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搭起兩方的橋樑
像很多人一樣,或其實跟所有人同樣,我會將所讀的書分成兩種類型:第一種是我享受閱讀的書,也就是我真的喜愛的書。第二種是「必須」閱讀的書,人們可能會羞於承認他或她並沒有閱讀。《阿伯特》是一本很短及精選的書,是我認為可享受閱讀,並且知識分子應該閱讀的一本書。
《阿伯特》為何能成為敬虔的猶太人及不那麼敬虔的猶太人所欣賞的一本書?甚至是猶太人及非猶太人共同欣賞的一本書?原因應該是它擁有普世的本質,對任何地方、任何時間的人都適用。
《阿伯特》與華人偉大教師與思想家孔子的哲學原理有一些類似的地方,他們都著重人類、個人、道德、是非對錯。
一個有意思的觀察是,《阿伯特》與論語的基本觀念是各自在不同的時期與地點發展出來的,但兩者卻有很多相同的地方。儒家是公元前六至五世紀出現的,《阿伯特》則是在之後的七百年寫下的。
在過去的一千年間,有超過兩百本《阿伯特》的註釋書出現,這證明了這本書在各時代受歡迎的程度。這並不令人意外,因為它所談的是對人仁慈、尊敬其他人的權利、追求偉大、尋求和平、謙卑、注意言談、不要渴求報償、要耐心。換句話說,《阿伯特》所談論的是道德、倫理、好的品德。
我在2015年抵達台灣後,其中一個期盼就是見到《阿伯特》翻譯成繁體中文並出版。現在這個夢想已成真,繁體中文的讀者已可以讀到這本書,這讓我雀躍不已。我深信這本書能成為搭起兩方文化、遺產、人民的橋樑的另一塊石頭。
駐台北以色列經濟文化辦事處代表
Asher Yarden 游亞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