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秘密花園
  • 定價93.00元
  • 8 折優惠:HK$74.4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從零開始

從零開始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9631655
強納森?薩克斯拉比
朱怡康
奇?出版
2019年1月09日
127.00  元
HK$ 107.95  






ISBN:9789869631655
  • 叢書系列:從零開始學
  • 規格:平裝 / 416頁 / 14.8 x 21 x 2.4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從零開始學


  • 社會科學 > 總論











      一種心虛的「以神為名」



      當信仰宗教者行事特別強調「以神為名」時,往往就會是要發生悲劇慘事之刻。以基督徒為例,如果能洞悉耶穌的教導「你們的話,是,就說是;不是,就說不是;若再多說就是出於那惡者」,那麼應該說什麼、做什麼,基督徒手潔心清放心言說、實踐就是了,根本不需要大呼口號捍衛自己的言行。這種高喊「以神為名」來壯膽的背後,細細傾聽,總有一絲當事人無法遮掩的心虛。



      在人人以為世界會持續世俗化的時候,廿一世紀卻以神為名掀起宗教極端主義和暴行。在這本有力而及時的書裡,約拿單?薩克斯詳加檢視暴力的根源及其與宗教的關係,並將焦點放在三大亞伯拉罕信仰上,剖析猶太教、基督宗教和伊斯蘭教的緊張關係。



      薩克斯從演化心理學、博弈理論、歷史、哲學、倫理學和神學等各個角度切入,證明暴力傾向甚至能蓋過宗教最慈悲的呼聲。但另一方面,薩克斯也透過精讀亞伯拉罕信仰核心的關鍵經文,挑戰「宗教本身即是暴力之因」的說法,並主張神學如果不想成為暴力的幫兇,就必須一同設法解決暴力問題。



      本書無疑是一記沉重的警鐘,申斥以生命之神之名殺戮、以和平之神之名宣戰、以慈愛之神之名憎恨、以憐憫之神之名施暴。



    各方讚譽



      時候到了,為了全體人類和自由世界,各種信仰和沒有信仰的人都該站出來說:別以神為名。「(薩克斯拉比)或許是英國對信仰和極端主義思考最深、也最受關注的思想家。」——安德魯?馬爾(Andrew Marr),BBC 主持人及時事評論家



      「值得一讀的精心之作。」——《獨立報》(The Independent)



      「提問切中時弊??由此可知約拿單?薩克斯絕非迴避重大議題之人。」——《衛報》(The Guardian)



      「探討宗教暴力根源的迫切而權威之作,出自當代世界頂尖神學家之手。開篇第一句便令人揪心,讀者很難不意識到這趟文字之旅的重量,心中也必已預見這位傑出學者將提出深刻省思。薩克斯對希伯來聖經的解讀極其敏銳,點出了常被忽略的多層意義。他確實是位觀察入微又深具說服力的領路人,不但條理分明地解構對聖經的錯誤理解,也讓我們帶著同理心迎向希望,迎向放下仇恨的神學。」——芭芭拉?馬漢尼(Barbara Mahany),《芝加哥論壇報》(Chicago Tribune)



      「擲地有聲。薩克斯強調信徒們必須面對痛苦的事實,也謹慎指出並非只有伊斯蘭教會發動宗教戰爭。他認?批判宗教暴行不能只從世俗概念切入——想說服亞伯拉罕信仰的信徒,論證就得從神學扎根。」——E?J?狄翁二世(E. J. Dionne Jr),《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



      「薩克斯的論點之所以這麼有力,是因為他重讀〈創世記〉的方式確實令人耳目一新,對敘事的剖析的確令人信服??這本書對當前全球暴行的探索深具特色也價值非凡,邀請我們重新思考與聆聽這些曾助長十字軍的經文??本書提出的新公共生活方式十分值得深思:以共同的人性為本,抵抗所有部落式的誘惑??深具智慧,重要萬分。」——沃特?布魯格曼(Walter Brueggemann),《基督教世紀》(The Christian Century)



      「《毋以神為名》是非常重要的作品,我深深建議大家購買閱讀??精彩絕倫。」——法里德?扎卡利亞(Fareed Zakaria),CNN〈全球公共廣場〉(Global Public Square)主持人



      「約拿單?薩克斯拉比在《毋以神為名》中犀利指出:ISIS 其實會是往後幾十年的典型風潮??他最大的貢獻是點明:宗教暴力的解決方案或許得在宗教本身裡找。」——大衛?布魯克斯(David Brooks),《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



      「薩克斯的新書嚴謹樸實但扣人心弦??重讀〈創世記〉的方式精妙靈巧??神學家的慧見在書中盡露無遺。」——伊莎德?曼吉(Irshad Manji),《紐約時報書評》(The 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



