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地圖+地圖創意遊戲 (附行旅世界地圖包)
  • 定價650.00元
  • 8 折優惠:HK$520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釋迦牟尼佛廣傳(上)

釋迦牟尼佛廣傳(上)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7101907
麥彭仁波切
索達吉堪布
九?文化
2019年1月21日
183.00  元
HK$ 155.55  






ISBN:9789867101907
  • 叢書系列:心靈館-What’s Being
  • 規格:精裝 / 384頁 / 17 x 22 x 2 cm / 普通級 / 部份全彩 / 二版
  • 出版地:台灣
    心靈館-What’s Being


  • 宗教命理 > 佛教 > 其他

















      簡單易讀的鉅作,宛若史詩的經典,十五年後絕美再版

      唯一一部完整講述佛陀108次生世累劫的經歷

      追尋人生的應對與頓悟,就從釋迦摩尼的故事開始




      麥彭仁波切的完滿之作,索達吉堪布的淺顯譯筆,

      世間的因果循環,苦海的應對引導,都有佛陀來指引!




      浩瀚的佛教經典中,蘊藏無數超越現今文明的科學思維與人文智慧,這部《釋迦牟尼佛廣傳》共47萬字,分上下冊精裝,是目前唯一一部講述佛陀累生累世的經歷與故事的書籍,可以說是釋迦牟尼佛的完整傳記。所有故事均選錄自大藏經的菁華,橫跨了無數個世紀,讓我們了解生生世世的過程如何發生。由藏傳佛教界備受推崇的麥彭仁波切(西元1846-1912,舊譯為寧瑪巴大師,蓮花生大師曾說麥彭仁波切將是文殊菩薩轉世)講述撰寫,並由寧瑪派大堪布索達吉譯成現代漢語。



      麥彭仁波切博學廣聞,將佛陀的故事做各品目的撰寫。書雖然大部,但每篇故事不長,在索達吉堪布流暢譯筆下,閱讀極為容易,宛若小說故事。使得藏傳佛教弟子心目中,如同一部法典,是每一位佛教徒都必須閱讀的書籍。在西藏大昭的牆上,繪有大幅的唐卡壁畫,就是為了記載、講述書中所記錄的故事。釋迦牟尼佛原為印度王子悉多在榮華富貴中,深感人生無常多苦,遂出家修行,開悟成佛。在根本上,佛法不尚空談,最重實踐。而佛陀在過去的生生世世以來,就是以自己的生命言行演繹佛法,示現眾生。



      為了讓讀者能藉由佛像藝術之美、加深體悟廣傳的微妙法旨,在書中我們選錄許多珍貴圖片。這些圖片分別由震旦文教基金會陳永泰董事長珍藏提供、吳文成先生導引解說,而長河藝術博物館館長黃英峰先生,多年來費心請西藏畫師臨摹大昭寺佛陀歷生事蹟的壁畫,一張張精緻唐卡亦收錄本書中。因此,在這部《釋迦牟尼佛廣傳》廣傳中,讀者不僅能從詳述佛陀事蹟的故事獲得啟發,更能藉由佛像和唐卡細細觀想,心領神會,深刻體察豐富的佛教文化與美學內涵。



      廣傳裡的非凡事蹟,無一不令人深省;神奇殊勝與不可思議的言行,都是佛陀在親身說法與實證修行。這部殊勝難得的《釋迦牟尼佛廣傳》絕版多年,如今,十六年來在許多讀者的企盼詢問下,絕美復刻再版,讓超越時空的真理重新深刻在每一個有著佛性的子弟心中。



    ?


     





    一、功德品



    二、發願品


    勝蓮如來剎土莊嚴

    輻輪王率眾供養如來

    寶藏如來解析夢境

    海塵勸請眾生發心

    輻輪王與諸人發願並得授記

    海塵所發五百大願

    如白蓮花之殊勝大願

    海塵得授記

    當場其他眾生所發誓願

    繫念佛陀及身著法衣之功德

    大悲尊者轉生為福力王

    攝受濁時眾生

    微財轉輪王施身

    燈顯王利益眾生

    權巧方便度眾生

    勸請諸佛初發心



    三、佈施品

    大悲尊者太子以身飼虎

    月光大國王佈施頭顱

    大佈施取寶利眾

    善義太子為眾取寶

    慈力王佈施血肉

    義成王子廣行佈施

    普度王子行佈施

    福力王有大福德

    勝者王求福德

    吉祥部國王施身

    金色國王施捨口糧

    西吾國王捨身護鴿

    王子施藥

    大象捨身救人

    梵施國王捨棄口糧

    極難行之種種佈施

    月兔由來

    沒有皮膚仍要利眾

    經中所說無量佈施之舉

    人藥王子

    代人受刑

    獸王善行

    商主善舉



    四、持戒品

    大悲心太子勇挑重擔

    福光王子出家

    和氣四瑞

    婆羅門子智慧抉擇

    不為美色逾越法規

    飲酒過失

    來世存在之理由

    不貪美色

    從颶風惡浪中脫險

    湖中大魚

    大丈夫說出家就出家

    孔雀王愈加美麗

    千輻輪相之淵源

    善惡果報

    嚴持清淨戒律



    五、安忍品

    忍言尊者安忍不動

    甘願將自己交與怨敵

    月亮王子度食人肉羅剎

    碧綠不生嗔恨

    仁慈熊貓

    知恩圖報與忘恩負義

    善願惡誓

    安忍求和

    安慧獅子恭敬袈裟

    喜洋洋化干戈為玉帛

    象王恭敬出家相

    月亮王子平靜受死

    頂寶承受諸苦難

    旁生亦行持安忍

    多生累劫修安忍



    ?





