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古典文學的諸面向【POD】

古典文學的諸面向【POD】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1517797
葉國良
台灣學生書局
2019年9月01日
167.00  元
HK$ 141.95  






ISBN:9789571517797
  • 叢書系列:中國文學研究叢刊
  • 規格:平裝 / 360頁 / 15 x 21 x 1.9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中國文學研究叢刊


  • 文學小說 > 文學研究 > 華文文學研究











      本書收入著者歷年來有關中國古典文學的論文十二篇,包含三個部分。上編論文體與技巧、禮制的互動,中編論主題與想像、動機的關係,下編則論文化的融合與轉化。著者對古典文學的研究,視野寬廣,選題別緻,獨具隻眼,不落窠臼,洵?值得參考之力著。


     





    自序

    上編 文體.技巧.禮制

    壹、李觀的古文及其對韓愈的影響

    貳、韓愈冢墓碑誌文與前人之異同及其對後世之影響

    參、唐宋哀祭文的發展

    肆、冠笄之禮的演變及其與字說興衰的關係──兼論文體興衰的原因

    伍、八股文的淵源及其相關問題

    中編 主題.想像.動機

    陸、中國文學中的臥遊──想像中的山水

    柒、中晚唐古文家對「小人物」的表彰及其影響

    捌、唐宋詩人的「日本」想像

    玖、范仲淹〈桐廬郡嚴先生祠堂記〉的寫作動機與目的

    拾、歐陽脩父子親友之植物愛好及其對宋詩題材的影響

    下編 文化.融合.轉化

    拾壹、周敦頤愛的是什麼蓮

    拾貳、蒙元回回教世家之漢詩人薩都剌的文化情懷





    自序



      我的專業是經學和金石學,研究課題主要集中在古禮和石刻資料上,古典文學只能算是業餘的愛好。但我的專業課題中,頗有一些內涵與古典文學相關,所以交叉研究是很自然的,畢竟文史哲難以分家。這本書收錄我二十年來與古典文學有關的論述十二篇,其中三分之二是近六年所撰。全書分成上、中、下三編。



      上編以文體為核心,而展開文體與技巧、禮制互動關係的討論。筆者很早便關心文體(或稱文類)的問題,並認為當代古典文學的教學和研究都太忽略文體產生的原因及其沿革的解析,以致學子未能掌握其中要義,應予改進。這部分共收論文五篇,第貳篇和第肆篇曾分別收入拙著《石學蠡探》及與友人合著的《漢族成年禮及其相關問題研究》中,之所以再收入本書,乃因不收則無法完整反映我對文體沿革的一些觀點。



      第壹篇是〈李觀的古文及其對韓愈的影響〉。本文承認一般看法,即韓愈的古文受到很多前人的影響,來源不是單一的。但筆者又認為韓愈在三十歲以後,寫作技巧受到亡友李觀的影響最大。為了獲得證明,本文採取微觀的方式,仔細分析李觀的作品,指出其中不少技巧前此未曾出現或未得到充分發展,也未出現在韓愈三十歲以前的作品中,而韓愈三十歲以後的作品則大量出現此類技巧並發展得比李觀更為成功。因而李觀的作品值得學界重視,李觀在唐代古文發展史上也應獲得比現今更高的地位。



      第貳篇是〈韓愈冢墓碑誌文與前人之異同及其對後世之影響〉。本文寫作前,先對史上的冢墓碑誌文作鳥瞰式的觀察,然後以韓愈的作品為中心進行討論。文中指出韓愈吸收各種傳統思想的內涵與文學技巧的養分,並以其煥發的創造力改革興起於東漢的冢墓碑誌文,而取得了無比的成就,並使得後代的作者難以越其藩籬。全文分題、序、銘、立意四個部分,以微觀的方式分析韓愈的匠意,亦以同樣的部分,說明後代作者受韓愈的影響何在。筆者多年來的信念是,文體的演變,主要受到大文豪的影響,所以研究一種文體的演變,應以微觀的方式進行分析,才能了解大文豪的匠意和其影響力所在;若只是作宏觀抽象的議論,意義不大。本書若干篇論文,都秉持此一觀點進行,讀者察之。



