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馬文學」一詞作為馬來西亞族裔文學的學科術語迄今仍然不穩定,論者不是罔顧我們(錦樹和我)在再論述馬華文學�馬來西亞文學時已應用該詞多年的事實,就是多半不知其指涉為何。相對而言,用「馬華文學」來統稱馬來(西)亞華文文學的正當性早已不辯自明。但是,「馬華文學」其實只是馬來西亞文學複系統內一支語種文學。易言之,「馬華文學」在馬來西亞文學複系統內差異性乃以語種來區別。以語種來區分,除了華文書寫,在馬來西亞文學場域生產或運動的尚有英文文學、馬來文學�國語文學、淡米爾文學等本地文學。
姑不論「馬華文學」的「華」本來就也可以指涉「華人」而非由「華文」的涵義所壟斷,馬華文學的生產者多半還是馬來西亞華裔(目下的學華文熱潮大概還沒有熱到非華裔新生代以華文書寫文藝創作的地步),不過並不是所有馬來西亞華裔都會說華語寫華文,或以華文寫作。另一方面,以英文及馬來文創作的馬來西亞華裔作家早已在這兩個語種文學系統內占有大小不等的一席之地。我們甚至可以說,華裔背景的馬英作家很可能占該語種文學作家的多數。
本書共收錄了29位馬來亞華裔作家的短篇小說,分別是:鐵抗《白蟻》、方天《爛泥河的嗚咽》、王賡武《前所未有的感覺》、陳瑞獻《針鼴》、李有成《戒嚴》、梁園《最後一根火柴》、宋子衡《神雞》、楊謙來《老人世界》、潘友來《手指》、張錦忠《山鳥·鼠鹿·鱷魚》、李永平《日頭雨》、柯彬《玻璃山》、葉誰《一個透明的晚上》、林玉玲《另外一個國度》、梁放《鋅片屋頂上的月光》、張貴興《圍城?進出》、潘雨桐《東谷歲月》、小黑《細雨紛紛》、葉貝思《在1969年》、蔡月英《卡露娜的美人魚》、蕭招麟《契機》、商晚筠《地上的魚·試卷的鳥》、邱玉清《屋非屋》、黃錦樹《全權代表的祕密檔案》、莊華興《詛咒之湖》、賀淑芳《別再提起》、林天英《暫避沖繩》、黎紫書《國北邊陲》和溫祥英《清教徒》。
作為一本以「華馬小說」為編選理念的選集,我們的起點是馬華文學,而不是華馬文學的老祖宗——峇峇文學,編者的立場已不辯自明。這也表示「華馬文學」和「峇峇文學」並不是同義詞。峇峇文學沒落,其中主要原因顯然關涉承認政治。峇峇族群自有其認同對象與轉變歷史,這裡不贅。但是作為以(峇峇)「馬來語」書寫的峇峇文學並未被承認為馬來文學。也就是說,儘管峇峇文學以馬來語書寫,它並未因此而登堂入室成為馬來西亞國家文學。而今在馬來文學場域邊界以馬來文為創作媒語的華馬馬小說,能否逆轉峇峇文學的命運,目前自難斷言。
本書題為「華馬小說」,清楚表示了編者的重族裔文學甚於族語文學的立場。另一方面,我們「從頭選起」,將歷史時間回溯到建國前(日據),以迄於今,總共超過一甲子的時間長河,比馬來亞脫殖獨立的歷史還長。從這麼長的一段時間,檢視華裔作家在這塊土地上(或出走境外時),究竟留下多少有意義的、合乎小說美學標準的、堪稱經得起時間考驗的作品,選項自然比編年度或雙年度小說選來得多。反過來說,不管用什麼標準,如果從六、七十年來的作品裡頭無法淘洗出金子來,那也就證實了華裔文學表現「經典缺席」之說。事實上當然不是如此,相反的,我們的編取選項太多,而出版成本與行銷選項並沒有太多空間;我們不是在編華馬小說大系,因此只能在一定的篇幅內精挑嚴選,最後在不同的條件與限制下妥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