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區政新角度
  • 定價64.00元
  • 8 折優惠:HK$51.2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不上班賺更多:複合式職涯創造自主人生,生活不將就、工時變自由

不上班賺更多:複合式職涯創造自主人生,生活不將就、工時變自由

庫存=1
將於1個工作天內出貨
9789571378787
艾瑪?甘儂
趙睿音
時報出版
2019年9月24日
127.00  元
HK$ 107.95  






ISBN:9789571378787
  • 叢書系列:NEXT系列
  • 規格:平裝 / 336頁 / 14.8 x 21 x 1.68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NEXT系列


  • 商業理財 > 成功法 > 生涯規劃











    累死你的不是工作,而是工作方法!

    在這壓抑的時代,坐擁「時間」和「自由」才是真本事。



      你的職業壽命,不該指望任何公司或單一收入。

      掌握多重身分,才是通往工作自主的最大機會!




      《星期日泰晤士報》暢銷書//



      誰說只有坐辦公室才能證明你的能力與才華?

      為什麼我們投入工作、拚命存錢,卻要等到退休才能安心享樂?

      當現在的工作沒辦法給你足夠的安全感,學著改變,無需委屈求全。



      選擇職場前,你是否有問過自己想要什麼樣的生活?要有錢?有閒?或者有娛樂和嗜好?──艾瑪?甘儂的「複合式工作法」也許正是你實現理想生活的解方。



      ◤ 拿回人生自主權,你可以不只是上班族

    ??? 僵化的工作模式與不自由的工時,不但會限縮你的職涯發展,甚至會消磨掉你對工作的熱情。你以為有一天會找到穩定又能做一輩子的工作,但其實這樣的工作根本就不存在。我們應該重新思考自己的工作型態,因為它決定了我們是誰、想過怎麼樣的日子,而不是繼續像倉鼠一樣,被丟進名為職場的滾輪裡,卻不知道自己為什麼奔跑。



      Uber司機、YouTuber、接案設計師……他們不在辦公室上班、沒有自己的上司下屬、也不必受到朝九晚五的束縛,為什麼他們身為複合式工作者,比你更自由、收入更多?



      這本書將告訴你如何遠離傳統的工作模式,重新規劃職涯,擁有自由的工時,並同時培養多元收入。複合式工作法並不是鼓勵你一次做更多,而是聰明地工作,擁有更高的報酬。只要善用知識和數位工具,你不但可以省下大把時間,還可以發展嗜好、賺點外快,甚至隨時享受一場假期。它將實現你理想中的生活方式,讓你在這個時代活得更優雅。



      《富比士》三十位三十歲以下最具影響力人士之一//

      《倫敦標準晚報》盛讚「網路世代的代言人」//




      艾瑪2016年從網路上發跡,架設自己的個人網站、藉由推特跟雇主聯繫,甚至因撰寫部落格得到更多工作。她正是善用數位工具規劃多重職涯的最佳模範!享受生活的同時,她也發展多項副業,主動打進自己不熟悉的產業,而她的播客節目至今已擁有四百萬個聽眾。



      她善用數位時代的優勢,發展自己的工作要領。她廣泛閱讀、策劃推特追蹤列表、訂閱網路摘要(RSS feeds)、時時更新個人網站、從Skillshare平台學習Photoshop、程式編碼等技能、透過App訓練記憶力……她認為,自我訓練遠勝於等待公司培訓。



      ◤ 以下特質告訴你,你可能不是天生坐辦公室的料

      •常被豬隊友拖累:不能自由選擇團隊成員,只好默默忍受糟糕的同事和平庸的主管。

      •對人際關係過敏:在會議室或茶水間都必須小心翼翼以免講錯話,只有公司廁所讓你最放鬆。

      •討厭在同一個地方待太久:每天在固定時間到同一個地點工作,規律的工作模式讓你恐慌。

      •你喜歡發揮創意:你的好點子常受限於公司的營運方針或規定,你渴望有更多空間自由發揮。

      •規範愈少表現愈好:不需忙著寫信通知或請示,沒有明確指令反而讓你文思泉湧。

     

      ◤ 學會聰明工作,做更少,賺更多! 

