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比利戰爭【完整新譯本】
  • 定價117.00元
  • 8 折優惠:HK$93.6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印度如何培養出這麼多全球化人才?從日常生活、教育、政治看見印度的競爭力

印度如何培養出這麼多全球化人才?從日常生活、教育、政治看見印度的競爭力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9721165
桑吉夫.辛哈
葉廷昭
真文化
2019年7月03日
107.00  元
HK$ 90.95  






ISBN:9789869721165
  • 叢書系列:認真職場
  • 規格:平裝 / 224頁 / 14.8 x 21 x 1.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認真職場


  • 商業理財 > 管理與領導 > 管理學

















    ★從日常生活、升學方式、海外聯繫網,看見印度的競爭實力!



      —微軟執行長

      —哈佛商學院院長

      —德國銀行共同執行長

      他們都來自印度!



      印度究竟是如何培養出這麼多世界首屈一指的「全球化人才」的呢?



      印度近年來科技業進步很快,然而國內的貧富差距依然存在:現代高樓和貧困區共存、超跑和牛車共用道路,在這種巨大差異的表象下,到底哪些力量推動著印度往前進?



      和一般從歷史、政經結構宏觀角度觀看印度的書不同,作者為出身在印度貧困家庭的市民,書中的視角專注於日常生活、升學管道的選擇,到國家政策的改變,他一路走向成功的過程,正是揭露為何印度產出這麼多全球化人才的最佳例子。



      作者在大學畢業後即在日本就業和創業,旅居日本二十多年,對於日本和印度在生活、企業文化、投資心態等領域的巨大差異,有著精闢的分析。台灣的企業文化和日本相近,因此,無論是想投資印度,或是想吸引更多的印度高科技人才,這本書的剖析值得細細閱讀。



    好評推薦



      吳坤益 「台商在印度」粉絲專頁創辦人

    ?


     





    前言



    第一章 全球化人才源自多樣性

    微軟新執行長是印度人�矽谷教父康瓦爾•雷基�旅外印度人並不拘泥於印度�全世界多達三千萬人的印僑網�國內語言將近八百種�大企業的通用語是英文 �窮人必需學英文�白印度人和黑印度人�印度教與伊斯蘭教對立�莫迪總理並非「基本教義派」�「種姓制度」�「舊印度」與「新印度」



    第二章 理工人才是這樣培育出來的

    沒有水電可用的少年時代�為什麼印度很多人都是「七月一日生」�初等教育普及是一場「寧靜的革命」�印度人真的很擅長背「乘法表」?�運動健將得不到尊敬�嚮往牛頓和愛因斯坦的理由�思考「替代方案」的好處�最困難的大學考試�「印度的東大法學部」�勤學生活�「考試菁英」的悲劇�半數以上的同學都到美國留學�超級貴族子弟就讀貴族學校�「英文實力」決定人生高低�日本幫忙創立印度理工學院的海德拉巴分校�「個人主義」的問題



    第三章 印度如何一躍成為「IT大國」?

    牛車和高級車並行的孟買�「計劃經濟」的真相�經濟自由化與初等教育普及�「千禧年問題」造成的影響�中國靠物力,印度靠資訊�IT產業帶來尊嚴�IT改變「貪污天堂」�控制「舊印度」的財閥�決斷全憑上頭一句話�印度最知名的日本企業「鈴木」的成功秘訣�「公文」與「壹番屋」的可能性�還是有三分之一的印度人沒電可用



    第四章 掌控印度的權貴

    印度首屈一指的富豪穆克什•安巴尼�有錢「必需炫耀」�印度的三種富豪類型�權貴的「私人俱樂部」�金融界女性人才輩出�「中產階級」的生活情況�印度人重視外在�沒有「啃老族」的國度�莫迪總理是「最佳執行長」�莫迪先生與日本的關係�萬眾矚目的政治家阿爾文德•吉利瓦爾�印度最大的問題是「貧困」和「貪污」



    第五章 日本和印度不同,可以互補互助

    從「咖哩」到「數學」,最後成為「證券業人士」•為什麼西葛西地區有印度人社群•在日本企業學到的疏通技術•上班族主持國際會議•用印度理工學院的光環推銷印度•如何增加留學生•獲得軟銀兩百億資金的新創企業�「中國」引起印度人關注�印度人「麻煩」的民族性•推動「日本村」與「社內新創事業部門」�日本人應該理解的五大要點



    結語

    ?





