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格雷的五十道陰影I:調教(電影封面版)
  • 定價127.00元
  • 8 折優惠:HK$101.6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才不稀罕當空姐:這才是飛機上的真實人生

才不稀罕當空姐:這才是飛機上的真實人生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3616733
莎拉
高寶
2019年4月24日
117.00  元
HK$ 93.6  






ISBN:9789863616733
  • 叢書系列:新視野
  • 規格:平裝 / 256頁 / 14.8 x 21 x 1.57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新視野


  • 心理勵志 > 勵志故事/散文 > 真實人生故事











    ★航空界金筆作家──莎拉,揭開機艙內的一切愛恨情仇。

    各位旅客,讓我們一起看清這個職業最真(虛)實(偽)的面貌。



      機艙是加壓的高空舞台,

      上演的不是巴黎的浪漫、不是迪士尼的夢幻,

      這是一份工作,也是「人性」的觀察之旅,

      你﹙妳﹚好,我是莎拉,請在此和我一起飛一遍。

      空服員們宛如千面女郎,擁有萬千風情,在客艙走道上大放異彩。

      空服員們無所不能,面對各種要求,永遠保持笑容,滿足每位乘客的需求。



      可是,下了飛機之後呢?



      離開了加壓環境,身心靈也猶如破洞的氣球般瞬間洩氣。



      巴黎的浪漫要在巴黎當地才能細細品味、迪士尼的夢幻也無法裝進行李箱裡帶回家,她們就跟我們所有人一樣,不想留戀工作時看似的光鮮亮麗,下班後,甚至是上班時,都只想盡快回家。



      其實身為空服員,從來都不是莎拉的夢想。



      這份工作光鮮亮麗、擁有數不清的出國機會,在恰好沒有什麼遠大的夢想,剛好這個光環又太耀眼時,成了一個不錯的選擇。



      正式接受訓練、別上金翅膀前,莎拉就跟我們一樣,以為空服員就是每天畫著漂亮的全妝、梳著完美的包頭,將機場與飛機走道當成伸展台一般,盡情享受旁人的注目禮。



      事實證明完全不是這樣。



      受訓時期,堪比高三考大學的借屍還魂。而身為菜鳥,又是在「學姐學妹制度」最嚴格的公司,學姐環伺的空間下,空氣明顯飄散著忌妒與輕蔑,當自己是最鮮活的肉體、最白嫩的臉孔,即便費盡全力避開鬥爭的戲碼,總逃不了被「學姐」刁難的命運。一場宮鬥劇就這樣被重新包裝,在飛機上由空服員們領銜主演。



      正式別上金翅膀後,在機艙來來回回近10000個小時,每一次的飛行,彷彿都像看了一場縮時錄像的人生紀錄片。由機上所有人員共同演出,若大家皆能友善的不打擾彼此,一起將安全視為唯一使命,那麼每一趟的飛行都是一場完美的演出。



      但人的心思怎能估算?



      令人聞風喪膽的「鬼」學姐、以在上位者姿態頤指氣使的機長、予取予求的乘客,空服員必須以完美的笑容面對一切的虛榮與傲慢,經過時間的淬鍊,專業的外表彷彿無堅不摧,然而燦爛的底下,身心早已斑駁不已。



      莎拉的深刻書寫,帶我們進入一趟凌駕於五感之外的飛行之旅,三萬英呎的高空,讓我們一起在飄忽的雲層上,共同見證這個行業所有好的、壞的、美好的、虛偽的,攜手完成一次平安落地。



    ?


     









    菜一○

    實習生

    經濟艙的空服員

    既生花,何生草?

    商務艙的空服員

    空姐式的愛情:機長、鑽卡、遠距離

    學姐

    機長

    客人

    還能做什麼



    ?









      我曾是個懵懂無知的女孩,現在依舊是。唯一的不同是,我現在知道我懵懂無知。



      初初開始寫這本書的時候,我懷抱了許多可以名之為是熱血的東西,這樣的熱血一半向內、一半向外。



      向內的那部分是對自己。作為一個從小自然而然就喜歡寫作文、長大後也經營了一個純以寫文章為主體的部落格的人,能夠出一本書是多麼重要的事,定是自己的努力與才能被肯定了才有這樣的機遇。在出版社和我談過以後,得知了原來是因為近期的社會氛圍很有一股「空姐熱」,才會想找一位可以寫的空姐來出一本與機上工作相關的書籍。言下之意,雖然不是在貶抑我的文筆,但大多可以聽出「要不是妳是空姐,我們才不會找妳出書」這樣的弦外之音。



      老實說,我有一點失望,他人看重的依舊是我外顯的、被包裝的一部分,並不是我本身。空服員的確是我的職業、很不巧的亦是佔我目前的人生最重的一部份,是我實在謀生的工具,在一般的社會價值中也算不容易被看低的一群,基本上哪個空姐在外自我介紹時只要秀出「我是空姐」的名號,就能十之八九地被人大半肯定。但在這樣面容姣好的名目之下,我依舊有非常想突破、吶喊的自我在心內鬼鬼祟祟,我並不希望自己就這樣竊喜於自介時刻,而能找到一個方法,令自己真實的面貌能突出在職業之外。



      卑微而渺小的我,當然還是一臉歡欣接受了出版社的提議,答應出一本關於空姐職業的書。可是另一方面,我想出與自己與世間和解的方法,便是告訴自己,若是要寫,要拿我的職業做招牌門面,那我也要寫出與眾不同的內容,言人所不敢言,盡我所能去觸碰那些我所敢觸碰的最深暗的污穢。然後這便形成了我熱血向外拋灑的部分,期望由內而外,真正用核心不只是四肢的氣力,揮出漂亮一擊。



