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從心學教養:兒童發展專家教你這樣做!啟發0∼10歲孩子成長x學習x正向情緒指南

從心學教養:兒童發展專家教你這樣做!啟發0∼10歲孩子成長x學習x正向情緒指南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2488157
徐瑜亭
大好書屋
2019年6月06日
107.00  元
HK$ 90.95  






ISBN:9789862488157
  • 叢書系列:高EQ父母
  • 規格:平裝 / 256頁 / 16.7 x 23 x 1.28 cm / 普通級 / 雙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高EQ父母


  • 親子教養 > 生活教養

















      你擔憂孩子表現得不夠好?懷疑自己給的不夠多嗎?

      或者,你總是企圖讓失控的教養情境回到「正常」,

      是個自責又挫折連連的爸媽?

      成為好大人,從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在孩子0∼10歲這段育兒時光,有一連串甜蜜又苦澀的挑戰等著你。

      這本書獻給每一位在教養路上努力找方法、自我調適、想更親近孩子的爸媽們!



      在親子關係最保鮮、最美好的十年之間,你思考著要走哪一派育兒法?要當虎媽或羊爸?關於孩子成長的睡眠、飲食、情緒、學習與發展……每件事都牽動父母敏感的神經、考驗著耐力和經驗:



      .寶寶沒來由一直哭該如何是好?

      .孩子五個月大了,還不會翻身,一歲多了還不會走路,是不是發展遲緩?

      .如何教孩子好好吃飯、上廁所、乖乖入睡?

      .孩子在幼兒園吵鬧、玩食物、欺負同學或被欺負該怎麼辦?



      身兼兒童職能治療師及兩個男孩母親的徐瑜亭,十多年前從醫療體系出走,投身幼兒園、小學、安親班、保姆系統進行諮詢,第一線接觸孩子和父母,深深明白教養要從起點開始。



      本書結合徐老師在職能治療領域的專業經驗,針對0∼10歲孩子的天生氣質、手足相處、情緒處理、學習力、親子遊戲及不同年齡常見的疑難雜症等詳細解說,包含學齡前及學齡期的「養」與「教」所面臨的各種難題,搭配生活實例和具體方法,提供明確的指引,獻給每一位在教養路上努力找方法的爸媽和師長們!



      認識九大天生氣質,看清孩子的行為模式

      父母總以為很了解孩子,但遇到孩子在校學習力低落、不專注,說謊或跟人起衝突,頻頻自問:孩子怎麼了?孩子需要或缺少了什麼?管教方式是否錯了?這才發現孩子也有他的祕密。如何探索孩子行為背後的大故事?徐老師依孩子的活動量、規律性、注意力、分散度、適應度……分析九種天生氣質,引導父母從孩子的氣質為出發點,去理解孩子的感受、困難和需求,找到適切的教養方法。



      .堅持度高的孩子:請父母把「不可以」改成「我知道你很想……但是……」

      .反應閾高的孩子:對環境變化較「鈍感」,父母不妨對他有話直說,並教導察言觀色的能力。

      .活動量高的孩子:每天為孩子安排放風時間;訓練孩子聽指令及踩煞車。

      .注意力分散度低的孩子:爸媽與其隔空呼喊,不如「以手代口」,引起注意後再傳達指令。

      .適應度低的孩子:爸媽可提前預告,讓孩子有心理準備。



      06歲學齡前育兒的疑難雜症

      當一個小小孩開始牙牙學語、學走路、嘗試自己吃飯、上廁所、探索更大的環境……每一種學習和嘗試,都需要不斷地練習及父母耐心引導。



      *認識小小孩的身心發展,培養自理能力



      0∼6歲是大腦發育的黃金期,孩子在這階段的身體動作、語言、認知、生活自理能力及社交情緒有顯著的發展。



      .1∼3歲幼兒→肢體和認知發展大躍進,可多讓孩子練習自己吃飯、喝水、整理收拾。

      .3∼6歲孩子→需要獲得他人的認同。適當讓孩子做選擇或決定、鼓勵孩子的主動行為,有助孩子培養主動積極的能力。



      如何幫助孩子學習各項能力並建立規範?徐老師引導「爸媽這樣做」及「孩子這樣玩」,在輕鬆的親子互動中,幫助父母了解孩子在各階段的發展狀況及各領域的行為表現,並提供足夠的刺激和陪伴,讓孩子有健全的發展。



      *大腦關鍵四能力,在遊戲中邊玩邊學習  



      小小孩成長階段有各項發展需求,徐老師特別設計一系列有趣的「分齡遊戲」,只要利用紙、筆、球、銅板、積木、撲克牌等簡單道具,就能變化出一個個好玩又有學習意義的遊戲,幫助孩子發展「大腦關鍵四能力」:身體運用力、雙手創造力、專注學習力、表達溝通力。孩子不僅可透過這些遊戲獲得多元的感官刺激,也增加各種肢體活動機會,爸媽們趕緊來學學!