      // 縮減通勤時間。

      把全部的會議都安排在一天當中的某個時段,善用Skype和Google Hangout進行談話。

      // 以工時計價,不再免費幫人工作。

      不要為了圖方便,收整個專案的報價,以每小時、每日或每半天計算報酬,重視你的時間。  

      // 外包行政工作,把時間花在正確的事情上。

      請線上助理處理耗費時間的工作,如:輸入資料、謄寫文稿、安排行程等,麻煩事不用自己來。  

      // 掌握議價要領,拉抬身價。

      讓客戶先開口報價,或試著提出高一點的價格,再說明你可以額外提供的服務。

      // 補休比加班重要。

      如果你週末加班,週間請務必補休,妥善休息可以讓你維持生活節奏的平衡、重振活力、調整人生方向。



      找工作,不如找收入……這才是最完美的生涯模式!──洪雪珍�斜槓教練



    名人推薦



      劉軒�全方位創作家、知名作家

      洪雪珍�斜槓教練

      許景泰�SmartM 世紀智庫執行長

      朱楚文�財經主持人、作家

      少女凱倫�個人品牌經營家

      林靜如�律師娘

      鄭緯筌(Vista)�「內容駭客」網站創辦人

      張瑋軒�吾思傳媒創始人暨執行長

      浦孟涵�《CAN DO 工作學》作者、盛思整合傳播集團總經理

      何則文�作家、青年職涯教練

      ──叛逆推薦     



      從二○一九年起,我從?作家?跨到另一個維度,多了一個斜槓:當?教練?,教大家做斜槓,多一個複業,多一份收入,學習過複合式人生。一直以來,很多人都會來找我做職涯諮詢,跟我請教怎麼?找工作?,現在我都會給他們一個顛覆性的全新觀念:?找工作,不如找收入。?

      在零工經濟來臨、非典型就業人口不斷擴大的今天,找一份正職工作愈來愈難,尤其中年以後更是四處碰壁,必須改變求職的思維不可,否則會走到死胡同,出不來!當拿掉?找工作?的框架,變成?找收入?之後,思考的邊界一下子拓寬不少,可能性增加很多,將會驚喜地發現一個事實,自己的技能裡居然藏有不少賺錢的管道,個人的潛能也得以藉此發揮,這才是最完美的生涯模式!

      是的,我鼓勵每個人從?受僱階級?解放出來,在下班之餘,重新思考?自己僱用自己?這一條路,這才是上班族的康莊大道、拯救生涯危機的一張安全網。──洪雪珍�斜槓教練



      在這個時代,沒有人想討好別人,只想好好做自己,但總會有各種外部因素,逼得自己難以正視自己內心的聲音。

      過去我也有段時間,曾經歷過這樣的掙扎,身處在辦公室裡,短時間就能把事情做完、做好,但就是有種手腳被綁架的不舒服感,寫下這篇推薦文的時候,正好是我工作以來第一次「裸辭」給自己一段沉澱期的時期,也已經完成三個月十五家出版社合作、每個月兩場演講的階段。因此,我完全不迷惘,反而愛上掌握人生的感覺,當他人詢問我下一階段規劃時,我也能自信地給出一個明確的方向,往往對方都能理解,並說出「我真的很替妳開心」,因為這些朋友都知道我曾克服什麼樣讓心靈受傷的挫折。

      但我也發現,把自己空出來,拋到市場上,才知道有多少人願意出價買自己的技能,而往往我們都低估了自己。這本書整理出了跨世代的思維與作者本身多重收入的經歷,相當有實證性,我也鼓勵各位迷惘找尋自己的人們,不要害怕跨出舒適圈,去做自己真正熱愛的事情,「倘若社會要為我們貼上標籤,讓我們就跑得讓人來不及貼上!」──少女凱倫�個人品牌經營家



      這本書點出了,近年被廣為推崇的「斜槓人生」、「零工經濟」的根本問題,就是太過單一或簡單地歌頌,做網紅、擁有副業、成為自由接案者等的種種好處。事實上,作者更積極進一步提出了「複合式職涯」的觀點。這個觀點將更有利於每一位上班族,在做人生職涯規劃時,可做最適配的投資組合。因為,「複合式工作」不僅強調科技賦予自己更多力量,同時應在每個單位效率、成本上,創造出更大價值。當你讀完這本書後,你就懂得如何重新評估在事業、家庭、生活中,如何取得不同的工具組合。好讓自己在快速變遷的時代中,不至於過時,並賺更多錢,贏得更多自主時間,進而勾勒出自己的美好人生。──許景泰�SmartM 世紀智庫執行長



