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翻轉災難

翻轉災難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9517676
羅伯.謬爾伍德
張國儀
一中心有限公司
2019年3月07日
233.00  元
HK$ 198.05  






ISBN:9789579517676
  • 叢書系列:成為行家
  • 規格:平裝 / 544頁 / 14.8 x 21 x 2.5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成為行家


  • 自然科普 > 環境科學 > 概論











    臺北市長柯文哲 新北市長侯友宜 國內外專家學者

    齊聲誠摯推薦



      災害的發生由天而定,

      災害所帶來的損失主要則是人禍所致!




      長久以來,天然災難層出不窮,人類不斷嘗試克服來自大自然的威脅,並訂立各項災害基準、保存歷年紀錄、宣導防災觀念,以阻擋下一次遺憾的發生。然而,從歷史上發生的災害紀錄來看,為了文明發展築起的高牆與堤防,反而使我們在風險評估錯誤時,產生更大的危害!

      

      儘管科技在近二十年快速發展,全球氣候變遷所帶來的難題,依然持續困擾著我們:



      ◆美國卡崔娜颶風的悲劇,居然未發現地層下陷嚴重情形與運河石壁潰堤所致。

      ◆為美觀而設計的開放式樓層,稀少的梁柱是地震時高樓坍塌的原因之一。

      ◆日本福島核電廠在建設之初並未發現「潛沒帶」,而潛沒帶地震更是難以預料的變數。



      甚至,回歸到臺灣本身面臨的困境,我們也有無數的天災課題需要更好的解決方法──



      ◆在都市更新遲緩、建築物普遍老舊的情況下,碰上下一次大地震,我們該如何有效因應?

      ◆氣候變遷異常,即使沒有颱風侵襲,夏季連續多天暴雨仍會造成水患;除了興建堤防和修築抽水站,我們還有其他方法嗎?

      ◆各地鐵工廠或鐵皮屋半夜竄出的惡火,至今仍無法有效遏止,究竟是哪一部分出了問題?



      面對這種種考驗,風險管理大師羅伯.謬爾伍德以歷史故事結合科學觀點,帶領我們探索數百年來人類與大自然搏鬥的種種軌跡,並清楚告訴我們:新科技的預測能力意味著我們可以預見未來,只要翻轉防災觀念與措施,總有一天當天災來襲時,將不再有憾事發生。



    好評推薦



      本書作者蒐集了全球各重大災害案例,總結各國經驗,從自然、人文、社會與歷史角度分析,並提出前瞻性的思考方向,非常值得我們參考與借鑑。面對災害風險,從強化風險治理、盤點政府企業與社區防災資源、建立災害應變SOP,到完善的都市防災規劃,逐步來提升都市的耐災韌性,需要全民建立共識,我們要讓自己更有能力承受挑戰,一起努力!──臺北市長 柯文哲



      本書就各項臺灣人熟知的災難,提出世界各國多年來因應的方法,給予我們相當大的啟示,非常值得一讀。例如治水問題, 荷蘭花了將近四百年終於克服洪災,除了從民間到政府全心投入,更制定了完善的國土及產業規劃,努力達到「永續家園」的目標;而目前臺灣的治水措施依然仰賴工程手段,可說是治標不治本,畢竟誰也不知道下一次颱風或豪雨來襲時,我們修築的堤防會不會失守,反而引發更大的危難。──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教授 李鴻源



      本書彙整完整之歷史資料,從科學及工程之角度,帶領讀者走一趟豐碩的天然災害知識之旅。──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教授 張國鎮



      二○一八年日本選的年度漢字為「災」,臺灣也是天然災害風險極高的國家;了解災害的起因與防災應變之策略是一樣重要,由專家解說,帶領人類因應天然災害。──第十一屆教育部國家講座教授、氣候天氣災害研究中心主任 郭鴻基



      天然災害一定會發生,但災難則可預防適度避免之。如何與大自然災害共處,是我們臺灣居民必修的功課。從個人的自助與互助開始來做,此為最直接有效的手段。本書敘明災害迴避的思考,確實提供我們趨吉避凶的方向,非常值得閱讀。──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教授 黃世建



      太精彩了,這本書!橫貫世界各地不同地理區、縱貫數個世紀的時間軸,作者深刻剖析災難,探討人類社會與自然變動的互動關係,讓人直想一口氣讀完!──國立臺北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副教授 廖桂賢



