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地圖+地圖創意遊戲 (附行旅世界地圖包)
  • 定價650.00元
  • 8 折優惠:HK$520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柳林中的風聲

柳林中的風聲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4273577
肯尼斯·格雷厄姆
賴其郁
韋伯
2019年12月20日
93.00  元
HK$ 83.7  






ISBN:9789864273577
  • 叢書系列:兒少經典名著
  • 規格:平裝 / 280頁 / 14.8 x 21 x 1.4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兒少經典名著


  • 童書/青少年文學 > 青少年文學 > 世界名著











      ★本書被譽為英國兒童文學黃金時代的經典名著。

      ★本書榮獲2003年BBC票選全英國最受歡迎的小說第十六名。

      ★本書榮獲路易斯•卡羅圖書獎。

      ★本書為美國前總統老羅斯福、《哈利波特》作者JK羅琳愛不釋手的文學作品。



      《柳林中的風聲》源自葛拉罕為幼子阿拉斯泰爾講述的床邊故事,講述鼴鼠、河鼠、蟾蜍和獾精彩刺激的冒險故事。雖然他們的個性雖然大不相同,卻在歷經重重患難後,成為彼此最要好的朋友。原本固執己見、狂妄自大的蟾蜍,也在三位朋友的影響與幫助下改過自新、好好做人。

    ?


     





    第一章?? ?河堤

    第二章?? ?康莊大道

    第三章?? ?野林

    第四章?? ?獾先生

    第五章?? ?甜蜜的家園

    第六章?? ?癩蛤蟆先生

    第七章?? ?黎明前的風笛聲

    第八章?? ?癩蛤蟆的冒險

    第九章?? ?天涯旅人

    第十章?? ?癩蛤蟆的後續冒險記

    第十一章?? ?他的淚水如夏日驟雨第十二章?? ?凱旋歸來



    ?









      聽見《柳林風聲》之前:



      復刻童年的田園畫師



      一八五九年的明媚春季,肯尼斯.葛拉罕(Kenneth Grahame)在愛丁堡出生。滿周歲不久後,他的父親被遣到因弗雷里鎮(Inveraray)當公務員。小鎮坐落湖畔,他們暫居於此,水岸景緻滋養了小肯尼斯短暫的童年時光。



      可惜的是,天堂之所以珍貴,正是因為大門背後的風光轉瞬即逝。肯尼斯五歲時,母親生下四弟羅蘭之後,不幸染上猩紅熱身亡。就在母親過世當天,年幼的他也在這波惡疾中倒下,隨後,雖然從鬼門關前走回人間,卻使得肯尼斯餘生留下後遺症、深受呼吸道毛病折磨。



      妻子的死讓肯尼斯的爸爸悲痛不已,原有的酗酒問題變本加厲,最後,他心有餘而力不足,只能將四個孩子們暫託給遠在庫克姆迪恩(Cookham Dean)的外婆教養。風景清麗的庫克姆迪恩傍著泰唔士河,距離繁榮的倫敦只有三十五英里遠。



      與學堂緣淺情深



      葛拉罕家的小孩正值活蹦亂跳的年紀,年邁的外婆自然是管也管不住,只好放手讓他們在小鎮上隨心玩樂。孩子們對於峰區(The Mount)的美尤是喜愛不已,這段期間,叔叔大衛教會了他們在泰唔士河上撐船的技術,並帶他們認識了河畔的種種美好。這段和手足、家人們無拘無束在山光水色裡暢遊的回憶,將會成為肯尼斯日後暢銷書,如《黃金時代》(The Golden Age)、《美夢日子》(Dream Days)的靈感所在,故事情節中不乏那些像自己幼時縮影一樣的脫?野馬。肯尼斯的作傳者彼得.格林(Peter Green)認為,《柳林風聲》裡的各種背景設定,就是來自這段人生時光。這些風景直截了當地反映在他的書寫,例如採石場之林(Quarry Wood)的白描、特寫等等。



