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秘密花園
定價93.00元
8
折優惠:
HK$74.4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閱讀甜甜圈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3285601
呂嘉紋(紋紋阿桑)
遠流
2019年5月29日
107.00 元
HK$ 85.6
詳
細
資
料
ISBN:9789573285601
叢書系列:
親子館
規格:平裝 / 256頁 / 14.8 x 21 x 1.55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親子館
分
類
親子教養
>
潛能/學習力啟發
同
類
書
推
薦
線上高效讀書法:提高孩子學習意願的活用術
小熊媽親子學英語私房工具101+【小熊媽自學英語寶典二部曲】(暢銷修訂版)
十堂說話啟蒙課,孩子開口不再忐忑:速讀、背誦、複述……從不善言辭到侃侃而談,孩子只是欠缺一點口才訓練
為什麼別人的孩子那麼有創意?注意力×觀察力×想像力,開發右腦,訓練思維,打開創新的大門!
從怕學習到愛學習:名校和家長都肯定的自主自律學習
內
容
簡
介
讓「閱讀」,
不再只是填寫一張張枯燥乏味的「心得記錄單」而已,
而是一趟又一趟充滿歡聲笑語的美麗旅行!
師鐸獎得主呂嘉紋(紋紋阿桑)在教育現場16年的寶貴經驗,設計出「閱讀甜甜圈」讀書會指導工具書。活動的座位排列方式,是在帶領人旁邊圍成一個大圓圈,整個過程充滿了樂趣,可以讓人彷彿吃了鬆軟可口的甜甜圈一樣,留下齒頰芳香的好味道,所以,才會把這個共聊讀書會的名稱,取名為「閱讀甜甜圈」。
?
在舉行共讀聊書會的時候,我們一定要清楚知道──這是一個觀念溝通、想法交流、集思廣益和創意激盪的美好過程,而不是一種思想的複製、知識的灌輸或是某種知識信仰的獨尊,更不可能像長官對部屬、大人對小孩的訓話一樣,強勢的一方,不斷讓言語像滔滔河川一樣不停的怒吼,而較弱勢的那一方,只能唯唯諾諾、不敢吭聲的低頭默默承受。
?
而「閱讀」不只是「讀書」而已,除了書籍以外,舉凡一張海報、一部電影、一首歌曲、一朵鮮花或是路邊的一棵樹,全部都可以變成我們閱讀的材料,而我們也應該如同美國詩人布萊克所形容的:「在一粒沙中,我看到了一個世界;在一朵花中,我看到了一個天堂。」
?
這個讀書會指導工具書,不僅可已在各大校園內複製推廣,也適用於各種類型的讀書會、成長團體及工作坊,甚至可以深入到每一個家庭,建立一個學習型的書香社會。
名人推薦
專文推薦|
洪蘭(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創所所長)
田耐青(臺北教育大學教育系副教授)
秦夢群(政治大學教育學院創院院長)
林玫伶(臺北市國語實小校長)
邢小萍(臺北市永安國小校長)
宋怡慧(作家�新北市立丹鳳高中圖書館主任)
陳清圳(雲林縣華南國小/樟湖國中小校長)
?
聯名推薦|(依姓名筆畫排序)
方素珍(知名兒童文學作家)
林美琴(國際讀寫推廣專家)
柯華葳(清華大學學習與科技學系教授)
陳昭珍(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教授兼教務長)
陳麗雲(兩岸人氣語文教師)
溫美玉(全臺最大教學社群創辦人)
我常以「聊書」作為閱讀推廣的途徑,期盼能在分享與對話裡,與書本建立更親密、溫暖的聯繫,這種聊書文化的形成,也是閱讀素養的體現。很高興這樣的理念在這本書裡看見詳實的步驟與實踐過程,這是校園內推廣閱讀的希望藍圖。------- 林美琴(國際讀寫推廣專家)
?
嘉紋閱讀推廣讓我最讚嘆的,就是他總是智慧且耐心的從實務操作中不斷進行思考與創新,掌握現場最關鍵的痛點並予以痛擊。例如:數量與品質、時間與成效、人數與形式、內容與素材……。所以《閱讀甜甜圈》堪稱是現階段最厲害的共讀升級版。------ 溫美玉 (全臺最大教學社群創辦人)
?