      第參篇是〈唐宋哀祭文的發展〉。本文寫作前的預設,和前篇一樣,然後將討論的焦點放在唐宋作品之上。全文分唐代前期的哀祭文、韓愈的哀祭文、唐代後期的哀祭文、北宋前期的哀祭文、歐陽脩的哀祭文、韓歐哀祭文的餘響幾個部分,以微觀的方式進行分析探討。結論是:唐代以後,哀祭文以韓愈最為大師,其創新基本上都獲得成功,但〈祭十二郎文〉以散文出之,在現實社會的行禮場合中效法者不多。歐陽脩成就不如韓愈,但〈祭石曼卿文〉乃是宋代古文家在體製上掙脫傳統風格的里程碑。而宋代某些哀祭文中參差錯落的句法和豐富自由的押韻方式,在傳統韻文中獨樹一格,頗值得重視。



      第肆篇是〈冠笄之禮的演變及其與字說興衰的關係  兼論文體興衰的原因〉。本文前大半,指出冠笄之禮中取字的禮儀,由於社會功能強大,並沒有隨著冠笄之禮的衰亡而消失,轉而由尊長為青年撰寫字說來取代,而字說此一文體又隨著取字禮俗在近數十年間衰亡而衰亡。後小半,則以前述現象為例,說明所謂文體可以區分為兩種,一種為「藝術性載體」,如詩、詞、曲等,其生命長,但因藝術重創新,在文學史上會有「文體遞變」的問題;另一種則為「應用性載體」,如字說、碑誌文等,乃因禮俗上的需要而產生,當該禮俗存在,則該文體興盛,當該禮俗衰亡,則該文體亦衰亡,此種文體的興衰不能以「文體遞變」之說去解釋。本文寫作的目的之一,在提醒學者,中國古典文學中因禮俗的需要而產生的文體數量極多,乃是中國文學的特色之一,而且此種作品不應只從文學的角度去衡量。



      第伍篇是〈八股文的淵源及其相關問題〉。本文寫作的宗旨,在指出八股文源自先秦「先斷後論」式的短篇論說文,其後吸納了各種修辭技巧,終於成為一種高難度的文體,以適應科舉考試高淘汰率的需求。至於明、清及近人對八股文的指責,指的是考試的範圍和命題的方式,而非文體本身,其實此種「先斷後論」式的短篇論說文很有寫作上的參考價值。



      中編涉及古典文學的主題、想像與寫作動機之間的互動關係,共五篇。



      第陸篇是〈中國文學中的臥遊  想像中的山水〉。本文以舉例的方式,揭出中國文學中臥遊作品的類型與特點,並討論相關問題,包括從讀者的立場看,臥遊文學應如何認知,以及幻遊文學與臥遊文學的異同等。文末則主張記遊、臥遊與幻遊作品三者起源頗早,且各有裔孫,可以之為脈絡,區分某些相關作品的性質,俾能在詮釋上掌握住大體,且在文學史上與前代、後代的文學現象相銜接。



      第柒篇是〈中晚唐古文家對「小人物」的表彰及其影響〉。本文指出:從韓愈、柳宗元開始,中晚唐古文家寫作了一批表彰「小人物」言行的傳記,並影響了宋代以後的古文家,且其中若干作品被收入史傳。全文除歷舉二十餘篇作品並略作分析外,指出此乃當時社會結構因門閥的逐漸崩潰而改變,知識份子開始注意「小人物」的價值。此一文學現象,與歷史學者對中國社會現象的分析是一致的。本文受限於體例和篇幅而未充分發揮的是,這些「小人物」的傳記,乃是其後的話本、小說、戲曲不全以「大人物」為描述對象的先聲。



      第捌篇是〈唐宋詩人的「日本」想像〉。在可知的唐宋詩人中,儘管有不少作家曾與日本僧人、學者、使者有所往來,或者曾獲見日本出產的物品,但他們對日本歷史、文化、風土的了解,大都只是通過少數歷史文獻的記載或日本友人的口述,並沒有親身遊歷的經驗,因而形諸詩歌的內容,想像的成分很高。本文從《全唐詩》、《全唐詩外編》、《全唐詩補編》、《全宋詩》中找出與日本有關的唐宋華人詩歌作品,以探究詩人們對日本有何陳述,並在可能的範圍內,討論何者較接近事實,何者完全出於想像或誤解。本文的選題,應是討論文學與想像的關係的一個良好個案。



