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宣教視野2.0:以世界觀為基礎的聖經口述運動(符號、故事和禮儀在口述運動中的整合)

宣教視野2.0:以世界觀為基礎的聖經口述運動(符號、故事和禮儀在口述運動中的整合)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6355615
湯姆.史蒂芬
謝仁壽
橄欖
2019年12月13日
223.00  元
HK$ 211.85  






ISBN:9789866355615
  • 叢書系列:華神/宣教
  • 規格:平裝 / 448頁 / 16.5 x 23 x 2.24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華神/宣教


  • 宗教命理 > 基督教 > 神學/教義學











      本書作者從主控、錨與個別的三種層面,探討形塑一個民族特定世界觀的三個面向:故事、符號和禮儀,以及如何藉著適當形式的傳講福音、開拓教會,真正帶來福音受眾深層世界觀的轉化,避免雞同鴨講或宗教混合主義(Syncretism)的發生,成為本色化的基督門徒。本書是對流行的「口述文化」的補強,加入世界觀的因素,更能因地制宜,而不致又淪為一個隨潮流起舞的蕭規曹隨。



    各界好評推薦:



      「藉由此書和許多其他相關著作,湯姆.史蒂芬博士再次證明:他在當今頂尖的宣教學家中佔有一席之位的確是實至名歸。他是一位不斷搜尋新典範、努力不懈且無所畏懼的研究者,他推翻了過時的原則和理念,總是能提出一些嶄新並獨特的創新典範。他的教室一直都是宣教士和未來教師與作家的孵育場。」——美國拜歐拉大學庫克跨文化研究學院院長 道格拉斯?潘諾爾(F. Douglas Pennoyer)博士



      「如同其他同系列書籍中的序言,我要再次重申:『一本好的教科書,就像一位專家親臨指導,可以省去很多摸索的過程,少走許多冤枉路。』本書作者是我博士論文的指導教授,為人和藹可親,經驗豐富、學養俱佳。我很高興能為他的書作序,把它推薦給中文的讀者; 特別是在華人教會勇敢挑戰『福音出中華』的二十一世紀,希望這本書中文版的問世,能夠成為華人宣教士跨文化溝通福音的指南,同時也能激發更多華人宣教士或學者,把自己的經驗、理論出版成書,讓普世宣教運動再多一些華人的貢獻。」——中華福音神學院助理教授�宣教中心主任 邱顯正 博士


     





    讀者真情推薦 ?

    表格列表 ?

    圖示列表 ?

    縮寫詞列表 ?

    專文推薦1 / 探索宣教新典範的勇敢先鋒�道格拉斯.潘諾爾 ?

    專文推薦2 / 跨文化宣教的溝通指南�邱顯正 ?

    致謝 ?

    序言 ?

    引言 ?



    第一部 追溯口述運動的起源 ?

    第 1 章 過往的先驅 ?

    第 2 章 根植農村 ?

    第 3 章 與城市的關聯 ?

    第4 章 運動的轉變



    第二部 以世界觀為基礎的故事講述案例

    第 5 章 符號的案例

    第 6 章 故事的案例

    第 7 章 禮儀的案例

    第 8 章 以世界觀為基礎的故事講述案例

    第 9 章 展望未來



    附錄

    附錄 A 重新思考神學教育

    附錄 B 故事的接地氣性質

    附錄 C 關於問題的一些問題

    附錄 D 一個好故事的組成部分

    附錄 E 安蒂波洛�岸當桐的替代詩歌

    附錄 F 福音書的四個價值觀框架



    參考書目





    推薦序



    跨文化宣教的溝通指南




      華人所辦的正統神學院,教學內容設計所要達到的目標與標榜的精神,以及使用的教科書,多半是承襲自教授們各自獲得博士學位的西方神學院校。不管是解經講道、系統神學,或是教會歷史皆然。這樣的教法有其好處,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與古往今來的眾聖徒神交,從他們的經驗與思想中受益,一同明白基督的愛何等長闊高深(弗三18)。然而,有志之士也不難發現,沒有反思其自身所在的宣教處境,一味照抄,鸚鵡學舌,基督教恐怕很難脫去「外來宗教」的形象,也很難符合許多華人教會的期望。也因此,有不少以事工為導向的神學院,如雨後春筍般成立,正是對西方傳統神學教育的反動, 也可說是對華人教會處境化的回應,光譜的兩端各自滿足不同的需要。這類回應中,比較強勢的運動,稱為「口傳天下」,它所強調的是聖經故事、媒體、數位化的信息。



      史蒂芬博士這本書,則反應了一位西方宣教士和神學院教授的反思,他在典型的西式教育模式中接受教育,卻在東方部落處境中遇到挑戰,從抽象的、命題式、個人理性的神學教育,到具體、敘事、集體討論的互動學習模式,其轉變不可謂不大。本書第一部分就像紀錄片一樣,把口述文化、故事神學的興起、發展、成熟、修正和處境化作了非常詳實的說明;詳細到一個地步,可能會令華人讀者覺得煩瑣,除非您也是在宣教領域中實地體會過,才會深深欣賞本書作者湯姆.史蒂芬博士希望倡導的典範轉移以及返璞歸真的用心。



      我建議在您從第一頁開始閱讀本書之前,可以先讀讀「附錄A」當中的問題:



      如果神學教育是由故事、符號和禮儀所推動,而不是抽象的觀念,會發生什麼事?

      如果神學教育是被具體的人物,而不是哲學觀念所推動?

      如果人物的研究先於觀念的研究?

      如果神學的命題是基於人物?

      如果提倡透過解決問題之發現式學習,而不是聽課決定考試是否會及格?

      如果使用整體到部分(whole-to-part),而不是部分到整體(part-to-whole)有時候的教學法?



      作者從主控、錨與個別的三種層面,探討形塑一個民族特定世界觀的三個面向:故事、符號和禮儀,以及如何藉著適當形式的傳講福音、開拓教會,真正帶來福音受眾深層世界觀的轉化,避免雞同鴨講或宗教混合主義(Syncretism)的發生,成為本色化的基督門徒。這本書是對流行的「口述文化」的補強,加入世界觀的因素,更能因地制宜,而不致又淪為一個隨潮流起舞的蕭規曹隨。



      如同其他同系列書籍中的序言,我要再次重申:「一本好的教科書,就像一位專家親臨指導,可以省去很多摸索的過程,少走許多冤枉路。」本書作者是我博士論文的指導教授,為人和藹可親,經驗豐富、學養俱佳。我很高興能為他的書作序,把它推薦給中文的讀者; 特別是在華人教會勇敢挑戰「福音出中華」的二十一世紀,希望這本書中文版的問世,能夠成為華人宣教士跨文化溝通福音的指南,同時也能激發更多華人宣教士或學者,把自己的經驗、理論出版成書,讓普世宣教運動再多一些華人的貢獻。


    邱顯正  博士

    中華福音神學院助理教授�宣教中心主任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