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區政新角度
  • 定價64.00元
  • 8 折優惠:HK$51.2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解讀大未來:AI與階級差距,終將毀滅人類世界?

解讀大未來:AI與階級差距,終將毀滅人類世界?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7778758
大野和基
高詹燦
商業周刊
2019年7月18日
127.00  元
HK$ 101.6  






ISBN:9789867778758
  • 叢書系列:金商道
  • 規格:平裝 / 256頁 / 14.8 x 21 x 1.28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金商道


  • 商業理財 > 經濟/趨勢 > 觀念/趨勢











    8位知識巨擘,8幅未來預測圖

    描繪勾勒人類未來的模樣,精闢直言人類能做與不能做的事

    引領我們看到他們看到的未來──到底是最美好,還是最悲觀的年代?

    ▏未來的定義不斷改寫,我們每個人都在局裡,沒人可以置身事外▕

    ?

      ★朝日新聞、Business Insider Japan、東洋經濟Online、Business Journal、VOICE好評報導



      ★知名國際新聞記者走訪美、英、法、以色列等國,與全球8位頂尖知識巨擘最前瞻、即時的訪談實錄!



      ★日本亞馬遜讀者盛讚:「8位重量級知識巨人的思想精髓,濃縮成這本輕薄而平易近人的小書,引領讀者從全球角度俯瞰整個AI科技對人類歷史文明的影響與發展,初步看懂國際局勢,擴大眼界與思考廣度。」

    ?

      AI導致經濟地殼大變動、全球資本主義浪潮下階級不平等、貧富不均愈演愈烈、民主主義開始崩壞……當世界持續動盪不安,人類的下一步該往哪裡走?未來是樂觀或絕望?都能在本書找到解答。

    ?

      國際新聞記者大野和基親自採訪全球8位重量級知識先驅,從他們的論述、對談之間,讀者宛如親臨演化生物學、歷史、經濟等各界佼佼者的講堂,透過名家之眼,一窺未來世界可能的樣貌,以及攸關生存的關鍵議題。

    ?

      ■全球資源競爭,引發文明大崩壞。

      賈德.戴蒙∣「我們這個時代的達爾文」、《槍炮、病菌與鋼鐵》作者

    ?

      ■不久的將來,「無用階級」將大量出現。

      哈拉瑞∣「當代最受矚目的歷史學家」、《人類大歷史》《人類大命運》《21世紀的21堂課》作者

    ?

      ■百歲時代的生活方式,從三階段轉型為多重階段

      林達.葛瑞騰∣「全球五十大企業思想家」、《100歲的人生戰略》作者

    ?

      ■AI萬能時代到來,AI理想國或人類滅絕末日的劇本會怎麼寫?

      尼克.伯斯特倫∣牛津大學教授、「人類未來研究所」所長

    ?

      ■在後工業社會,人類本身有一半會成為資訊,受人操縱:一半是人類,一半是生化人的世界,稱得上是幸福嗎?

      丹尼爾.科恩∣巴黎經濟研究與應用中心主任、與《21世紀資本論》作者皮凱提共同創辦「巴黎經濟學校」

    ?

      ■北韓不會放棄核武!金正恩為什麼是最厲害的CEO?

      威廉.培里∣美國前國防部長

    ?

      ■從動搖民主主義、掀起民粹主義的美國白人工人階級,反思亞洲政治、經濟與社會

      瓊.C.威廉斯∣美國勞工專家、加州大學哈斯汀斯法學院教授

    ?

      ■兩極分化浪潮席捲美國:「如果歐巴馬沒當上總統,川普就不會選上總統。」


      妮爾.厄文•潘特∣美國歷史學家、普林斯頓大學名譽教授

    ?

    本書特色



      ▁八大名家思想菁華整理,帶你解讀未來:知道即將迎來的是最好、還是最壞的年代?

      ▁面對AI、資源競爭、百歲時代來臨,你必須知道的應對方法:今後是「以變應變」時代!從過去、現在找方向,做出「對」的變化。

      ▁國際關係瞬息萬變,北韓核武問題、兩極化的美國,和平是否降臨:初步看懂國際局勢,擴大眼界與思考廣度。

    ?

    專業推薦



      苑舉正∣國立台灣大學哲學系教授

      蔡增家∣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教授

      盧希鵬∣台灣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專任特聘教授

      (依姓氏筆畫序)

    ?


     





    ∣推薦序∣

    解讀大未來:知識巨人的智慧羅盤────苑舉正

    ?

    ∣前言∣

    「知識巨人」預見的未來

    指引明日方向的羅盤



    ∣Chapter 1∣

    賈德.戴蒙──「全球資源競爭,引發文明大崩壞」




    「明日世界」是何種光景

    日本應為人口減少而高興

    不再屆齡退休,活用高齡人士

    新幾內亞的老人,一點也「孤獨」

    諾貝爾獎多數獎落美國的原因—多樣化的優點與風險

    階級差距的三大全新威脅

    傳統社會教我們的事

    比對多樣化傳統社會,照看宏觀真相

    比起死於戰爭,更要注意在浴室喪命

    「全球大崩壞」的深淵

    人類有辦法創造永續經濟嗎?

