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比利戰爭【完整新譯本】
  • 定價117.00元
  • 8 折優惠:HK$93.6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劇場敘事學:劇本分析的七個命題

劇場敘事學:劇本分析的七個命題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2983126
何一梵
揚智
2018年12月01日
93.00  元
HK$ 88.35  






ISBN:9789862983126
  • 叢書系列:劇場風景
  • 規格:平裝 / 176頁 / 17 x 23 x 1.4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劇場風景


  • 藝術設計 > 戲劇 > 戲劇總論











      書寫是起於不滿。與時下太強調技術面向的主流著作不同,本書從觀眾、可能性、結構、時間、缺席、表演、土地七個命題出發,重新對劇場中的敘事進行探索。有別於從小說、電影的敘事理論中援引觀念再延伸到戲劇中,這本書就是著眼在「劇場」中的敘事,也就是說,這本書是專門著眼於劇場的敘事,而非小說、電影,或電視。作為示例的劇本從古希臘悲劇、莎士比亞、現代戲劇,到二十世紀末期,以西方戲劇史中不同敘事的發展為經緯,在視野上力求開闊。書中並設計部分習作題目,供讀者可以在練習中對觀念有進一步的體會。



      本著作寫作期間,獲得科技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補助。

    ?


     





    0 空的時刻(The Empty Moment)



    1 觀眾(The Audiences)�普通人(The Ordinary People) 


    1.1 對於「為觀眾」的誤解與誤用 

    1.2 敘事最後在觀眾身上完成 

    1.3 普通人(the ordinary people) 



    2 可能性(Possibility)�觀點(Insight) 

    2.1 可能性(possibility)是一種連結 

    2.2 觀點(insight) 



    3 結構(Structure) 

    3.1 事實(fact) 

    3.2 不確定性(uncertainty) 

    3.3 層次(layer) 

    3.4 引導(guide) 



    4 時間(Time) 

    4.1 時態(the tense) 

    4.2 可塑性(plasticity) 



    5 缺席(Absence)�挑釁(Provocation) 

    5.1 內容的缺席(the absence of content) 

    5.2 形式的缺席(the absence of form)�挑釁(provocation)



    6 表演(Performance) 

    6.1 表演為敘事服務(acting for narrative) 

    6.2 敘事為表演服務(narrative for acting) 



    7 土地(Earth) 

    7.1 土地是一個比喻(earth as a metaphor) 

    7.2 敘事中的土地(earth in narrative) 

    7.3 劇場敘事中的土地(earth in theatre narrative) 









    在後真相時代中談劇場敘事




      我可以想像這個世界沒有劇場,但無法想像這個世界沒有敘事。



      敘事的出現,哪怕僅是一個表意的字詞,就是打開了一次理解的可能,猶如射入黑暗中的一道光。



      在這個所謂「後真相」的時代,敘事的信效度相對低了。但既然揚棄敘事不可能,提高判斷敘事的能力成了唯一的出路。



      在這個意義上,劇場敘事顯得更為重要,因為它遠比現實中的敘事更複雜。劇場中,一切的敘事都是謊言,也都是真相。在這個真相與謊言並沒有區別的地方,判斷的敏銳更不可或缺。



      判斷牽連著目的。儘管坊間不乏談論戲劇敘事的著作,但絕大部分都停留在技術的層次,教人「如何說故事」、「如何說吸引人的故事」:布局、鋪陳、伏筆、高潮、角色化等等技術性的觀念,接連躍然於紙上。這些技術性的分析固然在寫出發人深省的故事時至為需要,但完全也可以用來弱化或癱瘓觀眾的判斷能力。



      判斷需要視野。在這種技術性的分析背後,其實預設了一個所謂「好故事」的典範,而且定義非常狹隘。從學理上說,這種「好故事」不過是兩千五百年前亞里斯多德1《詩學》的變體與延續;從現實上說,它不過是服務了今日包含影視工業在內的戲劇主流。這樣技術取向的思維,其實很難含括劇場敘事的全貌,造成的排斥與遺珠更多。



      學術研究在學理上的探討,應該是一個社會智力最後的防線。它的薄弱與窄化,結果就是實踐時的理盲、混亂、偏食、狹隘與排它,最後難逃向市場投降的命運。當對於劇場敘事的探討都窄化如斯,怎麼可能期待劇場的實踐多元又兼容?