      「薩克斯的分析充分反映他的博學,透露出他在哲學、政治學和社會研究上相當用心,經得起最嚴格的檢驗。當他把這些心血全部應用於神學,著力於剖析宗教信仰與暴力的關係,他果然做出了最大的貢獻??要為有信仰的人推薦閱讀和研究的新書,我想不出比這更重要的作品??約拿單?薩克斯堪稱全體世人的啟蒙要角,他的信息在今日比以往更振聾發聵。」——邁可?金欽思(Michael Jinkins),路易斯維爾長老會神學院(Louisville Presbyterian Theological Seminary)院長,《赫芬頓郵報》(Huffington Post)



      「對宗教與暴力新舊關係的分析深具知性??薩克斯以信徒的柔軟與學者的嚴謹回應這道難題。他博古通今,既對古代典籍和歷史瞭若指掌,也熟悉現代學術新知,信手捻來即是佛洛伊德和何內?吉哈德(法國文學批評家和宗教暴力研究權威)。」——《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



      「饒富勇氣與創見之作。」——瑪莎?米諾(Martha Minow),哈佛大學法學院院長,《新漫步者》(The New Rambler)



      「薩克斯認為:伊斯蘭教的暴力就跟猶太教和基督宗教的暴力一樣,都是因為誤解聖典所致。在這本敏銳、深刻、文筆優美的書裡,他勾勒出更具智慧的信仰和更溫和的神。」——威廉?塞爾坦(William Saletan),《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



      「對宗教暴力原因及其解決方式的探索精彩萬分,對〈創世記〉的重新詮釋靈光處處,引人入勝??光是薩克斯對聖經的解析便值得仔細閱讀。全書充滿人道關懷,風格典雅,言詞懇切,確有新意,。」——《科克斯書評》(Kirkus Reviews)(星級評論)



      「薩克斯以宗教為通往和平之路,頗具以賽亞『萬邦鑄劍為犁』胸懷??他深入希伯來聖經,考掘出真正包容而愛好和平的亞伯拉罕信仰??他理出的深刻主題既合乎人人適用的普世公義,也彰顯神對不同聖約子民的特殊之愛。這本書是宗教世仇的解方,我們這個時代非常需要。」——《書單雜誌》(Booklist)(星級評論)



      「薩克斯以過人的智慧化解宗教暴力的癥結??在這幅宏大而精妙的世界觀裡,他展現出豐富的學養與深切的同情。展卷一讀是明智之舉。」——《出版人週刊》(Publishers Weekly)



      「細數今日最受關注的思想家、作家與演講者,薩克斯拉比必定是其中之一。公共辯論只要有他加入,幾乎總能激發思考、增加知識並提升智慧。今日世界對宗教與暴力的討論十分激烈,我想這本新書應能帶來相當貢獻。」——《旁觀者雜誌》(The Spectator)(倫敦)



      「薩克斯絕非迴避重大議題之人。在《毋以神為名》裡,他討論了一個每個宗教的信徒都難以回答的問題:為什麼有那麼多人用『提升對神的信仰』來合理化暴力?只要掃過一輪報紙頭條,就會知道這個提問切中時弊。毫不令人意外的是,薩克斯並不認為暴力是宗教本身所造成的,不過他的確相信:要解決這個問題,神學絕不能置身事外。」——《衛報》(The Guardian)(倫敦)



      「薩克斯向來致力於推進全球宗教相互理解??他無疑是深具使命感之人,也堅信只要我們願意,還有很多事等著我們去做??他的書在前方領頭。」——《每日電訊報》(The Telegraph)(倫敦)



      「本書論點值得關注,極具價值??薩克斯提醒我們:隨便把『正統』信徒和脫離現實的基要派混為一談是錯的,這兩種信仰進路不但不同,甚至相反。這是部值得一讀的精心之作。——《獨立報》(The Independent)(倫敦)



      「世俗西方世界與虔誠信教的世界差距越來越大,《毋以神為名》凸顯出這項事實和宗教極端主義之間的關聯??分析深具說服力。」——BBC 新聞台



    ?


     





    導讀



    一種心虛的「以神為名」



    陳思豪牧師


      

      當信仰宗教者行事特別強調「以神為名」時,往往就會是要發生悲劇慘事之刻。以基督徒為例,如果能洞悉耶穌的教導「你們的話,是,就說是;不是,就說不是;若再多說就是出於那惡者」,那麼應該說什麼、做什麼,基督徒手潔心清放心言說、實踐就是了,根本不需要大呼口號捍衛自己的言行。這種高喊「以神為名」來壯膽的背後,細細傾聽,總有一絲當事人無法遮掩的心虛。



