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雪英奶奶的故事(圓角精裝附贈掃碼聽英文故事)

雪英奶奶的故事(圓角精裝附贈掃碼聽英文故事)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9646017
周逸芬
和英
2019年6月01日
117.00  元
HK$ 93.6  






ISBN:9789869646017
  • 叢書系列:我們的故事系列
  • 規格:精裝 / 44頁 / 21 x 29.7 x 1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我們的故事系列


  • 童書/青少年文學 > 兒童文學 > 其它











      獻給一個時代,以及所有被時代左右命運的人們



      1949年前後,無數像雪英一樣的青春少年,離鄉背井從大陸彼岸來到台灣,像一線風箏遭遇突如其來的暴風,斷了歸鄉路……。

     

      《雪英奶奶的故事》真摯感人、富於詩意,插畫鎔鑄中西方繪畫技法、洋溢美感。甫一推出即售出德文版權,引起高度好評與回響。



      本書由米米系列作者周逸芬、全球插畫大獎金獎得主烏貓,繼榮獲國際大獎之後,攜手再創感人佳作。



    好評推薦



      「在當前一片喧鬧的繪本花園中,《雪英奶奶的故事》彷彿一株蒼老的古梅樹,突破了一面牆,以蒼勁的生命姿態、濃郁感情溢散出的沁冷清芬,直撲進人的心底。」------ 知名作家謝鴻文



      「1989年,兩岸終於等到開放探親,我隨七十二歲父親回安徽老家探親,物是人非事事休,父親只能長跪墳頭,抱首涕泗縱橫……,我相信,當讀者讀到這本《雪英奶奶的故事》,都當有深切的同情與沉痛。《雪英奶奶》說了一個單純卻深刻動人《的故事》。」 -------- 台灣兒童文學之母桂文亞





    ?


     





    推薦序一



    一個單純卻深刻動人的故事



    文 / 桂文亞 (台灣兒童文學之母)




      1949年3月,雪英以第一名成績考上台灣護理培訓隊,離開蘇州老家「出去見見世面」,這一去,不到一個月,雪英隔著一個台灣海峽,再不能回去。夢中的家鄉和日夜思念的家人,如白雲藍天的一線遨遊快意的風箏,突如其來遭遇烏雲暴風,斷了歸鄉路……



      十年生死兩茫茫,家書欲寄何處寄?又何止十年?是四十年!



      雪英姊姊已成了雪英奶奶,如果人生是一幅畫,雪英奶奶的這幅長軸,上面是滴不盡的思鄉淚還是日夜繚繞的思親之愁呢……



      《雪英奶奶的故事》是作者周逸芬筆下母親的真實故事,也是1949年所有離鄉背井從大陸彼岸來到台灣孤島落地生根的「難民」故事。



      我出生的這年1949,不知是否應該說成父母親的「斷腸人在天之涯.地之角」?或「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難改鬢毛催……」?



      1989年,兩岸終於等到開放探親,我隨七十二歲父親回安徽老家探親,物是人非事事休,父親只能長跪墳頭,抱首涕泗縱橫……,我相信,當讀者讀到這本《雪英奶奶的故事》,都當有深切的同情與沉痛;就算生於在地台灣年輕一代的「北漂」或「南飄」;或生於台灣長於台灣卻移居海外奮鬥的年輕第二代….那種「恨鐵不成鋼」的愛家愛國之情,必是不言而喻的。



      如果一生是一幅畫,

      那令人心碎的思念,

      最後成了留白,

      而雪英奶奶選擇記住

      深刻而美好的故事。



      《雪英奶奶》說了一個單純卻深刻動人《的故事》。



    推薦序二



    一株蒼勁清芬、撲進人心底的古梅樹 ?



    文 / 謝鴻文 (知名兒童文學作家、SHOW影劇團藝術總監)




      台灣的兒童文學閱讀與創作,大部分偏好寫孩子的生活經驗與想像,關注的視野、事件或議題比較小;對於具有歷史縱深,宏大敘事走向的文本,似乎不是那麼青睞。



      《雪英奶奶的故事》(文 / 周逸芬、圖 / 烏貓)? 在當前一片喧鬧的繪本花園中,它的出現,彷彿一株蒼老的古梅樹,突破了一面牆,展現出一股生命的蒼勁姿態,甚至有點不合時宜。然而那姿態,是承載了數十載歲月灌養而成,濃郁的感情溢散出沁冷清芬,香氛撲面更撲進人心底。



      這個故事是作者周逸芬母親的故事,是要獻給一個時代,以及所有被時代左右命運的人們的故事。以1949年為界的歷史,人生的悲歡離合,未知的命運,就此考驗著海峽兩岸的人們。不想繼承蘇州故鄉茶館的少女雪英,勇敢冒險的去報名臺灣的護理培訓隊,離開本以為只是短短幾個月,怎知這一別就是將近半生,在臺灣落地生根直到1987年開放返鄉探親,但回去之後才知,母親已逝,茶館也沒落……。?探親回來後,雪英一夕之間變老了,她的眉宇之間充滿哀戚。?短短幾個字,讀來悽愴心疼,猜想周逸芬在回憶與書寫時,應也是淚如雨下,浸濕了稿紙或鍵盤吧。



      烏貓藝術性強烈,鎔鑄中西方繪畫技法的圖像,穿過好幾個時代時空演進,帶著幾分朦朧的視覺之美,彷彿要讓故事漸漸如霧散去看清楚看見。尾聲的春景,也沒有特別繽紛喧鬧,清清淡淡,古典優雅的契合著蘇州的樣貌。這美麗永恆的畫面,是雪英奶奶心中的珍藏,兩隻春燕(一大一小如喻母女)在梅樹間穿梭,既帶出了春意新生的欣然喜悅,卻也暗示著生命走向冬天的凋零,只剩記憶永恆,故事永恆。

    ?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