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好吃(NO.5+6)套書(共二冊)
  • 定價99.00元
  • 8 折優惠:HK$79.2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義大利.海洋城市的精神:中世紀城市如何展開空間美學和歷史

義大利.海洋城市的精神:中世紀城市如何展開空間美學和歷史

庫存=1
將於1個工作天內出貨
9789578654549
陣內秀信
李雨青
八旗文化
2019年4月10日
183.00  元
HK$ 155.55  






ISBN:9789578654549
  • 叢書系列:興亡的世界史
  • 規格:精裝 / 400頁 / 14 x 21 x 3.4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興亡的世界史


  • 人文史地 > 世界史地 > 地區史 > 歐洲地區

















      「海洋」是陸地的屏障,卻也是催生交流的通道!

      推動中世紀地中海史發展的,正是掌握海上商業貿易的城市!




      從海洋望向城市──看 威尼斯�阿瑪菲�比薩�熱那亞

      如何透過海洋貿易,獲得堪比帝國的影響力!

      從港口、塔樓等地中海建築的風格,見證海洋城市如何活用東西方文化!



      本書以照亮中世紀歷史的四座海洋城市──威尼斯、阿瑪菲、比薩、熱那亞──為主角,深入當地人生活的場域,看見商業貿易興盛、貨物流通的地中海。論述勢力龐大的四大海洋城市如何向東方世界發展,思考海洋城市的生活空間是如何建立,並實際描繪至今依然存在的海洋城市精神。



      與陸地城市不同,中世紀南歐的海港城市,例如威尼斯、阿瑪菲、熱那亞,都是必須從海上坐船進入的城市。第一眼停留在人們眼中的城市景象,是從海上望向城市時的畫面。「海洋」對這些城市來說,不是地理的疆界,而是值得向外探索,充滿商機的舞台。



      ■城鎮是由海洋連接起來的!

      海洋不是地理的疆界,而是值得向外探索、充滿商機的舞台



      歷史學家一般在描述因港口而興起的城市時,多採用「海港城市」的說法;但作者認為稱這些城市為海港城市,彷彿只是將其當成面臨海洋入口的陸地;相較之下,本書更想將這些因海上貿易而繁榮、透過與海洋的相繫而創造出獨特文化的中世紀義大利海港城市,稱為「海洋城市」。



      這些「海洋城市」穿越了漫長的時光,它們的港灣至今已逐漸喪失了港口貨物進出的功能,轉化為現代性的觀光用途,然而最初這些城市興盛起來的關鍵,正是因為「城鎮是由海洋連接起來的」。因此,該將城市視為海洋的一部分,用更宏觀的角度,從海洋視角來重新思考城市。



      ■「興亡的世界史」系列中,唯一以「城市」為主角描繪的世界史

      義大利的海洋城市,如何透過海洋貿易獲得堪比帝國的影響力?



      在本書提到的眾多海洋城市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四周被水環繞的威尼斯。羅馬帝國滅亡後,歐洲受到「蠻族」入侵,進入了中世紀黑暗時期,城市衰退成為農村社會。威尼斯人生存的地方因為飽受來自北方的匈奴人、哥德人威脅,不得已只好委身突出於岸邊的潟湖小島。結果沒想到此一地理位置剛好讓威尼斯能夠透過海洋與拜占庭帝國的康士坦丁堡貿易,自此接上了東方自古以來繁榮的貿易路線。威尼斯強大的商業實力,讓它從中世紀之後有將近一千年的時間,得以保有自由與獨立,而不受其他大國控制。



      義大利引以為傲的四座海洋城市,除了威尼斯之外,還有阿瑪菲、比薩與熱那亞,這四座城市的船隻分別馳騁在中世紀的地中海上,彼此競爭與合作,寫下了難以遺忘的海洋貿易史。從歷史的發展脈絡來看,這些海洋城市透過商業貿易,扮演著帶領歐洲社會復甦的領頭角色。想了解中世紀的地中海貿易盛況,從「城市史」的角度出發,更能釐清當時的發展脈動。



