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好吃(NO.5+6)套書(共二冊)
  • 定價99.00元
  • 8 折優惠:HK$79.2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世界圖繪(拉丁文、繁體中文雙語對照版):所有基本事物及日常活動的圖像與名稱

世界圖繪(拉丁文、繁體中文雙語對照版):所有基本事物及日常活動的圖像與名稱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5406356
約翰?阿摩司?康米紐斯
張淑英
大塊文化
2019年12月07日
233.00  元
HK$ 198.05  






ISBN:9789865406356
  • 叢書系列:image3
  • 規格:精裝 / 360頁 / 12 x 18 x 5.04 cm / 普通級 / 雙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image3


  • 藝術設計 > 收藏/鑑賞 > 其他

















    「唯有充分理解形塑事物的美麗圖像,才是真正的認識。」

    ——本書作者約翰?阿摩司?康米紐斯



      2019波隆那書展知識類書籍評審特別推薦獎!

      世界上第一本特地為兒童設計的圖像百科全書!

      拉丁文、繁體中文雙語對照版首度問世,重現經典木刻版畫!




    本書特色



      1658年,康孟斯基(Jan Amos Komensky),大家更熟悉的名字是康米紐斯(Comenius),他出版了《世界圖繪》,從那時候到現在,這本書一直都是教育改革的書。這是西方第一本特地為兒童設計的圖畫書。康米紐斯是一位神學家、哲學家和教育家。他呼籲並擁護不分性別、社會階級或是學習能力的全民教育。《世界圖繪》是一本圖像的百科全書,匯集了十七世紀上半葉的知識,反映了一個時代和一位作者的思想和感受,這些思想和感受是啟發現代教育的基礎,結合了理性的思維和感性的想像力,將教育和幸福、自由連結起來。



      此次出版的《世界圖繪》,恢復了1658年紐倫堡首印版的所有圖畫。1959年倫敦出版的摹本複印了所有圖像。該版本包括保羅.克萊茲伯格(Paulo Kreutzberger)全部的木刻版畫,不像後來陸續出版的版本都有一些修改。《世界圖繪》被學校視為學習拉丁文必備的教學手冊和圖解百科全書。為了忠於這個目的,根據這部作品的語料庫,我們保留拉丁文和繁體中文對照的雙語版本,為使內容更親民,排除哲學認識論的註解和文獻,便利非本科專業的一般大眾使用,提供一本完整、?楚且扎實的工具書。翻譯過程中,我們力求尊重詞彙的精準對等,雖然有些情況我們稍微繞了個彎,選擇?楚有效的繁體中文的表達方式,但依然忠於原文。括弧裡面的單字用來補充解釋一些術語的意思。每一個篇章開頭所標示的羅馬數字就是《世界圖繪》原文版的符號,針對特定的詞彙上標的阿拉伯數字是配合每一篇章前對應的木刻版畫。



      本書傳遞出這樣的概念:「如果事物可以透過不同的感官來感知,那麼就把你們的感官向所有事物開啟??如此一來,感官就是最忠實的記憶提供者。」這是一部精彩的視覺百科全書,全書包含150章節,主題涵蓋「世界上所有基本事物及日常活動的圖像與名稱」。上帝、自然、物體、人類和文化活動,重新創建他那個時代關於道德和社會條件的不同面向。這本書最初是為了讓孩子學習拉丁文而設計的視覺百科圖鑑,當時透過圖畫進行教學,在語言學習上引入一種新穎而具有革命性的提議。



    得獎紀錄



      2019波隆那書展知識類書籍評審特別推薦獎(MENZIONI SPECIALI)



    ?


     





    序文



    康米紐斯 Iohannes A. Comenius




      獻給讀者:

      教育是避免粗魯的行為最好的方法。人性自然的本能必須在教室內透過教育來實踐。前提是這種教育必須是真實、完整、明確且扎實。

      真實的教育:所學和所教是生活中有用的,避免日後產生怨言,抱憾說學非所用,忽略了我們所需要的知識。

    ?? ?