      現在我寫完了,書也順利地出版,若只以結果論來看,我算是完成了,畢竟我也寫得算是掏心掏肺。



      但在寫作過程中,為求慎重、為求公正,我盡可能一步步拆解所有好的壞的、壞的好的,撫著顫抖的心尖去書寫那些我認為最為要人噁心的事。我們公司著名的學姐學妹制、面試時的鄉野傳奇、淨想嫁給有錢人當少奶奶的虛榮心態、與友航相比不能說的自卑心思……。寫是向外控訴,但也有種發毛的興奮隨之而來,像幹一件大壞事時要命的罪惡感;但再細細分辨,淘金一般揀出自以為為民喉舌中的那份自以為,問現在因為賴著不走熬到了副座艙長的我有沒有享受一些學姐特權、有沒有想當董事長夫人想到心都痛了……,而我卻是有的。這些惡與罪,可以推給更模糊的人性如此,我可以躲在記錄的位置,太史公情願受宮刑這樣似是犧牲的不關我事,清高的做一個還能寫出一本書的空姐(但這種空姐現在好多,也不太特別了)。



      然後我才明白,要想寫出漂亮的字,除了筆尖必得削尖以外,還得時時向著自己,才能筆觸份際分明;然後我也才了解,執起筆來就像拿起全知的自己,其實有多麼無知與不明事理,所有的嘲弄貶抑必須先拿來刷洗自己一番,經歷雙氧水刷洗傷口的殺菌刺痛,才能說自己真正乾淨了、真正懂得了。



      而拿筆的我,僅只能算是拿起了雙氧水,還不敢真正傾倒在自個身上。



      來說我現在的狀態好了,現在的我在加拿大溫哥華度假。因為一個意外的長班待命被抓飛了澳洲布里斯本四天班(雖說是四天班,但扣頭扣尾只在當地待差不多約三十六小時左右),洗去了原先長班待命後的一串短班不說,還多贈送了長班回來必要的休假,加上原本的排休恰好連成一氣,我再想辦法與人調班、申請一天年假,湊成了完整的八天,十分便宜的員工機票一開,就飛過來找我住在當地的高中同學敘舊,順便抓著冬季的尾巴滑雪。這樣的好事的確是我的職業特有的利多,無可否認地令我享受著北方大地的寒冷乾燥綜合暖暖春陽,前一腳還先至南半球沾了一點日光滿地。



      這樣的我還有什麼好抱怨的呢?是人天生就犯賤不知足,還是這本就是作為一個人該享有的?我滿腔的熱血想戰勝不公不義之餘,卻發覺自己可能正站在令世間不公平的那一端。



      當然我的職業也有許多辛苦之處,無止盡的調時差、無止盡的化妝、無止盡的錯過親朋好友的聚會。但若更願意去溫柔尋想,會發覺更苦、更難的遍地開花,尤其在看過作者林立青書寫的《做工的人》之後,自己似乎沒臉再說,所謂戳破粉紅泡泡的表現實在是吹出一個更大、更粉紅的泡泡,教人覺得我們辛苦,才更顯值得珍惜。

    那為什麼還要說?



      我脆弱而顫顫地舉起手,在寫完整本書後才想出一個或許不是結論的答案。如果連我們都不說,世間有沒有可能就被僵化,再也沒有變革的可能?那更苦、更難的,是否永世不得翻身?



      我想起我看過的一個美國實境秀。同事A和公司全體員工於週末參加了一場親自捐送物資給無家可歸之人的慈善活動,在隔週上班時向唯一沒去的同事B闡述自己受到這個活動多大的震動、覺得心靈如何被滌洗、能夠待在一間重視慈善的公司何其幸運。並巧言譏諷週末花三百元美金參加音樂祭的同事B應該將錢花在更有意義的事物上,例如:捐贈物資給窮苦的人。



      同事B旋即解釋起來這個音樂祭對她而言的意義如何,雖比不上做公益慈善,但也是她期待許久亦能感受生命的什麼被改變的一場活動。



      同事A只是露出有些高人一等的微笑,well well well地輕巧反駁。



      同事B終於被激怒,一時語塞但終究想到了什麼,回道:"How much is your dress?"



      "Well, around 300 dollars."



      同事A驚覺陷入陷阱,聲音越來越小,氣焰與微笑也逐漸僵硬起來。



      "Thats it."同事B最後說,轉返身回到案頭,結束了這顆鏡頭。



      Thats it.



      那便是我刺與痛的所在。



      小時候我總以為能寫完一本書的人,定是參透了什麼真理的聰慧之人,長大後我知道不一定,文字也有可能是虛妄與愚昧的載體。被虛妄與愚昧餵養的人,看再多也一樣是虛妄與愚昧。



      當我終於也寫完了一本書,我更明白能觸碰到真理是一件微乎其微的事。像是叫老闆不要賺那麼多錢,要把錢拿出來做善事、給員工,可是空姐還是想嫁老闆,變成老闆娘以後下人的事便不關我的事。



      想到想當董事長夫人想到我心痛的自己,我不禁虛妄地笑了。這一瞬是我唯一清明的時刻。



      我希望這本愚昧之書能盡可能地帶你看清空姐這個職業的真實、這間公司的真實、這個社會某一個角落的真實。



      我情願相信諸位皆是清明之人,能在閱讀過後以你們心頭的什麼,帶領我脫離無知混沌之域。

    ?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