      710歲學齡期教養的疑難雜症

      孩子進入小學階段後,所處的環境和人際關係逐漸擴大,新的狀況層出不窮:不專注、交友困難、學習力低落、情緒問題、無法融入團體及與人合作……父母開始緊張擔憂是不是哪裡出問題、急忙尋找各種解決方法。徐老師分享多年接觸的案例及親身經驗,從孩子的心理及生理變化談起,進一步探究孩子行為背後的祕密,引導爸媽找到原因和方法,循序漸進化解難題。



      守住教養初心,「愛」是親子關係的臍帶

      教養是一條直直前進的路,孩子的成長也只有一次機會,所以我們才要努力成為更好的爸媽。徐老師相信,從「心」學教養,從「愛」出發,厚實親子之間的情感,用對方法、耐心陪伴,一切就不難了!



    本書特色



      1.本書結合兒童職能專業、實務經驗、案例、遊戲、方法等,從父母的態度和認識孩子開始談起,再依學齡前及學齡期概分,針對孩子成長的階段需求提供指引。



      2.全書筆調輕鬆柔軟,提供許多生活實例和具體積極的建議,陪伴父母和孩子一同成長。



    名人推薦



      五寶媽94moin�親子部落客

      王宏哲�天才領袖親子教育集團執行長

      周育如�國立新竹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助理教授

      范益得�科頓聚合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孫明儀�學前兒童心智健康諮詢方案督導及親職教育作家

      陳怡婷�臺中市北屯區文心國民小學校長

      黃瑽寧�馬偕兒童醫院醫師

      楊樹文�彰化秀傳醫院小兒部主任

      (依姓氏筆畫排序)



    好評推薦



      「從科學探究親子日常的愛恨糾葛,愛的叮嚀『同理與耐心,溫暖平靜孩子的心。』

    徐老師的點石成金,讓長年吼媽的我耐力大增,和五個孩子從心學習與自己的情緒共處,親子一起努力成為愈來愈好的人。」──五寶媽94moin�親子部落客



      「身為兩個孩子的爸爸,自身也經歷過酸甜的育兒期,特別有感於徐老師書中所提到的『從心』認識孩子及了解孩子的『天生氣質』,然後給予適性的教導及陪伴,因這是最良性的親子互動方式。徐老師在書中提供非常多的育兒方法及建議,相信能給新手父母及正苦於育兒的父母相當的協助,能營造家庭更多的歡樂及笑聲。」──范益得�科頓聚合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我常提醒家長:『父母是孩子的老師,而孩子是父母的鏡子』,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氣質,但也確實反映著父母的教養觀。請父母們帶著愛心、耐心及寬心,讓我們跟著徐老師一起『面對教養、從心出發』,陪伴孩子迎向未來。」──陳怡婷�臺中市北屯區文心國民小學校長



      「徐老師的書名《從心學教養》下得好:教養不像在庭園中修枝剪樹,更不同於訓練家犬看門,教養是一場無止境的探索,探索孩子的內心世界,努力成為孩子的供應者、保護者與陪伴者。」──黃瑽寧�馬偕兒童醫院醫師



      「這是一本融合實證醫學、接地氣的書,徐老師以多年兒童職能治療師的臨床經驗,加上親自養育兩個小孩,用最新的教養方法,引導正向情緒,點出一條讓父母有成長、克服教養困難的路,是讓家長有成就感、家庭充滿幸福感的一本好書。」──楊樹文�彰化秀傳醫院小兒部主任

    ?


     





    推薦序�徐老師是個孩子王!

    前言�孩子在演化,爸媽要跟著進化

    作者序�成為媽媽之後,開始學習怎麼當媽



    Part 1? 成為好大人,從認識孩子開始

    Chapter1? 育兒路上,甜蜜的挑戰!

