理特質,會讓某些特定的地方成為主導一個國家甚至是整個世界的「鑰匙」,也被稱為「兵家必爭之地」。千百年來,人類對這些「鑰匙」的經營和爭奪,就構成了人類的歷史。
本書特色
百萬銷量著作「看懂世界格局」系列作者全新力作,能夠一口氣讀完的地緣政治書,從此對世界局勢不再生疏!
所謂大道至簡,就是對事物觀其本源,而化繁為簡的過程,就是探索出其中永遠不變的因素。
?
目
錄
自序
:世界與中國
?
第一章
美國——世界霸主之路
第一節 資源豐富的大國坯子
第二節 領土擴張,插上翅膀
第三節 世界大戰成就的霸業
第四節 美國視角下的世界
第五節 美強蘇弱的地緣態勢
第六節 美國看蘇聯解體
第七節 美軍的全球部署與「颱風眼」的反美國家
?
第二章
歐洲——幾百年前的老大
第一節 延續千年的「戰國時期」
第二節 歐洲的三大弱點
第三節 海權帝國的訓練營——南歐
第四節 女皇的嫁妝——克里米亞
第五節 用地圖給烏克蘭「算命」
?
第三章
俄羅斯——地有多廣,心有多大
第一節 俯視歐亞的「雙頭鷹」
第二節 從地緣看俄羅斯的弱點
第三節 「坐吃山不空」的俄羅斯
第四節 俄羅斯的近憂與遠慮——車臣
第五節 俄羅斯的近憂與遠慮——遠東
?
第四章
印度——做「有聲有色」的大國
第一節 以SWOT分析法看莫迪的「基本盤」
第二節 性格決定命運,地緣決定「性格」
?
第五章
亞板塊與破碎地帶——混亂與希望
第一節 撒哈拉以南非洲——絕望與希望並存之地
第二節 中東的四個關鍵詞
第三節 美國的小夥伴——焦慮的澳大利亞
第四節 難以安寧的巴基斯坦
?
第六章
各家都有自己的帳
第一節 西歐——先發之利
第二節 美國——兩洋之利
第三節 俄羅斯——陸權與資源之利
第四節 各大勢力的心裡話
第五節 強龍難壓地頭蛇——亞板塊和破碎地帶
?
第七章
中國——王者歸來
第一節 中央之國
第二節 向東?向西?
第三節 海陸之利
第四節 「一帶一路」,王者歸來
?
資料來源
序
自序
世界與中國
報紙和網路可以告訴我們每一天這個世界上都發生了什?,如果你想進一步知道「為什?」,那?最好的辦法是去找一張地圖和一疊歷史書來。因為今天發生的事一定是由此前的種種積累構成其基礎和背景;而此地發生的事之影響也往往不限於此地,會牽涉到更廣闊的地域,乃至整個大洲和全世界。
地緣政治最有意思的地方就在於,特殊的地理特質,會讓某些特定的地方成為主導一個國家甚至是整個世界的「鑰匙」,也被稱為「兵家必爭之地」。千百年來,人類對這些「鑰匙」的經營和爭奪,就構成了人類的歷史。
從人類歷史的角度去看,對這個世界起決定性作用的是由亞、非、歐三大洲組成的舊大陸。從1萬多年前開始,到可以預見的未來,這一點都不會改變。原因很簡單,大多數的人類生活在這裡,大多數的資源也分布在這裡。人類四大古代文明都誕生在這塊廣闊的土地上,即使是西方改變世界的大航海時代,其最初的動力也是尋找神秘東方。
主導世界,其實就是能夠主導舊大陸—從地緣角度說,就是可以控制最廣闊大陸上各個國家之間的物流聯繫,可以控制足夠多的自然資源。
從歷史看,近代的歐洲和「二戰」之後的美國,都是憑借掌控海上通道(大宗貨物的主要運輸途徑)和主要資源出產國,成就了自身的全球霸權。相對於工業設施和工業人口而言,通道和資源在這顆星球上的分布顯然更加集中,自然也就更容易借助強力實現壟斷,進而可以影響全世界的工業生產,達到主導世界的目的。
那?,誰又能主導舊大陸呢?從地圖上看,展現在我們面前的有四個地緣政治板塊:中國、美國、俄羅斯以及西歐(廣義上的西歐)。它們都具備足夠大的面積、足夠多的人口以及完備的工業體系,擁有足以主導舊大陸乃至整個世界的能力。
有意思的是,地質學意義上的板塊漂移,分別賦予了四個板塊不同的地緣政治屬性。中國背靠亞歐大陸地勢最高的青藏高原、面向太平洋,擁有海陸之利(這恰恰是「一帶一路」倡議的基礎);美國擁有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兩洋之利;俄羅斯擁有極其廣闊的國土和豐富的資源之利;歐洲以領先的教育、科技水平和歷史人文積澱,擁有先發之利。
就如同在不同的地質板塊之間往往會存在地震多發地帶一樣,從地緣政治角度去觀察,在各大地緣政治板塊之間同樣存在大量的「破碎地帶」。這些地區往往地處戰略要衝,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正是受到這些戰略利益的吸引,相關的地緣政治力量都會試圖在這些邊緣交錯的地區建立自己的影響力,幾方一同施力的結局,就是把這裡變得更加支離破碎。反過來說,這種「支離破碎」所引發的爭端、戰亂,也使得大國利用這裡戰略資源的成本直線上升,各個板塊之間的交通聯繫(特別是陸上交通)難以通暢。甚至,由動蕩所導致的不安定因素可以波及某些國家的內部。
在這方面,中東算是一個典型例子。地處「三洲五海」之地的中東,多年來一直是世界上各主要戰略力量和不同文明之間碰撞、摩擦的前沿。
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其主體恰恰是要將中國與主要的「破碎地帶」串聯起來,共同發展。從這個意義上說,如何處理好同「破碎地帶」的關係,和如何處理好同各個大國的關系,這兩個問題的權重是一樣的。
?
書
評
其 他 著 作
1.
九龍城寨之圍城 電影實景集(國際版)
2.
跨途KHUA-TOO:影視與漫畫潛力新銳跨界共創刊物
3.
船舶構造與強度
4.
我是這樣好起來的:心理師親測有效的自我療癒指南
5.
初級會計學(第七版)?
6.
數學(第三版)
7.
整合流行病學計量我國勞工罹癌所受衝擊之評估:以口腔癌為例ILOSH112-A306
8.
整合流行病學計量我國勞工罹癌所受衝擊之評估:以口腔癌為例ILOSH112-A306
9.
腰痛、膝蓋痛≠要開刀?PRP增生療法醫師教你重啟超人的修復力【最新增訂版】
10.
營業秘密法理論與實務(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