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區政新角度
  • 定價64.00元
  • 8 折優惠:HK$51.2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尋找湯姆生:1871臺灣文化遺產大發現

尋找湯姆生:1871臺灣文化遺產大發現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5080433
游永福
遠足文化
2019年10月30日
233.00  元
HK$ 209.7  






ISBN:9789865080433
  • 叢書系列:見聞.影像 visits . images
  • 規格:平裝 / 272頁 / 19 x 26 x 1.7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見聞.影像 visits . images


  • 人文史地 > 台灣史地 > 通史











    湯姆生南臺灣路線實地踏查,

    250張珍貴圖像盡收眼底。



      1856年第二次鴉片戰爭之後,中英簽訂《天津條約》,隨著1860年臺灣開埠,眾多西方人相繼來到亞洲,有官員、牧師、軍人、商人、探險家……。在這股熱潮中,英國攝影家湯姆生開始了亞洲漫遊。



      1862年到1866年,他以新加坡為基地,遊歷了馬來亞、蘇門答臘、麻六甲海峽、斯里蘭卡、印度、泰國、老撾、柬埔寨和越南。1870年到1871年4月,他又進行第二次亞洲旅行,從香港出發開始在中國東南沿海地區,造訪廣州、福州、廈門、汕頭、潮州、臺灣等地,拍攝了大量照片。



      1871年4月1日,湯姆生跟隨馬雅各醫生從廈門搭輪船到臺灣,隔天兩人在打狗(高雄)上岸,然後到臺灣府城(臺南)、拔馬、木柵、柑仔林、火山、瓠仔寮、甲仙埔、荖濃、六龜里、枋寮,再回到木柵。他從不同的角度為臺灣寫歷史,臺灣的面貌因此變得清晰了。湯姆生記錄了平埔原住民的生活細節,留下一張張涵蓋地景、風景、維生、產業、植物、動物、房屋、服飾與人物等樣貌的照片。



      在湯姆生踏上臺灣這座島嶼130年後,本書作者發現了他心目中的「徐霞客」。湯姆生不僅為臺灣寫遊記,還留下珍貴的照片。自2001年起,他開始統整家鄉甲仙的史料,經過十多年的研究與踏查,仔細整理湯姆生現存59張南臺灣的照片,並根據當時湯姆生的行程,從打狗到木柵,依序編寫和現地比對。這是一項浩大的工程,他希望藉由《尋找湯姆生》的書寫,建構出臺灣第一條「線性文化遺產」的路徑。



    本書特色



      ◎全書收錄近250張珍貴圖像,圖文並茂。



      ◎作者近二十年深度踏查和研究,根據湯姆生1871年4月南臺灣的行程,從打狗到臺灣府城、拔馬、木柵、柑仔林、火山、瓠仔寮、甲仙埔、荖濃、六龜里、枋寮,再回到木柵,依序編寫,並將現在與150年前的影像對照比對,輔以現地豐富的文化、產業與生態資源,建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線性文化遺產」之內涵。



      ◎全書編排設計別出心裁,大開本展現質樸又典雅的氣質。



    名人推薦



      王雅倫|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副教授

      林志明|國立臺灣美術館館長

      張蒼松|攝影家、策展人

      張美陵|攝影藝術家、教師、策展人

      黃明川|電影導演

      費德廉(Douglas L. Fix)|美國里德學院歷史系教授

      劉克襄|作家

      謝佩霓|藝評家、策展人

      (依姓氏筆畫排列)



    各界好評



      十八歲時開始寫詩,差點成為詩人的游永福,以質樸(如同湯姆生描述他在南臺灣山林間所遇到的人的感覺一樣),又如壯碩的山林一般的開闊心胸,在沒有補助的情況下,獨力又細膩地完成這本大作,在這紛擾喧囂的時代,特別映照出一股清流與書香。對照起部分西方學者,總是以他者之眼或東方主義來理解或質疑湯姆生拍照的動機以及他所拍攝的東方圖像,在閱讀這本書之後,或許應該說,湯姆生的知音晚了140年才出現吧!──王雅倫,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副教授