    ?

    ∣Chapter 2∣

    哈拉瑞──「不久的將來,『無用階級』將大量出現」




    別成為虛構的奴隸,要利用虛構來提高獲利

    戰爭,是為了守護故事而產生

    人類無法將力量轉換為幸福

    民主主義,因科技發展凋零

    不論右派、左派,都提不出有說服力的遠景

    科技撼動社會

    數十年內,全世界會面臨三大威脅

    開戰地點不在美中,而是中東—真正原因是戰爭、宗教、科技

    馬鈴薯普及化,比戰爭更能改變歷史走向

    美中對立,有無可能演變成軍事衝突

    物質經濟終結,戰爭的合理性也隨之消失

    歷史教訓──提防人類的愚蠢,相信睿智

    恐怖分子是小蒼蠅,在美國大象耳邊搔癢

    氣候變遷的威脅,遠比恐怖分子來得大

    不久的將來,「無用階級」將大量出現

    AI無法取代的「第三能力」真的存在嗎?

    無條件基本收入暗藏三大問題

    人類即將體驗的「下一波革命」──不會消失的專門職業寥寥可數

    二十一世紀的人類要向狩獵民族學習

    人類,連物競天擇都能逐漸克服

    準備,只能趁現在

    ?

    ∣Chapter 3∣

    林達.葛瑞騰──「百歲人生時代,生活方式從三段式轉型為多段式」




    因應變化的能力,搭辣差距

    學習計畫分成三個「時間」

    百歲人生是雙薪時代

    人口往都市集中的現象愈來愈嚴重

    「工作方式的改革」能實現嗎?

    今日的六十世代,昔日的四十世代

    職涯,是一連串選擇的組合

    百歲人生時代,女性需要凍卵嗎?

    日本沒有活用的龐大資產

    現在不是緬懷過去的時候

    企業與員工之間,轉為「大人與大人之間的關係」

    學會在勞動市場必備的交涉能力

    師法新加坡、北歐諸國

    ?

    ∣Chapter 4∣

    尼克?伯斯特倫──「AI萬能時代到來,工作方式產生深層大變革」




    我們有辦法控制超越人類的AI嗎?

    人類滅絕風險的腳本

    改變基因,創造出「高品質」人類的未來

    確保AI安全性的機制為何?

    ?

    ∣Chapter 5∣

    丹尼爾.科恩──「科技不會讓中產階級變富足」




    讓社會變豐足的科技 vs. 產生階級差距的科技

    「只要努力工作就有回報」根本是幻想

    在後工業社會,人類本身有一半會成為資訊,受人操縱

    高齡化日本,可望成為機器人大國

    「老大一把抓」,不斷加速進行

    ?

    ∣Chapter 6∣

    威廉.培里──「北韓不會放棄發展核武」




    北韓非核化,是為獲經濟支援而擺出的姿態

    實現真正非核化的最後機會在哪裡?

    美國與北韓一旦開戰,死傷人數將多達數百萬人

    核戰的偶發機率很大

    人類總是一錯再錯

    「金正恩是最成功的CEO」

    擺在談判桌上的是外交

    ?

    ∣Chapter 7∣

    瓊.C.威廉斯──「撼動民主主義的『白人工人階級』」




    「財富移轉」,移往一小撮社會菁英身上

    美國夢已是神話

    中產階級的衰退不會停止

    希拉蕊對階級過於無知

    兩極化的美國

    社會階級改變民主主義──全世界開始意識到這個現象

    ?

    ∣Chapter 8∣

    妮爾.厄文.潘特──「美國將受到兩極化浪潮衝擊」




    「身分認同政治」與白人

    「白人至上主義者」是怎樣的人?

    川普出現,兩極化浮上檯面

    身為女性,是希拉蕊的敗因?

    川普總統「讓美國再度變白」

    ?

    後記



    ?





    推薦序



    解讀大未來:知識巨人的智慧羅盤



    苑舉正�國立台灣大學哲學系教授


    ?

      《解讀大未來》是一本很特別的書。編採者大野和基,並沒有在書中提出他的觀點,而所有他做的,是對八位他認為當代全球最有智慧的人,提出他認為最重要的問題,展開對話。



      在一問一答中,大野要求這些有智慧的人(全都是知名大學的教授),針對他們所提出的答案,作出進一步的說明。本書就是這些對話的內容,而大野認為,這些內容是「知識巨人」所預見的未來,提供明日方向的「羅盤」。



      坦白說,這些知識分子能否與「知識巨人」畫上等號,以及他們所提出來的觀點,是否足以成為「未來的羅盤」,仁智互見。加上,本書多以日本國民為主體,因此「知識巨人」所提出的答案,能否具有普遍性,也是問題。



      然而,如果你能仔細閱讀本書,以及體會這些對話所具備的意義,那麼這些質疑並不會影響本書的價值。原因是,本書所有的對話都環繞在特定幾個主題:科技發展,尤其是人工智慧(AI)的突破,對於人類未來的影響為何?世界發生核戰的可能性為何?為什麼美國民主產生民粹政治?