    前言



      擁有十二億五千萬人口的印度,現在是僅次於中國的人口大國;預估在二○二一年的時候將會超越中國,成為全球人口最多的國家。象徵經濟規模的GDP(國內生產總值)在不久的將來也會超越日本,成為僅次於美國和中國的第三大經濟體。



      不過,日本人還是不太瞭解這樣的大國。在日本生活的中國人將近七十萬,但印度人只有兩萬五千人左右。另一方面,在印度生活的日本人約莫七千人,前往印度經商的日本企業也才一千多家。日本企業在中國約有兩萬家,相較之下實在是太少了一點。



      大家一聽到印度這兩個字,不曉得會先想到什麼呢?



      一般人可能會聯想到「咖哩」,女性則會聯想到「瑜伽」吧,最近「IT」和「數學」之類的印象也越來越強了。然而,大部份的讀者想必覺得印度是「發展中的貧窮國家」。



      確實,印度不像日本到處都有平坦的道路,水龍頭一打開也沒有乾淨的自來水可飲用。如今每三個印度人中,就有一人過著沒有電力的生活,每天生活水平不到兩美元的貧困階級,占了印度人口的七成以上。據說印度有全世界一半的貧困人口,這話一點也不誇張。



      相對地,印度也有富甲天下的有錢人,他們有錢的程度甚至超越了軟銀的創辦人孫正義先生,以及憑著「優衣庫」打響名號的迅銷創辦者柳井正先生。而且,印度企業的透明度不比日本,所以還有很多隱性的富豪,印度這個國家的貧富差距是讓人無法想像的。



      印度最大的特徵就是凡事落差懸殊,就跟極端的貧富差距一樣,並且極富多樣性。所謂的「多樣性」只是好聽話罷了,說穿了純粹是「一團亂」。



      有人說,印度就像歐洲諸國集結成的國家,歐盟共有二十八國,印度則有二十九邦。這些邦就跟歐洲各國一樣,都有獨自的文化和歷史。再者,各邦所操的語言也不同,這一點也跟歐洲各國一樣。



      印度的通用語是印度語,但真正會說印度語的,只占全印度的一半人口。不同邦和地區有獨自的語言,仔細想想,印度能統整為一個國家是很不可思議的事情。



      過去二十年印度發生了重大的改變,我想印度跟中國一樣,稱得上是全球變化最大的國家之一。印度改變的契機源自於一九九○年代的經濟自由化,還有IT產業的發展。由於經濟急速成長,過去被視為「全球最貧窮國家」的印度,在短期內成為名聞遐邇的「IT大國」。二○一四年五月,印度實現了睽違十年的政權輪替。納倫德拉·莫迪成為新的印度總理,外界認為這次的政權輪替,會替印度帶來更多的變化。



      我是在印度鄉下出生的,大學畢業後隔一年才到日本,進入日本的新創企業工作。那是一九九六年,我二十三歲時的事情了。後來我輾轉到外資金融機構上班,二○○八年創立了自己的公司,工作內容是促進日本和印度合作的顧問。公司的據點設立在東京,但我每年會到印度出差幾次,每次回去我都會被印度的改變嚇到。



      一九九○年代中期的印度,大都市的鬧區還看得到載運貨物的牛車,販賣蔬菜、鮮魚、咖哩的攤販也隨處可見。沒想到現在街上有法拉利和保時捷在奔馳,那些高級汽車連在東京都很罕見,城市裡也林立著現代化的高樓大廈。以前幾乎沒有穿西裝的印度人,最近拿著手機匆匆走過街道的商業人士也越來越多了。快速的經濟成長改變了都市的景觀和生活。



      不過,法拉利旁依舊有牛隻漫步,高樓大廈旁也還是有貧民窟。這種劇烈的落差也只有當今的印度才看得到吧。



      印度是個即將起步的國家,不管都市或鄉下都充斥著年輕人。日本已然進入超高齡化的社會,但印度的國民平均年齡才二十五歲左右,是個人口相當年輕的國家。



      舉凡國民間的貧富差距、多樣性、人口構成、經濟成長速度、組織的經營方式,日本和印度的各項要素都形成了強烈對比。我認為替這兩個性質迥異的國家牽線,是我的使命。我對印度和日本都有一定的瞭解,我想把日本的優點告訴印度人,也想讓日本人瞭解印度的可能性。



      從我這個印度人的角度來看,印度在各方面都是個「很厲害」的國家。究竟印度發生了什麼事情?印度人又在想些什麼?我會回顧自己的過去,說明印度經歷過的重大變化,同時闡明印度現在的情勢。

    ?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