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成為賈伯斯:天才巨星的挫敗與孕成
  • 定價217.00元
  • 8 折優惠:HK$173.6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透明社會

透明社會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5406363
韓炳哲
管中琪
大塊文化
2019年11月28日
83.00  元
HK$ 70.55  






ISBN:9789865406363
  • 叢書系列:WALK
  • 規格:平裝 / 100頁 / 14 x 20 x 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WALK


  • 人文史地 > 哲學 > 概論











    透明是一種假性的理想,也是最強烈、最有害的現代神話。



      今日社會對透明度的要求無所不在,

      但是不斷爆增的資訊,沒有讓這個世界變得更透明。

      資訊釋放得愈多,世界反而愈加混亂。



      人類的心靈顯然需要與自己獨處、不必遭遇他者目光的領域。不透性是心靈的要求之一。若是完全通透明亮,心靈會燃燒殆盡,引發一種特殊的「心靈過勞」。只有機器才是透明的。形塑生命的自發行動、重要事件與自由,絕對不允許透明可視。──韓炳哲



      「透明」是現代的秩序�狀態。在談及腐敗和資訊自由的公共論述中,是常見使用的詞彙、口號。透明在民主制度中被視為不可或缺,不僅觸及我們的政治與經濟生活,也影響我們的私生活。任何人都可以取得任何事物的資訊。每件事,乃至每個人,都成為透明的:進行這個揭露、揭穿過程的,則是對後資本世界施加某種集體控制的組織。



      然而諷刺的是,透明的黑暗面,跟缺乏神祕、陰影和細微差異,有很大的關係。在知識變得可接近後,帶來的是隱私的消失、同質化、信任的崩解。不斷想累積更多的資訊,其焦慮不必然會製造更多的知識或信仰。科技創造一種可以全面圍堵並即時監控資訊的錯覺,但是我們缺乏的是對資訊的適當詮釋。在這份宣言中,韓炳哲抨擊,透明是一種假性的理想,也是最強烈、最有害的現代神話。



      為什麼我們可能處於透明社會?



      •當事情去除掉任一種否定性,被整平、撫平,或者毫不受阻就被嵌入資本、溝通與資訊的順暢流動中,就會變得透明。



      •當行動被運作,受制於可計算、可引導、可監控的過程,就會變得透明。



      •當時間被整平,滑入一連串可支配的現在時刻中,就會變得透明。



      •未來,因此也被肯定化成最理想的當下。透明的時間是沒有命運也沒有事件的時間。



      •當影像擺脫各種編劇法、編舞與舞台美學,擺脫任何的詮釋深度,甚至擺脫了意義,變得色情淫穢時,就會變得透明。



      •透明排除了他者或陌生者,就能穩定與加速系統。這種有系統的強制性,將透明社會變成一體化的社會。



      •透明社會不能忍受資訊空缺和視覺空缺。但不論是思維或者靈感,都需要空白。



      •強制透明會破壞事物的香氣,摧毀時間的香氣。透明不會散發香氣。透明的溝通不容許定義含糊,所以是猥褻的。



      •透明主宰之處,沒有信任存在的空間。「透明創造信任」,事實上應該叫作「透明銷毀信任」。正是信任消失了,要求透明的聲量才會變大。社會一旦建立在信任上,絕不會冒失地要求透明。



      •今日,全球正發展成一座環形監獄,沒有監獄之外的東西,它就是全部,沒有牆壁分隔外部與內部。



    本書特色



      ●韓炳哲是歐陸哲學新起之秀,最著名的宣言式著作《倦怠社會》曾翻譯成十一國語言。二○一二年,南韓有多家媒體選為當年最重要書籍。



      ●透明化是民主社會中自由化、反腐敗的口號。然而資訊被揭露後,面對的是祕密、陰影與層次的減少,最後導致隱私的消失、同質化、信任的崩解。



      ●商周出版編輯顧問林宏濤撰寫中文版導讀。



    名人推薦



      汪文聖 政治大學哲學系教授

      林宏濤 商周出版編輯顧問

      林薰香 東海大學哲學系副教授

      劉維公 東吳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

      蔡慶樺 作家

      鄭志成 東海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

      推薦



    ?


     





    導讀 只有死亡才是全然透明,那麼我們都已經是死人了嗎?�林宏濤



    肯定社會

    展示社會

    明證社會

    色情社會

    加速社會

    親密社會

    資訊社會

    揭露社會

    監控社會





    ?





    導讀



    只有死亡才是全然透明,那麼我們都已經是死人了嗎?