      第玖篇是〈范仲淹〈桐廬郡嚴先生祠堂記〉的寫作動機與目的〉。此文乃一名篇,是范仲淹在仁宗廢后事件中遭貶謫後所作,一般都從范氏對嚴氏的表彰中反過來去欣賞范氏的襟懷氣度,本文則比對當時政局和范氏相關作品與言行,指出:在讚譽光武帝氣度和嚴氏情懷的包裝下,范文其實是一篇暗諷仁宗和宰相呂夷簡的時政論。



      第拾篇是〈歐陽脩父子親友之植物愛好及其對宋詩題材的影響〉。本文指出:歐陽脩父子和其若干親友都有植物愛好和植物學著作,對植物觀察入微,因而產生了許多吟詠花草樹木的作品,開拓了宋詩題材的領域。關於唐宋詩的比較,前人論述極多,筆者則相信從題材的分析入手也不失為一個途徑。



      下編討論的焦點,是從文化的融合與轉化的角度,觀察文學作品的內涵和文人的情懷,共兩篇。



      第拾壹篇是〈周敦頤愛的是什麼蓮〉。周敦頤〈愛蓮說〉將蓮比擬為君子,而蓮的意象則來自佛典,此點久經學界討論,或同意,或引申,或修正,種種不一,但無人認真分辨此「蓮」究竟指荷還是睡蓮。本文主張周文的「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二句明顯指睡蓮,而佛典中的五種蓮也都指蓮葉貼浮水面的睡蓮,周文「可愛」以及「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香遠益清,亭亭淨植」諸詞,取義更完全出自佛經,而「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三句則是濂溪依據儒家價值加入的新意。總之,濂溪採擇佛典中的蓮花意象,融合儒家價值,將蓮轉化為嶄新的君子意象,豐富了君子的文化意涵。



      第拾貳篇是〈蒙元回回教世家之漢詩人薩都剌的文化情懷〉。薩都剌的祖先是信仰回回教的色目人,為蒙元政權.力,其本人則進士出身,擔任蒙元官員,卻又成為著名的漢詩人。此一角色複雜的人物,其內心世界、文化情懷究竟如何?本文依據其詩作,從宗教情懷、家國情懷、文士情懷三個面向觀察,證明薩都剌在文化上已完全轉化成傳統的華夏文人,以破除學界至今仍議論不休的薩都剌族屬和信仰問題的迷思。



      以上十二篇,討論的作品上起魏晉下迄明清,而以唐宋時期的為最多,各篇大都放在文學史的脈絡中去分析討論,此點自有筆者的深意。各篇收入本書時,文字有少許增刪修改,文末均注出原發表時地。早期所撰諸篇多缺書名號、篇名號,已補入,以使全書一致,但注腳格式則不勉強統一,以見一時風尚,讀者察之。


    二○一○年八月? 葉國良? 序於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




    其 他 著 作
    1. 禮學研究的諸面向續集
    2. 經學通論
    3. 經學通論【2版】
    4. 中國傳統生命禮俗
    5. 計算機概論(Office 2010版):邁向IC3國際認證
    6. 中華大辭林
    7. ACA多媒體核心應用能力國際認證Flash CS5中文版通關寶典附範例素材檔案
    8. ACA多媒體核心應用能力國際認證 Photoshop CS5中文版通關寶典
    9. 居愚居文獻論叢
    10. 計算機概論:邁向IC3國際認證
    11. 禮學研究的諸面向
    12. ACA多媒體核心應用能力國際認證 Flash CS3 中文版通關寶典
    13. ACA多媒體核心應用能力國際認證 Dreamweaver CS3 中文版通關寶典
    14. 古典文學的諸面向
    15. ACA多媒體核心應用能力國際認證訓練教材- Photoshop CS3 中文版
    16. 江戶時代日本漢學研究諸面向:思想文化篇
    17. 出土文獻研究方法論文集初集
    18. 日本漢學研究續探:文學篇
    19. 經學通論
    20. 群經概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