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縱橫──創造並毀滅「戰神」郭文貴》出版說明
「兵者,詭道也。」
一個人,如何對抗一個當今世界上最龐大、邪惡的極權專制國家機器,在政治博弈中尋找支點,以弱勝強?
出生於內蒙古,袁紅冰先生是中國流亡作家、詩人哲學家、法學家。做為政治活動家,他的政治理想是終結中國共產黨的一黨獨裁專制,在中國實現自由民主。他深刻而犀利的前瞻性政治觀點早為廣大讀者熟悉。
早在二○一二年,袁紅冰就著書《人類大劫難》向世界發出預警:為使中共不死於權力大腐敗導致的社會大潰爛,中共太子黨政治上必定回歸毛澤東基本教義,並以共產主義之名展開極權主義全球擴張,以期取代美國,主導國際秩序和人類命運的立法權—中國國運會因此進入文明史中最黑暗的時期;人類命運則面臨前所未有的大劫難。而中共的 「反腐敗運動」,是太子黨為拯救中共末日危機大戰略的政治陰謀支點。
袁紅冰預判天下大勢。此後幾年,中共對內不斷升級專制統治、思想箝制,對外則加劇極權主義全球擴張;與此相對應,西方世界長期對中共的極權主義擴張普遍採取綏靖主義政策,中國海外反抗力量則呈現一片蕭瑟衰衰之相。
如此局面,敵大我小。做為一位手中只握有筆的學者,流亡海外的袁紅冰胸中縱有雄兵千萬,如何改變大勢?
二○一七年,逃亡海外的中國富豪郭文貴開始在互聯網上「爆」中共高官貪腐糜爛之「料」,以達到 「保命、保財、報仇」 的個人目的。苦思破解中國國運危局的袁紅冰敏銳地捕捉到這一契機,運用鬼谷子謀略之學,確立「以惡制惡」戰略—借諸「郭文貴現象」,揭露太子黨「反腐敗運動」的偽善和罪惡目的,進而摧毀這個習近平、王岐山聯盟精心設計的政治陰謀,擊潰太子黨為絕對極權而重建道德基礎的努力,以釜底抽薪之勢,讓太子黨拯救中共末日危機的國策,陷於「萬眾所指,無疾而終」的被動局面—二○一七中國爆料革命由此展開。
回首二○一七,人們可以清晰地看到袁紅冰和他的戰友主導的二○一七中國爆料革命是自八九「六四」以來,唯一一次使中共暴政遭受政治重創的反抗運動。在與中共的政治博弈中,二○一七爆料革命在意志領域一舉摧毀太子黨借偽反腐運動為其高度極權政治創建政治道德基礎的努力。袁紅冰和他的戰友為二○一七爆料革命注入民主革命的靈魂。透過二○一七爆料革命,袁紅冰和他的戰友宣示民主大革命的政治意志,成功實現民主革命黨人的初步集結,為推動中國自由民主化進程集聚力量。
二○一七爆料革命一掃中國海外民主運動中盛行多年的保共改良主義思潮。袁紅冰和他的戰友主導的二○一七中國爆料革命成為二○一七年中國反抗運動的主題曲。
《大縱橫》是袁紅冰對二○一七爆料革命從思想策略發端、想定到實際運作的立體性回顧和總結。做為二○一七中國爆料革命的靈魂人物,袁紅冰秉承其一貫高屋建瓴、大氣磅礡的思想格局,在書中將這次運動置於當今天下大勢的背景中,為讀者清晰呈現出他如何運用鬼谷子心術之學,縱橫捭闔,謀劃以「郭文貴現象」為支點,撬動這次與中共在政治領域的心戰中的思想脈絡和實際運作。
書中深刻剖析「郭文貴現象」及其異化,對廣傳一時的 「袁三條」的真實涵義首次作出詳盡闡述,也對世界各地「援郭會」的建立、袁紅冰和他的戰友與郭文貴之間驚心動魄的政治博弈、轟動一時的《東京宣言》的產生、東京會議的召開以及後來備受爭議的「偽類」一辭的由來做出完整的敘述。
面對中共極權主義全球擴張,台灣已經成為國際政治的支點,台灣的前途和命運直接關係到整個東亞大陸的前途命運,同時也關係到人類的前途命運。因此,袁紅冰在書中第二十章專門論述他關於創建「保衛自由台灣國際志願軍」以迎戰中共逼迫之下台海大動盪的戰略思考。
縱橫家所崇尚的是權謀策略及言談辯論之技巧,因此,歷來學者對鬼谷子心術之學譏牴者多而推崇者少。《大縱橫》一書中,袁紅冰向讀者展示了他做為英雄人格哲學的創立者,形格勢禁之下,如何借鬼谷子之術,僅憑手中的筆和頭腦中思想,赤手空拳對抗一個當今世界上最龐大、邪惡的極權專制國家機器,並在政治博弈中以小博大,步步推進,取得成果—如何在不斷變化的局勢下以弱勝強、化被動為主動;如何反復計算自身和對手的資源,在動盪的局面中獲取屬於自己的機會;如何合縱連橫;如何度材、量能、揣情;如何決情定疑… …透過閱讀本書,讀者定會從袁紅冰謀略思維的立體體驗中獲得對智慧更深刻、更本質的感悟—正義無敵。
關心中共逼迫之下自由台灣前途命運的國人,可從本書中找到當下波詭雲譎的兩岸局勢的現實借鑒。
身處競爭激烈的商戰,如果你處在一種弱勢狀態,本書亦可為你擺脫危機提供新的思路。
無論是「挺」郭還是「砸」郭人士,您都能從本書中找到自己在這場爆料革命中的歷史定位。
熱心的「吃瓜群眾」則可透過本書,廓清這場風雲變幻的真相,瞭解袁紅冰如何牛刀小試,運用鬼谷子心術之學打造一場政治博弈,撼動人心,從而動搖中共統治的政治支點。
袁紅冰云:「人文歷史是意志的展開;人心動,則風雲起,歷史出。」閱畢本書,相信讀者會歎曰:如此縱橫,非大智慧不能?!
我們向讀者鄭重推薦一代奇人袁紅冰的謀略之書《大縱橫》。
亞太政治哲學文化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