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秘密花園
  • 定價93.00元
  • 8 折優惠:HK$74.4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孫中山與美洲華僑:洪門致公堂與民國政治

孫中山與美洲華僑:洪門致公堂與民國政治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620758218
陸國燊
商務
2019年10月10日
177.00  元
HK$ 159.3  






ISBN:9789620758218
  • 叢書系列:海外華人新史叢書
  • 規格:平裝 / 319頁 / 152 x 22.7 x 1.59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香港
    海外華人新史叢書


  • 人文史地 > 史料











      本書以全球化為背景,深入淺出,探討19世紀末20世紀初西力東漸、社會達爾文主義盛行下的海外華人歷史。其中既有華人大批湧入加州「掘金」,艱苦奮鬥的事跡、也有華埠始創,雖是龍蛇混雜,海外華人仍不忘祖國,為救國奔走出力的史實挖掘。



      本書條分縷析康有為(1858-1927)、梁啟超(1873-1929)、孫中山(1866-1925)、黃興(1874-1916)等政治人物與美洲洪門三合會的邂逅,特別是孫中山與美、加洪門的種種關係。孫中山為革命奔走四方,洪門組織致公堂仗義相助,令孫中山得遂革命建國的夙願。後來洪門與國民黨分道揚鑣,前者另闢蹊徑,直接參與中國政治。



    本書特色



      •爬梳歷史文獻,分析全球化背景下洪門與革命運動的關係

      •綜論孫中山與洪門的分分合合



    好評推薦



      【一句話推薦】

      洪門致公堂對辛亥革命的貢獻



    ?


     





    叢書總序................................... xi

    本書序..................................... xix

    作者自序................................. xxi



    第一章 金山客︰華僑與「排華」

    《蒲安臣條約》........... 2

    華人赴美的開始........ 5

    排華狂潮................. 20



    第二章 舊金山華埠團體與致公堂的崛起

    華埠的崛起............. 38

    梁啟超初訪美國華埠.................. 44

    唐人街的形成......... 46

    致公堂的起源......... 52



    第三章 美洲華埠與中國政治︰興中會、保皇會與致公堂

    維新運動的起源...... 70

    海外保皇運動......... 72

    保皇與革命的交戰.. 78

    一些觀察................. 87



    第四章 孫中山與洪門

    孫中山與洪門關係溯源................. 92

    浪跡天涯................. 97

    政治潮流轉向革命.102

    留日學生與革命潮.104

    再訪美利堅............105



    第五章 致公堂與革命運動

    孫中山在北美宣揚革命...................112

    起草新章................117

    四出宣傳................124

    一些觀察................130



    第六章 海外基地︰香港、東京和舊金山

    內憂外患的時代.....136

    東洋之行................141

    專業革命分子的興起..........................144

    革命組織支部於國內及亞洲各地成立....147

    彈性利用地方會黨關係..............................149

    三訪美洲................152

    美洲中國同盟會之創立..........................156



    第七章 美洲洪門籌餉局的成立

    美洲革命派的輿論攻勢........................162

    馮自由一夫當關.....164

    孫中山親臨域多利致公堂....................165

    洪門籌餉局的創立.........................167

    武昌首義................175



    第八章 武昌首義以後

    光復之後................184

    孫中山性格剖析.....188

    退位讓國................190

    華僑與民初政治.....192

    致公堂請求在中國註冊失敗............196

    袁世凱打壓異己.....203

    中華革命黨............204

    歧路的開端............206

    洪門與倒袁............210

    合流的幻滅............213

    致公堂分散「投資」223

    致公堂與國民黨在華埠爭地盤.................228

    革命者的餘哀........231



    第九章 另闢蹊徑

    袁氏稱帝失敗以後的內外政局........238

    洪門成功立案........243

    五祖祠的營建........251

    洪門組黨................255



    第十章 曲終人散

    勢成水火................264

    致公黨的籌建........271

    金山總堂失去領導地位...............277

    各自為政................278

    司徒美堂在美國東岸崛起...........280

    一些觀察................282

    與祖國的一點血脈.284

    第十一章 撫今追昔

    今天的三藩市華埠.288

    今天的致公堂........301



    後記.......................309

    參考書目........................314



    ?









