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魔法森林(《秘密花園》第二集,中文版獨家附贈32頁練習本)
定價93.00元
8
折優惠:
HK$74.4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玫瑰的盛開與凋謝:冰心與吳文藻(一九○○∼一九五一年)【精裝版】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5729820
王炳根
獨立作家
2015年8月15日
533.00 元
HK$ 426.4
詳
細
資
料
ISBN:9789865729820
叢書系列:
Do人物
規格:精裝 / 740頁 / 14.8 x 21 x 10.36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Do人物
分
類
人文史地
>
中國史地
>
人物史/傳記
同
類
書
推
薦
海瑞的故事
納蘭成德
毛澤東祕錄(2版)
天才鑑定歷史檔案:十歲當官、七步成詩,古時候的資優神童到底有多狂?
曹雪芹的家族印記
內
容
簡
介
冰心(1900-1999),中國現代著名作家、詩人、兒童文學奠基人、社會活動家,五四運動中文壇,成為新文化運動中最具影響的女作家,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中有著重要的地位,其小說、散文、詩歌、兒童文學、翻譯等不同類型的作品,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讀者。
吳文藻(1901-1985),中國社會學、民族學的奠基人,「燕京學派」的開創者,同時也是民國時期的外交家,他的「社會學中國化」的理論,在學界有著深遠的影響。1929年從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獲得十年內最優秀的外國留學生、文博士之後,回到北平燕京大學任教,與冰心結為連理,成為一對在文壇與學界璀璨的雙子星。
本書以豐富的史料、生動的文筆、全景式的視角描寫了他們在民國時期多難歲月中的生活、愛情、事業與創造。不僅具有自由詩意的敘述魅力,更具有真實人性的訴說光輝。
本書特色?? ?
★本書以豐富的史料、生動的文筆、全景式的視角描寫了他們在民國時期多難歲月中的生活、愛情、事業與創造。不僅具有自由詩意的敘述魅力,更具有真實人性的訴說光輝。精裝本更具收藏價值。
目
錄
序�李玲
引子
?
第一章 三坊七巷至大海
1,大家族中的女嬰
2,父親的巡洋艦
3,海邊的「野」孩子
4,十一歲之前讀過的書
5,詩人與燈檯守 >>> 038
6,大家庭中的女紅
?
第二章 揚子江至京城
1,揚子江岸的少年
2,清華園裡的莘莘學子
3,五四運動來了
?
第三章 一個女大學生的「五四」
1,煩悶的少女
2,教會女中的「同性愛」
3,五四驚雷,震上文壇
4,女性解放與《婦女雜誌》
5,燕大精神與《燕大季刊》
6,青春與《生命》
7,文學研究會與《小說月報》
8,泰戈爾與《繁星》、《春水》
9,靜美中的《惆悵》
10,反響
11,貢獻
?
第四章 留學美國
1,離愁別緒與《寄小讀者》初刊
2,上海的餞行與話別
3,橫渡太平洋
4,登上新大陸 >>> 203
5,初入校門
6,慰冰湖與閉璧樓
7,一病足惜─聖卜生醫院
8,一病足惜─青山沙穰
9,遨遊於新英格蘭大地的山水之間
10,「大江會」與《琵琶記》
11,綺色佳之戀
12,《漱玉詞》與《求婚書》
13,《寄小讀者》、《民族與國家》的出版與意義
?
第五章 燕園風采
1,Faculty Baby(教授會的娃娃)
2,曼哈頓的回應
3,臨湖軒的婚禮
4,初登講壇與燕園落成
5,死的哀傷與生的歡樂
6,雙峰:冰心作品的出版與研究
7,雙峰:吳文藻創建「燕京學派」
8,60號小樓的客人們
9,一樁公案的「東西南北中」
10,平綏沿線的旅行
11,燕園時期的小說
12,為「燕大之父」祝壽
13,環繞地球、遊學歐美
14,最後的燕園
?
第六章 抗戰歲月
1,艱難跋涉向雲南
2,雲南教育與民族建言
3,呈貢「默廬」
4,戰時對民主與制度的思考
5,因「民族問題」而中暗箭
6,重慶的「忙」與「擠」
7,國防最高委員會參事
8,《關於女人》及其它
9,心繫燕大、心繫社會學
10,山上山下
11,出訪印度與美國
12,戰後去向
?
第七章 旅居日本
1,戰後駐日外交官
2,日本的謝冰心旋風
3,日本房屋與美國精神
4,東京大審判、《菊與刀》、李香蘭
5,回國的謝冰心旋風
6,心情起了變化
7,繼續日本的文學活動
8,1948年的心境
9,未遂的起義
10,東京隱居
序
引子
我在初夏一個陽光燦爛的晌午,漫不經心地翻看莫里循收藏的照片圖集,義和團、八國聯軍、毀於大火的正陽門箭樓、推著小車挑著擔子拉著黃包車的雜亂的人群,滿目瘡痍、斷垣殘壁中卻還依然有猛獅威蹲的漢白玉短牆。
這是一位叫凱利的牧師1900年拍攝的發生在北京的義和團事件的照片。莫里循先生在大使館被義和團圍困時,積極參與防守與戰鬥,曾救出與安置了被追殺的華人教民,本人也險些丟命,以至外界誤傳他已被殺。但他活著,並且收藏保存了記錄這一重大歷史事件的許多照片。
開始確實有些漫不經心,因為那畢竟是一個世紀前的故事了。正陽門,現在稱之為前門的箭樓不是在天安門廣場的北邊巍然屹立麼?(記得有一年也是夏日的傍晚,我一個人站在箭樓下,看暮色中飛進又飛出的一群群蝙蝠與烏鴉,並沒有意識它曾經被毀。)但是,當「1900」這4個熟悉的阿拉伯數字不斷地跳顯在眼前時,我開始意識到了這一歷史事件、這些圖片中保留的歷史畫面,與我有了密切的聯繫。
我已經寫過好幾本冰心的傳記,但我認為那都不過是一些片斷與表象的描述,我也讀過好幾本冰心的傳記與評傳,有的雖還全面,但我認為那大多數是冰心人生與作品的演繹與解讀,甚至是某種的記錄。我認為,一本好的傳記,應該既入其中,又在其外,既是真實的也是藝術的,既是場景畫也是心靈史,既是史料的揭示也是自我的敘述。僅從真實、史料與製造場景原料的佔有而言,可以說,我獨一無二。但是我卻不敢動筆寫一本像樣一些的冰心傳或冰心吳文藻傳。
奇怪的是,我是在看了這些圖片之後,忽然有了想法,似乎明白該怎麼寫了。這不僅是因為這個事件中的教會、傳教士、庚子賠款等幾個關鍵字,將會不斷跳躍在他們的生命長旅中;更是因為這個事件代表著其後惡劣的生存環境,動盪、戰爭、苦難、鬥爭,再也沒有停止過,整整一個世紀多災多難,但是,一個柔弱女子,一介書生,竟然可以在漫漫長夜裡,盛開出燦爛而優雅的花朵?
?
書
評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