      完整的教育:我們訓練聰明才智以便博學多聞;訓練說話以便口才辨給;訓練雙手敏捷,靈活處理生活上各種活動。這就是生命的鹽分:知,行,言。

    ?? ?

      明確的教育:因為明確,所以穩固而扎實,所教所學沒有晦澀不明或困惑之處,一切都明確,有鑑別度,有條不紊,好比手指一樣。

    ?? ?

      前面所提到的基礎在於所有感知的事物,都可以依照我們的感官用適當的方式表達出來,而且完全可以被理解接收。我這麼說,而且再次強調,這是所有事物的特質與基礎,如果我們事先沒有正確地了解,知道我們應該做什麼或說什麼,那麼我們無法理性地處理任何事,也無法理性地說話。

    ?? ?

      我們所有的認知都是先從感官開始。因此,有效地貫徹感官以便適切地領會事物的不同是所有學問的基礎,是博學雄辯的基本能力,也是生命中對所有事情審慎行事的礎石。但是,這些在學校裡經常被忽略,而拿出來教導要學生學習的,又沒有正確地根據它們的意義和感官教導,也沒有讓學生了解,以至於教與學的成效十分有限。

    ?? ?

      這裡我們提供一個嶄新的方法給學校:日常生活的活動和世界上所有基本事務的圖像與命名法。我簡要地解釋閱讀這本書可以得到的優點,讓好老師們和他們的學生可以開心且毫無困難閱讀這本書。

    ?? ?

      各位現在看到的這本書不是大部頭的百科圖繪,但卻是這個世界和所有語言的概述,充滿圖像,名稱和事物的描述。



      1、圖畫(插畫)代表世界上所有看得見的事物的形象(看不見的也可以用其他特定的方式呈現)。這個方式是比照《打開語言的大門》(Ianua linguarun reserata; La puerta de las lenguas)安排的順序。內容豐富,幾乎涵蓋所有必要和基本的事物。



      2、命名法是依照每幅圖畫的抬頭或標題,只標示在一個單字或詞彙上,解釋整體的意思。



      3、文字的描述是解釋圖畫裡各個局部的意思(人物,動物,事物;或是局部解釋)。每項描述都帶有特定的名字或俗稱,名稱上的數字和圖畫的數字互相對照。以數字對照圖文的方式向來沿用不變。



      我希望這本像工具書一樣編排的小書,可以有以下功能:



      首先,用內容吸引學童的大腦的注意力,不把學校當成體罰的鐵錘,而是令人愉快想去的地方。大家都知道,孩子(通常從幼齡開始)喜歡圖畫,喜歡閱讀圖畫書,喜歡看圖說話。這本書將是一個壯舉,可以把智慧的果園裡的鬼魅驅逐。



      其次,這本書也可以喚起注意力,將注意力放在事物本身,並且讓注意力越來越細膩,這個也很重要。事實上,人類的感官是跟隨著物件走(根據一些針對幼齡兒童重要的指南書籍的研究,此時大腦還沒有發展到會注意觀察抽象的事物),一旦沒有從身邊或周遭找到想要的事物,便會感到厭煩;然而,一旦進一步找到以後,興趣就會大增,感到喜悅,進而想要抓住它們,甚至目不轉睛一直關注。因此,這本書是要吸引大腦(尤其是那些心不在焉的),逐漸地訓練思維能力,以便因應更繁複的學習。從這兒就衍生第三個優點:孩子受到吸引,而且被引導到這個精心設計的學習環境當中,接收日常生活中基本事物的教導,把它當作是一種遊戲,一種消遣娛樂。換句話說,這本書比《語言前導》(Vestibulo)和《打開語言的大門》更為親民。因此,肯定可以被讀者廣泛接受使用。