      本書原作者為全球知名之天然災害風險管理專家,作者利用許多實例說明,人類因群居的天性與需要,在許多不同的時空,一而再、再而三遭受天然環境急劇變化,例如地震、火山爆發、洪水等造成之巨大災害。人類往往會在原地重建,雖然科技的進展使得人類預測與抵抗天然災害的能力增強,但在經濟與政治的發展下,全球各地人口集中現象有增無減。人類無法避免天然環境的急劇變化,但顯然並未從歷史教訓中迅速學會如何與大自然共處,並有效將可能的災害減至最低。本書譯者長期協助災害防治工作者,對原文作了最佳的詮釋,值得一般民眾、災害防治工作者與政府官員參考並省思。──第六十二屆教育部學術獎得主、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教授 蔡克銓



      羅伯.謬爾伍德以他優美精巧的文筆提醒我們,「天然災害」是個矛盾的說法──颶風、龍捲風、地震和火山確實都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但是在危險的地方建造脆弱建築物的我們,才是災害的始作俑者。從每一篇饒富趣味的災難故事及種種失敗的政策措施中,我們知曉了許多歷史上曾犯下的錯誤,並能以此為鑑,明白如何避免重蹈覆轍。──麻省理工學院大氣學教授 凱瑞?艾曼紐(Kerry A. Emanuel)



      強力推薦決策者、專家、規劃師、商業人士,更重要的是一般普羅大眾來閱讀本書……這是一本不可錯過的必讀好書。──前任聯合國災害風險防治辦公室常任祕書長特別代表 瑪格麗特?瓦爾斯特倫(Margareta Wahlstrom)



      一本非常重要的書。在本書中,羅伯.謬爾伍德以極具說服力的論述證明了他的主張,那就是:我們所認為的「天然災害」,其實經常是人類自己造成的結果。而令人吃驚的是,這是個好消息──如果天災事實上是由人為因素所引起,那麼只要改變我們的所作所為,就能防止災害的發生。──牛津大學勛爵教授 羅伯特?梅(Robert May)



      我們所面對的天災愈來愈多,想要了解天災的真面目,並學習讓災害緩和下來的人,一定要讀這本書。──賓州大學地球科學中心主任 麥可?曼恩

    (Michael E. Mann)



      一場由專家解說、引人入勝的知識之旅,帶你走入天災的歷史,告訴你人類面對天災時的因應之道。──Weather Underground共同創辦人兼氣象部主任 傑夫?麥斯特斯(Jeff Masters)


     





    特別推薦語

    國內外專家好評推薦

    引言

    ?

    1 對銅牆鐵壁的信賴

    2 天災元年

    3 天災科學

    4 三隻小豬的故事

    5 風險造就出混凝土

    6 保險與風險評估

    7 歧路花園

    8 無可容忍之風險

    9 天災預測

    10 拯救我們的靈魂

    11 災難大師

    12 地球愈來愈熱

    13 復原力醫師的療方

    ?

    致謝

    註解

    臺灣防災資訊

    ?





    引言



      還記得那是阿爾及利亞謝里夫市遭受地震摧殘後的夜晚。弧形的光線照亮了殘破的瓦礫堆。救難隊員的不鏽鋼鏟斗在倒塌的水泥牆板上刮磨,發出了刺耳的聲響。軍人們士氣低落地站在一旁,等著從瓦礫堆中再挖掘出另一具遺體。



      隨著鑽頭插入有如鬆餅般層層堆疊的水泥牆板,煙塵四散飛揚。我伸手將掉在衣服上的水泥碎屑拍落。我嘴裡滿是沙塵的味道,感覺到它們漸漸在我的肺裡堆積(而在九一一事件隔天,世貿中心旁的街道上,我又再次嘗到同樣的滋味)。



      第二天早上的景象滿目瘡痍,四周瀰漫著絕望的氛圍。街道上四散著各種破敗的殘骸。原本是二樓的房間少了一面牆,壁紙被扯裂,一張孩子的美勞畫作在風中翻飛,床上則堆滿了瓦礫碎屑。衣服、鍋子、書包和全家福合照,凌亂地散落在塵土之間──平凡而散發出濃烈回憶氣息的日常生活,就這樣硬生生地終止了。



      接下來的許多年間,我持續前往各個才剛遭受到颶風、洪水、海嘯及地震侵襲的城市。(請別誤會,我並非對災害現場有特殊偏好。我希望我那中古世紀的義大利山城家鄉是隨著年歲增加而傾圮,而非因為天災所致。?)不過,藉由親眼目擊自然災害的現場,你會深刻且扎實地學到非常多東西。有時候,災區所有的居民都撤離了,現場宛如一座空城,像是風災後的紐奧良。而更常見到的是倖存的人們只能在廢墟上紮營,走投無路的心情不言而喻,像是智利的沿海小鎮迪查多,或是印度古吉拉特邦的巴超。



      每每見到那些剛遭受天災襲擊的城鎮,都不禁讓人在第一時間冒出許多疑問:到底發生了什麼事?這股破壞力是從哪裡來的?它的威力究竟有多強大?為什麼有些結構物會倒塌,有些卻依舊屹立不搖?