      於是,很自然地,不只是我,很多人都可以想像活在一個沒有劇場的世界。



      在西方,過去一個多世紀來,劇場像是感到自己存在的危機,不斷地確定自己在這個世界上的不可或缺,追溯它儀式性的源頭,強調它的當下與在場,並放大自己與電影、電視的區別──極致的方向之一,就是劇場在努力創造一個沒有敘事的世界。在沒有深厚劇場史底蘊,也欠缺文化自信心(常表現為某種膨脹的自信)的臺灣,現代劇場的發展,摒除商業化的走向不談,也亦步亦趨地以一種辯證地姿態前進,呼應著西方劇場自我確定的浪潮:一拍浪頭追上一拍浪頭,有企圖心的劇場創作者不斷在劇場中找尋新的表現方式,重新界定表演與觀眾的關係,並提出理論論述為自己形式上的創新與主張背書,彷彿不如此就很難讓自己在眾家爭鳴中有鮮明的定位,也是在這個潮流裡,劇場更容易陷溺在概念中創作。小劇場運動曾被鍾明德形容是「美學與政治齊飛的年代」,現在,則是「形式與理論齊飛的年代」。



      這本書因此顯得不合時宜,也不企求可以說服喜歡擁抱大勢所趨的人們,只是這麼多年,這股潮流也沒有說服我。無法說服,是因為這樣一種信念:我們總是先成為一個人,才有能力愛上劇場,才能進一步進行劇場美學上的探索,包括敘事或形式。這個從自己(與世界),到劇場(與世界),到劇作家、導演或任何美學的過程,應該環環相扣,但前兩個層次,卻經常在劇場美學與技術的討論中被淹沒。環繞劇場的人們像是殷殷期盼著深入瞭解這門藝術,卻沒有好好停下來關心自己。這本探討劇場敘事的書,是從七個命題出發,從不同的面向探索分析劇場敘事的可能。每個命題包含一些子題,共同集合成一個理解劇場敘事的面向。本書始於觀眾的行為(0.空的時刻),並界定觀眾的本體與對劇場的期望(1.觀眾�普通人);其次,它重新探索,或是恢復劇場的本質(2.可能性�觀點);為了避免陷入技巧取向對劇場敘事過分細瑣的分析(譬如切割成人物、空間、場景等元素),命題3以「結構」的概念以為替代;命題4嘗試探索「時間」在劇場敘事中扮演的角色;命題5則是提出「缺席」的概念,試圖分析現代戲劇的敘事策略──這是主流觀點完全忽略的;命題6以「表演」為核心,揭示不同歷史與存在條件如何影響文本與表演的關係,以求恢復古典戲劇被主流觀點掩蔽失色的部分;最後的命題,「土地」,則是受惠於馬丁.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2的啟發,想指出根性在敘述中的重要性,並指向劇場敘事有待發掘的可能。



      不論在這本書,還是在教學中,我都很努力擺脫掉一些流行但根本禁不起進一步思索的概念,譬如寫實(反寫實)主義、象徵主義、荒謬劇場等等──它們帶來的方便與對腦子的傷害幾乎一樣多。如果我們對戲劇的思索不能抗拒使用這些便宜行事的概念,甚至連一份警覺都沒有,那在劇場中發生的事也很難讓人期待。這本書之所以會寫出來,其實就是源自這份抗拒與不滿。感謝本書的編輯謝依均小姐,很願意聆聽我的想法,給我很大的空間,在她企劃的一系列劇場與戲劇教科書中,讓本書能以這樣的面貌出現。我們同意這不會是一本篇幅很長很厚的書,但希望這是一本讓人可以讀不止一遍的書。書末所列的劇本寫作習題,很多是我的美國老師Howard Blanning在教學上的設計,希望能透過實務操作,帶來一些劇本分析的眼光。雖然看起來不像,但我的確希望本書可以是一本教科書,如此,或許我(們)又能想像這個世界上不僅敘事不可或缺,劇場也是。

    ?
    何一梵 謹誌




    其 他 著 作
    1. 莎士比亞不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