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愛,仍是一切傷痛最終的解答
Mr. 6 劉威麟(網路趨勢觀察家)
讀過不下一百本新書,寫過幾十篇的新書推薦序,唯有這一篇是最難寫的。不只因為《媽媽的乖女兒》是如此特別的主題、如此黑暗的作品,也不只因為我曾親身經歷類似書裡的情節,比一般讀者反應更劇烈,讀了辛苦,也抗拒去反覆咀嚼來寫給讀者們一篇精彩的推薦序。
我的原生家庭非常溫暖,溫暖到幾乎愚蠢,我曾以為全世界皆如是單純簡單。在那樣的原生家庭長大,剛好又碰上了蓬勃發展的互聯網熱潮,而這熱潮本來就是給那些樂觀、正面、積極的人所獨享的。因此「Mr. 6」也靠這種樂觀分析的筆調,在眾多當代部落客中被注意到,和讀者一起作了一場正面樂觀的「網路夢」。倘若那時候,讓我讀了這本《媽媽的乖女兒》,我肯定會認為這作品是科幻小說,亂寫的fiction(虛構小說),少數中的少數,全是作者自己幻想出來的,直到──我自己開始經歷了和書裡相同的事,從此,我的人生翻黑、筆調轉暗,我不再樂觀,我開始控訴、悲情,認為自己生錯了世代。
所以,我向各位讀者保證,這本書真的寫得非常「真實」,從各種角度來看它都是驚喜之作,尤其它通篇以第二人稱(「妳」)來稱呼那個虐兒又殺人的親生母親,雖然母親早被逮捕,但女主角仍揮之不去那個「妳」的影響,而故事最後一章的扭轉,更讓它黑到極致──我認為作者很成功地用小說體去引導讀者「身歷其境」體驗了一個家暴受虐兒的無奈人生。
怎樣的無奈?在我自己的短篇小說《傳染病》中,有一句是這樣寫的:「世上有一種『更痛的痛』,被(這樣的循環)傳染下去,給下一個倒楣的人(子女、配偶)。」一個家暴的母親,傳染給她的子女,再透過婚姻與生育,再傳染給下一代,過程中當然也順便傳染給其配偶,無預警的全毀雙方家庭,無人倖存。
但今天,我卻決定以另一個角度來介紹這本精彩的小說,不再控訴、不再悲情,不再問「為什麼媽媽(或爸爸)可以這樣對待孩子」。因為,我想將這本書,介紹給不只同溫層的受害者、心理師、社會工作者及圈內人士。因為,我覺得這本書,值得給全部的讀者一讀───
給所有內心有「愛」的讀者們。
愛情是人性的奇蹟,在全球豪擁七十億的信仰者,所有的愛侶,因為互相喜愛,所以很想留下與對方的回憶,留下對方的DNA,而製造了下一代。小孩是可愛的,讓人融化,每個嬰孩的眼睛都是望著如此愛著他/她的母親,看著嬰孩母親的雙眼,也肯定是慈愛的,這是我們在讀這本書之前,要有的一種健康心態──世上沒有惡魔,惡魔都是因為善良的原因而變成惡魔的。
愛的形式有無限多種,但心理偏差卻是用一模一樣的長相發生在所有患者的身上,所有人都唯恐避之不及,但它卻被忠實地傳遞著,從上一代,傳到了下一代,再傳到下下一代。女主角承受了母親的「惡」,但那並不代表她母親不愛她,而是母親被那些二十一世紀人類共同的心理問題所困。於是,那個「愛」只能以扭曲的形態留在這孩子身上,而那就是「惡母」出給這個孩子一輩子的功課。而每個孩子一生的功課可多了,不只來自母親,還有來自險惡社會裡各形各樣的人,也一直為孩子出功課,就算沒有如此的母親,這個女孩也有可能遇見某個伴侶,有著和母親一樣的變態心理、一樣的暴力行為,遇見後,女孩從他/她身上所受到的痛苦絕不下於母親(或原生家庭)帶來的;甚至,來自於像母親這樣原生家庭的痛苦,年紀愈長則會愈理解領悟、慢慢走出,但,來自於婚姻伴侶的痛苦,卻隨年紀愈長而愈陷愈深,最後甚至逼當事人提早結束生命,那樣,難道會比較好嗎?
二十一世紀的今天,沒有人身上不是帶著傷的,我們不必因為傷痛,而悲觀認為自己和別人不一樣,或嫉妒別人生命為何可以過得這麼好──他們都有傷,只是你看不到;他們可能在未來會經歷各種傷痛,只是目前他們還沒有遇到而已。而且,傷痛也是一個非常個人化的禮物,它磨練著我們,順便──讓我們「等待」。
等待什麼?
等待更好的未來。
傷痛讓我們不滿意現在,讓我們偷偷許願,世間還有更好的未來,於是,我們作夢,我們移動,我們不致於停在原處裹足不前。而傷痛也讓人更「耐心」的等待那個未來,一邊對抗、一邊療傷,時間不知不覺的過去,其實都是在等待……經歷傷痛的過程中,也「種下了期待幸福的種子」,等著幸福它破土萌芽的那天,我們會突然間看到更好的世界,站在出口等我們──或許那是一份新工作、一個新家、一些新的朋友、一個新的信仰……或,一個人,一個非常特別的人,不早不晚,等在那個出口。沒錯,或許你會怪,為何這些「好事」,來得如此之晚?但也因為傷痛,你就開始懂得珍惜了每一次的愛與被愛,即便再晚,你還是趕得及享受它。
朋友推薦一首由知名創作歌手傑森·瑪耶茲(Jason Mraz)所作的「Love Is Still The Answer」(愛,仍是一切之解答),中間有一句是這樣唱的──
Theres only one answer that matters, even if your heart has been shattered.
即便你的心已經被傷裂至碎,仍只有一個解答( 愛 )才是真正重要的。
所以,雖然傷痛永遠都在,但你不會永遠傷痛;就像離婚率如此攀高,愛情仍永遠不會絕跡,因為所有的傷痛,都在等著未來的某一天。可能就在某一個明亮的午后,一個從來不會想到的地點、遇見了一個從來不會想到的人、一樁從來沒想過的好消息……當遇到了這些未來的美好,就會像打開了原本憂悔人生的窗簾,所有的黑暗瞬間不見。
那時候你才知道,原來,一切自有它最好的安排。
作者為網路趨勢觀察家,後期著有《女暴和她家的受害者們》及《英雄爸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