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我和我追逐的垃圾車(博客來獨家簽名版)

我和我追逐的垃圾車(博客來獨家簽名版)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0010828757
謝子凡
九歌
2019年7月30日
93.00  元
HK$ 88.35  






ISBN:0010828750
  • 叢書系列:九歌文庫
  • 規格:平裝 / 240頁 / 15 x 21 x 1.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九歌文庫


  • 文學小說 > 華文創作 > 散文











    〈我和我追逐的垃圾車〉榮獲第十九屆台北文學獎首獎



      近年頻頻獲獎的新秀作家謝子凡,廣告業出身,擅長於文字結構的鋪排和畫面的營造,精準地把情感與景物合一,細膩描繪都會上班族的實況,以及親情、愛情的強烈拉扯。



      書名來自同名篇章,〈我和我追逐的垃圾車〉的意象與寓意,在謝子凡筆下賦予了豐富多元的意義,淪落為辦公室要去遛狗和丟垃圾的菜鳥,走味的人生迎來了天翻地覆的翻轉,除了看到小職員面對生活的無助與無力,垃圾車還成為救贖的象徵。沒生病卻〈住院〉的作者,在父親舊識安排下暫居診所,也被主管像權威的醫生一樣叫進會議室,對她的職場病症下了武斷的診斷。謝子凡的感覺系書寫匠心獨具,視覺系的〈全職看片家〉、異鄉〈味覺的覆寫與拗執〉、聆聽戀愛劇場的〈聖誕甜〉、嗅聞垃圾桶的〈我和我追逐的垃圾車〉、觸摸的〈手的姿態〉,目錄也依質感區分為燙的、冷的、暗的、亮的。全書一開始爬梳生命裡滾燙的職場折騰、溫熱的家族故事、微燙的愛戀情事,再細數關於失業、失戀、失眠、失語、失孤的疼痛與掙扎,一步步引領步入陰冷晦暗的、無光的所在,最終才看到黑暗中漫舞的希望之光。



      謝子凡以乾淨俐落卻鏗鏘有力的文筆,敲擊現代人的內心深處,寫孤獨,寫生死,走過孤苦無依的感情荒漠,反思忍氣吞聲的職場霸凌。遭遇現實迴避不了的各種坑洞,她先反覆把自己摺成不同的生物,然後發現不一定要成為一隻虛張聲勢的恐龍,或是可愛矮胖的企鵝,不想當號稱隨處都可生存的蟑螂,只要將自己鋪展成一張白紙,人生可以放鬆,想摺再摺,摺出自我最真實的模樣。



    本書特色



      ★?? ?台灣新生代備受矚目的創作者,收錄2015年時報文學獎散文評審獎作品〈住院〉、2016年台北文學獎散文首獎作品〈我和我追逐的垃圾車〉、2018年後生文學獎佳作〈犬之女俠〉,並多次入選九歌年度文選。



    名人推薦



      張惠菁? 專文導讀

      陳芳明、黃碧端、簡媜? 同溫推薦




      我特別喜歡的就是這些小設計,這些小設計好像布線一樣,布到最後,一條一條收起來。如果她只是描寫辦公室裡這些垃圾事,很像台灣之前拍的一些電影、廣告,我就覺得有點無趣,可是中間突然寫到了父親的死亡對她的影響,跳脫出了職場的荒謬與無聊。她寫失去父親的悲痛與失序,因為沒有辦法處理這種情緒,所以有一種絕望感,在絕望中她和男朋友分手;她沒有了愛情、工作,看起來一無所有,可是這時很奇妙的,因為一輛垃圾車把她的垃圾全部載走,突然得到了一種好像翻轉人生的感覺。——張曼娟



      我想每個人都有倒過垃圾,她把我們生活瑣碎的地方寫出來,包括工作上垃圾的事情,都寫進來,我想這是很寫實的書寫,是真正自己生活的一個側面。從文字來看非常流暢,跟其他人書寫的方式不太一樣,相當熟練,整個布局對我來講是無縫接軌,可以把整個故事都串起來。這也是非常台北式的描寫。——陳芳明



      「我和我追逐的垃圾車」本來句法應該是「我和我追逐的幸福」,她把「幸福」用「垃圾車」來代替了。丟垃圾是這麼小的事情,卻又是這麼重要的事,這一篇用垃圾來寓意人生,運筆各方面非常成熟,結尾更是神來一筆,我覺得她非常充分的描寫都會上班族狼狽的生存實況。——簡媜


     





    【推薦序】一個獨立自由並且越來越溫柔的靈魂養成史? 張惠菁



    燙的

    我和我追逐的垃圾車

    煎熬

    聖誕甜

    功名難得

    與你的相對位置

    長成母親的女兒

    味覺的覆寫與拗執

    在吉維尼打電話給你

    快感延遲

    在一間溫柔的咖啡店



    冷的

    住院

    手的姿態

    為痛立像

    劫案

    他只剩下片段

    演戲

    全職看片家

    四城雨事



    暗的

    增重

    四時帖

    霉雨季

    田間蜃樓

    挑蟲

    背對的朋友

    過敏

    胸罩

    荒草地

    活著的人

    黑暗之光



    亮的

    摩托城

    犬之女俠

    無人載著她

    廁所

    山邊事

    過篩

    上下午之間

    後院

    墓地

    摺疊人生

    ?