    ──孩子是那道光,爸媽開一扇窗



    從「養育」到「教育」之路



    ★大手牽小手,教養慢慢來

    短暫辛勞,一輩子的甜蜜時光

    同理孩子,陪他探索大世界

    接納不完美,放自己一馬

    正面看待問題,積極找方法

    為自己打氣:妳已經很努力了!

    接納孩子真正的模樣



    ★看見孩子成長的「困境」



    Chapter2 每個孩子背後都是一個大故事

    ──認識九大「天生氣質」,看懂孩子的行為模式



    ★活動量→孩子身體活動的頻率和強度

    ★規律性→身體動作和生活作息的可預測性

    ★注意力分散度→被外界刺激吸引的程度

    ★趨避性→面對刺激或陌生情境的反應

    ★適應度→面對新事物或環境的調適情形

    ★堅持度→持續並克服困難的程度

    ★反應閾→能引起孩子反應的刺激強度

    ★反應強度→對刺激或情緒的表達強度

    ★情緒本質→在各種情境下的情緒反應



    Chapter 3? 手足教養,考驗爸媽的用心與智慧

    ──尊重孩子差異,放下「比較」心



    ★手足的友愛相處與爭寵之戰

    大寶與二寶的愛恨情仇

    用愛引導,讓手足成為彼此的依靠

    手足爭吵,處理有技巧



    Chapter 4 看懂孩子的內心戲,正向情緒教育

    ──觀察、感受情緒波動,平心靜氣有方法?



    ★陪孩子探索情緒,認識自己

    幫助孩子連結上下腦

    幫助孩子平衡左右腦

    察覺孩子情緒的祕密

    引導孩子觀察自己的情緒



    ★面對不同情緒宣洩類型的孩子

    生悶氣的孩子

    大哭大鬧的孩子

    打人摔東西的孩子



    ★給孩子時間「處理情緒」

    放下責罵,讓孩子心中留下愛的記憶

    陪孩子「轉移」和「宣洩」情緒



    Part∼六歲黃金期,陪在孩子成長的起點

    Chapter 5 小小孩的身心發展與自理能力

    ──刺激多元感官學習,引導孩子階段性成長



    ★從「發展里程碑」看孩子成長

    爸媽不幫忙,才能「幫」孩子成長



    ★○∼六歲孩子的成長發育

    動作發展

    認知學習

    克服分離焦慮

    如廁練習

    睡眠時間

    飲食調整

    語言學習

    溝通與表達



    Chapter 6 親子一起玩,玩出腦力和學習力

    ──分齡遊戲&創意勞作,手腦並用快樂成長



    ★大腦關鍵四能力 VS. 分齡遊戲

    身體運用力→肌耐力、肢體協調、動作計畫、視動整合能力

    雙手創造力→手部力量、手指靈活度、雙手協調及手眼協調

    專注學習力→隨年齡增加,延長專注同一件事物的時間

    表達溝通力→用適當的語氣清楚表達意念



    ★動手生腦力!陪小小孩玩創意勞作

    繽紛水彩畫

    創意蛋糕盤勞作──鯨魚和小鴨

    觸覺遊戲袋Sensory Bag

    DIY乳牙保存盒



    Part 3 七∼十歲,陪學齡期孩子迎向成長挑戰

    Chapter 7? 從家庭到學校,小學生爸媽的第一堂課

    ──迎接更大環境與人際關係的考驗



    ★學齡期孩子的成長與調適

    建立一生受用的學習態度

    孩子各成長階段的身心變化

    放手吧!讓孩子成長



    ★學齡期孩子成長的疑難雜症

    不專注

    坐不住

    人際互動困難

    競爭與壓力

    恐懼�膽怯

    說謊



    Chapter 8? 在遊戲和生活中,提升學習力與作文力

    ──用遊戲結合五感多元刺激,奠定基礎能力



    ★學齡期孩子的親子遊戲

    線的迷宮

    終極密碼

    誰是拳王(剪刀石頭布)

    最後一顆

    撕紙(撕形狀、數字、長度)



    ★提升語文力:接觸大自然&累積生活經驗

    用心引導,陪孩子練習寫作



    ★加強作文力的居家小遊戲

    提示猜謎

    生字跳格子

    造詞比賽

    拉長句子



    後記�找回教養初心──今天,你陪孩子了嗎?

