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破解黃光國難題的知識論策略

破解黃光國難題的知識論策略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1918594
陳復,黃光國,林耀盛,張蘭石,夏允中,陳泰璿,張峻嘉
心理
2019年3月11日
140.00  元
HK$ 133  






ISBN:9789861918594
  • 叢書系列:名家講座
  • 規格:平裝 / 352頁 / 17 x 23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名家講座


  • 專業/教科書/政府出版品 > 社會與心理類 > 心理 > 一般心理學











      華人社會至今尚沒有擺脫學術自我殖民的處境,更沒有精確回應中華文化本質具有「天人合一」的特徵。由於中國學問本來著重於「主客合一」,如果沒有階段性使用「主客對立」的語言型態,將思考指向的目標對象化,藉此構築概念來獲取客觀知識,則我們將無法完成具有現代意義的學術。但,我們該如何階段性使用「主客對立」的知識論,來讓建構華人本土社會科學成為真實,進而讓學術研究能真正回應社會需要呢?這就是本書的終極關懷。



      本書由七位學者執筆,圍繞在「黃光國難題」這個核心命題,經由交叉辯論來澄清議題。作者群的討論無不圍繞在釐清抽象概念的正誤,從而獲得可信的知識基礎,更希望建構出能精確闡釋儒釋道文化的理論,因此訂出這部書名。本書最可貴的精神資產,不僅僅是學者間不同觀點交織的火花,甚至不只是學者的深刻反省與自我批判,而是這些不同思路的辯論並未絲毫減損彼此深厚的情誼,呈現「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源風格。

    ?


     





    第 一 章 黃光國難題:如何替中華文化解開戈迪安繩結(陳復)

    第 二 章 「自我」與「自性」:破解「黃光國難題」的策略(黃光國)

    第 三 章 「榮進」之後:黃光國難題,我們的難題(林耀盛)

    第 四 章 坦塔洛斯的困題:思「反」心理學,批判社群革「心」(林耀盛)

    第 五 章 「心性」與「文化的考古」:敬答林耀盛(黃光國)

    第 六 章 修養心理學:黃光國儒家自我修養理論的問題(陳復)

    第 七 章 由「關係主義」到「修養心理學」(黃光國)

    第 八 章 文化傳承與典範轉移之一役:華人宗教研究上的黃光國難題(張蘭石)

    第 九 章 華人宗教研究的典範移轉(黃光國)

    第 十 章 黃光國難題:自性的有無(陳泰璿、夏允中、張峻嘉、張蘭石)

    第十一章 黃光國難題再三問:如何定義自性、如何修養、如何進行社會科學研究(張峻嘉、夏允中、陳泰璿、張蘭石)

    第十二章 榮格心理學與自性難題(黃光國)

    第十三章 破解黃光國難題:如何構築清晰的知識論策略(陳復)

    第十四章 傳承儒家的進路(黃光國)

    第十五章 儒釋道「自性」思想的視域融合與理論化(張蘭石、張峻嘉、陳泰璿、夏允中)



    ?





    主編序



      本書《破解黃光國難題的知識論策略》係集結我們思源學會的同道們三年多來的研究與辯論內容。早在2016年底,主編之一的黃光國自臺灣大學心理學系退休,其學生共同舉辦「黃光國教授『榮進』學術研討會」的時候,即期待與會者能對自己過去的學術研究工作提出「不留情面」的批判,並告知將會盡其所能詳盡答覆。因此,主編之一的陳復首先提出「黃光國難題」來直問黃光國在結合中華文化內涵於發展華人本土社會科學(包括本土心理學)的過程裡,如何能精確闡釋中華文化的特徵,從而真正完成學術現代化工程,自此就開始這場波瀾壯闊的思想路線大辯論。



      首先,黃光國根據自己和李維倫、林耀盛、葉光輝、陳復等人持續對話的內容,撰寫成《儒家文化系統的主體辯證》一書,書中回顧臺灣心理學本土化運動在過去三十年間曾經出現過的五種「文化主體策略」,並從科學哲學的角度分別加以批判,該書第一章即是探討陳復所提出的「黃光國難題」。當時,陳復即寫出多篇論文來批評黃光國的論點,並提出各種新觀點,黃光國則每篇都寫論文來回應,並引起許多中青年學者陸續跟進討論,包括:林耀盛、張蘭石、夏允中、陳泰璿、張峻嘉等,都提出各種尖銳的問題,並指出破解「黃光國難題」的可能策略。



      這其間最核心的問題莫過於知識論的思考。由於中國傳統的學問本來著重於「主客合一」,然而如果沒有階段性使用「主客對立」的語言型態,將思考指向的目標對象化,藉此構築概念來獲取客觀知識,則我們將無法完成具有現代意義的學術。當時,大家的討論無不圍繞在釐清抽象概念的正誤,從而獲得可信的知識基礎,更希望建構出能精確闡釋儒釋道文化的理論,因此訂出這部書名,實屬其來有自。本書最可貴的精神資產,不僅僅是學者間不同觀點交織的火花,甚至不只是學者的深刻反省與自我批判,而是這些不同思路的辯論並未絲毫減損彼此深厚的情誼。



      這或許即是從「知」(觀念)與「行」(實踐)兩個層面出發,徹底在落實最新型態的「中西會通」與「儒佛會通」吧?經由這些辯論的過程,思源學會的同道們對儒釋道思想談的「自性」逐漸獲得共識,並從不同角度思索如何發展出相應的現代學術語言,來建構華人本土社會科學,後來更進而正式成立「中華本土社會科學會」此一學術組織(簡稱思源學會),特別著重凝聚學者,共同探索華人本土社會科學的理論架構與在地實踐,關注如何根據華人社會的實況研究與推動相應的自主學術,並向社會大眾和國際社群介紹最新的學術成果。



      這三年來,經由黃光國的號召,臺灣的北、中、南、東各大學每月輪流舉辦「華人本土社會科學社群學術研討會」,邀集人文與社會各領域的學者來主講或座談,仔細討論當前學術如何長年面臨概念被自我殖民的困境,其帶來的深刻影響,並討論解決的路徑。能獲致這些豐碩的學術成果實屬不易,本書即是這項成果中最精緻的展現。對一位學者最大的尊敬,就是以最嚴厲且嚴謹的方式批判他的思想,當他的思想經過各種觀點的沖刷而經得起考驗,他就完成自己來到人間的慧命。我們都應該踏在這樣的道路上,「黃光國難題」已是我們共有的學術難題,期待本書的拋磚引玉,能號召更多學者完成自己來到人間的慧命。

    ?
    陳復、黃光國

    2019年2月1日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