?
目
錄
閱讀甜甜圈∼∼十人共讀聊書會的籌劃與實作寶典
第一章 「閱讀甜甜圈」的實施背景...
第一節 初任教務主任的雄心壯志....
第二節 共讀方式的折衷調整....
第三節 「閱讀甜甜圈」的名稱由來....
第四節 一個綺麗的幻想....
?
第二章 「閱讀甜甜圈」的歌詞含意...
第一節 關於共讀人數的限制....
第二節 關於共讀隊形的安排....
第三節 關於共讀地點的選擇....
第四節 從聊天到精緻的聊書....
第五節 關於共讀成員的地位....
第六節 關於共讀素材的選擇....
第七節 閱讀立體化的最佳展現....
第八節 以身作則的閱讀好榜樣....
第九節 閱讀甜甜圈的深遠影響....
?
第三章 「閱讀甜甜圈」的書目建置...
第一節 不必另外花錢的共讀書籍來源....
第二節 比「預算」更重要的事情....
第三節 共讀書單的篩選方式....
第四節 書箱的借用與管理....
第四章 「閱讀甜甜圈」的聊書頻道...
第一節 先來一塊美味的「禮貌三明治」....
第二節 再來測一測你的「膽量麥克風」....
第三節 打開你的「聊書四頻道」....
第四節 搭配你的「閱讀觀景窗」....
第五節 「聊書記錄表」的範例解說....
?
第五章 「閱讀甜甜圈」的實際範例...
第一節 以「社團分組」的方式來進行....
第二節 「故事義工團」的幸福分享會....
第三節 尋找一位專業的「繩結講師」....
第四節 「自治市幹部」的典範聊書會....
第五節 「田徑代表隊」的遊戲講師群....
第六節 期末「共讀聊書博覽會」? ?
?
序
序
獨閱樂,不如眾閱樂
?
對於我來說,我常常會有這樣子的感覺——每一次,當我們把書本拿起來,就好像是抵達了機場或是車站的櫃台報到,隨著書中的內容一頁頁被翻開來閱讀,就立即展開了一趟又一趟美麗的旅行。
有的人喜歡在繪本的花園裡悠閒散步,有的人習慣躲到寓言的修道院裡沈澱思緒,還有的人則是迷戀於奇幻小說叢林裡的驚奇探險……。不管最終選擇的是要在哪一種書籍類型的「國度」裡旅行,我們在閱讀時的心情應該是輕鬆而且愉悅的,心靈應該是充實而且飽滿的,不是嗎?
但是曾幾何時,在教育的最前線,我們這一趟趟閱讀旅行最終的結果,竟然演變成是透過「課外書籍閱讀的冊數」或是「閱讀心得記錄單填寫的數量」來評比及衡量?這就好像有個表情嚴肅的警衛守在入境大廳的門口,他懷裡抱著一大疊制式化的「空白心得記錄單」,完全不關心你剛剛是從哪個國家凱旋歸來?也不管你的心裡是否有滿滿的旅遊新鮮事想要跟別人一吐為快,來!全部都坐到一旁去,安安靜靜、認認真真的填寫好這一張張制式化的表格內容以後,才准許你再度踏進國門。
如此一來,閱讀,就迅速變成了一趟趟枯燥乏味的孤獨旅行,也不再是一種既甜蜜又幸福的享受,冥冥之中,這樣子的方式只會讓孩子們與主動閱讀、沈浸在閱讀樂趣的距離,變得愈來愈遙遠、愈來愈被動了呀!
為了改善這個在閱讀教育現場沈痾多年的病症,這些年來,我精心規劃了一系列取名為「深耕閱讀。悅讀生根」的行動方案(而「閱讀甜甜圈」共讀聊素會就是其中的一項),我希望透過這些方案的實施以及師長們像農夫一樣辛勤的耕耘,不只可以明顯提升孩子們的閱讀能力,也期盼那一顆顆「悅讀」的種子,可以在他們的心中生根、發芽,並且日漸茁壯成為一棵翠綠盎然的大樹。
比較特別的是,「閱讀甜甜圈」不只是一首有押韻的詩,也是一首可以演唱的歌曲,它甚至還是一份推動「十人共讀聊素會」的操作手冊,更是我們學校藉以提升小朋友們的閱讀素養與能力,一個不可或缺的「精緻閱讀」實施方案喔!