      葛拉罕一家的父親在岡位上聲譽卓著,旁人眼看他已經從喪妻之痛中走了出來,於是父親動念想將孩子們又接回蘇格蘭住。不料,這層陰霾似乎從未自他的人生中退場。在接回孩子後三年,肯尼斯的父親便黯然辭掉了官位,心力交瘁的他並且將孩子們分送給在英國的親戚們。肯尼斯和二哥威利被送到在牛津區中心新建的寄宿學校——聖愛德華(St. Edward’s)學院。和其他學校相比,聖愛德華的管制顯得更加寬鬆。肯尼斯經常進行校園巡禮,在文史氣息濃厚、自然景觀別緻的牛津一帶逡巡,所見所聞日後便成為他的創作養料。



      僅管肯尼斯心心念念想要進入牛津大學深造,但是突如其來的家庭噩耗,終止了他對學業的殷切追求。三年前,二哥因為慢性支氣管疾病而早已休學,可是在一八七四年新年前夕的冬日,他仍不敵肺炎驟逝。叔叔考量到肯尼斯的健康狀況不盡理想,只能終止了他的學生生涯,以免憾事重演。



      這位富有的叔叔將肯尼斯送到倫敦去,讓他在英格蘭銀行擔任櫃員。期間,他和著名的語言學家、倫敦工人學院的創辦者:弗雷德里克.詹姆斯.富爾尼瓦爾(Frederick James Furnivall)結識。弗德里克是新英辭典的編纂者之一,出於業餘興趣,他組織了大批對早期英國文學有興趣的同好,成立新莎士比亞社群(New Shakespeare Society)。透由這位學者引介,肯尼斯浸潤於經典文藝,並著手寫詩與散文。



      旅行途中遇見繆思



      一八八八年,他靠著第一篇作品〈以北方之犁〉 (By a Northern Furrow),在雜誌上初試啼聲,自此他便頻頻投稿,成為充滿熱忱的寫手,並開始累積起業界名聲。



      一年後,他被拔擢至秘書處任職,經濟條件更加充裕。一八九○年代,肯尼斯充分利用餘裕,在歐洲各處旅行。三十一歲那年,他造訪威尼斯,並寫作了數篇旅遊散文,甚至集結成書出版(如《異教徒誌》(Pagan Papers)、《黃皮書》(The Yellow Book)) 。出版著作獲得的盈餘,讓他有機會掙得了春假。期間,他遊歷了義大利阿拉西奧鎮。未來,威尼斯和小鎮風光都被編織進《柳林風聲》一書裡頭。



      一八九七年,根據其作傳者彼得.格林考究,肯尼斯似乎在一次商務旅行中遇見了他的「真命天女」艾絲佩.湯姆森(Elspeth Thomson)。這位繆思觸動了肯尼斯心弦,他的散文集《美夢日子》裡,即有一段書寫重現了這段邂逅:



      「……最終,我在船尾的艙房中遇見 了她。她穿著一身類亞麻的連身裙、罩過她的公主式襯衣,她那一頭棕色波浪式的長髮垂散及背……像這樣(商人們皆)油嘴滑舌、能言善道的場合,總讓我覺得自在多了。因為,我平常面對女人總是窘得說不出話,可是典禮最後結束時,我們坐在桌邊晃蕩著腿,很快地就成為一對好友……」



      《美夢日子》一書讓他一舉成名。肯尼斯.葛拉罕攀上他的事業巔峰,與此同時,也奠定了自己一屆名作家的地位。但是福無雙至;一八九九年,他染上肺炎,最後,姊姊海倫帶他到康瓦爾郡的港口邊療養,他才日漸康復。



      一九○○年,肯尼斯已臨中年,其妻也屆三十七歲,他們婚後生下唯一的兒子:埃拉斯岱(Alastair)。葛拉罕一家因為這份甜蜜的負擔歷經風波,但是也成為肯尼斯寫作童書的重大轉捩點。