      ■跟隨作者的導覽,漫步在充滿地中海風情的古老城市

      從建築結構中解讀出不止西方文化,還有各種東方文化層層交疊的結果



      要造訪海洋城市,必得乘船由海路接近港口,先用宏觀視角觀察廣場,接著以微觀視角分析巷弄之中的建築物構造,逐步發掘出隱藏在城市中、卻又清晰可見的歷史紋理。作者在書中帶領讀者穿梭在義大利海洋城市的街道中,親身將自己對這些城市的認識,藉由導覽的方式娓娓道來,從空間與歷史的交會,解讀由多元文化型塑的城市歷史。



      中世紀的地中海世界,除了受到羅馬、拜占庭的影響,伊斯蘭世界的先進文化也透過港口傳入了歐洲。這些具有「個性」的海洋城市,正是希臘和伊斯蘭文化的融合之地。文化的揉合以及不同時間建造的各類型建築形成的「時間錯置」,形塑出獨特的城市風格,而海洋城市的建築也因為與東方的交流,培育出特有的精神與美感,這正是該地的建築為何會充滿歷史魅力的原因。



      ■從貿易之城蛻變為觀光勝地,海洋城市的魅力完全不受時間限制

      活用地理條件與文化遺產,以全新面貌打造新風貌,寫下新歷史



      本書帶領讀者回到歷史的現場,翻轉陸地的視野,在中世紀的情境中取徑「海洋」,看見商業貿易興盛、貨物流通的地中海。在當時的地中海上,各個海洋城市國家的船隻縱橫航行著,例如繁華的水上城市威尼斯、建築在斷崖上宛如立體迷宮的阿瑪菲等等,它們憑藉著商業實力,成為地中海的經濟中心。



      海洋城市的歷史,也並非終結於中世紀。它們經過文藝復興、巴洛克時代,依舊站在歷史舞台的聚光燈下:威尼斯設置了「國際水都中心」此一符合威尼斯形象的國際機構,進行世界水岸城市的研究交流。阿瑪菲因為其海洋城市經驗所培育出帶有濃郁伊斯蘭色彩的異國情調,而受到來自北方歐洲人的關注,成為上流人士喜愛的觀光勝地。比薩打造出氣派的造船廠,同時興建了理想城市範本的外港利佛諾。熱那亞在保存古老港口周邊歷史建築的同時,還加入了嶄新的設計,以大膽的創意成功重建,不但主辦了G7峰會,還獲選為歐洲文化首都。



      ■《義大利.海洋城市的精神》能夠帶給台灣讀者什麼啟示?

      現今成為觀光重鎮的義大利海洋城市,早在中世紀便透過海洋商業貿易,獲得堪比帝國的影響力。甚至在談到中世紀的歷史時,威尼斯好比今日的倫敦、紐約一樣,是全球的經濟中心。這些曾經在地中海呼風喚雨的城市是如何發揮坐擁海洋的優勢、最終又為何沒落,值得台灣省思。



      本書的啟示是:

      台灣是個海島國家,地理位置正好位在東海上的十字路口,是相當重要的海洋交通樞紐。台灣的海洋性與開放性一點也不比中世紀時期的威尼斯遜色,也同樣成為多元文化的薈萃之地。台灣應像義大利的海洋城市一樣,充分利用自身的先天優勢,才能在周邊各大國之間獲得足以自保、甚至向外發展的實力。



      ■來自日本講談社的全球史鉅獻

      《蒙古帝國的漫長遺緒──後蒙古時代與世界史的重新構圖》屬於日本講談社紀念創業一百週年,所出版的「興亡的世界史」套書第10卷。這套書的出版是希望跳脫出既定的西歐中心史觀和中國中心史觀,用更大跨距的歷史之流,尋找歷史的內在動能,思考世界史的興衰。八旗文化引進這套世界史的目的,是本著台灣史就是世界史的概念,從東亞的視角思考自身在世界史中的位置和意義。