它除了是針對「過去我們推行兒童閱讀運動的嚴重缺失」(對於「閱讀數量」的盲目追求)的徹底改進之外,也是想要對國內目前大多數學校在「圖書採購」以及推行「班級共讀」方式的重新調整。
最近,當出版社的編輯開始和我討論新書出版的相關細節時,我才驚訝的發現:「天啊!從民國八十八年臺北市興華國小全校積極推廣『共讀』活動給予我的觀念啟發開始,到如今我《閱讀甜甜圈──十人共讀聊素會的籌組與實作寶典》的新書即將出版上市,剛好整整歷經了二十年的寒暑啊!」
這二十年來,儘管我從一位班級導師、到組長、各處室主任,最後又重新回到了班級導師的身分;也度過了調校、籌辦學校百周年校慶、結婚、生了兩個貼心的寶貝女兒、出版了筆記教學的暢銷書等生命的各個重要關卡,但是,「閱讀甜甜圈」這個優質的閱讀方案,卻始終像一罈陳年的老酒般,愈存愈香、愈存愈散發出許多濃烈的閱讀推廣的好故事出來啊!
在閱讀這本書的同時,請您不要被其中一些原則性的建議(例如:共讀的人數、隊形的安排、地點的選擇)給限制住了,也不要誤認為它只適合在國小的校園內複製推廣,舉凡各種類型的讀書會、成長團體以及工作坊,甚至它也可以深入到每一個家庭,幫助我們建立一個學習型的書香社會喔!
以我們家為例,我和老婆常常載著家裡的兩個寶貝(姐姐六歲,妹妹三歲),到各個藝文場所觀賞各種類型的表演,然後,在每次開車回家的路上,我們全家人就會七嘴八舌、嘰嘰喳喳的踴躍發表自己的心情與想法,有時是「圈圈頻道」,有時是「叉叉頻道」,更多的時候是「問號」以及「雙箭頭」的頻道(這些專業的術語,請您趕快翻閱我書中的介紹,保證您一看就懂,而且可以立刻上手),而這也是我截至目前為止,所帶領過數百場「閱讀甜甜圈」共讀聊素會當中,成員的年紀最小、人數最少、帶領的次數最頻繁的一個群組啊!
在此,我殷切期盼您也可以和您的孩子、學生、辦公室的同仁、好朋友們,「一起」手牽著手、心連著心、圍聚成一個圓圈圈,「一起」尋找生活周遭各種不同類型的素材、「一起」共同閱讀及經歷、「一起」像聊天一樣的交換彼此的心情與想法、「一起」不斷激盪出一道道智慧的浪花,最後達到「獨閱樂,不如眾閱樂」的美好目標。
推薦序
閱讀要重質不重量
洪蘭
這本書一針見血的指出了臺灣推動閱讀的困境,它不但指出錯誤,而且還建議了改進的方法,是一本值得教育者思考的好書。
差不多二十年前,政府用公權力來推動閱讀,短短一年的時光,小博士、小狀元紛紛出籠。有一次,某校長邀我去參加閱讀成果發表會,並頒獎給這些小博士。有一個二年級的小朋友讀了九百本書,書堆起來跟她的身高一樣,真是「著作等身」。在典禮開始前,我看她很緊張,在台上發抖,便想用閒聊方式來替她舒壓。我指著桌上那些琳瑯滿目的繪本,問她最喜歡哪一本?她搖搖頭答不出來。我拿起最上面一本說:來,講個故事給老師聽!告訴我這本書在講什麼?