      「你怎麼有辦法同時創業、出書、經營粉絲頁、又帶兩個小孩?也太強了!」每當被問到上述的問題時,我的回答都是:「這都是科技的功勞啦!」

      這麼回答完全沒有謙虛的成分,而是打從心底感謝像是大數據、AI這類日新月異的科技應用,讓我這個創業中的二寶媽,可以在等待孩子入睡的同時、一邊用手機寫作、一邊透過不同的通訊APP和世界各地的客戶夥伴溝通。

      上述的觀點和《不上班賺更多》的作者不謀而合,我們都相信科技的發達,幫助人們可以更有效率地做到多工(Multitasking),希望藉由閱讀這本書,能讓更多人享受斜槓人生的自由與快樂。──浦孟涵�《CAN DO 工作學》作者、盛思整合傳播集團總經理



      坦白說,我並不喜歡這本書的中文名字,我理解這個書名,可以吸引到更多人的眼球,但是這個中文書名,我覺得並沒有翻譯到這本書的精髓,這本書,我愈看愈覺得有意思,特別願意為這本書推薦的原因──作者分享的,不只是「如何賺錢」,而是有關於如何設計出屬於「你的」職涯與生活。

      特別喜歡她分享著不同的對於「成功」的定義,這正是現在我們必須理解與重視的──我們每個人都不一樣,所以本來就沒有固定的成功模式!每個人都有機會都有能力,活出真我,創造自己的複合生活!

      上班或不上班,賺更多或是賺的剛好,你要或不要,你都有選擇,找到自己的最適合。──張瑋軒�吾思傳媒創始人暨執行長



      在這個智能時代,組織的疆界不斷弱化,讓斜槓青年跟零工經濟崛起。未來的職業趨勢,更多的是把自己看成個體公司的個人品牌經營時代,多重身分將會是每個人都要面對的型態。作者艾瑪?甘儂本身就是這種未來工作型態的典範案例。透過這本書,你將能挖掘屬於自己的無限可能!──何則文�作家、青年職涯教練



      完美地捕捉時代潮流。──《哈芬登郵報》(Huffington Post)



      給那些喜歡自己所做的事情,而且不想從單一角色定義自己的女性的必讀之書。──《獨立報》(Independent)



      一本偉大的書……尤其對那些希望成就不平凡事業的人來說,有助於找到將來更完美的工作方式。──《倫敦標準晚報》(London Evening Standard)



      多職事業女王告訴我們如何在數位時代發展並維持你的副業。──《RED雜誌》



      多希望在我二十幾歲的時候,能遇見像艾瑪這樣的人。她不但聰明而且可靠──我認為,如果我年輕的時候她就在身邊,我就不會做出這樣的事情。而我很高興現在有她的存在。──布里奧妮•戈登(Bryony Gordon),暢銷書作家、新聞工作者



      艾瑪•甘儂是世界上一束明亮的光,我認真地探究她所做的一切。──伊莉莎白•吉兒伯特(Elizabeth Gilbert),暢銷書《享受吧!一個人的旅行》作者



      很高興透過本書閱讀到工作方式在未來將發生的改變。──理查•布蘭森(Richard Branson),英國維珍集團(Virgin)董事長



      這簡直是一本終極現代職業指南。──愛麗絲-阿扎妮亞•賈維斯(Alice-Azania Jarvis),《EZ 雜誌》總編輯



      不論任何年齡都受用的重要成功指南。──法拉•史托(Farrah Storr),《柯夢波丹》(Cosmopolitan Magazine)總編輯



      任何希望開創自己夢想事業的女性都必須閱讀。──朱•薩爾蓬(June Sarpong),電視節目主持人



                                            


     





    各界讚譽

    前言




    第一章 字典中定義的成功與「你自己定義的成功」?? ?

    網路上「勵志標語圖」興起�工作關乎個人與情緒�身為複合式工作者必須建立自己的成功定義�內在成功與外在成功�過去成功對我的意義�應用練習?? ?



    第二章 世代與動機?? ?

    世代概觀�幾個顯著的世代差異�為什麼我們總讓世代彼此對立?�世代迷思�如今我們身在何方?�接受「好啊,還有……」世代的啟發�真正激勵我們的是什麼?�應用練習?? ?



    第三章 複合式工作者的興起?? ?

    不要抱歉的時候到了�開始副業的時候到了──為了你的銀行戶頭,或者只為了你自己�真實生活中的複合式工作者?? ?



    第四章 全新的工作自我?? ?

    你是做什麼的?�不只打造自己的品牌,還要隨著時間重新塑造自己�具備完整的自我意識很重要�在工作中保持真實的自我非常重要�個人品牌化並非新鮮事�自我行銷但不必出賣靈魂的藝術�為何你應該在工作職稱加上自我照顧的複合物?? ?