     





    【序章】於現代復甦的中世紀海洋城市

    ◎從海洋望向城市

    遺忘海洋的現代人�重生的港口城市�地中海遊船的停靠地──拿坡里�從拿坡里到阿瑪菲�「海港城市」與「海洋城市」�四大海洋城市的交流�南向傳播�近代喪失的「網路」

    ◎探索生活空間的歷史

    行走、觀察、敘事�海洋帶來的連結與障蔽�來自東方的影響�麥克尼爾與布勞岱爾的《地中海》�日本的義大利中世紀城市研究�海洋民族的信仰與節慶�本書的主旨與目的



    【第一章】水上城市──威尼斯

    ◎迷宮城市的誕生

    橫跨千年的榮耀�為來自潟湖與運河的守護�中世紀城市固有的景致�威尼斯的起源�聖馬可大教堂與總督府�「海婚節」和「迎賓禮」�城市的「內」與「外」�腹地與船運�體驗希雷河遊船�順明喬河而下

    ◎水都的基本結構

    造城之初�運河、步道與廣場�整合全體的計劃性思維�與侯貝荷.吉斯卡的戰爭�讓亞得里亞海成為「我們的領域」�和熱那亞的鬥爭、馬可波羅的東方見聞�造船廠與共和國的繁榮

    ◎前往伊斯蘭世界的窗口

    與伊斯蘭城市的共通點�外國商棧�伊斯蘭世界的威尼斯商棧�掌握制海權�運往東方的出口品�「威尼斯與伊斯蘭展」�東西交流與「玻璃工藝」�伊斯蘭的科學與出版文化



    【第二章】漫步威尼斯

    ◎從亞得里亞海到聖馬可

    從東方搭船過來�分散於城市各地的港口�自由城市──杜布羅夫尼克�如何與水共生�巴勒巴里的俯瞰圖�船員的住宅公寓�威尼斯的核心──聖馬可地區

    ◎從聖馬可廣場到里奧托市場

    聳立於水濱的建築群�仿效古羅馬的別墅�走向伊斯蘭風格建築�世界最美的「道路」�交易中心──里奧托�聖雅各廣場與里奧托市場�時尚產業�支持誠實買賣�商棧的機能與結構�重建里奧托橋�馬可波羅的舊居

    ◎廣場的原始景致

    充滿威嚴的廣場�列維克的景觀畫�作為演藝空間的聖馬可廣場�稱作Campo的廣場�聖瑪格麗特廣場

    ◎聚集於港口城市的人們

    人口的十分之一為外國人�猶太人區的誕生�達爾馬提亞人社群�朝聖者的住所�共和國的心臟地帶──威尼斯造船廠�妓女的出沒與女性的隔離

    ◎歷久彌新的海洋精神

    現代的交通狀況�城市內部活絡的船隻交通�與世界同步連結�生態系統與海洋城市精神



    【第三章】斜坡上的迷宮──阿瑪菲

    ◎一座現代的中世紀城市

    位於南義的立體迷宮�中世紀的國際貿易城市�親身體驗歷史的脈動�與加爾加諾的相遇

    ◎起源與歷史

    緊鄰險峻山崖的土地上�城市形成的起始�獨立自拿坡里公國�與阿拉伯人抗爭、同盟�中世紀海洋城市的第一次榮耀�羅盤、航海法、造紙技術�在耶路撒冷、君士坦丁堡的活動�諾曼人的威脅、比薩與熱那亞的崛起�財富的累積與毀滅性的打擊