那時正好哈佛大學的史諾教授(Catherine Snow)發表了研究報告,認為說故事給同學聽是最好的驗證閱讀效果的方法,因為說故事時,動用到詞彙、故事結構、邏輯順序及孩子對故事的解釋,所以我也想試一試。看到這孩子仍是搖頭,我就說,老師很想聽你說故事耶,這麼多本書,你隨便拿一本講給我聽好嗎?這時她突然大哭起來,告訴我她一本都沒讀過,是她媽媽叫她抄學習單,把書名、作者、出版社都抄上去,然後抄一句「佳句摘錄」,再在紙頭旁邊的空白欄隨便畫一張圖交上去就好。因為老師並沒有拿著書去核對圖有無對應故事,所以她媽媽每個禮拜天都帶她去市場樓上的社區圖書館抄學習單,一天可抄二十多本,但是她自己一本都沒看過。
我聽的目瞪口呆,臺灣竟有這種父母,為著小博士的虛榮,不擇手段的要孩子做假,替孩子做了最壞的榜樣。我把老師和家長都找來,想不到家長不但不認錯,反而當場打孩子一個耳光,罵她多話。最後,校長以孩子臨時身體不舒服,先行離場為理由,獎盃沒有發給她,但也沒有說為什麼,因為必須保留孩子的顏面。
這是我對臺灣閱讀重量不重質的方式很不以為然的原因之一,我跟老師說,不要寫學習單,不要把閱讀變成功課,要鼓勵學生講故事給別人聽,孩子一定要懂,才講的出來,尤其在二十一世紀,能夠正確表達自己的意思很重要,空有滿腹經文,口不能言,也是枉然。
另外,作者所提到的買書弊端,那更是令我痛心疾首,因為我曾經和信誼的張杏如執行長、遠流的王榮文董事長坐在教育部購書委員會中。政府終於要撥款買書給小朋友看了,我們都很興奮,想不到政府有個最低標的政策,我們所開的書單都不行購買,因為好書比較貴,能夠買的是不到一百元一本的爛書,我看到「減肥十八招」這類一本五、六十元的書時,真是大吃一驚,這種書不值得看,傷眼還費神。可恨負責買書的南部某校長大言不慚地告訴我,這是行規,叫我不要興風作浪。這個情形在九二一地震餘款成立閱讀協會後,改善了很多,現在買共讀的好書已經形成風氣,學生應該有好書可讀了。
這本書令我想起二十年前的怪事,臺灣有在進步,只是速度太慢。孩子的學習和成長都不能等,請問在這二十年間,又有多少孩子,因為政府的蹉跎,沒有讀到好書就畢業,進入社會去工作了呢?沒有閱讀習慣的孩子,他一生是不一樣的。
?
閱讀是觀念溝通與激發創意的美好過程
秦夢群(政大教育系特聘教授)
?
作為一名國小老師,本書作者利用小組討論,將班級以十人為單位劃分,鼓勵學生在閱讀中討論與思索。其突破了以往台灣教育制式思維下,僅注重閱讀的「量」,卻輕忽閱讀後是否具有「質」的迷思。基本上,缺乏思考與檢視,形式的閱讀僅是囤積資訊於大腦,難以建構出具有脈絡性的知識。為預防陷入「知識斷裂」的困境,教師必須伺機架設思考鷹架,經由理解、詮釋、與批判的過程,引導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獨立攀爬論證,以真正達到質量並重的目標。
本書內容隱隱透露出台灣教育自410教改、九年一貫教育,乃至十二年國教推行的困境。其中牽涉建構主義、後設認知、教師中心、認知取向、社會文化認知等相關專業理論。難能可貴的是,作者能以深入淺出的筆觸,帶領讀者走入繁花似錦的閱讀園地。閱讀應是觀念溝通與激發創意的美好過程,而非特定思想的複製與獨尊。此是推廣閱讀教育必需要謹記在心的。
閱讀本書,宛如品嚐鬆軟綿密的可口甜甜圈,令人回味無窮。茲推薦給所有關心教育的朋友,此趟閱讀旅程絕對會收穫滿滿。
?
巧手點撥閱讀心
宋怡慧
?
培養出我今日成就的,是我家鄉的一個小小圖書館。──比爾•蓋茲
?