    林宏濤




      「透明社會」是個相當聳人聽聞的術語。當人們像草履蟲一樣在顯微鏡底下被觀察而無所遁形,那應該會是個恐怖電影的經典場景。更恐怖的是,哲學家韓炳哲主張說,透明性是個系統性的衝動,它會把整個社會歷程捲進去,進而顛覆整個歷程。透明性的要求更使我們變成了可見性的奴隸,透明社會也就成了色情的、展示的社會。它同時也表現為一個集體監控的社會。如果它是個結構性的動力,是個必然的歷程,那麼真的會令人不寒而慄。



      透明是沒有遮蔽的。一切都攤在陽光下,似乎是再陽光不過的事。但是遮蔽不就是人的衣物嗎?當人寸絲不掛,就是赤裸裸的展示物。「在展示社會中,每一個主體也是他自己的廣告客體,衡量一切的標準是根據展示價值而定。展示社會是一個色情的社會。一切都向外翻轉,揭穿、暴露、裸露、曝光。過度的展示,將一切都變成了『毫無祕密、赤裸裸被直接消耗』的商品。」(頁三三)展示既是一種剝削,在展示中,也就不會有任何內在價值。透明進而使得意義消失了,思考變成了計算,人也不再有故事,明證性(Evidenz)成了唯一的判準,世界不再有奧祕可言。如果說,不透明性意味著他者性,那麼透明就是放逐了他者,人在任何地方都只是看到他自己,而不再和任何他人相遇。在政治上,那就是極權主義。「在盧梭身上可以觀察到,全然透明的道德觀必然翻轉成獨裁。透明性的英勇計畫變成暴力,意圖扯掉所有面紗,將一切攤在陽光下,驅逐一絲一毫的黑暗,最後導致暴力。光是禁止戲劇與模仿(這是柏拉圖早已為他的理想國立下的規定),便賦予盧梭的透明社會極權的特質。」(頁八八)而集體的監控也演化到了每個人監控每個人的駭人畫面。「全球正發展成一座環形監獄,沒有監獄之外的東西,它就是全部,沒有牆壁分隔外部與內部。」(頁九八)



      在韓炳哲筆下的這整個反烏托邦的小說場景裡,透明性不再僅止於公共領域的可見性,包括資訊、政治、行政等等,而是指人的整個存在境遇。他所理解的透明性,是全面性的同化(Angleichung),「來自他性與陌生性的否定,或者說來自他者的抗拒,會干擾且延緩相同者之間順暢的溝通。透明排除了他者或陌生者,就能穩定與加速系統。」(頁一六-十七)一個完全排除他者的世界!那是什麼東西?韓炳哲不僅主張說它是在概念上成立的,更有如末日審判似的宣稱這樣的社會已經到來,「否定性的社會如今已經退下,取而代之的是一個為了促進肯定性,而持續削弱否定性的社會。因此,透明社會首先是一種『肯定社會』。」(頁一五)看起來,肯定性和否定性是透明和不透明的概念基礎。「當事情去除掉任一種否定性,被整平、撫平,或者毫不受阻就被嵌入資本、溝通與資訊的順暢流動中,就會變得透明。當行動變得可運作,受制於可計算、可引導、可監控的過程,就會變得透明。當時間被整平,滑入可支配的現在時刻中,就會變得透明。未來,因此也被肯定化成最理想的當下。」(頁一五-一六)



      但是一個排除了否定的肯定,在概念上是成立的嗎?韓炳哲雖然在書裡多處引述黑格爾的說法,卻在這個關鍵的前提上迴避了他。黑格爾說:「肯定物並不是直接的同一物,而一方面是與否定物對立的一個對立物,它只是在這種關係中才有意義,所以在它的概念中就包含了否定物本身;但另一方面,它在自身中又是單純建立起來之有或否定物的自身相關的否定,所以它本身是絕對的自身否定。」(《大邏輯》下卷,頁六二)全然的肯定在概念上是空洞無物的,在存有上是死寂的。所以韓炳哲也不得不說:「透明的關係是種死掉的關係,沒有任何吸引力,也沒有生命力。只有死亡才是全然透明。」(頁二○)基本上,他其實是在宣告歷史的返祖而不是演進。



      正如《倦怠社會》的書寫,韓炳哲在《透明社會》裡的論述充其量只是一種鋪陳,而不是哲學論證,更談不上是經驗性的社會觀察。當他宣稱透明社會已經到來時,那並不是像是科學家們在論述北極冰層的融化,而比較像是對於理想狀態裡的透明社會的概念批判,在書中完全看不到對於透明社會的技術性現實問題的觀察,也找不到關於它的演進軌跡的歷史陳述。就像讀者必須相信現代世界就是個功績社會,《倦怠社會》的論述才有辦法成立;如果我們沒辦法想像一個沒有他者的社會是什麼東西,《透明社會》或許也只是關於一個反烏托邦的「虛構物」的想像堆疊而已。



      (本文作者現任商周出版編輯顧問)

    ?




    其 他 著 作
    1. 韓炳哲關鍵三部曲:《倦怠社會》、《透明社會》、《愛欲之死》
    2. 愛欲之死
    3. 他者的消失
    4. 數位狂潮下的群眾危機
    5. 倦怠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