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生命有大美:人生的苦惱都是演化來的:以科學解釋「人們為什麼逃不開因緣生滅」的痛苦

生命有大美:人生的苦惱都是演化來的:以科學解釋「人們為什麼逃不開因緣生滅」的痛苦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9528580
施益民
新自然主義
2019年9月24日
123.00  元
HK$ 104.55  






ISBN:9789579528580
  • 叢書系列:新心靈&愛系列
  • 規格:平裝 / 224頁 / 14.8 x 21 x 1.1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新心靈&愛系列


  • 心理勵志 > 個人成長 > 心靈成長

















    小孩突然生病?年邁父母又被診出新毛病?

    摰友漸漸疏離?因猶豫不決錯失新工作機會?

    成績和表現不如預期?小孩沒有考上心中的名校?

    被診斷罹患惡性腦瘤?身體老化引發病痛和不適?



      轉念想想……

      「好運氣」不會持續太久,在人生路上奔馳,總會碰到此路不通,繞路而行的時候。

      盡心盡力就是最好的人生態度,也是積極在製造好的緣,為以後做準備。

      「希望」本身就是一種我執,期望事情心想事成,即是痛苦來源。

      人不是碰上麻煩,就是遇到危險,即使不會有大災難,也會遭逢小問題。



      現代人常感到痛苦,有的苦於生活上的不如意,有的苦於工作上的不順心,有的苦於關係上的不圓滿,所謂的幸福、美滿、快樂、平靜都只在別人的生活裡出現,自己永遠是那個「最不如意的人」。要知道,痛苦是人類的共同經驗和法則,和我們的存在形影不離。我們有時會羨慕?人不像自己時常在生活中掙扎,那只是因為我們認識他們還不夠深而已。



      但幸福快樂、沒有痛苦的人生真的是妄想嗎?



      本書作者施益民是一名醫師科學家,現任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 University)醫學院Richard W. TeLinde講座傑出教授,和癌症中心乳癌卵巢癌科主任。在工作與研究之餘,對佛法、哲學、心理學亦有獨到的見解,經由佛法觀點,他發現了痛苦的根本來自演化的缺點,運用佛法改變認知,探究生命,才能真正遠離痛苦深淵,尋得快樂泉源。



      我們要在無風無雨的時候,對未來不幸引起的精神痛苦先打好預防針



      這本書分為兩大主題:第一個主題是病理學,第二個是處方箋。醫師要治療病人的疾病和疼痛,必須從病理學的角度去分析成因,才有足夠的證據做為治療根據。作者在書中,嘗試運用現代科學知識,歸納出痛苦的致病機轉,探尋人類的痛苦之源。找到了源頭,當然就要「對症下藥」,因此本書的第二大主題便是針對人類的痛苦,提出相對應的「處方箋」作為解決之道。



      正因為絕大多數的生命難題都因演化上的必然以及自己的因素所導致,很難有真正的解決之道,因此人們便將自身的不幸歸咎於命運。若人們能夠理解造成痛苦的因和緣,有其物理性、數學性的科學上必然存在的「因」,或許可以改變思考,不再執著現在的「果」。



    本書特色



      (一)結合眾多學說,從各種面向切入,分析「痛苦」成因


      結合物理學、醫學、哲學、佛學、心理學,融會東西思想精妙之處,嘗試從「痛苦」的根本抽絲剝繭,釐清緣由,以「正念」「轉念」來改變認知,扭轉引人陷入痛苦深淵的煩惱,走出「快樂」「痛苦」的迷思,並以「隨緣盡力」、「無所執著」的佛學,放下「我」的執念,來面對世間所有挑戰,不再幻想去改變外界不可捉摸的環境,也不冀求一切風平浪靜。



      (二)提出有效心理改造工程,從根本結構改變大腦錯誤認知

      不同於其他「口號式」正向書籍所提倡的,用表層的「語言」說服讀者轉念,而是仔細討論,提出大腦錯誤認知的方向,從深層改變大腦的思考,唯有從旁觀者的角度釐清、觀察自己,是否有錯誤的認知、觀念與情緒,才能真正「轉念」,讓心靈得到平靜,而不再因為了要追求「快樂」的表象,而陷入痛苦的輪迴之中。

    ?


     





    推薦序 超越痛苦,是達到快樂的不二法門 閰雲

        以病理醫學窮究之道,探求人類萬年痛苦根治之方 游敬倫

    作者序 現代人精神痛苦的現代解決之道

    ?

    Ch1為什麼我們會有老病死等痛苦

    1.人類會有痛苦,是再自然不過的事

    2.宇宙萬物隨時間增加亂度,人體也不例外

    3.細胞經過無數次分裂、複製,讓生命得以繁衍

    4.演化並沒有讓人類不再痛苦

    ?

