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從暹羅到泰國:失落的土地與被操弄的歷史

從暹羅到泰國:失落的土地與被操弄的歷史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0853070
夏恩•史崔特
譚天
聯經出版公司
2019年6月12日
130.00  元
HK$ 110.5  






ISBN:9789570853070
  • 叢書系列:South書房
  • 規格:平裝 / 344頁 / 14.8 x 21 x 2.3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South書房


  • 人文史地 > 世界史地 > 地區史 > 亞洲地區


















    「吳哥窟是泰國的!」



      2003年,一位泰國女藝人如此爭議性地宣稱。

      對泰國人而言,他們的土地遭到竊取,視之為國殤;然而真相究竟如何?



      泰國是未遭殖民的英雄,還是失土受辱的犧牲者?



      看國家機器如何張牙舞爪地控制人民

      看當權者如何操縱歷史記憶以動員民眾支持

      一齣經過精心策畫的泰國近代史大戲,正在現實世界上演




      當歷史成為操控民心的工具、軍事擴張的理由、種族沙文主義及宗教迫害的藉口……

      理解泰國近代歷史及當今政治亂象,深刻的新省思



      一段鮮為人知、想像中的「大泰國」歷史,

      說明泰國何以與鄰國關係緊張、對西方勢力如此憎惡,

      以及不肯承認境內少數族裔的原因。



      「暹羅未遭殖民論」v.s「失落土地論」

      了解泰國近代歷史及當前政治情勢必讀!




      泰國人民一直深信他們的國家從未淪為殖民地。但政治人物、學者與其他媒體人物多年來卻總是痛斥西方殖民主義,說帝國主義者盜了泰國領土。泰國史學者總是堅稱,泰國比其他東南亞王國更能成功調適西方支配的世界秩序,為他們光榮的獨立史自豪不已。但許多泰國領導人將西方視為威脅,將泰國描繪成一個犧牲者。泰國與西方的關係顯然有些撲朔迷離。



      《從暹羅到泰國》為了探討這個難題,針對兩個重要而相互對立的泰國史學理論進行檢驗:一是眾所周知的「王室─國族主義論」,一是作者所謂的「國恥論」。前者為泰國千百年來未曾間斷的獨立歌功頌德,後者卻把泰國描述成西方帝國主義霸凌下的受害者,認定西方國家表面上大談支持與合作,事實上是在阻撓泰國的發展。根據國恥論的論述,國家是一種苦難與外國壓迫塑造的悲劇英雄。



      透過對政府與媒體資料的精闢分析,史崔特證明泰國政界人士如何運用國恥論觀點支持他們的種族沙文主義與軍事擴張,並鼓吹一種反西方的國家主義形式。他揭露泰國如何以國恥論為意識型態基礎,建立民族統一策略、發動反天主教運動,如何在二戰期間因此接受泛亞主義;泰國政界人士如何運用這種史觀重塑泰國認同,提升軍方角色,把軍隊說成民族救主。作者對泰國許多外交政策議題──包括有關柏威夏寺的當代爭議──也有獨到見解,對操控歷史記憶作法提供更全面的分析角度,並呈現深入探索暹羅到泰國的完整史觀。



    專業推薦



      王健安(「轉角國際」、「說書」專欄作家)

      林育生(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助研究員)

      許純鎰(「轉角國際」專欄作家、泰國朱拉隆功大學泰國研究中心研究生)

      黃宗鼎(獨立評論@天下「東南亞風輕史館」專欄作者、財團法人國防安全研究院助理研究員)



    好評推薦



      這本書突顯了泰國國家認同與自我認知的一個揮之不去的議題:泰國既是英雄,也是犧牲者。史崔特說明這種創傷史觀如何在泰國歷史關鍵時刻復甦,並提出令人信服的歷史細節,強而有力地佐證了他的說法。──塔瑪菈•魯斯(Tamara Loos),康乃爾大學歷史系教授



      很少法國人知道他們曾讓泰國國家主義者痛恨不已。1941年1月,隨著法蘭西帝國在印度支那解體,泰國人以再征服者姿態自居,收回1893年法國─暹羅戰爭的失土,但沒能重新取回寮國與柬埔寨。歷史學者史崔特極為精闢地分析了泰國當局如何運用這種國恥意識。──沙維爾•蒙賽亞(Xavier Montheard),《世界報》(Le Monde)外交評論員