    ?





    推薦序?? ?



    徐老師是個孩子王!



    黃瑽寧�馬偕兒童醫院醫師




      徐老師是個孩子王。我不知道她是從很久以前就是個孩子王,抑或是生了兩個兒子,變成名副其實「純男舍舍監」之後,才砥礪出現在的模樣。我曾經仔細觀察,她如何與陌生孩子拉近距離,想偷學幾招;沒想到,他對各種不同性格的孩子,使用的策略都不一樣!

     

      面對害羞內向的孩子,首先她會先露出招牌「徐式笑容」,當作示好的破冰動作。但兩人眼神接觸僅僅一秒鐘,徐老師會立刻將目光轉向團體,故做輕鬆地做別的事,不讓孩子感受到任何壓力。接下來,徐老師會不斷地用眼光的餘角試探孩子,甚至在擦身而過時,偷摸幾下孩子的背部,對孩子做出無聲的邀請:「一起來玩吧」?就這樣慢慢順藤摸瓜,害羞的孩子內心看似準備好了,徐老師便適時牽起小手,一起融入團體遊戲當中,孩子也展現不同於一開始的害羞表情,露出燦爛的笑容!



      但如果碰到人來瘋的孩子,徐老師卻會使出一百八十度完全不同的招式。她眼睛大剌剌的直視這些調皮鬼,「欸」來「阿」去的跟孩子們稱兄道弟,蹲下來跟彼此勾肩搭背。最厲害的是,她每一分鐘都可以說出稱讚孩子的話,讓這些平常老是被罵搗蛋鬼的小孩,彷彿遇到此生的知己一般。面對這些孩子,徐老師三不五時就會對他們下挑戰指令:「看誰能完成這個」、「我們來比賽那個」,在一起的時間永遠沒有冷場,笑聲不絕於耳。



      徐老師為什麼這麼有本事?我看了本書第二章的標題「每個孩子背後都是一個大故事──認識九大天生氣質,看懂孩子的行為模式」,才恍然大悟!這九種氣質包括:活動量、規律性、注意力分散度、趨避性、適應度、堅持度、反應閾、反應強度與情緒本質,套用在每一個不同的孩子身上,造就了多元的兒童性格。原來「孩子王」的稱號名不虛傳,是因為在徐老師多年專業領域的經驗中,早已駕輕就熟於不同氣質、不同個性孩子的相處模式,也因為她願意「理解孩子的內心」,才能順利的「成為孩子的朋友」。



      上帝創造每個孩子,都放了一顆獨一無二的心思在那小腦袋中;孩子並不完全是父母的翻版,更不應該被拿來與其他孩子做比較。徐老師的書名《從心學教養》下得好:教養不像在庭園中修枝剪樹,更不同於訓練家犬看門,教養是一場無止境的探索,探索孩子的內心世界,努力成為孩子的供應者、保護者與陪伴者。唯有當父母願意拋開育兒的刻板印象,願意《從心學教養》,生養孩子才會成為一件美好、幸福與豐富的人生經驗!



    前言



    孩子在演化,爸媽要跟著進化



      二○○二年,我開始在國中小及幼兒園進行巡迴諮詢,當時的學校老師很積極學習如何幫助特殊兒童在校的生活和適應。其中有些老師在我到校服務時,會拜託我幫忙看一下班上有狀況的孩子,而我當然樂意給予老師一些教學上的建議。



      漸漸地,這些「有狀況」的孩子在班級中愈來愈多;老師們很納悶,為何這些聰明的孩子愈來愈坐不住、老是分心拉不回來,更時常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和同學相處衝突不斷。第一線的教育工作者明顯感受台灣的孩子正演化成新的世代,而家長的教養能力似乎沒有跟著成長,還停留在過去那個「分數至上、孩子就是要聽大人的話」的觀念。



      孩子的言行反映爸媽的教養態度



      這也難怪,從未上過父母課的大人在成為爸媽後,開始焦慮地四處尋找方法來「解決」孩子的各種問題──有時候奏效,爸媽鬆了口氣;多數時候是行不通的,爸媽失敗挫折、孩子情緒反彈,親子間產生衝突,彼此關係盪到谷底。大人似乎把教養孩子視為解數學習題,拚命找公式套用在孩子身上,卻根本沒仔細看題目:孩子怎麼了?孩子需要的是什麼?