      這三類問題,是具有規範性的事實。AI、核戰與民粹,都是已經發生的事實,但它們也會影響全世界所有人。因此,人們應該如何發展它們,牽涉到規範的制訂。



      如何針對這些事實制訂規範的關鍵,就是做出判斷,說明它們是什麼?它們為什麼產生?它們如何影響我們的未來?



      透過WHAT、WHY,以及HOW的方式,本書討論這些涉及科技發展,核戰爆發,以及美國民粹的問題。它們極有可能是當代最重要的幾個問題,至少它們對於我們的未來息息相關。因此,我們必須承認,作者在選題上,的確讓本書的內容,充滿了吸引人閱讀的地方。



      首先,在AI科技高度發展下,未來的社會出現什麼樣貌?它們對於人類的存在,是幫助,還是威脅?我們對於機器可以取代人的可能性,應該興奮,還是焦慮呢?這是本書最關鍵的主題,占了一半以上的篇幅,有五位教授從自己的觀點,提出答案。



      任何現代文明人對於AI的發展,都會有一定程度的關懷,而日本人特別敏感。日本是一個重視科技發展的國家,所以國民對於科技所產生的未來,特別好奇。其實,不僅日本人,所有的人都期待能夠知道在AI影響下,未來的面貌是什麼。編採者將這個問題放在「知識巨人」面前,讓他們指出未來的趨勢;答案很多元,卻令人感到驚訝!



      AI是一切科技的未來,因為機器可以產生自我改進的可能性。如果AI臻至成熟,那麼在無限度的應用之下,人的傳統會出現什麼樣的改變呢?這是一個需要發揮想像力的問題,再有智慧的人都只能臆測,但因為AI已經在我們的生活中,顯現出令人稱奇的結果,所以人人都在問,AI對我們真的好嗎?



      對於這個問題,本書的教授們有兩方面的觀點:一是樂觀的,另一是悲觀的。樂觀的觀點指出,充分應用AI科技,是一件好事,因為人可以活得更久,有更多的休閒時間,享受工作以外的生活。關鍵是,我們應當及早認清事實,做好準備。



      比較悲觀的看法認為,一旦AI獲得充分發展,世界會出現嚴重的改變。傳統工業會消失,其中包含重複性高的產業,例如銀行行員以及只診療頭痛、感冒的醫師等,都會一併消失。當我閱讀時,看到「無用階級」這個名詞時,不禁心想,如果我完全被機械取代,那麼就涉及到一個非常嚴重的哲學問題:我存在,還有意義嗎?



      當然,本書並不回答這個問題,而是暗示這個問題在未來,會變得非常具體。在這個情況下,任何人都應該理解科技的發展,與自己的處境,息息相關。同時,我們對於未來應當做出什麼樣的預測呢?這就是本書作者採訪這些知識分子的理由。



      大野和基一共採訪了八位知識分子,其中前五位針對人類未來做出臆測,而他認為戴蒙、哈拉瑞、葛瑞騰,以及伯斯特倫的答案,最具權威性,希望讀者可以注意他們對於未來所做的預測。不過,我個人對於第五位經濟學家科恩,感覺很不一樣,尤其是他點出,「『只要努力工作就有回報』的觀念,根本是幻想」時,讓我很震驚!



      另外還有如下兩個主題:核戰與民粹。關於爆發核彈戰爭的可能性是多少?這個問題在表面上是介於美國與北韓之間的談判,而實際上影響到的是,日本、韓國、中國、台灣,甚至全世界的安全。民粹的問題,環繞在「為什麼二○一六年,川普會當選美國總統?」這個問題牽涉到美國的地位,以及這個超級強權在未來扮演的角色。



      關心未來的人,同樣會對於這些問題的答案,充滿了好奇與興趣。



      第六位「知識巨人」是曾經在九○年代擔任美國國防部長,現任史丹佛大學教授的培里。他曾就核彈擴散的問題,實際參與過美國與北韓雙方的談判。在閱讀中,我發現,今天的安和樂利,並不是天上掉下來的,而是許多人努力的成果,而且別忘了,發生核戰的可能性一直存在!



      最後兩位知識分子,威廉斯與潘特。她們致力於說明,為什麼川普能當選總統?川普能夠當選總統的主要理由,居然是收入不如期待的美國白人,這些人在全球化的競爭下,出現一種新的認同,認為自己是犧牲者。而且令人想像不到的是,他們以悲情的態度,全心全意地支持川普。這種現象的結果是,美國選民選出一個以簡單語言,吸引選票的總統。



      雖然這些知識分子對於未來的判斷都來自臆測,不過這些問題太吸引人了,所以他們的答案,深深地為我們指出一個方向。我們想知道未來的社會、經濟與政治,在AI、核戰與民粹的影響下,會更好,還是會更壞,甚至會毀滅嗎?答案依然是見仁見智,沒有準確的可能,但它們的重要性,是確定的。



      我向國人鄭重推薦本書,並希望所有讀者都能夠從自己的觀點,在「知識巨人」的陪伴下,深思我們共同的未來。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