      父職與寫作天命的碰撞



      或許是因為雙親高齡生育,醫療技術不及現代,小埃拉斯岱在三歲半時,左眼即被診斷失明。妻子艾絲佩產後也因為神經系統後遺症,導致身體孱弱,乏力照料兩人的愛子。



      禍不單行的是,此時肯尼斯在銀行的工作也乖舛難行。一九○三年,長官不在,獨力值班的他和一位士紳交涉不順,沒想到最後居然演變成一樁槍擊事件:言語交鋒之際,對方和肯尼斯一言不合,遂拔出左輪手槍向他開火。肯尼斯及時逃出並且毫髮無傷,已是不幸中的大幸。只不過這起事件讓他重新反省了自己的人生觀,辭去了這份高薪工作;再加上身障的兒子和體弱的妻子,他的創作靈感在多重壓力下乾涸。事故發生後的兩年,曾經創作多產的肯尼斯,僅有一首短詩在一九○五年見報,而這位槍手沒受處分,只是隨後被報紙輕描淡寫地稱作「社會主義瘋子」。



      辭去銀行要職之後,肯尼斯舉家遷回兒時住所:庫克姆迪恩,把所有的精力都花在兒子身上。他喚兒子「小鼠兒」(Mouse),把所有的創作餘力挹注在晚間的睡前故事中。《柳林風聲》的背景在這時候逐漸成形:鼴鼠、河鼠、獾和癩蛤蟆一一加入他們的父子共處時光。這片只有動物的桃花境,免去俗世的庸擾和世間的險惡,讓飽經現實和疾病折磨的兩人,有了喘息的空間。



      但是,這份得來不易的幸福卻難以維持。妻子艾絲佩因為家族遺產紛爭鬧上法庭,夫妻倆心力交瘁。一九○七年夏日,肯尼斯帶著妻子康威爾郡出遊、放長假,留著埃拉斯岱與女管家絲托特在老家相伴。



      因為離家所以沒能講睡前故事給兒子聽,肯尼斯為了補償,開始頻頻寫信給他親愛的小鼠兒。為期四個月的信件往返,癩蛤蟆的逃獄歷險記,變成獨家長篇連載:



      「一九○七年六月七日,撰於康瓦爾郡弗維宜教區



      我最親愛的小鼠兒,



      希望你們那裡的天氣比我們這裡好。這裡陰冷多風,害得我們沒辦法到戶外划船、放風箏,或是做任何事情。



      你應該很想知道癩蛤蟆逃獄返家之後,一路上又發生了什麼事情吧。他從監獄逃出之後,警察趕在他身後、想把他捉回監獄裡去。隔天,歷經昨日的蛤蟆先生身心俱疲,正睡得安穩,照耀在獨木舟上的陽光卻把他給驚醒了。於是,他坐起身子抖一抖,接著用手指捋掉頭髮上的枯葉;他感到又冷又餓,只能快步走下船……」女管家絲托特收到這樣的信件後,就會大聲朗讀給埃拉絲岱聽。當下的她毫無頭緒,這一本在肯尼斯寫作生涯裡舉足輕重的作品,就在她的嗓音裡浮現出大抵樣貌來。事實上,《柳林風聲》一書中的癩蛤蟆,原型便是參考任性的小埃拉絲岱而創作。這個角色因為鮮明的性格大受歡迎。一九二九年,亦有倫敦劇作家用癩蛤蟆作為音樂劇的主人公,寫就了《宅邸中的癩蛤蟆》(Toad of Toad Hall),隨後受到英國廣播公司的青睞,受歡迎了二十餘載。



      「哄」出一本經典來



      一九○七年,時任美國《人人》(Everybody’s)雜誌尋稿人的著名女權主義份子——康斯坦絲.斯梅德利(Constance Smedley)讀過他以往的幾本大作,嗅到了肯尼斯的才氣,因此秘密派遣編輯來向肯尼斯邀稿。不料,彼時正逢肯尼斯靈感枯竭的時期,他把所有的心力都放在「給小鼠而寫信」的任務上,已經推遲或拒絕了其他數份邀約。