      這段鮮為人知、想像中的「大泰國」歷史,能說明泰國目前何以與鄰國關係緊張,對西方壓力如此憎惡,以及不肯承認境內少數族裔的原因。──安德魯•納森(Andrew J. Nathan),《外交事務雜誌》(Foreign Affairs)



      這本書的作者在泰國、法國與美國蒐集大量原始材料,將研究工作做得很好,考證數據也很豐盛。它對史學辯論的許多中心議題、對時下的修正史觀都很有助益。──索倫•伊瓦森(Soren Ivarsson),《太平洋事務》(Pacific Affairs)



      史崔特精確說明了泰國當局如何以推論方式運用國恥論遂行特定目的……我認為這本書在知識上很有啟發作用。──巴汶•查察法彭恭(Pavin Chachavalpongpun),《東南亞研究》(Southeast Asian Studies)

     

      史崔特以有力的論據,說明泰國領導人如何不斷運用西方國家造成的歷史性犧牲,爭取民眾支持。這本書之所以具備影響力,另一個原因是他引用許多原始研究,包括泰國政府文件等。雖說這本書的主要訴求對象是泰國史學者,史崔特淺顯易讀的寫作方式使它也成為任何讀者的優良讀物……這本書以非常高明的手法,揭露泰國政客如何繼續利用反西方的國家主義,相當值得一讀。──《亞洲事務評論》(Asian Affairs Review)



      泰國如何利用國恥進行政治榨取,讓國恥成為一種支持它進行族裔沙文主義與軍事擴張的政治工具,一直是重要議題。本書討論這個議題,很有知識啟發性,同時也淺顯易讀。──《東南亞研究》



      這本書對史學者與政治學者特別有幫助,可以整合納入對泰國目前政治亂象的分析,非常受用。──《CHOICE雜誌》



      這本書對二十世紀泰國史,特別是泰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扮演的角色,提供了發人深省的新省思。──《逗留:東南亞社會議題雜誌》(Sojourn: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in Southeast Asia)


     





    導讀一??? 以多元角度理解現代泰國的成形 王健安

    導讀二??? 進入失土國恥的歷史世界 林育生

    導讀三??? 打破「泰」浪漫的迷思 許純鎰

    導讀四??? 以史為戒,還是以史為「械」? 黃宗鼎

    ?

    前言? 泰國史話中的「失落」概念

    進入泰國史的門戶:勝利者與犧牲者�相互競爭的論述:王室-國族主義vs.國恥論�法國-暹羅危機以及泰國現代史的誕生�國恥論效應�選定創痛�史學架構內的國恥論�各章摘要�資料來源

    ?

    第一章 ?架構損失:廢除暹羅的不平等條約

    暹羅的不平等條約�《鮑林條約》的簽署�調適不平等條約系統(一八五五-一八九三)�治外法權對主權的威脅(一八九三-一九○七)�「救贖」的一刻�小結

    ?

    第二章 ?國恥論的誕生

    通往戰爭之路�選定創痛的構築�失落土地的定義�「左岸泰國人」�我們等得夠久了�群眾示威�孩子現已長大成人

    ?

    第三章 ?國恥論與反天主教

    拉瑪五世與天主教的問題�認定天主教徒是「非泰」�剷除天主教的策略�教廷反應�北柳府的反天主教活動�迫害的結束�小結

    ?

    第四章 ?泰國與泛亞主義

    決策�推動與日本結盟�對付英國的做法�日本:我們可信的朋友�造就亞洲民族�恐懼歐美白人�小結

    ?

    第五章 ?一九四六年:戰後和解與對國殤的重新思考

    贖償過去的罪行�失土的議題�暹羅與印度支那獨立�國民大會的辯論�民眾反應�勝利紀念碑:緬懷損失�小結

    ?

    第六章 ?柏威夏:泰國的國恥論象徵

    柏威夏的歷史�泰國是狼,柬埔寨是羊�法國是狼,暹羅是羊�動員貢獻�不知感恩的施亞努�審理與判決�泰國為什麼輸?�小結

    ?

    結語

    謝啟

    附註

    ?