    ◎城牆外的港灣地區

    消失於水中的阿瑪菲�現存最古老的造船廠�商館、海關、廣場

    ◎公共的心臟地帶

    中世紀城門的周邊�堆疊的城市空間結構�主教座堂廣場與主教座堂�豪華旅遊與近代阿瑪菲�主教座堂廣場與「天堂迴廊」�一腳在葡萄園、一腳在船上�加速的觀光化

    ◎低地的商業區

    表情豐富的法拉利廣場�近年的改裝工程�奢華的生活模式�層層交疊的個人宅邸、透天住宅�以中庭為中心的高樓化�聖比亞鳩教堂�建於河川上方的主要道路�阿拉伯式的浴場遺跡�東西不對稱的市街景致�區分商業空間與居住空間�層層堆疊的市街景致

    ◎發展於斜坡上的住宅區

    推理複雜的增建過程�石砌建築與拱窿的種類�外側是迷宮、內側精彩又寬敞�高地的教區教堂�通往西側高地的陡峭斜坡�每間住宅都有舒適的露台�通往東側高地的輕緩斜坡�專為女性設計的建築機能�從外面看不到的庭園和陽台�傳承自中世紀世界�高地上的卡薩諾瓦家

    ◎不只是觀光城市

    沉寂與再次繁榮�經濟成長與石油危機�阿瑪菲的造訪者�南義的包容力�舉辦國際學會�海洋城市間的帆船大賽



    【第四章】河畔港都──比薩

    ◎河上的海洋城市

    斜塔以外的魅力�古羅馬時代的原始風景�建造城牆�參加十字軍�與阿瑪菲、熱那亞的關係

    ◎漫步於於阿諾河堤碼頭

    港口、造船廠、海關�與威尼斯相似的構造�熱鬧的阿諾河堤岸�塔樓住宅�佛羅倫斯的統治與新城市利佛諾�梅迪奇家族進行的城市整頓�文藝復興後的比薩�聖拉尼耶里燭火節



    【第五章】新舊融合的文化城市──熱那亞

    ◎「哥倫布之城」的現在與歷史

    義大利最大的港都�陣容豪華的領路人�熱那亞發源地──城堡�熱那亞大學建築學系的搬遷�伊斯蘭與法國的影響�活用文藝復興、巴洛克時代的宅邸建築�自治的象徵──海洋宮�取得自治與進軍海外�與比薩和威尼斯的紛爭�克服衰退,建設城市

    ◎舊市區、高地、重生的港灣

    騎樓商店街�豪邸集團的角色�為數不多的廣場�面港而建的騎樓�挖掘貨運廣場�最古老的驛站與燈塔�前往老街區內部�高地的舞台裝置空間�與時俱進的古老港口

    ◎要塞城市──韋內雷港

    韋內雷港�山崖上的神殿與埃里切的維納斯�要塞建築群�活用古老建築的現代品味



    【第六章】南義的海洋城市

    ◎島嶼的要塞城市──加里波利

    普利亞地區的港口城市�重新發現「海邊的舊市區」�迷宮中的巴洛克城市�橄欖油帶來的財富�有格調的豪宅藥局�巴洛克的宅邸�行會的團結力�環繞在死巷周圍的住宅群�新假期和「漁業觀光」

    ◎亞得里亞的港都──莫諾波利

    阿瑪菲人建造的教堂�威尼斯咖啡廳�重建港都�乘著木筏的聖母馬利亞



    【末章】追隨威尼斯人的足跡

    ◎殘留在希臘的殖民城市

    改變「希臘觀光」的視角�納夫帕克托斯的要塞城�納夫帕克托斯港�納夫普利翁與布爾齊島�與土耳其的爭奪戰與文化的混淆

    ◎克里特島的海洋城市

    威尼斯統治下的克里特島�東邊的威尼斯──干尼亞�土耳其統治的痕跡�富含變化的舊市街�克里特島最大的城市──伊拉克利翁�港口周邊的修復�威尼斯時代的紀念性建築



    ◎後記

    ◎參考文獻

    ◎建築史.城市史用語解說

    ◎年表




    其 他 著 作
    1. 東京空間人類學:踏查現代東京形成的脈絡
    2. 人類該往何處去:從源出非洲到海洋擴散,未來人類的歷史省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