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區政新角度
定價64.00元
8
折優惠:
HK$51.2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絕對.奇安.趙春翔(附DVD)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5437237
郭博州
藝術家
2019年12月10日
200.00 元
HK$ 180
詳
細
資
料
ISBN:9789865437237
叢書系列:
家庭美術館-美術家傳記叢書
規格:平裝 / 160頁 / 19 x 26 x 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家庭美術館-美術家傳記叢書
分
類
藝術設計
>
繪畫
>
畫家傳記/文集
同
類
書
推
薦
從巴黎左岸,到台東比西里岸:藝術家江賢二的故事
臺灣美術全集37:林惺嶽
藝術主宰者安格爾:〈荷馬禮贊〉、〈大宮女〉、〈路易十三的宣誓〉追求古典主義,復刻文藝復興,凌駕一切之上的是對拉斐爾的敬愛
文藝復興之神米開朗基羅:跨足繪畫、建築、詩歌,造就無數經典的傳奇天才,卻鑿不出理想的人生
寫實主義先驅米勒:〈拾穗〉、〈晚禱〉、〈牧羊女與羊群〉,生於土地安於土地,從大地母親身上汲取醇厚溫暖的力量
內
容
簡
介
趙春翔(1910-1991)
趙春翔出生於頗負名望的書香世家,自小從父親學習書畫,熟讀四書五經,奠定傳統中國繪畫的基礎。就讀杭州藝專藝術系,師從林風眠、潘天壽;來臺後與李仲生、朱德群等人舉行現代畫聯展,為臺灣畫壇開啟藝術現代化的思潮。之後長達三十二年客居紐約期間,一頭栽進抽象表現主義的漩渦,是第一個把中國繪畫帶入西方藝術主流的先行者。
趙春翔的作品,秉承中國傳統藝術的神韻,也掌握西方現代藝術潑辣靈緻的精神,他堅持以中國水墨及宣紙作畫,配合瑰麗的螢光色彩,使東方與西方,現在與過去渾然成為一體,贏得「不中不西、亦中亦西」的美譽。追求「既奇且安」的意境,融入易經思想,在講述儒、釋、道的陰陽五行觀點中,開創出獨具一格的繪畫境界。
本書特色
「家庭美術館──美術家傳記」系列叢書,
精選十位各擅油畫、版畫、雕塑等領域之臺灣資深美術家,
細述他們生命旅途中的層層風景,以及銘刻在臺灣藝壇的美術成就。
全套書以深入淺出的文字、精美細緻的圖版,結合電子書與影音的多元化閱讀模式,
為讀者打造一系列兼具美感、質感,輕鬆認識臺灣美術史的優質讀物。
目
錄
1. 悲情時代淬鍊藝壇奇才………9
捨安逐夢.一生追求絕對藝術………10
關鍵時刻─「杭藝」四年成就藝術底蘊………13
絕處逢生.自喻他鄉孤鳥………16
世事難料.倉促抵臺………19
關鍵人物——于斌樞機主教的援助………20
2. 負笈他鄉習藝•憧憬未來………23
時機與開創………24
藝術的苦行僧………30
客居紐約的寂寞藝旅………32
孤獨是創作的泉源………40
單純生活.憧憬未來………44
3. 逆境中的轉機——自創風格………49
與國際大師相遇相知………50
藝術實驗是一段艱辛的過程………55
從「抽象表現」出走………60
以藝會友.以畫交心………72
不中不西.亦中亦西………74
4. 趙春翔的「絕對藝術」………79
「愛」的實踐是創作思想的鎔鑄………80
構圖表現.既奇且安………89
氣韻生動.繪畫神髓………96
絕對色彩.避俗避野………99
絕對孤獨.修持「靈德」………101
5. 不寫「胸有成竹」、放棄「意在筆先」…105
「形象」與「象形」………106
靈感生發在純情自性………110
多搨搨、總是好事………113
黑白動象.螢光玄妙………118
心感所及類比心象………123
永遠超越自我的絕對者………127
6. 離家愈遠、回家的路更遠………133
人不歸寂寞鎖清秋………134
入廛垂手任運自在………140
殘燭晚年的迫害妄想………143
落葉.終究歸根………145
孤獨者.不覺孤獨………148
「絕對藝術」樹立仰之彌高的典範………154
附錄
參考資料………156
趙春翔生平年表………157
?
序
序
照耀歷史的美術家風采
「家庭美術館—美術家傳記叢書」於民國八十一年起陸續策劃編印出版,網羅二十世紀以來活躍於藝術界的前輩美術家,涵蓋面遍及視覺藝術諸領域,累積當代人對前輩美術家成就的認知與肯定,闡述彼等在我國美術史上承先啟後的貢獻,是重要的藝術經典,同時,更是大眾了解臺灣美術、認識臺灣美術家的捷徑,也是學子及社會人士閱讀美術家創作精華的最佳叢書。
美術家的創作結晶,對國家社會以及人生都有很重要的價值。優美的藝術作品能美化國家社會的環境,淨化人類的心靈,更是一國文化的發展指標,而出版「美術家傳記」則是厚實文化基底的重要工作,也讓中華民國美術發展的結晶,成為豐饒的文化資產。
?
書
評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