    導讀



    以多元角度理解現代泰國的成形



    王健安(「轉角國際」、「說書」專欄作家)



      十九世紀亞洲的挑戰




      如果想了解現代世界的起源,十九世紀的全球發展史會是個重要關鍵。在當時,早已開始好幾個世紀的全球化因科技大幅躍進,而有了更為顯著的成果,貨物、訊息與人口流動不再像過去那樣充滿風險且代價高昂。特別是以歐洲國家的角度來看,十九世紀也是個處處充滿拓展機會的年代,他們的軍隊、商人、探險家不斷往世界各地邁進,尋找更往龐大的軍事、政治或商業利益。許多現代所熟悉的事物,便在此背景下一一成形;例如現代印度之所以會生產聞名世界的大吉嶺、阿薩姆紅茶,便與英國殖民印度、大力推廣茶產業的歷史有極密切關係。



      相較於自信滿滿的歐洲國家,十九世紀對亞洲國家卻是個充滿挑戰的年代。當西方不斷以優勢技術擴展勢力範圍時,亞洲各國必須在此一迅速轉變的世界中,找到最適合的生存方式,「西化」便為其中一個選項。就如同日本雖厭惡西方帝國主義的到來,卻也能欣賞對方優勢,歷經數十年的積極學習後,順利取得「海外殖民地」,向外宣告沒有豐富資源的島國,也能成為世界列強。直到今日,日本仍是世界上相對強勢的大國之一。



      除了追求物質上的進步,亞洲國家還須藉由詮釋歷史,在嶄新的時代找到處世之道。曾在東地中海世界獨霸一方的鄂圖曼帝國,也難以抵擋來勢洶洶的歐洲軍隊,從衰弱到崩解,最終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消失。從帝國殘骸中新生的土耳其共和國知道,如果再以「帝國繼承人」自居,不僅無法適應這個新世界,更無法彰顯令人振奮的成就;在共和國的詮釋下,鄂圖曼帝國的歷史只不過是一段腐敗、黑暗、急於擺脫的過去。為了證明這點,土耳其共和國採取了許多不同於以往的政策:開辦兩性共同上課的教育場所、鼓勵土耳其佳麗成為世界選美比賽冠軍、推動大規模現代化建設等。或是更極端一點,拋棄了過往帝國政府的普世精神,與希臘進行了大規模的「民族交換」,曾混雜而居的希臘人、土耳其人不得不放棄居住好幾個世代的家園,被迫「回到」想像中的故鄉。



      透過日本與土耳其的實例可知,現代亞洲國家的樣貌或國策,並非從一開始便自己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其實是為了回應外在世界的挑戰,才逐漸演化而成。稍微試著理解他們是如何回應十九世紀的轉變,絕對有助於我們以更多元的角度理解現代世界的成形。上述前提,正是《從暹羅到泰國》的精彩之處。

    為政治服務的國家歷史



      乍看之下,《從暹羅到泰國》像是近現代泰國編年史,但書中內容遠多過於此,尤其作者以「國恥論的成形與再利用」,解釋了現代泰國如何運用歷史詮釋,發展國家政策與研擬對外關係,進而打造現代泰國的基本樣貌。作者史崔特在開頭指出,近現代泰國的歷史也是一段與西方帝國主義抗衡、並一度失敗的故事,而對泰國當政者而言,問題在於:該如何詮釋這段歷史?十九世紀中葉的泰國國王為維護尊嚴,將割讓土地一事,宣傳成維護國家獨立而籌畫的政治交易。對此,作者很明確指出,泰國確實是十九世紀少數能維持獨立的亞洲國家,但上述觀點明顯犯了時代錯置;因為十九世紀的泰國比較類似聯邦體制,與那些宣稱被迫割讓的土地之間,更像是「朝貢國」或「勢力範圍」的關係。因此,泰國政府的歷史解釋等於是利用現代民族主義國家的概念,掩蓋了與法國競爭中南半島的企圖。但重點是,無論這種觀點有多不合理,都為「國恥論」提供絕佳養分。



      在國恥論的基礎上,衍生出史崔特稱之為「選定創痛」的現象。一九三二年,泰國發生政變,國王被迫退居幕後。新政府為了鞏固權力,必須告訴人民他們所帶來的改變。首先,新政府大肆宣導泰國此前的「失土」、視之為不可分割的領地,並斷定在法國殖民統治之下的印度支那居民,無疑是失去的親族;上述說法禁不起嚴格驗證,但能有效激起悲憤民族情緒,凝聚社會輿論。這種論調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達於高峰,利用法國一時衰退,泰軍冒險向印度支那發動戰爭而獲勝。此一法、泰爭奪勢力範圍的戰爭,在官方宣傳中,被美化成「擊退西方帝國勢力、重新掌握故土」的英雄事蹟。