    第五章 崩熬文化?? ?

    該是時候擺脫睡眠的汙名了�嗜好跟副業不一樣�分擔工作如何讓人自由、開拓視野�美化「忙碌」對我們有害�了解自己的極限�社群媒體的影響等同於吸菸?



    第六章 工作與生活的混合?? ?

    模糊的界線�工作與生活�朝九晚五(或是另一種變化版本)�愛管閒事還是想幫忙?�設下清楚界限的重要性�取得適合的工作與生活,而非平衡�工作上的額外好處?該是看清陷阱的時候了�把工作帶回家與把工作壓力帶回家?? ?



    第七章 複合式工作法的十大要領?? ?

    1 找出你自己的獨特混合�2 培養並維持一群微型受眾�3 始終處於測試模式�4 接納個人化時代�5 做自己的公關與行銷部門�6 你不必辭掉你的正職�7 你是複合式工作者,不是多工者�8 微型行動,微型思考�9 善用你的精力�10 別替人免費做事�訪談莉茲.潘尼(Lizzie Penny),霍斯比聯合組織(The Hoxby Collective)的執行長暨創辦人�摘要



    第八章 四個F:失敗(Failure)、女權主義(Feminism)、彈性工作(Flexible Working)、感受(Feelings)?? ?

    失敗與恐懼�女權主義與信心差距�見不得人的F字:彈性工作�感受與工作情緒?? ?



    第九章 真實與膚淺的交情?? ?

    重點不是你認識誰,而是誰認識你�你為何必須離線去認識人?�事情並不總是關於你�為何你應該停止「厭惡追蹤」?�走出你的同溫層�如何把數位領域中的熟人變成現實生活中永續的人脈�目標是讓人立刻覺得「我知道你在幹嘛」�建立紮實線上表現、吸引更多連結的九個方法?? ?



    第十章 我們與金錢的關係?? ?

    要有預備金�為什麼我們害怕談論金錢?�對金錢抱持開放態度,有助於要求更多的錢�我為何開始以不同於尋常的方式賺錢�我們財務目標是個人的,全都不同�自己做超簡易預算追蹤�創造你自己的應急金�停止比較銀行戶頭?? ?



    終曲(算是吧)?? ?

    剛開始可能感覺犧牲了很多�接納你自己的獨特魔力�拿回你的時間�准予許可�對改變抱持開放的態度?? ?



    致謝?? ?

    注釋



    ?





    推薦文



    投身複合式工作,追求財富自由



    朱楚文�財經主持人、作家




      「斜槓」一詞最近大受關注,背後所代表著多重工作型態、自由和彈性,令不少人嚮往,也可算是科技對職場人生顛覆的一種革命。然而,斜槓看似夢幻,實際踏上這段旅程卻也因為陌生,缺乏前人傳授經驗,存在許多挑戰關卡。



      就如同事情總是有兩面,能自由彈性在任何時間工作,也意味著工作與生活的界線愈來愈模糊;沒有上級與公司框架,工作內容和定義看似發展無限,卻也可能因為不懂工作拿捏界線和自我規劃,而變成工作量超過負荷、身心俱疲反而更不自由。



      我離開主播台後,開啟斜槓的人生旅途,身兼廣播節目主持人、作家、自由接案的工作者(活動主持或行銷專案),格外感受到多重職涯身分確實帶來好處與挑戰,雖然工作更有彈性,但同時身兼自己工作的行銷、業務、專案執行者,也容易讓生活全被工作占滿,反而失去當初追求更理想生活的職涯轉換初衷。而這過程中,也讓我重新思考,斜槓是否應該只能算是一種自我進化過程,而非美好的職涯夢想終點?



      在這本《不上班賺更多》一書中,作者用犀利的筆觸,點出其實「自己到底想過什麼樣的生活」,以及「打造財富自由的人生」才應該是我們在職涯與人生中追求的理想終極目標。



      「要如何才能排除聲浪、建立年資、創造出我們的成功定義?」、「在這個人家要求我們追逐無止境終點線的世界上,我們該如何才能更快樂、更充分地發揮自我?」作者點出的這些疑惑,正是我們每一個人應該問自己的問題。