      「海外華人新史」系列叢書的構思乃由幾個背景因素所促動。其一,在社會發展及轉變的洪流中,各地早期華人活動的遺跡急速湮沒,地方文獻、文物相繼散失,亟需搶救瀕臨消亡的歷史,並研判其意義。其二,隨?網際資訊的發達,道聽途說、不求實證的「歷史」鋪天蓋地,以訛傳訛的情況嚴重,殊堪浩歎。其三,有關海外華人歷史的中、外文著作各有所長,宜多互參互補,並窮盡中、外文原始資料,採實地考察和深入田野調查的新社會史研究法,以求突破。其四,已有不少學者呼籲治近代海外華人史須採跨國及全球視野,我們則指出,關注華僑�華人、僑居地�定居地間的微妙關係及其轉變的歷史意義,能突顯跨國移民史和比較研究在豐富全球史內容方面的貢獻。其五,海外華人新史的範式也強調,全球華人網絡的形成也端賴各個發揮聯繫功能的連接點,包括在僑鄉與僑居地或定居地間的中介地,其作用可能是關鍵性和樞紐性的。本叢書所要示範的是,細緻的專題和深入的個案分析為比較研究所建立的基礎,其實與海外華人史對全球史所能作出的貢獻息息相關。



      當然,我們遇到的挑戰絕不少,最大難題可說是文獻、文物的散失。以美國西部加利福尼亞州為例,當地自1848 年發現金礦,大批華工漂洋而至。其後隨?礦產的開發、鐵路的修築,以至漁業、農業的興起,19 世紀末已有數以百計的埠鎮有華人聚居,形成唐人埠、唐人街、唐人巷、唐人寮營和漁村等。至上世紀50 年代,小埠鎮的華人大多已遷至城市謀生,同時加州開始迅速建設高速公路,不少埠鎮一掃而平,蕩然無存。破落的偏遠地區淪為遺址;而在有經濟價值之地,樓房則紛紛易手拆建。唐人街、唐人巷及唐人漁村、蝦寮等漸次消失,文獻、文物隨之散滅。近20 年經華人團體積極爭取,在公路和高鐵建設過程中所發現的地下文物,小部分得以保存。洛杉磯市中心的華人墓地、聖荷西( San Jose)、奧爾邦( Auburn) 和費斯奴( Fresno) 的唐人街遺址得以保存,即屬極少數的例子。



      儘管資料缺乏,海外華人史研究在近二、三十年也有可喜的發展。在大中華以至海外地區的學術界,從事這方面研究的學者的湧現、大學相關課程的設立、資料搜集和實地考察計劃的開展等漸成趨勢。在社會大眾方面,海外華裔社?近20 年興起尋根熱,探訪地方遺址以至祖輩在中國的原居地的歷史考察活動漸多。隨?中國的對外開放,國內僑鄉的華僑後代對先人在海外的經歷、遭遇和生活的歷史也產生莫大興趣。然而,大眾對華人歷史的興趣加上資訊的發達,促成了一個新現象,就是不少人把個人所「見」所「聞」,甚至未經查證的「研究成果」,放在網上快速流傳,隨之廣被徵引,積非成是,形成不少歷史?述的誤區,對公眾史識的普及非僅無益,而且有害。此等不專業和不嚴謹的作品,對學界而言,也是極大的困擾。



      香港商務印書館邀約我們主編「海外華人新史」叢書,並啟動系列的出版,就是要秉承其重視歷史承傳的傳統和使命,建立學界、文化界和出版界合作的平台。我們擬定有關課題不難,但物色有分量的作者則非易事。可幸的是,現已有近十本專書納入計劃,於2015 年開始陸續出版。我們先推出中文書籍,乃因海外華人史的中文著作不多,唯不乏以英文撰寫的學術研究成果。因此,我們除了邀約作者用中文撰寫新書外,亦會翻譯有代表性的英文著作,或逕邀英文書原作者親自修撰中文版。中、外語文能力和中、外文資料的掌握,對治海外華人史這個雙語境或多語境領域的重要性已受到關注,跨越語境所產生的新意可帶來突破已非僅是若干先知先覺者的看法而已。



      叢書的特點如下:



      範圍與海外華人歷史有關,主題、內容和形式多元化。作者均為學者及研究者,作品乃其學術研究的結晶,信而有徵。盡量搶救早期歷史,不忘華僑史與華人史的關係,以抗衡文物、文獻嚴重散失或被誤引所造成的損害,勉力保全歷史資料原貌和故事本身。學術性與可讀性並重,讓叢書成為學界與讀者之間的橋樑。學術性的要求是為了確保資料翔實,論述嚴謹;可讀性強則能引起公眾對海外華人歷史的興趣。有關內容甚或可用作文化及深度旅遊的參考材料,並有知識轉移的效果,令公眾得益於學界研究,史識得以普及。



      叢書重視專題和個案,發掘分佈海外、乃至全球的華人事跡和故事。只有集攏起來,才能全方位彰顯海外華人史的面貌,故叢書將陸續出版。專題個案中的實物圖像和故事性,則有利於史實的活現,亦可補充過去通概式華僑、華人史的不足,增強可讀性,提高社會大眾對歷史的感性認識和理性思考。