    推薦序



    一個獨立自由並且越來越溫柔的靈魂養成史




      在書中讀到,有一年她和友人去海邊跨年。在即將開始倒數時,她卻一個人走到沙灘,遠離人群,聽著黑暗中傳來倒數聲,在新年的那一秒跳起離地。「我跟自己說,那一秒我在空中,不與何人何物相接,我依自己而活。」



      那當然是因為,在日常的日子裡,我們誰都無法不與人、不與物相接。所以,這樣的盼望才會出現。



      看她寫畢業後在台北,進入廣告行業,從小文案做起。看她為了省錢不租房子,借住父親的醫生朋友家、診所的病房裡。看她經常得加班晚歸,時間和金錢一樣拮据,趕上垃圾車、倒垃圾成了一種盼望。看她仔細端詳父親、母親、祖母、外婆,同事、戀人、同行的旅伴,每一個人。看她與這些人這些物長年長時間的接軌,從苗栗新竹到台北上海杭州,從小文案到廣告公司的副創意總監到這本書的作者。



      這一路上,當然不可能全是「依自己活」。從沒有太多籌碼和選項的職場與情場新人,到知道在什麼地方必須踩定腳跟下錨。從猝然臨之無法討價的分離和死亡,到找到方式去完成一道道對失物的記憶。這當中有太多她與人與物共赴的歷程,但她的文字底下始終有一種清醒,知道那不是天長地久,也不沉迷於其中倘或有過的親密和華麗繁盛。我感到她是一個心裡始終存著一片「不與何人何物相接」的獨立自治區的人。奇異的是,雖然存心獨立,她的文字卻不高冷,不是冷眼拒人於外,腳不沾地的路數。何以故?



      我想那是因為她的獨立與自由,並不以拒絕世界來達成。相反,是以經歷世界為途徑。她筆下的城市,尤其是她初出社會時進入的那座城,四面八方都是需要解碼的訊息。諾言有有效的期限,善意有適用的範圍,她要學會辨識,免得一腳踩空。她要在「被放手」的時候,穩穩地把自己接起來,也要在各種「我都在觀察妳」的警語、「妳應該跟他ㄋㄞ一下啦」的勸告(與誤導)之間,知道哪一條是自己能走得過去的路,學不會做不到的,就別浪費時間去想了。我們跟著她的第一人稱視角移動,像打怪一樣看見城市裡職場裡友情愛情人生階段裡,各種各樣的情緒陷阱小角落。



      不負苦心,城市在她摸索、尋路前行的移動裡,逐漸袒露展開。她會找到公司的廁所、摩托車、電視影集,解鎖它們各自的救贖作用。她會看到新竹,台北,上海,和杭州不同的四種雨——除了新竹的雨聲是與生俱來地撫慰她心,其他城市的雨經過一段時間的馴養,也能變得像家鄉。當這樣從陌生到熟悉的通關發生時,與其說是事物改變了,不如說是她的家鄉之感擴大了。子凡是萬家燈火之中的寫作者。萬家燈火之中有過她的戰場,她實際上是不斷地在那裡與人與物相接,所以才會有相反的跨年願望。她在萬家燈火之中受過磨難,也在其中馴服萬物,且不時抬眼,望見這世俗世界的神聖性。



      這就是我在讀這本書時的感覺:一個獨立自由並且正在變得越來越溫柔的靈魂的養成史。即使寫的是非常辛苦的事,子凡的文字讀來卻沒有太多怨苦。相反的,她給我一種透過書寫回頭「照顧」這些過往經歷的感覺,把它們想得完整,讓它們有處棲息。即使是曾經刺傷她的事,她也描寫得十分巧妙,有一些晶晶亮亮的微光在其中。我覺得寫出這樣文章的人,一定不只是經歷過痛楚,還經歷過受傷之後的「長好」。並且是在「長好」的過程中,沒有因為太痛而關掉、太急而忘掉其間的感覺。如此經年,有一天就能夠用「長好」的自己,來寫曾經很痛的過去。



      恭喜子凡完成了這本書。謝謝她如此努力活得獨立自由,且對這世界越來越溫柔地看顧。

    ?
    張惠菁




    其 他 著 作
    1. 致白目者
    2. 致白目者(限量親簽版)
    3. 致白目者
    4. 致白目者(限量親簽版)
    5. 我和我追逐的垃圾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