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序
好品格就像寶石般閃亮
我小時候,電視節目只有三臺,每天最快樂的時光,是放學回家後趕緊寫完功課,準時坐在電視機前看卡通。
當年我最喜歡的卡通是「小英的故事」,小英跟著生病的媽媽,帶著愛犬小黃跟驢子哈哥,拉著篷車一路旅行,要去法國投靠從沒見過面的爺爺。
這部卡通改編自兒童文學名著《孤女尋親記》,成年後,我問過許多人,無論男生、女生都喜歡這部卡通。
在電視節目有限的年代,社會價值觀較單純,沒有手機、電腦跟無窮無盡的網路資訊,占據人整天的思緒。儘管父母、師長一樣愛說教,孩子們一樣不愛聽;學校教的忠孝仁愛信義和平、禮義廉恥與智仁勇,我們都會背誦,卻未必說得出善良是什麼?孝順是什麼?
不過,從每天愛看的卡通裡,主角不必板著臉說教,就讓我們潛移默化的學會了各種好品格。比如,看到小英細心、體貼的照顧生病的媽媽,我們懂得了什麼叫孝順;小英善待小黃跟哈哥如同家人,讓我們學會了要愛護動物;小英的媽媽過世了,她變成孤單一個人,因為貧窮,不得不賣掉心愛的哈哥跟篷車,冒著風雪徒步前進,後來飢寒交迫、昏倒路旁……隨著劇情發展,我們為小英著急、難過、不忍,甚至流下眼淚,也許我們不知道這叫同理心、同情心與仁慈,但我們已經慢慢學會了這些。
這是好看卡通的魔力,而我認為,閱讀一篇好故事也能達到同樣的效果。
我覺得,世上沒有真正的壞孩子。孩子常常因為某種行為的偏差,就被貼上壞孩子的標籤,父母或師長急著要改正他們,變回好孩子。
其實,孩子的問題跟大人的問題一樣,偶爾會在人生的某些階段發生失序的狀況,也許是說謊、偷竊、懶惰、沒有自信、沒有耐心或不懂得尊重他人等等。
平衡是最難的技術,因為生活中大半的問題,都是失去平衡造成的。孩子行為上的偏差,只要能達成平衡,成為一個身心健全的人就好了。
因此,我們需要好的故事,讓孩子從閱讀中感同身受,了解何謂真善美,也知道自己能像故事中的角色那樣被接納、被理解,孩子就能慢慢化解掉憤怒、恐懼、嫉妒與焦慮的情緒,獲得心靈的療癒,達到身心平衡。
用好故事幫助孩子,療癒孩子的心靈──這是我創作這套書、這些故事的想法與目的。
我相信,沒有一個孩子不想成為好孩子。我曾經是個小孩,也深深記得成長的過程多麼不容易,多麼需要大人的鼓勵。
所以,我想跟閱讀這些故事的孩子說,如果你感到孤單、不被理解、喪失自信、生氣、害怕,或只是想一個人獨處、看看書,希望這些故事能為你的心靈充電,帶給你勇氣和力量。
我盼望孩子讀完書後,會覺得身心煥然一新,變得樂觀、充滿希望,抬頭看見陽光與藍天,自然露出微笑。孩子將知道,書中的小蘋果、孔雀先生、蛞蝓、紫松鼠跟小精靈們,會永遠陪伴著他,為他加油、打氣。
我誠心的將這套書獻給孩子。希望孩子現在喜歡,長大後也能記得這些美好的故事。
最後,我要感謝遠見天下文化的大家長高希均教授。當初在一場茶會裡,他積極的提出品格教育與閱讀的重要性。高教授長年來熱心出版事業,希望藉由閱讀的力量提升人的正能量,讓這個世界更美好。他的熱情與使命感,以及對後輩創作者的提攜,這顆溫暖的心,讓我深深感動,當下也體會到自己身為創作者,能為這個世界貢獻的小小心力。
美好的品格,真、善、美的人性,無論跨入任何世紀,永遠像寶石般閃閃發光,它也是當今這個混亂、困惑的年代,人心的定錨跟療癒的能量。
我何其幸運,出版了這套書,也實現了一個能貢獻自我的夢想!
推薦序
品格種子的異想雲端
面對每個孩子各自不同的成長階段,家長們總是必須接受種種迎面而來的挑戰!「教養書」可以提供一些交流和方向,當要落實在親子之間或教育上,往往還需要一些「誘餌」,才能在不衝擊彼此關係下,一起手牽手往期待的方向前進。記得,小時候讀的故事,諸如〈虎姑婆〉,或是早期童話,都帶有明顯的恐嚇意味,以期有效達到教育的目的,卻也不免多少在孩童心裡留下害怕的陰影。
從創作者到成為一位故事老師,在第一線接觸親子,發現隨著時代共讀觀念的推廣,不論是文本內容或是家長觀念,故事「趣味性」的重要,已漸漸普及並超越教化的「目的性」。可是,偶爾在面對教養難題時,家長們還是需要這樣的「餌」,以不強烈、不恐懼的方式來建立孩童的品格涵養,尤其是一篇貼近生活的童話故事,以最親近的姿態讓讀者感同身受,從故事趣味情節的起伏裡,毫無心防的,將內容讀進眼裡、心裡,建立正確的價值觀,並且潛移默化品格。
「好品格童話」系列中,諸如〈小威愛哭哭〉的角色根本就是許多孩子的翻版,不只是小朋友熟悉,就連大人讀起來也深有同感;〈小烏鴉王子〉、〈森林妖精在跳舞〉等……也都精準的掌握孩子常見的互動來發揮,讀來既好笑又好氣,不得不拍案叫絕。賴曉珍行雲流水般的童趣想像,讓故事不僅貼近生活的理解,更像傑克的魔豆般爬上異想的雲端,使得在享受饒富趣味的情節的同時,也能悄悄把「品格」的種子埋在小讀者的心裡,反芻內化並理解成為生命成長過程珍貴的發現和養分。「童話裡的科學小知識」單元亦讓人眼睛為之一亮,延伸而來的「學習」也許就是最好的STEAM啟發開端呢!
?
陳櫻慧童書作家暨親子共讀推廣講師、思多力親子成長團隊召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