      於是我開始四處演講,無論是國小、幼兒園、保母系統,或公家、私人單位,抑或家長揪團,不管對象是家長、老師、保母或專業人員,我努力想讓更多大人們從「心」認識眼前這些聰明卻很難教的孩子──我相信,只要能翻轉一位家長看待孩子的態度,台灣就多了一兩位被賞識的孩子;只要能翻轉一位老師的教育方式,台灣就多了二十位被看重的孩子。



      不過,我也體認到,孩子種種行為與狀態,其實反映著爸媽的教養態度與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這些年與家長做諮詢會談,我發現許多爸媽會互相指責對方育兒的失職,或家庭成員間因孩子而有衝突爭執,讓我著實心疼孩子的處境和大人間的情感耗損,畢竟教養的不一致或衝突,會讓孩子無所適從,而導致更多行為心理或適應問題。唯有爸媽成為彼此的教養夥伴,共同討論擬定教養方向、相互提醒和打氣,才能灌溉給孩子最多的愛和祝福。



      不必完美,成為愈來愈好的大人



      為了幫助更多在教養路上徬徨困惑、想改變現況且愈來愈好的大人,我將十幾年來陪伴無數孩子和父母成長的互動歷程,結合本身職能治療專業及現代醫學科學教養觀念,以及陪伴兩犬一路走來的實戰經驗,整理成這本書。



      本書從孩子的天生氣質、各領域發展、手足相處、不同年齡常見疑難雜症等各種角度著手,幫助大人們學習觀察、用心賞識孩子與生俱來的特質;再者,透過介紹分齡的促進發展遊戲,來協助大人們成為孩子最喜愛的陪伴者,進一步創造屬於親子之間的美好回憶;最後,我分享自己和多位媽媽在育兒路上的心路歷程,從過來人角度寫下「給從前的自己一些話」,給在教養過程曾經懷疑、沮喪、生氣、自責的妳,一些溫暖能量,幫助妳找回那顆愛孩子的初心──我們不必是最完美的大人,但要一起努力成為愈來愈好的大人。



      期待這本書能幫助各位與另一半及家人做有效的溝通,一起和孩子學習成長,共同珍惜陪伴的時光。



      成為媽媽之後,開始學習怎麼當媽



      十多年前從醫學院畢業後,我開始從事兒童領域工作。當時的我,認為孩子的發展都按照教科書的里程碑走,所以每見到一個孩子,便會在腦袋裡進行「評估」,看看有無落後情形。就這樣,工作上遇到的孩子們,我每每都會用標準化評量表來找出其不足之處,想盡辦法在短暫的治療時間內提升孩子的能力,甚至設計居家活動,讓父母能在家陪孩子一起練習。



      當父母願意配合、共同為孩子的成長來努力,孩子的明顯進步成了我最強大的成就感來源;相反地,若父母的動機及配合度較低,孩子的表現停滯、甚至退步,也不免讓我百般無奈。雖然不清楚這些孩子的家庭情況,但依舊期許自己能幫助大人看見孩子的成長。



      踏上「活生生」真實版育兒之路



      當我懷上老大海寶時,仍繼續臨床的小兒職能治療工作到預產期前幾天,每天帶著肚子裡的海寶跟肚子外的大寶們玩耍,因此海寶的胎教音樂,是肚皮外面我和小哥哥小姊姊們講話及遊戲的聲音。



      實在等不及要和海寶見面的我,在孕期四十週又一天的早上吞下催生藥,花了五個小時把海寶擠出來,婦產科醫師和護理師都誇我是匹黑馬,第一胎生產如此有效率!然而,我根本笑不出來,因為生產結束才是痛苦的開始。插導尿管、脹奶、擠奶、塞奶,甚至乳腺炎,產婦最不想碰到的所有情況都發生在我身上──當時我的憂鬱程度可想而知。好在海寶是個典型的天使寶寶,規律性很高的他,在滿月後便可連續睡上六個小時,降低了我這個新手媽媽的焦慮,也展開了我的育兒之路。



      看著教科書上的兒童發展活生生在我面前進行,真是件奇妙的事!我全心全意觀察海寶的一言一行,陪伴他探索家中每一個角落,而海寶也用最真誠熱情的笑容和擁抱回應我的愛。但,生活並不總是如此美好,海寶會厭奶、會把副食品吐出來、會故意做一些挑戰大人的動作;隨著年紀增長,海寶更愈來愈有自己的想法,不如他意時,甚至會尖叫、大哭、躺地板……此時我才開始明瞭體會,養育孩子遠遠超過教科書上所寫的內容。



