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千萬別來念法律(2版)

千萬別來念法律(2版)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7637192
楊智傑
五南
2019年10月28日
127.00  元
HK$ 120.65  






ISBN:9789577637192
  • 叢書系列:博雅文庫
  • 規格:平裝 / 356頁 / 14.8 x 21 x 1.78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2版
  • 出版地:台灣
    博雅文庫


  • 社會科學 > 法律 > 概論











      如果你想進入法律這個圈子,那你一定要看這本書!

      如果希望子女將來從事律師、法官的職業,那家長一定要看這本書!

      因為,法律這個領域,跟你所想的,絕對不一樣!



      誰說法律系不好念?其實最好念的科系就是法律系!

      考上律師就是「神」,沒考上就「什麼都不是」!

      法律人扭曲的性格,全都是國家考試害的??



      本書主要介紹律師考試影響下的台灣法學教育,批判律師考試對其所造成的嚴重扭曲,包括共筆文化、補習熱潮、學習態度等,並描述律師考試考甲說乙說與獨門暗器等各種不合理設計。此外,本書也討論律師考試對國家人力的浪費,並進而影響法律學術的發展。字裡行間洋溢著作者滿腔的正義感和對法律人的擔憂。此書新版,作者以親身經歷,說明律師考試限制並無必要,最後以法律系老師的身分,給所有想學法律的人一些中肯的建議。

    ?


     





    推薦序 ??反壟斷的新紀元

    推薦序 ??激盪與回應

    自序



    第一章 逐字共筆——法律系上課情況

    第二章 台大補習班——整體課程規劃

    第三章 補習熱——高等補習教育的興盛

    第四章 甲說乙說——國家考試桎梏

    第五章 律師太多?費用過高?——法律服務供需失衡

    第六章 我是冒牌律師

    第七章 翻譯型——傳統法學研究方法

    第八章 王牌大騙子——法學新領域與新方法

    第九章 科舉遺毒——法律人的價值觀

    第十章 律師考試與法學教育改革

    第十一章 走上不歸路——該如何學習法律?









      現在台灣一年有將近五千個法律系畢業生,而在二○一○年以前,臺灣的律師考試錄取率約百分之六至百分之八,每年只有不到三百人可以考上律師。五千個學生為了擠這三百個名額,大二、大三就到補習班補習,放著學校的課不上。很多人畢業後三、四年,都不肯出去工作,每天徘徊在補習班和圖書館之間。



      《千萬別來唸法律》這本書,主要是介紹台灣法學教育的荒腔走板,以及批判律師考試對其所造成的嚴重扭曲。書可大概分成兩大部分,前一部分主要是敘述律師考試對法律教育各方面的影響,其中包括共筆文化、補習熱潮、學習態度等等,並描述分析律師考試考甲說乙說與獨門暗器等各種不合理的設計。後半部分則是針對法律服務市場、法律學術等議題,加以分析與批判。



      這本書洋溢著我滿腔的正義感和對法律人悲哀的擔憂。寫書的初衷,是想要透過這本書讓外人多了解一點法律系、多反省一下律師考試制度的合理性。經中時晚報記者楊欣怡幫我做了專題報導後,這本書被炒熱了起來。大多法律人都聽過這本書,但是看過的人卻不多。因而,很多誤解、批評、猜疑、打壓,都接踵而來。



      當初會想寫這本書,是因為畢業那年去參加律師考試,考到第二天民事訴訟一科時,看到一題「獨門暗器」,看完題目我根本不知道它在問什麼,當下才真正親身體驗到國家考試是如何不公不義。因而決定把筆放下,交卷走出考場。回家後,忿忿不平的心情,慢慢燃燒擴大,最後燒出這本書的構想。後來有人告訴我出那題的老師居然曾經洩題,這更堅定了我出書的意志。一年後,歷經一波三折的出版過程,終於出了這本書。



      出書後,很多人讚賞我寫這本書的勇氣,但更多人對我這樣的叛逆小子,只有不屑與瞧不起。瞧不起我的人,沒看這本書,卻會講出很多酸溜溜的話。甚至,還有許多實質上的打壓,都接踵而來。



      但是,本書也引起一些正面回應。例如,據說本書出版之後,再也沒有出現過任何嚴重、明顯的獨門暗器考題。倘若這真是受我書的影響,也是功德一樁。另外,考試院某高官曾私下告訴我,我書上講的「那個老師」,考試院已經認為他行為的確不當,而不再讓其出題。知道以上兩個正面效應,難道還有人要說「你考上律師來寫這本書才有用」這種話嗎?