    Ch2從病理學探究痛苦與快樂的原因

    1.病理診斷凌駕在所有臨床診斷之上

    2.以病理學探討心境的悲苦

    3.精神苦痛的多樣性

    4.人生大部分的痛苦,都是自己帶來的

    5.快樂是過程而非終點

    6.真正的快樂不是「努力追求」

    7.生活所需、社會風氣,會讓心靈更受苦

    8.為什麼追求快樂,也會造成痛苦?

    9.內心實證,力行實踐,重新建構正向的神經網路

    ?

    Ch3從物理觀點探究隱藏的真相

    1.了解科學實相可以讓人安心

    2.我們感知的世界只是真實的表層

    3.萬物不曾真正永恆的存在

    4.所謂的實體其實只是一種現象

    5.時間只存在我們的經驗之中

    6.時間並沒有過去和未來之分

    7.時間流逝只是意識和外界作用的一個結果

    8.物理實相就是究竟實相?

    ?

    Ch4科學家與僧侶的對話

    1.科學和佛教採用的方法不同

    2.現代科學印證佛法的核心理念

    3.人類的存在來自宇宙眾多因緣

    4.我們的自性消失在因緣流轉中

    5.因緣法和佛法裡面的空性

    6.用科學理解人類世界的多層「真實面」

    7.科學實相和佛法智慧

    8.了解隱藏的「勝義真實」

    ?

    Ch5「我」是真實的存在?還是意識的產物?

    1.真的找不到我自己

    2.我其實只是一個「過程」

    3.網路世代下的「我」

    4.從「認識吾心」再出發

    5.人腦是世界上最複雜的機器

    6.人腦的功能也是會被改變的

    7.「我」只是一個虛擬概念

    8.我們的情緒和思想從何處產生?

    9.潛意識讓現實變得合理化

    10.心是一部專門預測未來的機器

    11.人的意識決定現象存在的根本

    12.唯識主張的極至—生物中心主義

    ?

    Ch6「我」的特殊鏡頭

    1.用「心理模型」來感知生活的世界

    2.所謂的真實來自個人能感知經驗

    3.立足自身看待事物,未識事物本象

    4.科學證實人腦會隱藏真實的本質

    5.五蘊不實的科學根據

    6.執著五蘊等於耗費精力、時間

    7.心如工畫師,能畫諸世間

    ?

    人類的不完美並非演化關心的主題

    1.現代人類有著史前時代的DNA

    2.早期人類需要花很多時間尋找食物

    3.不完美的演化,以致人類註定早產

    4.潛意識的腦補造成心靈痛苦

    5.痛苦是人類進化的必然產物

    6.演化讓我們產生偏見與盲點

    7.精神痛苦是演化後遺症

    ?

    Ch8當自我遇上了自然實相

    1.人類的欲望多半和生存無關

    2.自我的假象與真實世界的衝突不斷

    3.看不到真正的自我將落入人類演化的陷阱

    4.人類最難調適的莫過於自身的死亡

    5.與其追求永生不如調整面對死亡的態度

    6.有限的生命,造就物種豐富、成就文明

    7.親近死亡更能活在當下

    8.活在當下,減少自我膨脹,更能生活自在

    ?

    Ch9理解痛苦本質才能獲得快樂的門票

    1.從苦難中尋找快樂真諦

    2.心靈痛苦的經驗能產生真正的智慧

    3.正面思考坦然面對意外人生

    4.痛苦是上天隱藏的恩典

    5.再大的痛苦在生命中都將微不足道

    ?

    Ch10·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決之道

    1.解決痛苦的方式因人而異

    2.透過宗教轉移注意力

    3.生活在哪裡,就面對哪裡的問題

    4.運用科技改變基因

    5.樂天知命才能享受活在當下

    ?

    Ch11以智慧銳劍斬斷錯誤認知

    1.真正的幸福來自洞悉實象、利他和慈悲

    2.痛苦的根源在於對實相的無知

    3.明暸自然實相才能不再貪愛

    4.轉譯佛法,提升認知治療成效

    5.遠離執著,與快樂的距離就接近於零

    ?

    Ch12改變思考才能不再執著

    1.處方箋有效與否取決於個人

    2.用旁觀者的角度來觀察自己

    3.例如憤怒情緒是可以管理的

    4.大腦的可塑性是處方簽有效的原因



    Ch13處方箋之一 運用因緣法超越生與滅

    1.不執著於生滅,才能遠離精神苦楚

    2.既古典又現代的「無我觀」

    3.潛意識將無常偷偷轉換成有常

    4.把無常當正常

    5.兩種世界觀、兩種心態

    6.全力以赴但是要隨緣不執著

    7.「隨緣盡力」與「無所執著」必須一起執行,才會有效

    【日常練習】無我

    【日常練習】關照無常

    ?