      民族主義的效應



      因為泰國政府的刻意為之,以國恥論為養分的民族主義形塑了現代泰國的基本歷史觀,或者至少說是難以撼動的官方態度。在過去一個多世紀,當然也有人質疑泰國官方的說法,但作者道出了一個相當值得警惕的現象:「國恥論就有一種這樣的效應:它並不強迫每個人都接受民族統一論調,但它能造就一種環境,讓有意表示反對意見的人膽戰心驚,不敢說話。」



      因此,《從暹羅到泰國》價值除了評析近代泰國史觀的形成過程,更提醒讀者過度渲染民族主義可能帶來的負面效應。就如同結尾處還進一步提到,民族主義的力量是如何消除異議:



      在國恥論當道時,政府散播許多歷史論述,讓泰國人知道他們的國家曾如何遭外國擊敗、羞辱。政治團體運用國恥論傳遞一種國家處境險惡、危機四伏的意識。它表達一種團結訊息:國人應該捐棄成見,團結一致支持政府。



      雖然大肆宣揚民族主義的年代早已過去,但民族主義從未完全消失,其仍然強韌地附著在現代國家中。如果我們放棄思辨民族主義宣揚的內容,很有可能造成的最糟結果是:「歷史」再也不是啟發思考的元素,而是控制人心的工具;以「民族大義」為口號,國家的所作所為都將毫無理由顯得合情合理,即便這會侵犯到公民的基本權利。而最後的苦果,得要數個世代才能代謝完畢。



    前言(節錄)



    泰國史話中的「失落」概念




      二○○一年年初,泰國金融市場崩潰引發的亞洲金融危機持續發酵,泰國舉國陷於苦苦掙扎中。那年三月,政府宣布一連串穩定經濟的緊急措施。在審查這些措施之後,反對黨領導人提出批判,指政府顯然未將教育納入考量。其中反對最力者,有前大學事務部常務部長維吉•薩岸(Vijit Srisa-an)等人。維吉(編按:泰國人通常用名不用姓稱呼)認為,應該將教育經費列為國家重振計畫的最高優先。他警告:「若是沒有更明確的教育政策,我們永遠掙脫不了西方殖民主義的陰影。」



      維吉這番話將泰國與西方充滿矛盾的關係展現無遺。傳統泰史作者總是說,在調適西方支配的世界秩序這個問題上,泰國比所有其他東南亞王國做得都更成功。泰國領導人很能接受外國理念與技術,很懂得如何因應不斷變化的地緣政治條件,持續調整他們的政策。許多觀察家認為,泰國之所以沒有淪為歐洲殖民地,靠的就是這種彈性。但儘管有這樣傲人的獨立史,泰國領導人仍將西方視為一種威脅。維吉沒有說明西方殖民主義如何還能繼續危及泰國福祉,但他這番話暴露出泰國民族主義論調中的一項重要矛盾:如果泰國在維護獨立這件事上做得這麼成功,像維吉這樣的領導人為什麼還這樣憂國憂民、急著想擺脫西方殖民主義?

      

      為解答這個問題,史學者近年來放棄過去將非西方社會二元化分類──不是獨立國就是殖民地──的做法,認為泰國像其他地區一樣,早自十九世紀起,已經兼而有之展現了這兩類特性。泰國史不乏成功調適與外交的例證,但也見證與西方列強持續不斷、時而暴力的對抗。這些對抗衝突造成了複雜後果。歐洲勢力在大陸東南亞的擴張,危及泰國獨立以及泰國精英的優越地位。最後,西方帝國主義與卻克里(Chakri)王朝(或稱曼谷王朝)達成妥協,建立一些保障王朝生存的條件。也因此,泰國雖說沒有淪為英國或法國的殖民地,但不斷與西方對抗、與西方妥協的掙扎,也影響到泰國現代國家認同的發展。