      我們崇拜什麼?造就出我們的所是



      本書作者強納森?薩克斯曾是英國首席拉比,始終認為宗教對社會、文化和政治有極大的影響,尤其是推崇一神論。他認為多神論代表宇宙對社會階級的肯定,因為在多神論裡面的眾神也是有高地大小之分。然而聖經舊約亞伯拉罕呈現的一神論,強調每一個人都有神的形象;這是一種打破地位階級的概念。



      他曾提出一個概念,進入一種文化和一個時代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去觀察:「人們崇拜什麼?」人類歷史不同的世代、文化曾經崇拜過許多不同的對象,例如,太陽、星辰、暴風,有些人崇拜多神,有些人獨尊一神,有些人不信神。到了十九和廿世紀,人們以國家主義、民族主義、種族、政治意識型態取代宮廟中的神明。



      照作者的思路想像,未來的人類學家、社會學家,也會觀察我們崇拜什麼?閱讀什麼?他們會觀察我們如何談論道德?觀察我們如何談論政治?或許他們也會觀察到我們現在創造出一個奇特的新宗教儀式,叫作「自拍」。夠靈敏聰慧的話,自然會得到一個結論:我們這個時代,人們崇拜的是自我。



      神說:別以我為名



      作者強納森?薩克斯在這本書以「利他的邪惡」這個概念破題,描述以神聖目標和崇高理想為名犯下的罪惡。宗教和暴力的關係誠然是密切的,但作者卻強調那是間接關係。為了探討導致其間的社會和心理關聯,作者會帶進許多社會、哲學的理論,並花不少篇幅在二元論上,遇有艱澀難讀之處不必頓停,平順帶過即可,作者會從後面的內容解釋前面的窒礙。



      接下來,就是以舊約創世記中亞伯拉罕、以實馬利、以撒、雅各、以掃、約瑟等以色列人先祖的敘事作為架構,探討宗教、暴力、人性、群體、個己等元素的關係。此架構是經過精心設計,且其用意是有脈絡可尋的。因為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三大古老宗教都可以追朔到亞伯拉罕,以之為重要的先知,甚至視為祖先。但在亞伯拉罕的子孫中,猶太教和伊斯蘭教各自尊崇不同的先祖,帶出不同的詮釋、文化和衝突。



      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從「手足之愛」看出「手足之爭」必然性,採引何內?吉哈德「仿效欲」的理論,解釋猶太教、伊斯蘭教、基督教這三個大宗教,為何明明都強調慈愛、寬恕、同理,卻在人類漫漫歷史中不斷衍生出一次又一次的衝突、戰爭、甚至恐攻。



      使人們凝聚的同時,「愛」也造成疏離



      強納森眼光獨特地看到人性偏私的愛,其實一定會引發衝突。因為,當所謂被愛的人出現,就一定相對會生成不被愛的人,他們感受到的是被排擠、被冷落,甚至被拋棄。解決的方式,是讓公義和愛並存,使人在愛和公義的張力中掙扎!有公義無愛者苛;有愛無公義者偏。



      另外,「角色互換」是強納森?薩克斯非常倚重消弭衝突的方式。他曾在一個演講中建議聽眾,在腦海中的文字執行「搜尋及取代」功能,每當遇到「自己」這個詞時,就以「他人」來取代。所以「協助自我」就變成「協助他人」,而「自我尊嚴」就變成「他人尊嚴」。當我們如此做,就會開始感受到聖經最動人句子之一的力量:「我雖然走過死蔭的幽谷,也不怕遭害,因為你與我同在。」簡單來講就是一種「易地而處」的操練;正如他在本書中所說「經歷角色互換是最為深層的道德化經驗,也是擊潰二元論的唯一辦法。」



      不依靠權力的生存



      爭執、衝突之所以會演變成暴力相向,是因為其中一方想以權力來解決。身為猶太拉比的作者強調,猶太國被滅失去了權力,猶太教因而尋回了自己。宗教,尤其是一神論與權力連結必敗無疑。依靠論證與實踐典範,是宗教最美之時;自恃是真理而以武力權力逼人接受,是宗教最鄙之刻。



      強納森最後提到《創世記》上帝對付暴力立下的兩個約,一是「公義的普世性」,此與共同的人性有關;另一是「愛的特殊性」,此針對人的身份認同(宗較差異)。而且「共同的人性必須先於身分認同的特殊性」,這樣的順序自然會讓「以神之名」的暴力消聲匿跡。



      另人驚艷的拉比智慧



      強納森?薩克斯拉比很堅持以聖經舊約的敘事作為基礎,細細演繹暴力和宗教的關係。他讓猶太教的智慧貫穿全書,並詮釋以深邃睿智的眼光和心靈,更賦予新時代的意義。古老的智慧卻有嶄新的樣貌,另人驚艷不已。必須承認他有很多的觀點是和基督教學者大異其趣,不但絲毫不遜色,甚至是更勝一籌。這是值得一讀的好書。

    ?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