    序言



      《釋迦牟尼佛廣傳》是全知麥彭仁波切甚深智慧之結晶,是整個佛教史上前所未有、圓滿齊備宣說釋迦牟尼佛生平事蹟之鉅著。全知麥彭尊者以超拔的智慧與由衷的敬仰,為後世留下一部記載佛祖行持的光輝論典。



      一九九六年的時候,法王如意寶晉麥彭措曾用半年多的時間,在五明佛學院為六、七千名漢藏四眾弟子宣講過這部著作。記?中,每當上師宣說釋迦牟尼佛因地時廣行佈施、安忍、精進求法等公案時,他老人家總會為這些展示世尊奉獻、苦行等感人情懷的精彩故事流出信心的淚水。特別是在傳講世尊行菩薩道時以身佈施的諸多公案過程中,法王經常是淚流滿面、哽咽難言,有時竟無語凝咽很長時間。他曾經這樣說過:「無等大師釋迦牟尼佛為我們這些濁世眾生付出如此難以描述、難以盡數的代價與心血、若沒有他的精進修行與終成正果,這娑婆世間哪裡還會有佛法?我們這些愚痴眾生又何以擺脫輪迴?他如果不成佛,或不宣說佛法,身陷無明暗夜中的眾生又怎會知道這世上還有朗朗慧日,還有湛湛乾坤?」當時在場的幾千名有緣弟子也常常被打動得淚濕雙眼,他們對世尊割捨一切、放下一切的大無畏之舉生起了強烈信心。



      我那時也為四、五百名漢族四眾弟子同時口譯法王的傳講,儘管這部廣傳被本人從頭至尾口譯過一遍,且有多人做過筆錄,但因時間倉促、無暇細校等原因,這部書稿始終未能與廣大讀者見面。這次我重新按照藏文原著,一字一句將其全部筆譯出未,這才有了這部廣傳的完整版本。由於是對照原文反覆校改、審慎斟酌,故而我本人對此譯本還是比較滿意的。



      我想任何有智慧、又不抱偏見、成見的讀者一定可以看出,這本《釋迦牟尼佛廣傳》絕非世間凡夫所可能駕馭、創作,它完全是從尊者的深廣慧海裡、從他的心性當中自然流露的一部傑作。他將所有存在於世的關於世尊的傳記全部匯總起來,再加以自己的慧眼關照,終於使涓涓細流匯聚成功德大海,在濁世眾世面前豎立起一座關於世尊的永恆豐碑。



      這本傳記主要記述佛祖因地時,上以國王之軀、下憑畜牲之身為利益眾生而發心、修持、犧牲等種種驚天地、泣鬼神的壯舉。如果說當今大多數人,包括眾多佛教徒,對釋迦牟尼佛的理解僅僅停留在他曾是印度王子、後出家求道並最終正悟成佛的層次上的話,這本廣傳將第一次向世人全面、詳細、系統介紹世尊無數劫中六度萬行之行蹟,能聽聞讀誦到這本傳記,能多多少少對佛祖多一些感性認識與理性了解,對所有末世眾生而言,都是一件多麼值得人慶幸的事情。



      每當看到這本《釋迦牟尼佛廣傳》,或者想起上師的話,總會令人不由自主就聯想起身邊的人與事。現今的社會、時代可能太缺乏慈悲、關愛,所以全社會都在大張旗鼓地鼓勵捐血、捐骨髓、捐贈器官;而當有人在生命歷程中的某個瞬間、某天、或幾個、幾年、幾十年中,以自私自利之心或為達到某種目的而做下一些功德善事的時候,各種報導、獎勵、榮譽便會紛至沓來;我們還沒有「見義勇為基金會」;我們的耳邊經常都會響起「英雄流血又流淚」的哀嘆……。



      去看看釋迦牟尼佛的心行吧,看看他如何無數次地施身、施眼、施骨髓……;哪怕為一個再微不足道的眾生,他也能心甘情願、滿含喜悅、無私毫利己之心與後悔之意地捨身取義。是他的行為太高尚,還是我們的道德水準太低劣?



