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好吃(NO.5+6)套書(共二冊)
  • 定價99.00元
  • 8 折優惠:HK$79.2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集體勞動法

集體勞動法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5407261
焦興鎧等
新學林
2019年10月01日
193.00  元
HK$ 173.7  






ISBN:9789865407261
  • 叢書系列:入門教科書系列
  • 規格:平裝 / 504頁 / 17 x 23 x 2.5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入門教科書系列


  • 專業/教科書/政府出版品 > 法政類 > 法律 > 行政法











      本書是國內第一本體系完整且大量解析我國實務意見之集體勞動法教科書,除了可作為講師於講授相關課程之教學用書,亦能提供律師二試等國家考試考生準備考試之用。此外,因為本書兼顧了法理與重要實務意見,將成為律師、企業人資、工會幹部等實務工作者於處理集體勞動法案件時之重要參考。


     





    序言 I



    第一章 集體勞動權總論 1

    第一節 概述(焦興鎧) 1

    壹、序言 1

    貳、規範勞動三權國際勞動基準之發展沿革及重要內容 5

    參、團結權概述 13

    肆、協商權概述 21

    伍、爭議權概述 29

    陸、結語 40

    第二節 集體勞動權國際公約(康長健) 41

    壹、國際勞動基準的制定 41

    貳、規範集體勞動權的基本國際勞工公約 45

    參、規範集體勞動權的其他重要公約 48

    肆、國際勞動基準的落實與監督 55

    伍、小結 60

    第三節 集體勞動權之憲法依據(魏千?) 61

    壹、憲法無明文規定說 62

    貳、憲法第14條結社自由權說 63

    參、憲法第15條之生存權及工作權說 64

    肆、憲法第22條人民其他自由及權利說 65

    伍、憲法第14條與第15條結合說 67

    陸、 憲法第15條為主,結合憲法第14條結社權與憲法第22條

    一般基本權說 69

    柒、本書之見解 72



    第二章 團結權與工會 79

    第一節 團結權之保障(邱羽凡) 79

    壹、團結權之保障 79

    貳、團結權之結構與內涵 83

    第二節 工會之概念、種類與要件(劉志鵬) 95

    壹、工會之概念與種類 95

    貳、工會之要件 100

    第三節 工會之組織與會員(李玉春) 105

    壹、工會自治與法規範 105

    貳、會費 108

    參、會員資格之取得與喪失 110

    肆、強制入會與工會安全條款 111

    伍、工會法上之勞工 113

    第四節 工會活動(林佳和) 120

    壹、工會行動權之問題 120

    貳、工會行動權之分析 121

    參、工會行動權之界限 125

    肆、狹義的工會行動權體系 130

    伍、狹義的工會行動權之貫徹可能性 138



    第三章 團體協商 141

    第一節 概說(王松柏) 141

    壹、團體協商之意義 143

    貳、團體協商之法律規範 150

    參、勞資協議制度 168

    第二節 團體協商之主體、協商事項暨協商程序(周兆昱) 174

    壹、團體協商之主體 174

    貳、團體協商之協商事項 185

    參、團體協商之協商程序 192

    第三節 誠實協商義務(陳建文) 199

    壹、誠實協商義務的比較法脈絡觀察 199

    貳、我國誠實協商義務的規定內容與特色 200

    參、誠信協商義務的法理基礎 201

    肆、裁決實務對誠信協商義務的詮釋與操作 204



    第四章 團體協約 219

    第一節 團體協約之概念(張義德) 219

    壹、團體協約之意義 219

    貳、團體協約之功能 221

    參、團體協約之生成與發展 224

    肆、我國團體協約法制之變遷 227

    第二節 團體協約之法律性質 229

    第三節 團體協約之要件 232

    壹、團體協約之成立要件 232

    貳、團體協約之生效要件 239

