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地圖+地圖創意遊戲 (附行旅世界地圖包)
定價650.00元
8
折優惠:
HK$520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金剛經的真面目,你讀對版本了嗎?:八種譯本的比較 以派系思想為主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9541602
釋定泉
大喜文化
2019年2月27日
107.00 元
HK$ 85.6
詳
細
資
料
ISBN:9789869541602
叢書系列:
淡活智在
規格:平裝 / 288頁 / 14.8 x 21 x 1.5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淡活智在
分
類
宗教命理
>
佛教
>
心經/金剛經
同
類
書
推
薦
金剛經六祖口訣
大畫•金剛經
速記心經
心經超圖解:看圖就懂,史上最強般若智慧解析
【平安健康寫經套書】(二冊):《寫心經》、《寫•藥師經》
內
容
簡
介
古來皆知金剛經各譯本有所不同,其差異有哪些?內容是什麼?
造成這些差異的原因是什麼?是翻譯者?還是源於底本?
若源於底本,所牽涉的內容是什麼?是否與印度的派系代遷有關?
若與印度的派系代遷有關,是否表示各譯都有各自所要發揚的義理?當中用詞可否互相取代?
若義理不同,用詞又不可互相取代,那麼,純粹文本對比的研究方法,便可能對問題提供不正確的結論了。如此,我們應該如何改進?
在《金剛經》的近代二英譯本和古代六漢譯本中,差異較大的鳩摩羅什大師譯本廣受質疑與批判。本書採現代文本對比的佛學研究方法,對八譯進行全面而深入的義理對比,從71項差異中,發現《金剛經》不同的譯本,暗藏著源於印度派系代遷的思想演進,導致經文出現龐大改動。現代學者作為對比之用的梵本,極可能是古代已被改動過的《金剛經》新型態。
本書特色
從《金剛經》譯本的71項差異中,
發現印度派系代遷的思想演進時,
讓經文有龐大的改動!
這將令古譯的研究價值再次受到關注,
更可能令現代佛學文本對比研究方法的有效性受到衝擊。
?
目
錄
第壹章? ?論?? ?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
一、研究動機?? ?
二、研究目的?? ?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方法?? ?
一、研究範圍?? ?
二、研究方法
第三節? 文獻回顧?? ?
第四節? 論文架構?? ?
第貳章? 七十一項文本差異(前)?? ?
第?章? 七十一項文本差異(後)??
?
小結?? ?
第肆章? 重要思想的演進?? ?
第一節? 大乘正宗的開教?? ?
一、須菩提前後二問?? ?
二、發菩提心與行菩薩乘?? ?
三、住、修行、降心?? ?
四、世尊的回答?? ?
五、無四相?? ?
第二節? 前半菩薩應無「所」住的開示?? ?
一、無住布施
二、無為法?? ?
三、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
四、是名般若波羅蜜的存廢?? ?
第三節? 後半菩提心無「我」相的悟入?? ?
一、諸法如與真如?? ?
二、心與心流注?? ?
三、善法與無上菩提?? ?
四、三十二具足相?? ?
五、四句與八句偈?? ?
第四節? 度眾而無相的證入境界?? ?
一、不生、不取與不住?? ?
二、一切有為法?? ?
第五節? 能斷與瑜伽行派?? ?
第伍章? 義理以外的翻譯對比問題?? ?
第一節? 羅什與流支的翻譯風格?? ?
第二節? 直譯與意譯?? ?
第三節? 經本序幕與大乘初興?? ?
第四節? 印度本土的派系代遷?? ?
第五節? 時空與底本?? ?
第六節? 底本的時空位置?? ?
第七節? 現存梵本的對比局限?? ?
第陸章? 結論?? ?
第一節? 研究的總結與功用?? ?
第二節? 研究的限制與展望?? ?
參考書目??
?
?
序
作者序
二十一世紀的今天,是一個醫療日新月異的時代,但不論醫療有多麼進步,還是不能完全消除疾病,疾病種類同時也跟著增加;癌症時鐘每年都在縮短,文明病、慢性病的人數,更是呈現增長的趨勢,所以從整體看來,醫療技術雖然進步了,但人們的健康並沒有跟著改善。
西醫的治療方式,偏向「消除症狀」,而不是找到病因來根治,所以從某方面來說,西醫只能改善急性發作,不算是真正把整個病況「完整地治癒」。這也就是為什麼在數百年的西醫實證醫學之下,在世界上還有各種「自然療法」能繼續流傳的原因,因為自然療法的著眼點跟西醫完全不同,它是從「整體的平衡」來看待健康的;不論生的病是哪一種,只要能讓體內各系統的運作回到平衡,病自然能改善或痊癒。
然而,現代的自然醫學,有別於古代的巫術或胡亂吃草藥,現代的自然醫學,著重的是怎樣設計、配套來治療,才能「真正產生療效」,而不是「多多少少吃一點,有吃就有健康」的概念。給病人的食療內容,必須要能供給患病期的營養,還要避免掉不適合的食物,這樣他的康復才會快又好!
很多人在養病期會有這樣的顧慮「A也不能吃、B也不能吃」、「聽說XXX很好,我們可以吃嗎?」…等等。究竟,生病的人是多吃一點好,還是少吃好?是吃營養的補充品好,或生機飲食店推薦的養生食物比較好?還有!吃得少會不會營養不夠?吃太多會不會影響到疾病的復原?
這正是本書的這套「養生食譜」想要解答的。我們提供的是完整的營養計畫,一次一個月,可以規劃成半年的完整食譜,不但連敏感的手術後、癌症治療中的病人都可以用,一般的小毛病、無病養生也能使用。
本書使用到的內涵包括營養學、中醫、藥草及病理知識,更重要的是我三十多年來的經驗,陪伴許多癌症病人走過康復之路。在這些背景下,我可以確定的是,這套食療、保健的方式,可以治好八成的後天病,如果能確實實行的話,只要四到六個月,就能看到明顯的改善。
至於先天性的疾病跟少數不可逆轉的後天病,雖然無法斷根,卻也可以透過這套系統得到最好的生活控制,並避免未來的生活品質繼續走下坡。
所以本書的開頭幾個章節,就是要教讀者「自己排食譜」,只要學會排食譜,不論大、小病都能自救,輕輕鬆鬆地在很短的時間內,就能排出治病、救命的食譜,不需遠求養生大師,自己在家就能當大師!
?
書
評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