      讀者閱讀游先生的新書以及書中的豐富圖像時,不但能夠知道湯姆生1871年取景地點在哪裡,還會看到同個地點的現在面貌,知曉湯姆生路徑中每個地帶的植物、食物與特產,並能了解南臺灣平埔族群1870年代的房屋、武器、衣服等器物是如何構成的,等等。……欣賞十九世紀英國攝影家的風景照片與人像時,必須記得湯姆生是依靠英國帝國主義在臺灣擴展的機制(包括英國長老教會的協助、英國海軍部的海洋測量等)以及當地的臺灣嚮導與村落居民的協助等,才能夠取得這些圖像。游永福先生的新書也有助我們認清這個事實。──費德廉(Douglas L. Fix),美國里德學院歷史系教授



      湯姆生於十九世紀晚期,提倡革新寫實主義攝影。著眼編輯異國文化和生活細節為發想的圖誌,以攝影家的毅力航向南臺灣,踏查甲仙四社平埔族及其自然風土。上世紀七○年代,美國《Life》雜誌將湯姆生定義為國際上「六十八位偉大的攝影家」。「開發生命情境的極致」是詩人的特質,十八歲開始發表新詩的游永福,反芻敏感、纖細與想像力,行吟湯姆生的步履鴻爪,省視故人疼惜過的每一吋大地,游永福誠摯地描繪了這條古道的骨架與神采,呼應湯姆生對母土的愛。──張蒼松,攝影家、策展人



      游永福是高雄甲仙、杉林、六龜地區的文史專家,長期研究1871年湯姆生的南臺灣之旅,致力於推動建立「英國攝影家湯姆生1871台灣線性文化遺產」。從當今聯合國的「世界遺產名錄World Heritage List」,找不到臺灣這個島嶼有任何「世界遺產」。《尋找湯姆生》這本書,不但意圖將湯姆生的南臺灣路線,推動成為臺灣的文化遺產,也希冀從湯姆生的攝影檔案,發現與追憶大武?族的生活歷史文化。──張美陵,攝影藝術家、教師、策展人



      從約翰湯姆生所留下最早的旅行攝影影像,到游永福窮畢生之力挖掘出故鄉歷史縱深,並共造社區情感,臺灣走過顛跛的殖民歷史與認同vs.族群的翻攪。本書的地方誌與地方心回應了整個臺灣,及亞洲十六世紀末以降的變動史觀。──黃明川,電影導演


     





    寫在出版之前�林志明

    推薦序�費德廉?? ?

    推薦序�王雅倫?? ?

    自序?? ?



    第一章 湯姆生南臺灣旅行地圖、報導文章與照片?? ?

    湯姆生的南臺灣旅行地圖�湯姆生的報導文章�湯姆生的攝影方法與臺灣照片統計?? ?



    第二章 好戲就從打狗開演?? ?

    打狗港景觀�打狗潟湖與打狗海邊�打狗近郊風光?? ?



    第三章 臺灣府城掠影?? ?

    荷蘭人的熱蘭遮城�臺灣府城與近郊�客家聚落與影像?? ?



    第四章 馬雅各醫生的教區?? ?

    拔馬禮拜堂�木柵禮拜堂�東行路徑與「柑仔林」聚落?? ?



    第五章 浪舞南仔仙溪?? ?

    馬雅各醫生的願望�瓠仔寮,和善的好聚落�甲仙埔,狂野活力的迎賓晚會?? ?



    第六章 迷人的荖濃溪與歸程?? ?

    荖濃風情畫�六龜里驚奇�歸程:返回木柵?? ?



    後記?? ?

    附錄

    1871年湯姆生南臺灣照片目錄

    湯姆生與馬雅各年表

    參考書目

    註釋



    ?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