我們身邊從未缺乏好書,只是我們少了遇見它的靈犀之眼。一如美國詩人布萊克說的:「在一粒沙中;我看到了一個世界;在一朵花中;我看到了一個天堂。」
呂嘉紋老師展現一位推動閱讀師者為孩子無私提燈的熱情,更讓我感動的是,《閱讀甜甜圈》不只是你我推動閱讀的良友,也是讓大家發現閱讀美善的隱形翅膀。原來,所有創新都是勇於嘗試;所有構想都是善於累積。
?
徐志摩說的:「我的眼是康橋教我睜的;我的求知慾是康橋給我撥動的;我的自我意識,是康橋給我胚胎的。」呂嘉紋老師《閱讀甜甜圈》如何讓孩子走進閱讀的世界?他提供怎樣的閱讀階梯,帶領學生閱讀領航?呂嘉紋老師的共讀聊素會採用多元化的閱讀素材,讓孩子從讀書、讀人、讀世界三個層次,打開閱讀的五感,走向終生學習的桃花源,就像雨果說的:書籍是造就靈魂的工具,讓孩子打開一本書,就是通往智慧殿堂的起始。
?
呂嘉紋老師的閱讀快餐車平台有許多與美食結合的閱讀活動名稱,例如:閱讀必勝課談的是讀報教育;故事鮮果汁談的是說故事的實況;閱讀魷魚絲談的是提升閱讀技巧的課程……諸如此類有設計包裝的閱讀課程名稱,不只創意無限,也蘊含老師設計課程的繆思與巧藝。
?
我特別驚艷呂嘉紋老師在「共讀對形」上的實驗精神。為了避免全班集體式共讀的缺點,他提到:共讀需要隊形的安排,參加共讀聊素會的夥伴,彼此在座位與座位之間的距離不可以相隔太遠,孩子們必須很輕易而且很清楚看到其他夥伴的臉。呂嘉紋老師刻意讓孩子從四人為一組,提供他們如何和他人聊天的技巧,也提供擴增為五人、十人為一組的方式,他認為:最常排列的共讀聊素會隊形是同心圓圈。呂老師讓學生做中學,擁有表達的素養,從聊天具備重要的三個要素——嘴巴要講,耳?要聽,頭腦要想開始,讓閱讀甜甜圈的每位成員認同彼此地位都是平等的,每個人所說的每個想法都具有同等的價值。
接著,呂嘉紋老師發現:在不同情境閱讀,心境也會跟著不同。因此,共讀聊素會從教室遷徙到專科教室、圖書館或是會議室等地方,換個地點都能與閱讀激盪出不同的火花。最後,呂嘉紋老師若遇到學生在對話場域出現的負面言行時,老師會立即制止並且當場給予適當的指導或糾正。我相信:老師從日常生活啟動愛與榜樣的身教、言教,就能產生孟母「斷杼教子」的教養功效。無論是家人或師長,從愛為出發,以身作則的閱讀榜樣,是陪伴孩子走進閱讀的世界,甚至陪伴他們行旅一段無憂無慮的童年歲月的關鍵。
呂嘉紋老師還給力地提出:只要我們有心,就可以找到不必另外花錢的共讀書籍來源,同時也提供我們如何把錢花在刀口上,為孩子嚴格把關,選出適合他們的共讀書目。輔以嚴謹的借用與管理,有系統地提供我們容易上手、輕鬆推動閱讀的秘訣。至於禮貌三明治、聊素四頻道等精彩實用的篇章就無法句透太多,因為心動,不如馬上行動,請大家買書支持呂嘉紋《閱讀甜甜圈》喔!
宋怡慧
師大國文系畢業、政大國文教學碩士班畢業。目前擔任新北市立丹鳳高中圖書館主任、聯合線上專欄作家、《親子天下》翻轉教育網站駐站作家、新北市立圖書館真人圖書、2017年教育部圖書館事業諮詢委員、文化部第39次線上主題書展策展人、皇冠文化集團青少年說書人、教育廣播電台行動家陽光閱聽室分享人。Facebook粉絲專頁:怡慧老師∼我們「愛讀書」
?
書
評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