      為了解這項國家認同的成形,本書要檢討泰國領導人如何看待泰國與西方的關係。泰國民族主義論點是一枚兩面幣。最常呈現在世人眼前的一面,說的是泰國如何高瞻遠矚、對抗西方的現代挑戰。它誇耀泰國當局如何以獨到的本領維護國家獨立。但這枚錢幣還有較陰暗的另一面,訴說一些國家之恥。整個二十世紀,泰國領導人就將這些國恥納入馬克•艾斯科(Marc Askew)所謂「國家危急」論,作為他們軍事擴張、種族沙文主義、政治打壓,或宗教迫害的藉口。本書要檢討這第二面論點的緣起與歷史,因為如果想了解泰國國家認同,以及它對西方的矛盾態度,這是重要線索。



      進入泰國史的門戶:勝利者與犧牲者



      泰國史學界有一連串前提或主題,為所有有關歷史知識定調。這些通猜•威尼差恭(Thongchai Winichakul)所謂泰國史「門戶」的主題,確立了許多為當代政治與社會撐腰的論點。其中第一項也是最重要的一項論點是,暹羅從未淪為殖民地。暹羅與它所有的鄰國都不一樣─它沒有淪為歐洲殖民地。幾十年來,歷史學者接受這項說法,視它為一項不容爭論的事實。根據這項說法,泰國王室運用官僚改革與一套現代化措施,成功抗拒了歐洲對它的殖民企圖。泰國統治者憑藉熟練的外交救了這個王國,保住國家認同。這項說法雖說用意在解釋暹羅與西方的對抗,卻也成為早先幾個時代的歷史架構。丹龍親王(Prince Damrong)在他撰寫的大城王國(Ayutthaya)官方史中,說大城王國一直就在暹羅人死對頭──緬甸大軍的圍城之下掙扎求存。在總理披汶(Phibun Songkhram)第一任政府執政期間(一九三八-一九四四)擔任藝術部長的鑾威集•瓦他幹(Luang Wichit Wathakan)也曾經推出劇作,宣揚這說法。直到今天,對王室與保王派而言,暹羅未遭殖民論仍然是一項重要的政治法統法源。這項理論聲稱,政府最主要的功能在於保護王國的獨立與領土,鼓勵國人團結在泰王身邊,而泰王也會像過去一樣,領導國家度過任何未來的危機。



      如果第一項論點歌頌國家在殖民主義巨浪侵襲下生存,第二項論點指出為生存而付出的代價與後果,而且往往將暹羅描繪成犧牲者,而不是勝利者。我稱這第二項論點是「失落土地論」,因為凡是用到它的說法,總喜歡用地圖表達西方干預泰國事務造成的一種整體性的不公平、不榮譽,或屈辱意識。這正是這項論點的主要宗旨:說明國家整體在過去承受的不公。為達成這個目標,它指出一度屬於泰國、之後遭敵國巧取豪奪而喪失的特定地區。像第一項論點一樣,失落土地論也以一連串沒有史實根據的假定為基礎。它用現代疆界概念注入過去,畫出一個地緣空間,並將生活在裡面的人稱為泰人。這塊想像空間的大小隨年代不同而調整,然而一旦為一種說法援用,它卻變得神聖不可侵犯。它是承襲自古早過去、永垂不朽的民族國家疆界(不是近年來打造的);也因此它自然而然認定涉案地區理當為王國所有,確實是失落的土地。在將國家受害程度量化之後,這個論點的下一步就是找人擔罪。失落土地論可以強調涉案政府沒有盡到保護王國疆界的首要職責,是一種去除領導層統治法統的工具。為政治對手加上喪失土地之罪,是一種打擊他們的有效工具。反之,證明有能力收復(或擴張)國家領域,也是強調統治權的好辦法。無論怎麼說,這第二項論點都很重要,因為它提醒泰國人,不能團結在正確領導人身邊會造成禍國殃民之害。



      「暹羅未遭殖民論」與「失落土地論」以一種二元對立的形式存在。任何有關泰國史的論述都必須將兩者納入考量,但由於其中一元同時與另一元既互補又相互衝突,想將兩者納入一篇前後一貫的敘述,就必須對兩者加以增刪修整。為緩解這種與生俱來的衝突,必須為其中一元賦予一種主控或從屬的角色。泰國史學者由於傳統上總是歌頌領導人如何保衛國家獨立,他們的著作一般也以「暹羅未遭殖民論」為主角,而以「失落土地論」為配角。必須注意的是,將一個論點視為配角並不能否認它的存在。這兩個論點以二分法形式並存;因此完全否定一個論點也會毀掉另一論點的來龍去脈。強調泰國如何度過一八九三年法國-暹羅危機的有關著述,必須承認暹羅簽了許多不平等條約,還放棄對寮國土地的控制權。事實上,擔任配角的論點得經過一番消毒美化,以凸顯、而不是威脅主控論點。有關暹羅割讓土地的論述,只證明泰王國生存受到威脅,從而凸顯領導人如何保全大部分領土,免於殖民統治的英雄行徑。