      雪上加霜的是,由於時代背景和出身相對保守的緣故,肯尼斯顯然覺得女權主義太過前衛。康斯坦絲身為活躍運動份子,當然更難攻破他的心防。然而,她毫不氣餒,接觸埃拉絲岱的過程中,她無意中發現了父子倆來回通信的過程。她回憶道:



      「我第一次造訪埃拉絲岱的時候,就和他成為朋友了。這孩子真是迷人到不尋常的地步,額前濃密烏黑的頭髮剪得齊齊整整,一雙眼睛冷靜明亮……每晚,葛拉罕先生都要和這位『小鼠兒』說那無止境的故事、和他們在河岸旅程認識的小動物們打打交道。這故事只有他和小鼠兒知道……」



      康斯坦絲想把這段秘密的床邊故事付梓,埃拉絲岱欣然同意,甚至說服了父親肯尼斯將這本書的頭兩章寫就,並取名作《鼴鼠和河鼠》投稿至該雜誌。可惜,儘管小動物歷險記讓總編輯龍心大悅,但是基於商業考量,總編輯以「故事和雜誌調性不合」作為理由回絕了。康斯坦絲回憶道:「……(《人人》)的讀者群已經養成了習慣,只期待鬧劇還有邪惡高層的爆料文。」不管《柳林風聲》的動物軼事多?脫俗,該雜誌要的是像《美夢日子》文集中那樣真人真事的續集。



      康斯坦絲對於本書沒能如願上稿感到非常愧疚,所以又輾轉將此書引介給其他書商。這本童書的問世之路,就像肯尼斯跌宕起伏的平生經歷。終於,在一九○八年,美國和英國兩邊同步出版了更名過後的《柳林風聲》,大西洋兩岸的家家戶戶,都能夠拜讀到這本肯尼斯寫給「小鼠兒」的枕邊集了。



      從睡前故事到「總統最愛」



      《柳林風聲》一書聚焦在泰唔士河畔的群落。從鼴鼠與河鼠同居,還有竊車賊癩蛤蟆入獄又逃獄的一系列歷險,最後動物們在宅邸搏鬥,展開故事最後的高潮。根據《衛報》解析,動物們之間的關係實際上反映著愛德華在位時期的階級衝突,例如尾聲的晚宴中,黃鼠狼大肆鋪張,白鼬僅能守門卻沒得享樂,最後惡化成內鬥相爭的情節,即是一幅當代浮世繪。



      另外,故事裡的種種場景 也被後來的學者認為是肯尼斯.葛拉罕人生經驗與心理狀態的隱喻。學者普遍認為,野林中看見陌生臉孔而感到迷惘、恐懼的鼴鼠,象徵著肯尼斯對自己天性的掙扎(由其針對其性傾向而言);杳無人煙的野林則代表著無政府主義、脫序而崩毀的國家。有學者認為,這段書寫影射著肯尼斯年輕時受到極端份子槍擊的創傷。



      《柳林風聲》的出版之路並不順遂,甚至頭幾年的書評也不盡理想,只能說是好壞參半。但是,本書開始展露頭角,要歸功於身為書迷的前美國總統老羅斯福(Theodore Roosevelt)。一九○九年,老羅斯福寫了一封「粉絲」信,信裡透露滿滿的喜愛之情:「我已經把本書一讀再讀,還把角色們都當作老朋友來看待了。」老羅斯福對本作愛不釋手,甚至親電紐約的斯克里布納(Scribners)出版公司,欽點他們代理《柳林風聲》。有了美國總統的加持,本書輕鬆躍上暢銷榜單,開始有更多人看見它的魅力。



      肯尼斯的餘生卻沒有因為著作的成功而獲得平靜與幸福。兒子的病痛、和日漸乖僻奢侈的作風,都讓他頭痛難當,與艾絲佩日趨無愛的婚姻更讓他越來越坐如針氈。一九三二年,正逢《柳林風聲》首度被風光搬上舞台之際,肯尼斯卻在抑鬱中死於腦溢血。



