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面具之下的蘭陵王:北齊蘭陵忠武王高長恭研究

面具之下的蘭陵王:北齊蘭陵忠武王高長恭研究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5681968
嚴昊
致知學術出版
2019年9月06日
107.00  元
HK$ 90.95  






ISBN:9789865681968
  • 叢書系列:歷史人物
  • 規格:平裝 / 198頁 / 14.8 x 21 x 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歷史人物


  • 人文史地 > 中國史地 > 人物史/傳記











      絕世美男、智勇雙全、百戰百勝、一代名將、功高震主、悲劇英雄......近年來,在電視連續劇演繹、舞臺劇鎂光燈投射、《王者榮耀》遊戲等媒介渲染下,提到「蘭陵王」,一般人普遍喜歡為其貼上諸如以上正面標籤,甚至不少觀?還視其為偶像,總之其形象近乎完美無缺。



      然而本書作者歷時八年,通過大量史料分析,往返中日兩地的遺蹟探訪、實地考察,卻要呈現給讀者一個與大?流行文化中的蘭陵王形象不同,有些地方甚至截然相反的歷史中的蘭陵王。究竟歷史上的蘭陵王是否如傳說一樣,猙獰的面具之下是何種尊容?還不快翻開本書尋找答案……


     





    序一�莊輝明

    序二—不沈默的故事�王怡辰

    第一章、緒論

    第二章、出將入相,含冤而終—蘭陵王之生平

    第三章、盛名之下,其實難副—蘭陵王名將形象探討

    第四章、帝室所需,臨陣倒戈—蘭陵王之崛起

    第五章、成也蕭何,敗也蕭何—蘭陵王之殞落

    第六章、陵王入陣,千古傳唱—蘭陵王形象重塑之文學載體

    第七章、親王歸塵,英名長留—蘭陵王形象之形塑因素

    第八章、結論

    附錄、蘭陵王生平年表略

    參考文獻

    後記





    推薦序



      本書作者嚴昊,於 2010 年考入華東師範大學歷史系,在我的指導下攻讀中國古代史碩士學位,以魏晉南北朝史為研究方向。入學以後,隨著彼此交流的不斷加深,他那不願人云亦云、不願循規蹈矩的個性便逐漸顯現出來。



      嚴昊個性張揚的表現之一,是並不一味地埋頭讀書。他水性很好,曾經多次暢游於長江、黃河等大江大河。暑假期間,他利用自己的這一特長,在公共游泳池中兼職擔任游泳教練和救生員,一方面教孩子們學習游泳,一方面也借此掙點生活費,顯示了自立自強的個性。



      嚴昊個性張揚的表現之二,是在入學的第二年就主動提出前往臺灣高校進行交流,並表示不會因此而影響自己的學習。我讚賞他的態度,同時也尊重他的決定,於是嚴昊便前往臺灣東華大學進行了為期半年的學術交流。半年時間雖然不長,但相信他在臺灣一定開闊了眼界,學到了不少, 對於他的學業也有不小的幫助,同時也成為他碩士畢業後前往臺灣繼續攻讀博士學位的重要動因。8



      當然,嚴昊的個性張揚,更主要的還是表現在《面具下的蘭陵王—北齊蘭陵忠武王高長恭研究》的寫作中。



      蘭陵王高肅,字長恭,一名孝瓘,渤海?人,東魏權臣、北齊神武帝高歡之孫,北齊文襄帝高澄之子。蘭陵王出身宗室,馳騁疆場,曾為武士頌揚,卻因猜忌而亡,其年僅三十余歲的人生雖然短暫,但是作為北齊後期的重要將領,歷來受到各方的歌頌與愛戴,據其入陣之史事改編的《蘭陵王入陣曲》甚至流傳日本,演奏直至今日。不過目前學界關於蘭陵王的研究多集中在音樂領域,多是《入陣曲》的相關議題,而非蘭陵王本身, 對於蘭陵王生平事蹟的考察研究甚少有人涉及。有鑑於此,嚴昊在史料並不豐富的情況下,仔細爬梳史籍記載,輔之以碑刻資料,而且親自前往與蘭陵王事蹟密切相關的河北磁縣蘭陵王墓和日本廣島嚴島神社實地考察, 從生平、功業、崛起、殞落等方面,較為全面地揭示了面具之下真實的蘭陵王,盡力還原其本來面目,並對其身處的北齊時期一系列錯綜複雜的矛盾加以剖析,一定程度上填補了對蘭陵王研究的空白。



      其次,嚴昊並不盲從於目前可見的涉及蘭陵王的研究幾乎都認為蘭陵王英勇善戰、是一代名將的看法,從古代良將必備的素養以及與同時代宿將段韶、斛律光的比較中,得出「名將」一詞並不適用於蘭陵王的結論, 認為民間傳說中的神格化形象並不適用於描述作為歷史人物的蘭陵王。這一與眾不同的見解,也是嚴昊個性的體現。



      再次,嚴昊對《蘭陵王入陣曲》的流傳原因也作了細緻的分析。蘭陵王在後主武平四年被鴆殺之後,其經歷自然引起了廣泛的同情;而其邙山入陣的傳奇故事,更是燃起了文人的共鳴。在其身故之後,不乏有人通過各種形式歌頌其事蹟,其中,最為著名的當屬《蘭陵王入陣曲》。嚴昊認為,文學作品畢竟不是歷史,經過戲劇、電視演繹的蘭陵王,當然也不是9



      歷史上的蘭陵王。蘭陵王的形象在其死後得到了重塑,一方面是由於《入陣曲》自上而下的宣傳,其中可能有李唐王室藉以宣傳唐太宗武功之目的而塑造「百戰百勝」的形象;另一方面,則為自下而上的推動,由於族群融合的作用,身兼二元民族屬性的蘭陵王作為英雄為胡漢兩大族群所接受、崇拜,並根據需要進行了集體記憶的重新構建,上下合流,從而形成其名將形象。這樣的分析,是頗有見地的。



      《面具下的蘭陵王》是嚴昊的學位論文,現在經過修改、完善,得以正式出版,可喜可賀。祝願嚴昊在學術研究上不斷進取,更上一層樓!


    莊輝明

    寫於己亥年正月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