      不過,在適當政治條件下,擔任配角的論點有時也可以角逐主控地位,進而改寫整篇論述。本書認為,泰國與法屬印度支那在一九四○年的邊界談判,為這類型轉變提供了理想氣氛。擴大國界的遠景,為當年處心積慮防範王權復辟的軍事統治者,帶來他們迫切需要的東西:政治法統的法源。披汶政府宣揚的民族統一主義極度仰仗失落土地論,於是把「未遭殖民論」打成配角。為構建一種可以動員整個國家的反帝國主義論述,政府將暹羅獨立傳承刻意淡化,並將一八九三年的法國-暹羅危機,描繪成一場奪走泰國土地與榮譽的失敗。泰國領導人所以在一九四一年挑起與法屬印度支那的戰爭,是因為他們深信一旦報復五十年前那場戰敗,能讓軍方取代王室,成為國家救主。



      相互競爭的論述:王室-國族主義vs. 國恥論



      主題很重要,因為史學者可以操控主題以建構論述。歌頌王室如何英雄神武、如何以高超外交手段維護國家自主的論述,總以生存主題擔綱,也就不足為奇。我們且先檢驗一下史學者在分析泰史過程中最常使用的兩個形式。泰史最常見的論述是王室-國族主義。談一八五五年《鮑林條約》(Bowring Treaty)與西方列強到來的泰史,就是這樣一個例子。在十九世紀五○年代以前,暹羅統治者依賴與中國的貿易,對西方國家加強經濟交流的要求置之不理。但在鴉片戰爭過後,許多曼谷人相信西方確實船堅炮利。拉瑪四世(Rama IV)在繼位後,邀請英國駐香港總督約翰•鮑林(John Bowring)談判新貿易關係。這次談判達成的《鮑林條約》結束了王室專賣,限制暹羅對英國商品的關稅,還為英國公民提供了治外法權。與英國的這項地標性協定,開啟了泰國與其他歐洲列強許多類似協定的先河。如果我們從王室-國族主義的角度分析《鮑林條約》,蒙固王(Mongkut,中文名鄭明,即拉瑪四世)是將資本主義經濟引進暹羅的英雄。在他超凡的領導下,暹羅去除了一切讓英國用兵的口實,透過漸進手法與西方共容。他高瞻遠矚,重視西洋影響力與科技,沒有守著老套、故步自封,而走上清朝的後塵。



      《鮑林條約》還有幾個與「失落土地」主題有關的要件。治外法權條款降低了關稅,限制了暹羅主權,也創下暹羅與西方劣勢關係的先例。整體而言,王室-國族主義的論述也承認這些要件,但把它們擺在配角地位。由於不平等條約的內容可能損及王室尊嚴,傾倒整個論述,必須強調「國家危急」意識以沖淡這類對西方的讓步。王室-國族主義的史家,遂把《鮑林條約》描繪成一種遷就與入侵之間的選項。蒙固王必須給予英國人治外法權,否則國家會淪為英國殖民地,他兩害相權取其輕,選了前者。就這樣,王室-國族主義論述主要基於生存主題,評估泰國對外互動的成功。只要國家能保有一些獨立表象,就能把即使是最嚴重的外交政策災難說成是勝利。



      基於這個理由,王室-國族主義史家擁抱所謂「竹子外交」概念─泰國的外交政策根深柢固,而且還有足夠彈性,能順應政治風向彎曲。舉例說,騰蘇•努農(Thamsook Numnonda)就認為,披汶當年憑藉竹子外交讓泰國相對安全地度過第二次世界大戰。根據她的說法,除了被日本占領四年以及戰後被同盟國迫令賠款之外,泰國的戰時策略是透過堅忍取勝。騰蘇說:「泰國的外交藝術又一次救了這個國家。當然,這也是泰國過去遭遇且克服每一項危機時一貫運用的手法。」





    其 他 著 作
    1. 東南亞三部曲之二:從緬甸、泰國到馬來西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