      目前已邀得作者撰寫並納入叢書出版計劃的第一批專書(以下部分書名容或在出版時稍有改動)包括:《洪門與加拿大洪門史論》(乃以洪門史為切入點的華僑史和加拿大華人史)、《美洲同源會百年史》(論述美洲重要華人社團同源會的歷史,這是有關該社團的第一本專著);《唐番和合─ 加州母親脈上的中國人》和《軒佛(Hanford)唐人巷》(分別以前人研究未及的地方個案,重現美國加州淘金及築路時期的華人生活面貌);《圖說舊金山唐人街》、《芝加哥唐人街》、《波士頓唐人街》和《美洲西北岸華裔早期歷史》(乃區域性及大城市的華人社會史,以當地一手資料為據);《遠涉重洋•魂繫中土:早期北美華僑原籍歸葬的慈善網絡》(屬專題史,涉及海外華人的網絡及其樞紐)。尚在約稿過程中的包括東南亞和澳洲、紐西蘭等地的個案,以及香港的角色等研究成果。這些專書的主題,正好反映了叢書內容和形式的多樣化。



      只有多樣化的內容,方能涵蓋海外華人這個極具多元性和複雜性的課題。單是「華人」一詞,便一直與「華僑」、「華裔」、「華族」等糾結不清。如果「華僑」、「僑居地」等稱謂指涉的是暫時的離家或移居外國,而「華裔」或「華族」則意指已離開中國並長留定居國的中華族裔的話,也許「華人」一詞具有較大的包容性。故本叢書雖以「華人」為題,個別專著所述卻不一而足,因編者深知,愈能多樣化、內容愈豐富,才有比較研究的基礎。我們自己也常遠涉重洋,物色和聯繫作者,並追尋先僑足跡。是故,所謂「新史」,意義之一乃新個案,新課題和新內容的發掘和累積,寄望不久的將來便有比較研究的著作面世,不論是定居地各華人社?的比較,抑或定居地之間的比較,如美洲與大洋洲、亞洲等地華人社會的比較。編者現先在此為叢書下一批作品徵稿。



      為建立堅實的比較研究基礎,叢書在第一階段盡量出版新個案,各書的研究取徑容或不同,無論是社會史角度、文化認同或其他進路,均能對既有研究有所補充,也可能在當世的跨地域和全球化新趨勢刺激下引發反思。其實,自本世紀初,一向以華僑史、僑鄉史研究著稱的地方已有呼籲,要結束孤立地研究華僑史的狀況,建議將中國近代移民史視為發生於世界移民史上第二個高潮時期的現象。自上世紀末至今,海內外學界對跨國和全球屬性的論述,造就了研究方案上的跨國和全球轉向,為使海外華人史不再滯留在中國史或各所在國歷史的邊緣地位。例如,在跨國層面,有美國和加拿大的跨境比較,以至「美洲的太平洋史」研究課題的提出。至於全球層面,有論「新全球化」與中國近代移民史的關係者。在跨國與全球視野方面,有論跨國論述對族?論述的影響者;也有從資本主義的全球發展看資本、資訊和人口的跨太平洋移動的論者,不一而足。可以肯定的是,這些新概念都對海外華人史的研究和撰述發揮影響力;而跨國及全球史的有關理論無論涉及的課題是全球經驗、全球網絡或其他(,都是海外華人新史範式建立時必須汲取的學術資源。



      可預期的是,「海外華人新史」叢書系列除了提供新個案、新專題外,還可以在視野、方法、取材等方面作出貢獻。如前所述,無論個案或專題研究,都難免受到當代的跨國和全球視野影響,卻也無礙在地性或族?性的展現,因宏觀詮釋與微觀分析並非對立;而整體史的求全性常引領我們回到過去,以推論將來。無論我們所研究的華人社?是否已消失,其生與滅都對我們當下的存在或未來的去向有所啟示。「未來中的過去」或「過去與未來變成現在」,此之謂也。我們探索的仍是中國、移居地社會以及全球歷史進程對海外華人的深刻影響。這個領域的「新」,乃因其歷久彌新、方興未艾的特性,也由於史學在方法學、史料學等方面的不斷更新。例如,回到歷史現場的田野考察法、兼用檔案文獻和實地採訪所得資料的要求等都在影響?海外華人史的研究。但願這個觸覺敏銳的叢書系列有助學界的交流,以及學界與公眾的互動,讓彼此在交流和互動中日日新、又日新。

    ?
    葉漢明 吳瑞卿 陳萬雄 謹識

    2015 年3 月30 日初撰

    2019 年7 月2 日修訂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