      接下來你才會慢慢想到:為什麼?為什麼是在這個時間點發生在這個地方?當年把房子蓋在海邊的時候,有沒有人曾經警覺到之後會發生什麼狀況?有沒有人質疑過怎麼可以不找結構工程師,就擅自在海邊蓋起水泥公寓樓房?村民知不知道他們住在鄰近火山口的山坡地上可能會發生什麼事?



      我是在一次隨團探勘時首次受到天災鑑定科學所吸引,當時的我以科學作家的身分跟隨英國皇家地理學會前往巴基斯坦北部的喀喇崑崙山脈。為了更深入了解這門科學,我自願前往協助下一個發生更嚴重災情的現場。兩個月之後,阿爾及利亞發生了大地震。最早的頭條新聞報導表示,罹難人數已高達兩萬人。當天傍晚我就接到劍橋大學的地震學家吉奧弗?金恩(Geoffrey King)打來的電話,他要我開著吉普車前往馬賽港,搭渡輪到阿爾及爾與一個地震學家研究小組會合。



      歷經千辛萬苦之後,我們終於在深夜時分抵達目的地,徒步走在謝里夫市一片悲慘景象的廢墟裡。隔天一早,我們出發前往遠離主要幹道及城鎮的偏遠地區,裝設地震紀錄儀。接下來的每一天,我們都要進行所謂的固定路線巡視:在漫天塵土、顛簸難行的路上開將近一百三十公里的車,為地震儀更換車用電池,還有把卷軸上畫了一條條線的紙取下來,上面布滿了密密麻麻、看起來像蝴蝶翅膀形狀的餘震波紋。(其中還混合著被壓扁的小蟲屍體,它們也將伴隨這些紀錄紙,送回劍橋大學進行分析。)



      所有參與的研究人員都睡在災區旁一所廢棄學校的地板上,學校下方就是一座極深的山谷,而位在房外的公廁,就橫跨在山崖兩端的裂隙之上。到了晚上,我們就和來自加州、斯科普里(馬其頓共和國首都)與倫敦的法國地質學家及結構工程師一起出門,他們也跟我們一樣會在天災發生後「做點科學研究」;而這次要做的是:迅速地調查為什麼謝里夫市裡有一半的水泥結構物倒塌了。市區裡的樓房全都是在二十五年前的地震之後重新建造的,其實都還算新。為什麼還是有這麼多房子倒塌?



      幾年後,我代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再次來到了謝里夫市,這次是為了調查在群山底下挖掘出來的渠道。就在渠道的石壁上,我找到了無可辯駁的「證據」:一條白色石灰岩的岩舌衝破了山谷的紅土,露出地表,長度高達三公尺。這條岩舌充分顯示出,正是地表下斷層活動所產生的震動,摧毀了這座城市。在其下方還有另一條石灰岩帶覆蓋在紅土上,而該斷層在以前發生的地震中就已經斷裂了,放射性碳定年顯示時間應該是在十四世紀。



      一切看起來似乎很簡單。地質學家確認了哪些是危險的斷層,然後在地圖上標示出來。他們會挖掘渠道來找出足以定罪的證據,確認斷層在大地震中曾經活動過,以及是否有可能再次產生活動。鄰近危險斷層的建築物則會由工程師設計,確保它們在強震來襲時仍能屹立不倒。正如地質學家馬丁.凱普勒第(Martin Capelletti)在一九四四年的阿根廷聖胡安大地震後曾說:「建商、建築師和工程師絕對有能力將地震從人類的苦難中抹去,只要他們願意。」有這麼多科學知識可以應用,十年之內,全世界的城市應該都能夠逃離天災的傷害;至少看起來似乎是如此。