    第四節 團體協約之適用與競合(郭玲惠) 242

    壹、複數協約之競合 242

    貳、團體協約之適用 249

    第五節 團體協約之消滅與餘後效力(林炫秋) 257

    壹、團體協約之消滅 257

    貳、團體協約之餘後效力 264



    第五章 不當勞動行為 275

    第一節 概說(黃程貫) 275

    壹、引言 275

    貳、不當勞動行為(Unfair Labor Practices)之制度目的 275

    參、不當勞動行為之制度內容 276

    肆、裁決作為不當勞動行為之認定與救濟機制 279

    伍、小結 286

    第二節 實體規定(張鑫隆) 286

    壹、不當勞動行為之法律概念 286

    貳、不利益待遇 301

    參、支配介入之不當勞動行為(林良榮) 326

    肆、拒絕團體協商之不當勞動行為規範 341

    伍、結論 354

    第三節 不當勞動行為裁決程序(侯岳宏) 355

    壹、裁決體制 356

    貳、裁決程序之架構區分 358

    參、裁決程序之進行 367

    肆、裁決制度與司法制度的關係 375

    第四節 程序規定(黃馨慧) 379

    壹、前言 379

    貳、涉及私權爭議之不當勞動行為相關民事訴訟案件 382

    參、不涉及私權爭議之不當勞動行為相關行政訴訟程序 386



    第六章 爭議行為 391

    第一節 概說(黃鼎佑) 391

    壹、爭議行為之意義 391

    貳、我國法上之特殊限制 403

    第二節 爭議行為的正當性要件(邱駿彥) 410

    壹、主體正當性 411

    貳、目的正當性 411

    參、程序正當性 414

    肆、手段正當性 415

    第三節 正當爭議行為之法律免責(張鑫隆) 419

    壹、刑事免責 419

    貳、民事免責 438

    參、結語 453



    第七章 爭議處理程序 455

    第一節 概說(鄭津津) 455

    壹、「調解」與「仲裁」之修正重點 455

    貳、「調解」與「仲裁」之施行現況與成效 461

    第二節 調解 463

    壹、調解之申請 463

    貳、調解期間之行為禁止義務 466

    參、調解機制之檢討 467

    第三節 仲裁(陳金泉) 471

    壹、勞資爭議處理法之仲裁 471

    貳、仲裁法之仲裁 478

    參、仲裁法之仲裁與勞資爭議處理法之仲裁異同比較 485





    序言



      臺灣在解嚴後,隨著勞動基準法的施行,勞工權利意識增強,工會組織日益蓬勃發展,工會運動也增多。但是工會法、團體協約法與勞資爭議處理法等攸關集體勞資關係的勞動三法,並不能夠有效保護勞工或工會,且無法迅速並妥善的解決紛爭。因此勞動部從2008年至2010年間便積極推動勞動三法的修法,並於2011年5月起施行。為保障勞工之團結權,新勞動三法針對工會的組成、團體交涉與勞資爭議處理制度所產生的問題,進行大幅度的修法,在集體勞資關係裡扮演著重要角色。



      臺灣勞動法學會成立於1998年12月,由多位關心臺灣勞動法發展的法律人所共同創立,致力於勞動法理論與實務之發展。學會定期舉辦勞動法系列講座,期能對於我國勞動法學之發展,能有所貢獻。學會創立至今歷經二十載,也出版「勞動基準法釋義─施行二十年之回顧與展望」、「勞動法裁判選輯」多項研究成果。目前理監事會為第十屆,透過編輯與活動小組的組成,期待能延續過去經驗並開創新的研究成果。



      此次,考量勞動三法修法後,集體勞動法教材尚有努力空間,因此由學會會員集體寫作。能將研究成果集結出版,首應感謝學會第七屆理事長王能君副教授一路勞心勞力,發起本書之編輯寫作活動,其後歷經第八屆理事長劉士豪教授、第九屆理事長林佳和副教授辛苦的延續與推動。其次,第二屆理事長暨本屆常務理事邱駿彥教授規劃統籌寫作分組與作業流程,理事李玉春副教授擬定撰寫體例與章節安排,以及學會多數成員參與與協助,令人感動與敬佩。此外,常務理事周兆昱副教授帶領學會編輯小組,在最後階段犧牲時間及奉獻心力協調聯繫,才使本書得以順利付梓,在此一併致謝。



      本書乃是臺灣勞動法學會延續「勞動基準法釋義」所出版的勞動法研究成果。衷心期盼此系列叢書,對於勞動法教育及實務運作有所助益,並希望臺灣勞動法學會未來仍能努力不懈,規劃、編著更多勞動法學叢書。


    臺灣勞動法學會第十屆理事長

    侯岳宏

    2019年8月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