    ?

    CH14處方箋之二 愛的感覺新管理

    1.不是愛的本質而是對它的態度困擾我們

    2.自私的愛面對無常即產生痛苦

    3.無條件的愛不會造成痛苦

    4.對愛無所執著也無期待

    【日常練習】放手讓孩子的天賦自由

    ?

    Ch15處方箋之三:善用正向思考解除心靈痛苦

    1.重新評估處境會發現事情變得不一樣

    2.接受事實正面看待眼前阻礙

    3.避免負面情緒進入延長賽

    4.將不如意的處境幽默一下吧

    5.利他是對治貪欲的特效藥

    ?

    Ch16處方箋之四:預防勝於治療

    1.在痛苦還沒來之前,先打好預防針

    2.先從心態上調整做起

    3.防苦預防針1:小心語言文字的陷阱

    4.防苦預防針2:培養平等心,避免對人事物貼標籤

    5.防苦預防針3:培養慈悲心,實踐利他主義

    6.智慧不起煩惱,慈悲沒有敵人

    7.防苦預防針4:分辨自己所能掌控以及無能為力的部分

    8.做得少但要做得好

    【日常練習】如何培養慈悲心

    ?

    Ch17結語──生命有大美

    1.生活的本質就是痛苦

    2.為了生存,要找到痛苦的意義

    3.個人化的佛法轉譯醫學

    4.生命不是活了多少年,而是你怎麼活

    5.有了智慧生命大美即顯現

    ?

    附錄 現代精神療癒——從藥物到改變認知的幾種療法

    認知療法:運用邏輯重建合理的認知

    反向思考:換個角度給自己更大空間

    精神動力治療:把內心的偏見揪出來

    MRI神經回饋:透過正向回饋建構新認知

    正念:透過正向回饋建構新認知

    ?





    推薦序1



    超越痛苦,是達到快樂的不二法門




      人生,無非生老病死,少有例外。只不過,在數十年歲月中,有人快快樂樂過日子,有人卻痛苦終老,如何遠離痛苦折磨,迎向快樂,恐怕是大多數人心中最大的想望。



      施益民教授大作《生命有大美》,無疑為無數有這種想望的人打開一扇窗,透過他洗練的文字,闡明痛苦的成因,同時也開出處方箋,協助芸芸眾生離苦得樂,可謂功德一件。



      施教授是傑出的醫師科學家,早年也是臺北醫學院(臺北醫學大學前身)醫學系小我幾屆的學弟,留美取得賓州大學博士學位後,轉往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附設醫院接受臨床及基礎醫學訓練,目前是該校Richard W. TeLinde傑出講座教授,同時擔任大學醫院癌症中心乳癌卵巢癌科主任。儘管臨床、研究、教學等工作相當繁忙,他仍不時浸淫於佛法之中,關注生命的內涵,並從病理學探討導致人類痛苦的機制,立志為深陷苦惱中的人找尋一方出路。



      病理學是西方科學,佛學則是起源於印度的東方哲學,兩者可說是風馬牛不相及,難有交集,施教授卻將之巧妙連結,從中找到由痛苦渡化到快樂的橋梁,稱之為「佛教的轉譯醫學」,一點也不為過,而這也正是《生命有大美》這本書最令人驚艷的地方。這成就,無非是他長期潛心鑽研佛學的回饋。



      現今最老人瑞、維吾爾族的阿麗米罕曾說,長壽的秘訣是快樂,快樂的相對面是痛苦,沒有痛苦的境界,就是快樂的基礎,而超越痛苦則是達到快樂的不二法門,道理雖簡單,做來卻相當困難。施教授歸納出痛苦的來源,分別是過度貪婪、嫉妒、憤怒、不滿、患得患失、對實相的愚癡、對死亡的焦慮、過度重視自我所產生的症候群等,就如同佛教阿含經所言:「我已一切無常故,一切諸行變異法故,說諸受皆苦。」



      他同樣從般若波羅蜜金剛經這部佛教重要經典中發現,來自內觀的智慧,可以讓人充分了解痛苦的根源,避免妄心狂奔、情緒脫序,減少負面情緒,進而找到快樂之道。從知識而了解,從了解而生智慧,再身體力行這帖治療心理痛苦的處方箋,怎會不快樂?!



      貪欲永盡,瞋恚永盡,愚癡永盡,一切諸煩惱永盡。回首遇見,生命有大美。


    臺北醫學大學校長 閻雲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