      本書所講的佈施身肉、甚深空性等法門,相信藏地民眾都能完全理解,不會有什麼惡劣的分別念產生,因藏族人從小到大接受的都是大乘佛法的理念。但對一些不信佛、或初入佛門的人而言,希望他們看到佛祖不可思議的舉止言行的,千萬不要妄加評議,更不要隨意誹謗,不要在博大精深的佛法面前展現自己的淺薄無知,不要對難行能行、難忍能忍的世尊生起邪見。有些境界、現象、行為,論點必須通達佛法的真實教理,才有可能完全理解,那時你再下結論並不為遲。



      另外,本書中經常提到一些數量詞,諸如八萬四千國家、無數劫、幾十萬由旬、成千上萬國土、人壽無量歲等,有些是定數,有確切所指;有些則可能只是泛指數量眾多。在提到一些國家、地區及生活習俗等概念時,也可能會與現代風尚有些出入,這一點想來大家也都能理解。我們上一輩人的生活與我們這一代人的生活,在短短幾年,十幾年中都有翻天覆地的變化,你能指責老一輩人的生活方式,作風、觀念全都是垃圾嗎?



      還有一點要提醒大家注意:不要以為本書是一部神話傳說大全。因神話傳說是虛幻不實的東西,而本書中所述全是釋迦牟尼佛掉血掉淚的真實紀錄!每一句話、每一段情節、每一種道理都有足夠的教證、理證,它們完全能經得起任何科學的推敲與實修的檢驗,當然也包括歷史的考證。經常都會有人把自己理解不了的現象或本身就非常深奧的某種理論與實修體系簡單掃入神話、迷信之列,這實在不是智者所應有的行為,只有愚痴者才會人云亦云,才會不經自己思索就輕下妄斷。真的永遠也假不了,時間是最好的裁判。



      作為佛教徒,了解佛祖的行持是天經地義的責任與修習內容;即便是一個非佛教徒,了解一位傳人、一位導師的靈魂發展史也當屬應為之事,更何況見聞、讀誦、受持、為人演說、書寫此書還有不可思議的功德隨身。麥彭仁波切在本傳記中就曾說過:「聽到本傳記中的任何一個公案後,僅僅於一剎那間生起信心,解脫的種子就會播植在自相續中,無量無邊功德就此孕育、產生。若全部聽聞、完整閱讀,並對之生起恭敬心與信心的話,所得功德更無法用言語描述。以此種方式了知大乘菩薩道之內容,並對其生起信解心,此種作為對自他都能帶來極大利益。正如馬鳴論師所說:『以殊勝感人故事,宣說如來與佛法,不信之人令生信,對佛法生歡喜心。』」



      既然如此,就希望所有佛門弟子,對佛法感興趣之人,

      或者並不信仰佛教、但卻願意汲取全人類所有崇高智慧與卓絕人格的人士,都能用心打開這本《釋迦牟尼佛廣傳》。



      而今許多人整日只忙於吹噓自己,對於大慈大悲的佛陀事蹟倒隻字不提,還真令人遺憾。我們原本應該廣宣有功德之人的傳記以利群生,而佛祖的功德難道不應該被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嗎?有智之人真應該沉下心來走入佛陀的心地,然後把自己的所得以最大的可能、權巧方便地向眾人訴說。眾多經論中都說:一個人只要能口誦一句「南無釋迦牟尼佛」都能對今生來世帶來不可思議的利益。那麼如果有人能發心印行、繕寫、贈送、流通此書,所獲功德自不必多言。



      大恩上師法王如意寶晉麥彭措說過:「作為佛門弟子,每天都應該念誦釋迦牟尼佛的儀軌及心咒,如果做不到這一點,那就太令人慚愧了。」正是在法王的帶動下,當時聽講的幾千名四眾弟子與後來的無數有緣者,才發願要不間斷地念誦此儀軌及咒語。為方便以後的修行者也能如法念誦、如理行持,在本書正文之前特意附上此篇儀軌,真誠希望大家每天都能堅持念誦,以期能早日像釋迦牟尼佛那樣福慧圓滿、終成正果。



      需要說明的是,這部論點記敘的是佛祖因地時於大乘根機眾生面前顯現的行為,世尊在小乘根機或密乘根機眾生前的顯現,在別種論典中有不同論述,讀者可互為參考。另外為了方便閱讀,本書在翻譯時加上一些小標題,但由於原文內涵非常博大豐富,因此每個小標題並不能完全包容它題下的所有內容,更何況還有一些不同的故事、情節,由於篇幅所限被放在了一個標題之下。希望讀者在閱讀時不要望文生義,也不要牽強附會。



      最後,希望所有於茫茫輪迴迷途中,有幸讀到這本傳記的這一代以及後代讀者,都能在心間永遠銘刻世尊的不朽風範。願他們暫時能享人天福報,最終皆證圓滿佛果!

    ?
    索達吉

    佛曆二五四六年神變月十五日公元二??二年二月二十七日




    其 他 著 作
    1. 釋迦牟尼佛廣傳(下)
    2. 解義慧劍釋
    3. 《二規教言論》淺釋
    4. 蓮師金剛七句祈禱文釋•白蓮花 略講
    5. 自性大圓滿支分決定三戒論釋(附戒律輯要等)
    6. 因明論集
    7. 中觀莊嚴論釋 附 七十空性論略釋
    8. 般若攝頌:攝功德寶經釋
    9. 釋迦牟尼佛廣傳(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