      如果想要使用這本書搭配自己本地的母語的話,還有另外三項優點:



      1、這本書提供我們策略,讓我們比過去在閱讀文字上更方便:我們可以利用本書一開始標示的字母表,每個字母跟動物的聲音有關,而那個聲音是用字母擬聲表現出來。孩童學習字母時,只要看到動物,很容易記得那個字母或是那個單字,不斷透過反覆學習,加深印像。這些可說不太費力便可達成。 閱讀過一開始的字母音節圖表後,就可以去思考字首的圖像和相關的故事。同樣地,透過圖像的觀察,和它所標示的事物的名稱,讓我們可以按圖索驥,閱讀並理解標題。如此閱讀全書以後,只消從圖畫的標題,應該就可以理解內容。而這一切——請留意——都不用借助現在流行的繁複的音節法,那個簡直是折磨大腦。使用我們這個方法,所有折磨都會消失。閱讀這本書,隨著書上廣義的描述,再搭配事物的圖像,可以培養、深化閱讀的習慣。



      2、使用這本書,可以協助在地學校從基礎到完整教學、讓學童學習本土語言:前面已經提過,本書針對事物的描述,在同一個位置,可以正確找到該語言對應的詞彙和句子,所以只要加入本地語言的語法解釋,說明本土語言和本書不同的組成元素,當中發音的差異或變化,再根據適當的規則將他們的關係銜接起來。



      3、從這兒又衍生出一個便利:翻譯成本土母語可以更快速且愉快地學習拉丁文。就像各位看到現在出版的這本書,全書完整地翻譯出來,在同一個位置上,一個詞彙,有另一個語言用相同的詞彙對應呈現,形成雙語對照,好像同一個人穿兩件罩袍一樣。最後,如果拉丁文的性質和本地語言差異太大的話,還可以補充註釋和建議。如果沒有什麼不同,那就不需要補充說明。

    ?? ?

      此外,了解這個情況後,學習的作業必須要少而簡單,我們為學生準備這第一本視覺書,著眼於最基本的學習,也就是說,基本的事物和詞彙,換言之,是這個世界最不可或缺的事物,每個語言都具備的基礎用語,以及我們生活周遭、任何理解力可以接收的事物。如果想要(也應該要)獲得事物更完美的描述,更深入了解語言,更滿足知性和智性的領悟,這個要另尋他法,但也不難達到,請好好善加利用我們這本可當作橋樑的世界圖繪百科全書。



      容我再補充說明這本書使用上更親和的地方:



      1、請將具體的東西放到孩子手中,讓孩子跟它們玩,讓他們玩到視覺滿足,而且完全熟悉。請在送他們去學校上學前,在家裡就開始做。



      2、到了學校以後,那些東西會被檢視,他們會知道這是什麼,那是什麼,還會唸出它們的名字。因此,所有他們看到的東西,都有辦法說出名字,沒有辦法認出的東西,就不會胡亂說。



      3、請展示給孩子看,念出名字的事物不只是圖像,而是活生生的事實。例如:身體的部位,服裝,書籍,房子,還有房子裡的東西??等等。



      4、如果孩子願意的話,請允許他們親自動手畫出那些圖像,多多鼓勵他們這樣做。首先,讓他們把注意力放在事物上,並且能夠分辨那些局部個體間的比例;也不要忘了訓練他們的手變得靈巧,這麼做對學習其他許多事情都很有幫助。



      5、如果這本書講到的東西無法用紙筆寫出來,沒有辦法在他們面前展示給他們看的話,就直接用東西本身,例如:色彩,味道。我們拭目以待,期待有優質的學府,會別出心裁,用心規劃,讓那些孩子平常在家裡不常看到的東西,一旦在課堂上提到時,就可以立刻展示出來給他們看。



      最後,這所學校必須是感官感性的學校,是一所邁向知性學府的前導。我該講的都講了,我們直接進入主題吧!



    ?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