      當然,我們很天真。工程師依然得出動前往海地或巴基斯坦研究最近一次發生的天災。他們從中學到的教訓,跟之前在謝里夫市的倒塌樓房中學到的教訓,並沒有什麼不同。我們知道如何建造能夠抵擋強烈地震或颶風風雨的房屋,我們看得出哪一塊土地會因為河流氾濫或海嘯而遭受洪害,或是難以在地震時抵擋土壤液化的毀壞;然而,這些知識與其應用之間,卻有著極大的落差。



      正如群聚在謝里夫市校舍裡的科學家和工程師,每一次只要天災發生,就會吸引各個不同領域的研究人員前往,他們每個人都會將自己獲得的一小部分資訊帶回他們所屬的單位去。而災難就等在這條科學、工程學、社會學、地質學、經濟學及歷史交會的十字路口。沒有哪一個學科真正掌握了事實的全貌,就連科學都在不同領域的專有名詞及工具之下分崩離析:地震學、火山學、水利學、氣象學。就如二○一一年,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的〈極端狀況特別報告〉中,我的共同作者所提到的:地震、海嘯和火山爆發,是完全碰不得的情況。



      與此同時,自西元兩千年後,有愈來愈多人在突如其來的「自然」災害中死亡,比例已經遠遠超過歷史上的任何時期。大部分罹難者都是在忽視災害之下而受害:聰明活潑的巴基斯坦女學生被倒塌的水泥校舍壓死,或是緬甸克倫難民在熱帶氣旋的劇烈暴風雨中遭軍隊首領丟下不管,只能眼睜睜看著洪水快速地向他們湧來。



      天災造成財富損失、土地貶值,更會威脅到政權的穩定。災難,是政治問題。從拉丁美洲革命家西蒙.玻利瓦(Simon Bolivar)到古巴的斐代爾.卡斯楚(Fidel Castro),國家領袖已經體認到,他們得戰勝天災,才能維持手上的權力不輟。天災,曾助美國總統赫伯特.胡佛(Herbert Hoover)的政權扶搖直上,也曾讓美國總統喬治.W.布希(George W. Bush)的天下大亂。而面對著攸關存亡的災難性淹水問題,荷蘭人以強而有力的法規與土地所有人的責任感,馴服了他們口中的「水狼」,這也形塑了荷蘭人共識協商的波德模式(polder model)。



      每個人都會質疑,為什麼要把大筆金錢花費在防範一個可能今生都不會遭遇到的天災上。政客也比較喜歡被媒體拍到自己在災難現場的廢墟中慷慨解囊的模樣。二十五年前,保險業者從慘痛的教訓中學到,讓天災親自告訴你該付出的代價有多少,是多麼危險的事。一九九二年的安德魯颶風之後,有八家保險公司關門大吉,倫敦的保險交易市場勞合社在之後幾年持續不斷的天災損失賠償下,也幾近崩盤瓦解。



      在危機的背後,天災模型已然在它們長達十萬年的總和性歷史中,發展出該如何計算保險的價格,並能夠判斷在極端年份中,需要有多少預備金才足以支付天災帶來的損失。這個保護市場的科技技術同樣也可以保護人。現在,天災模型已用來設計如何以最具經濟效益的方式減少災損的風險,大家也愈來愈期待政治領袖於潛在的天災發生之前,就能未雨綢繆其可能帶來的死傷人數及損失金額。



      與此同時,全球上千座城市,從移居人口節節上升的達卡到人口已然稠密的邁阿密(西方世界中颶風災害最嚴重的熱區),也正悄無聲息地製造愈來愈多的新危機。就像是受到危險吸引似的,全球最有價值的科技公司全聚集在矽谷,即板塊中線上的地殼裂縫所在之處。全世界最大的城市東京,其下方則是絕無僅有地匯集了三個板塊。此外,無論是海平面上升或是劇烈的暴雨,氣候變遷都正在為未來醞釀前所未見的大洪災。



      有時不免覺得,我們就像置身在一場戰爭之中,對抗著陰險的天災大敵;它總是在夜晚突襲我們那些沾沾自喜、翩然入夢的城市。每當發生了需要理由做為解釋的天災時,在約定俗成之下,這些災難依然會貼上「神的怒行」的標籤。然而,已經有愈來愈多人大聲疾呼要培養所謂的「復原力」,也有些國家致力於控管風險的範圍,而我們距離大地震來臨或強烈颶風襲擊某座沿海城市時,沒有一個人會因此而死亡的那一天,愈來愈近了。



      這本書說的是一個故事,一個橫跨了地球陸地與歷史的故事,也是一個尋找方法以徹底解決天災的故事。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