      而作者以「複合式工作」稱呼取代「零工經濟」或「斜槓」,其實也是透過自身經驗,提醒所有讀者,我們真正該追求的是複合式工作,而非零工經濟和斜槓,因為兩者有所不同,複合式工作具備更明確的三個原則:隨時跟上時代趨勢、打造自己多重收入來源組合與致力於追求更大效能(以最少時間創造最多價值,無論有形或無形),而不只是自由接案與多重身分而已。



      看完整本書,我覺得複合式工作法跟追求財富自由是一條相似路徑。而書中除了以嶄新觀點顛覆我們對於斜槓和自由工作者的概念外,更實際討論複合式工作如何從零打造,以及十大掌握要領,包括:如何找出自己的獨特混合(定位)、培養一群微型群眾(社群經營)、行銷個人品牌技巧、工作和生活安排策略,及善用精力和微型行動與思考等,對於投身到複合式工作,打造自己職涯新面貌、拿回自己職涯主導權的人來說,是一本極具價值的參考手冊。讀完這本書,不僅能顛覆舊有思考,也獲得面對未來挑戰的策略與勇氣,推薦一讀。



    歡迎加入複合式工作者的行列,勾勒自己的成功模式



    鄭緯筌(Vista)�「內容駭客」網站創辦人




      如果您平常關心時事,也留意全球職場趨勢的變化,想必一定聽過「自由工作者」、「斜槓」以及「零工經濟」這幾個時興的名詞吧?倘若您和我一樣也喜歡看書的話,或許對以下這幾本書也不陌生?



      從二○一六年的《就業的終結:你的未來不屬於任何公司》、二○一七年的《斜槓青年:全球職涯新趨勢,迎接更有價值的多職人生》,到二○一八年的《零工經濟來了:搶破頭的MBA創新課,教你勇敢挑戰多重所得、多職身分的多角化人生》??伴隨這些書籍的問世,不但揭櫫了就業終結的時代已然來臨,同時也預告了各種多元的工作型態,即將以不同的樣貌出現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



      「零工經濟」的興起,被視為是二十一世紀乃至未來的一種工作型態。而來自日本麥肯錫公司的顧問瀧本哲史,甚至期勉大家應該努力成為跨領域的專業人才。意思是我們除了需要具備專業知識與經驗之外,也得養成跨領域的知識與經驗,方能據此在這個多變的時代倖存,並提出令業主滿意的各種解決方案。



      最近,很高興得知時報出版引進英國新世代工作者艾瑪?甘儂(Emma Gannon)所撰寫的《不上班賺更多:複合式職涯創造自主人生,生活不將就、工時變自由》一書。當我迅速地瀏覽完這本書之際,赫然發現作者試圖解答以下兩個在職場上常見的問題:



      第一個問題,這個世界上的許多工作正在發生變化,我們要如何因應與跟上?

      第二個問題,我們也許有能力按照自己的條件,在想要的時間和地點賺錢。但是,該從哪裡開始呢?



      這位女作家相當地年輕,今年夏天才剛屆滿三十歲。她離開媒體的工作之後,從二○一六年開始轉而投向網路的懷抱,不但架設自己的網站,還身兼部落客與播客的身份,甚至透過推特和雇主聯繫。如今,她不但發展出多項的副業,其播客節目更是擁有超過四百萬名聽眾,可說是成果斐然。



      讀這本書讓我感覺很親切,又有幾分熟悉感。我想,也許是因為本書作者的經歷和自己有幾分相像吧?我們同樣出身媒體,但又具有部落客的網路身分。當然,也基於多面向發展職場經歷的緣故,讓我們得以順理成章地成為複合式工作者,並且透過靈活工作的風格,兼顧生活品質和彈性工時。



      回想我自己的工作經驗,其實也是在離開朝九晚六的媒體工作之後,轉型成為企業顧問、職業講師和專欄作家,同時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經營我的部落格「內容駭客」(https://www.contenthacker.today/)以及網路社群「Vista讀書會」(https://www.vistabook.club/)。



      這一路走來,也曾有很多朋友問過我,當初為何要離開網路產業或媒體的工作?難道是碰到了天花板嗎?其實不然。看完這本書,我才恍然大悟——或許我跟本書作者一樣,只是想要找回失去的時間和自由罷了!還有一點很重要,那就是我想要定義自己的成功模式,而不希望被傳統的職涯發展或價值觀所框限。



      在這個詭譎多變的數位時代裡,如果您也想要拿回人生的自主權,甚至不只是想當一個平凡、庸碌的上班族,我很樂意向您推薦《不上班賺更多》這本好書。當然,我更歡迎您一起加入複合式工作者的行列!

    ?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