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愛的69種玩法(I、II雙重魅惑夾鏈袋限量版)
定價227.00元
8
折優惠:
HK$181.6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大陸對兩岸關係發展之相關法學基礎:兩岸關係的法學思考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6816864
周葉中,祝捷
崧燁文化
2019年1月04日
400.00 元
HK$ 360
詳
細
資
料
ISBN:9789576816864
叢書系列:
YZ(九州)
規格:平裝 / 632頁 / 17 x 23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YZ(九州)
分
類
社會科學
>
政治
>
中國研究
同
類
書
推
薦
用鮮血和謊言寫下的百年中共黨史
國家與文化領導權:上海大眾文化的社會主義改造(1949-1966)
中國網路圈套:數位絲路如天羅地網控制全球未來,美國華府智庫專家的關鍵報告
中國陌路:來自中國境內最後一位澳洲通訊記者的內幕報導
毛澤東把地獄搬到了人間:炎黃子孫在馬列子孫統治下的苦難記憶
內
容
簡
介
本書在《兩岸關係的法學思考》一書基礎上,增訂兩位作者近幾年合作撰寫或各自撰寫的論文、評論與報告結集而成。
本書分為四個專題:臺灣問題的憲法學思考,從憲法學的角度思考臺灣問題的本質和解決途徑,對《反分裂國家法》的立法目的、特點、法理基礎進行分析,探討憲法資源在兩岸關係中的運用;構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框架的法律機制,分析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框架的提出背景、概念、內涵以及法律機制的構建方法和主要內容,提出並論證兩岸法制的概念,並就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中的兩岸交往機制、行政機關合作機制、海洋權益保障、投資權益保障等具體問題進行研究;海峽兩岸和平協議研究,研究和平協議的性質、基本原則和主體等關鍵問題,和平協議的內涵及其實現路徑等問題進行了探討。
?
目
錄
增訂版說明
專題一 臺灣問題的憲法學思考
論「一國兩制」理論的定位�001
十六大以來大陸對臺工作的理論創新:回顧、成就與展望�012
臺灣問題的憲法學思考�039
論憲法資源在兩岸政治關係定位中的運用�055
加強對臺特別立法勢在必行�075
論《反分裂國家法》的法理基礎�086
解讀《反分裂國家法》�093
「一中憲法」與「憲法一中」——兩岸根本法之「一中性」的比較�101
關於重視兩岸法律制度「一中性」的思考�119
二戰後對日媾和中的中國代表權問題研究�127
專題二 構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框架的法律機制
中國和平統一與法治發展�151
關於新時期海峽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思考�176
論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框架的內涵——基於整合理論的思考�180
論構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框架的法律機制�206
論發展和平穩定的兩岸關係�227
兩岸治理:一個形成中的結構�239
論海峽兩岸大交往機制的構建�258
論兩岸法制的構建�273
論構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框架的行政機關合作機制�289
論兩岸海域執法合作模式的構建�300
構建兩岸共同維護中華民族海洋權益機制的建議�316
《海峽兩岸海洋事務合作框架協議》(建議稿)�320
兩岸經貿交往中投資權益制度的比較與評析�324
專題三 海峽兩岸和平協議研究
論海峽兩岸和平協議的內涵及其實現路徑�339
論海峽兩岸和平協議的性質——中華民族認同基礎上的法理共識�353
論海峽兩岸和平協議的基本原則�375
關於大陸和臺灣政治關係定位的思考�393
關於兩岸法理關係定位的思考�410
《海峽兩岸和平協議》(建議稿)�417
論兩會事務性協議的接受制度�434
論兩會協議的體系化�448
專題四 臺灣地區法律制度研究
臺灣「違憲審查制度」改革評析——以「憲法訴訟法草案」為對象�457
臺灣「司法院大法官」解釋兩岸關係的方法�494
論臺灣參加國際組織的策略——以臺灣申請參與WHO�WHA活動為例�523
論臺灣的「大部制」改革——以2008年版「行政院組織法修正草案」為對象�552
臺灣地區客家運動的法制敘述——以「客家基本法」為例�567
臺灣族群語言平等的法制敘述�580
臺灣「國族認同」剖析�593
論大陸人民在臺灣的法律地位——以「釋字第710號解釋」為中心�606
後記
?
序
增訂版說明
本書分為四個專題。
專題一:臺灣問題的憲法學思考。臺灣問題既是政治問題,也是法律問題,歸根到底是一個憲法問題。憲法規範和憲法學理論是認識臺灣問題本質的重要工具,而憲法和《反分裂國家法》為發展兩岸關係、解決臺灣問題提供了有效途徑。本專題從憲法學的角度思考臺灣問題的本質和解決途徑,對《反分裂國家法》的立法目的、特點、法理基礎進行分析,探討憲法資源在兩岸關係中的運用,並對中共十六大以來中央對臺工作的理論創新進行論述。
專題二:構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框架的法律機制。中共十七大提出了「構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框架」的戰略思考,為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發展兩岸關係提供了指引。儘管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框架是一個包括多個框架在內的體系,但法律在其中起著樞紐性的作用。可以說,法律機制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框架的實現形式。本專題分析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框架的提出背景、概念、內涵以及法律機制的構建方法和主要內容,提出並論證「兩岸法制」的概念,並就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中的兩岸交往機制、行政機關合作機制、海洋權益保障、投資權益保障等具體問題進行研究,擬定《海峽兩岸海洋事務合作框架協議(建議稿)》。
專題三:海峽兩岸和平協議研究。海峽兩岸和平協議既是結束兩岸政治對立的政治文件,也是構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框架的基礎性規範,對於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和實現國家完全統一有著重大意義。開展海峽兩岸和平協議的理論研究,對於兩岸商簽和平協議將造成重要的推動作用。本專題研究和平協議的性質、基本原則和主體等關鍵問題,和平協議的內涵及其實現路徑,並提出《海峽兩岸和平協議(建議稿)》。
專題四:臺灣法律制度研究。研究臺灣的法律制度,是「遏制『臺灣法理獨立』」的必然要求,也是兩岸關係深入發展的需要,對於推動兩岸關係研究的規範化、精細化、實證化亦有著重要意義。本專題對臺灣的「違憲審查」、「憲法解釋」、「政府改造」、族群問題和「國族認同」等問題進行了探討。
?
書
評
其 他 著 作
1.
大陸建構兩岸和平發展的法律體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