      另外,在我個人生涯發展上,也得到不少人的正面支持鼓勵。中研院簡資修老師在我出書不久後就叫我去讀龔肇勝的自傳。龔肇勝曾經也是個叛逆學生,但是雖因叛逆得罪不少人,前途看似受阻。可也由於他的異類,受到不少師長的賞識、提拔、關照,最後其實也能夠走出一條路。簡老師這番安慰,我一直銘記於心。也確實,在我生命中出現不少師長一直給予我幫助。



      很多師長在我出書之後都主動和我認識,給予我精神上或實質上的鼓勵與支持,讓我非常感激。例如,我們中央大學產經所前所長張明宗教授,就慨然地答應替我寫序。政大的陳惠馨老師和廖元豪學長,也是在我出書後主動與我聯繫認識,而願意大方將其對我這本書的一些想法,放到這本書上與大家分享。而我能一路念到博士班,更是經過太多老師、朋友的默默幫助,包括蘇永欽老師、林子儀老師等,在此無法一一感謝。甚至,我在博士班階段能到學校兼課、繼續在出版社翻譯、寫作,或多或少都跟我出書的經歷有關。



      在此要特別感謝一位老師,就是已去逝的政大法治斌老師。透過幾位學長轉述,我得知法治斌老師在我書出版之後,買了五本,隨身帶到大陸交流時送給大陸學者。隔年,大陸北京大學開學典禮上,北大法學院院長特別提到了來自台灣的這本小書。我未曾在法老師門下求學,但老師卻這般提攜後輩,讓我非常感激。可惜後來沒有機會向他道謝。而後來法老師門下的幾位學長,也都給我很多溫情關懷。



      學長轉述,法治斌老師生前曾經提議,律師考試不該由學者出題,而該像美國一樣,由實際執業律師出題。有一陣子,考試院似乎想將律師考試專由律師公會承辦,改由律師出題,這跟法老師身前的理念契合。我雖然懷疑這樣是否能確實達到改革的目標,不過透過這個方式讓法學教育回歸正軌,斷了出題老師借出題之便鞏固學術地盤的邪念,仍不失為一個良方。但最後這個想法卻不了了之。



      幾年前,有人提出另一種改革方式,打算將來所有的大學法律系改成「法務系」,其畢業生不能夠報考律師,只能考書記官、司法四等、五等。而將來只有某些傳統大校,可以成立專業法律學院,讓專業法律學院的畢業生,才能報考律師。這個方案實在太過石破驚天,嚇壞了不少法律人,使得最近法律界對法學教育的討論,又重掀一股熱潮。也基於此,我決定在本書八章後,補寫一個第九章「法學教育的未來」。



      本書出版多年後,政治大學董保城教授,被延攬擔任考選部次長,開始著手推動律師與司法官考試。在其主導的律師考試改革下,現在,律師考試錄取率提高到全額報考人數的百分之十一,每年考上人數大幅提高到一年將近一千人。看起來,法律系學生的命運,已經比起二○一○年以前好多了。本書所探討的一些問題雖然因制度改革而緩和,但仍然存在。因此,我仍樂觀地認為,本書還是能繼續發揮作用,引領人思索相關問題。至少,我希望透過這本書,能讓讀者盡早進行人生規劃。



      事實上,許多來問我人生規劃的人,我都老實告訴他們:如果你最終目標是想要當律師,那我還是勸你乖乖去補習班補習。我一點也不厭惡法科補習班,我反而覺得法科補習班才是真正的教育良心事業,法律系那些不知反省的教授則不是。我不會勸人不要來念法律系,但是我會告訴他們,如果你們真的要來念,那就要有好的規劃,可以從大三就去補習班報到,這樣應屆畢業考上的機率才會比較高。諸如此類,對新生、舊生,我都希望他們能看清整個結構,然後調整自己的人生規劃。



      我在博士班唸書期間,得到五南圖書出版公司編輯的賞識,出版了一些法律書籍,藉由版稅以支援我的學費及生活費,因此對五南圖書出版公司一直心存感激。此書最初於二○○二年出版,如今已過十年,市面上幾乎絕版。事隔十年,五南圖書的編輯問我是否願意重新出版,雖然因本書出版已經得罪太多人,且也造成生涯上的各種困頓阻力,但我現已身為學者,更應該有道德勇氣提出一些值得大家反省的問題。因此,考慮再三,決定同意由五南出版。並且在出版同時,新增第六章「我是冒牌律師」及第十一章「走上不歸路——該如何學習法律?」,一方面增加閱讀趣味,另一方面也在批判之餘,提供法律學習者一些學習建議。希望新寫的兩章,能讓這本書的調性溫暖些。

    ?




    其 他 著 作
    1. 中華民國憲法精義(9版)
    2. AI.抄襲.智財權
    3. AI.抄襲.智財權
    4. 第一事物
    5. 法律人的第一本書(7版)
    6. 圖解憲法(4版)
    7. 資訊法(第7版)
    8. 個人資料保護法論(二版)
    9. 金融管制法律合憲性審查
    10. 美國商標法:體系與重要判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