      儘管肯尼斯.葛拉罕平生苦吞不少心酸,甚至歷經生死拼搏,構思、撰寫《柳林風聲》的當下,卻得以讓他暫時竄回最讓他留戀的時光,忘卻人間的紛紛擾擾。或許,在朗讀本書之後,年輕讀者能感受到那風靡到白宮的文字,背後有多深的父愛;大人們則能參透那質樸之美和淡淡哀愁,在千頭萬緒之中為自己闢一塊心靈地盤,邀請鼴鼠、河鼠、獾和癩蛤蟆來聚聚首、泡泡茶。

    ?

      年表:

      1859 肯尼斯.葛拉罕在愛丁堡出生,成為葛拉罕家第三個兒子。

      1863 舉家搬遷至因弗雷里小鎮,一年後,小弟羅蘭出生,母親也在當天因為呼吸道疾病離開人間;同年稍晚,葛拉罕一家的孩子們被送往外婆家。

      1866 父親將孩子們接回,然而隔年又將子女們送回英國。

      1868 肯尼斯協同二哥威利進入牛津區的聖愛德華寄宿學校就讀。

      1874 十二月三十一日,時值十六歲的威利死於肺炎。

      1876 叔叔約翰不願意讓肯尼斯進入牛津大學就讀,將他送往位於西敏市的格蘭銀行任職。同年,肯尼斯結識學者富爾尼瓦爾,並加入新莎士比亞社群。

      1879 一月一日開始為專為士紳階級服務(職位最高等)。搬入高價位地段布盧姆茨伯里大街(Bloomsbury Street),與弟弟羅蘭同住。

      1880 成為新莎士比亞社群之榮譽秘書,為期一年。

      1886 初次造訪義大利,落腳在鄰近佛羅倫斯的近郊。

      1887 父親康寧罕.葛拉罕在法國立哈佛市去世。

      1888 處女作〈以北方之犁〉(By a Northern Furrow)一文在《聖詹姆士公報》(St. James’s Gazette)刊出;次年,成為《蘇格蘭觀察家》(Scots Observer)以及《聖詹姆士公報》的固定供稿人。

      1893出版《異教徒誌》(Pagan Papers),內含六個新原創故事。次年,開始著手寫作《黃皮書》(The Yellow Book)的內容,來年並出版《黃金時代》(The Golden Age),佳評如潮。

      1897 與妻子艾絲佩相識,次年出版《美夢日子》一書,升遷作英格蘭銀行之秘書。

      1899 四月,肯尼斯感染嚴重肺炎。七月,與艾絲佩結婚。

      1900 兒子埃拉絲岱於五月十二日早產,患有天生眼疾。

      1903 喬治.羅賓森(George F. Robinson)闖進英格蘭銀行,朝肯尼斯開槍。

      1904 肯尼斯告訴兒子第一則《柳林風聲》的故事。並在隨後兩年(1906)搬遷至兒時住所。

      1907 五月至九月這段時間,肯尼斯撰寫了十五封信給愛子,日後編入《柳林風聲》一書中的五至七章。隔年辭去銀行職位,十月份《柳林風聲》分別在英美兩地付梓。

      1910 肯尼斯初次與老羅斯福會面。

      1914 兒子埃拉斯岱進入祿格比寄宿學校(Rugby School),六週後即輟學不讀。次年,進入伊頓(Eton)公學,卻因為「情緒問題」而在1916年休學。

      1920 埃拉斯岱在五月時自殺身亡。官方原因登記為:意外交通事故。十月,肯尼斯和艾斯佩離開英國,前往義大利。四年後又返回英國。

      1929 小弟羅蘭去世;同年,劇作家以癩蛤蟆為主人公的故事登上劇場。

      1931謝佩爾(E.H. Shepard)替《柳林風聲》繪製插畫。

      1932 六月,肯尼斯死於腦溢血。長眠於霍利韋爾墓園(Holywell Churchyard)。

    ?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