      如何在日常瑣事中保有好心情來陪伴孩子,是媽媽們最困難的課題;這樣的親身經歷,讓我在後來的日子面對家長時,更能同理爸媽的處境和心情。



      家有兩寶大不同,另一場育兒挑戰



      小寶出生時,海寶剛好兩歲,我天真地以為有第一胎的經驗,養兩個孩子應該不會有困難。事實證明,這想法真是荒謬至極啊!



      不同於海寶哥的高規律性,小寶弟從小便是不按牌理出牌的傢伙。何時要睡、何時要喝奶,並沒有規律的時間,加上下唇總是內收,以至小寶無法用正確姿勢含乳,每次親餵都讓我痛到想放棄,光是親餵母乳這件事就讓我挫敗無比。



      而坐完月子回到家,更是苦難的開始。



      半夜至少討奶兩次的小寶,是個高口腔需求的孩子,直到兩歲才逐漸能一覺到天亮;光是睡覺這件事,就讓我充分意識到小寶是不同於海寶哥的孩子。



      至於海寶哥,在小寶回家後,也開始出現一些退化吃醋行為,所幸情況並不嚴重,也還算是相安無事。直到小寶開始會爬會走路、去拿哥哥的玩具……世界大戰正式宣告開始!



      每天我得處理兩人的糾紛、先後或同時來討抱討愛、拎著兩犬外出放風、吃飯喝奶洗澡睡覺,說不累、不心煩是騙人的。



      除了手足相處,讓我感觸最深的是兩寶的個體差異。同星座的兩寶,有著完全不同的先天氣質:海寶活動量中等、小寶活動量較大;海寶堅持度偏高、小寶是低堅持度;海寶注意力不易分散、小寶的注意力持續時間較短。同樣進行親子共讀這件事,海寶在未滿一歲時便會主動拿書看,而小寶老是邊跑邊聽故事,直到兩歲半才自己選書並坐下來看。



      這才明瞭,同一間工廠製造的孩子會有如此巨大的差異,而適用在老大的教養方法卻可能被老二推翻……該如何兼顧兩寶的發展和需求,真是爸媽最大的考驗。



      育兒時光匆匆,留下愛的存款



      我和兩寶這樣每天膩在一起沉重又甜蜜的生活,在海寶哥上幼兒園中班後,改變了。



      每天早上八點送孩子進校門、下午四點接回來、晚上九點上床睡覺,我們和海寶哥相處的時間突然減少為五小時。白天一打一的生活變得輕鬆,但也有點惆悵,小寶似乎也不適應獨自一人的時光,在家時變得更黏我,想到就問:要去接哥哥了嗎?



      時間在小寶進幼兒園中班、海寶上小一之後彷彿快轉般,我努力調整工作讓兩寶不上安親班。雖然不須被評量練習卷壓榨課後時光,日子終究還是在開學、小考、月考、結業式中悄悄流逝。



      儘管現在的我,不必如從前嬰幼兒時期把屎把尿那樣「勞力」,但陪孩子解決每個階段遭遇的不同問題,轉換成「勞心」。



      三年前,我進入產後護理之家(月子中心)擔任育兒顧問,每每看到那些疲憊的媽咪擁著寶寶入懷時的滿足喜悅,內心的感動無法言喻,但也不禁感慨,這樣單純疼惜孩子的初衷,將在日後的親子衝突中逐漸被大人所遺忘……



      也因此,每逢夜深人靜時,我格外懷念過去和兩寶那段無可取代的日子,更不斷省思:從前所堅持的那些非得建立的原則,如今都不再重要;過去孩子讓自己十分頭疼的種種行為,現在也早就忘得一乾二淨。唯一剩下的,是我和孩子之間愛的存款。

      

      正因為自己在教養路上走過這一回,希望能透過分享自己的故事來穩定爸媽們不安的心,更盼望大人們暫停尋找「萬用育兒公式」,蹲下來認識自己的孩子,慢下來陪孩子創造屬於彼此愛的記憶,等到孩子長大後,也才能少些後悔,多些溫暖迷人的回憶。



    ?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