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區政新角度
  • 定價64.00元
  • 8 折優惠:HK$51.2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本質思考習慣:逃脫陷阱,從根本解決問題的九大鍛鍊

本質思考習慣:逃脫陷阱,從根本解決問題的九大鍛鍊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9833066
米澤創一
郭書妤
日出出版
2019年12月25日
140.00  元
HK$ 119  






ISBN:9789869833066
  • 叢書系列:Aplus
  • 規格:平裝 / 208頁 / 14.8 x 21 x 1.04 cm / 普通級 / 雙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Aplus


  • 商業理財 > 職場工作術 > 思考邏輯/決斷/創意











    為什麼你總是「先做再說」?

    為什麼你總是相信自己是對的?

    為什麼你認為問題「一定有答案」?

    為什麼你總是無法「解決問題」?



      你已經落入妨礙根本解決問題的陷阱;

      你沒意識到缺乏掌握本質的思考習慣。

      平時要勤鍛鍊,臨時才用得上!




      看似平常的思考習慣與行為模式,隱藏著「沒有抓住問題核心」的危險,這將讓你無法進行有效的「本質思考」。只要符合以下任一項,你就非讀本書不可:



      ──因為大家都說YES,即便不太理解也說YES

      ──不太明白某些工作的意義何在

      ──認為按照前人的做法就不會有問題

      ──總是無法進行有意義的對話

      ──害怕讓別人認為你是麻煩人物

      ──想要他人告訴你達成目標的方法

      ──經常使用似是而非的答案

      ──斷定眼前問題與過去問題如出一轍



      有時根本沒意識到,有時未能掌握目的與問題,有時掌握了,還是未能解決問題;因為思考習慣不佳,或因為思考能力不足,不知不覺就落入無法從本質面解決問題的陷阱。倘若不小心落入陷阱,我們又該如何思考應對,找到適合自己的逃脫方法呢?



      ◎九種陷阱

      陷阱1:捷徑式思考

      陷阱2:忽視現狀

      陷阱3:分析膚淺

      陷阱4:手段草率

      陷阱5:有始無終

      陷阱6:憤怒的代價

      陷阱7:腦的習慣

      陷阱8:與己無關症候群

      陷阱9:已解決而不自知



      ◎九種逃脫法

      逃脫法1:回歸成一張白紙

      逃脫法2:從三人角度

      逃脫法3:反覆問為什麼

      逃脫法4:參考專家判斷

      逃脫法5:馬上確認現況

      逃脫法6:觀察自己狀態

      逃脫法7:意識到偏見

      逃脫法8:有當事人意識

      逃脫法9:周圍是否改變



      擁有「本質思考」等於擁有「幸福思考」

      當優質思考力成為一種習慣,

      將能提升掌握本質的能力。




      本質思考「九大鍛鍊法」,一天一練習!當養成種習慣後,就可進階到一天同時訓練多種鍛鍊法,輕鬆理解事情的本質:



      鍛鍊1:磨練設想力:連下一步都考慮到

      鍛鍊2:懷疑的態度:什麼條件下無效

      鍛鍊3:換位思考:站在他人的立場觀點

      鍛鍊4:分辨傳達資訊者的意圖:意見或事實

      鍛鍊5:嘗試視覺化:彌補語言的弱點

      鍛鍊6:嘗試扮演規則制定者:該如何修改

      鍛鍊7:嘗試編寫自己的維基百科:別自以為懂

      鍛鍊8:養成分析資料的習慣:以數據做基礎

      鍛鍊9:嘗試思考什麼會摧毀自己的公司



      透過每天練習來改變大腦,能讓這些本質思考法變成習慣,不論是面對工作或生活,將可以自然做出「行動前先弄清楚事情本質」的行為,直達本質進行思考,就可以避免因推測與判斷錯誤,而必須從零開始。

    ?


     





    前言



    Chapter 1╱什麼是優良與不良的思考習慣?

    ◎有意義的對話得具備「本質掌握力」

    ◎認知分歧:自己的理所當然,對他人未必如此

    ◎別害怕成為「麻煩的傢伙」

    ◎語言化的陷阱

    ◎「總之先做再說」是危險的習慣

    ◎不可草率採用「似是而非的答案」

    ◎「思考」與「行動」並非反義詞



    Chapter 2╱會妨礙解決問題的九種陷阱

    ◎妨礙從本質解決問題的9種陷阱

    陷阱1:捷徑式思考

    ◎捷徑式思考的三種症狀

    捷徑式思考案例1:之前明明一帆風順

    捷徑式思考案例2:嘗試模仿其他公司,但卻效果不彰

    捷徑式思考案例3:學鋼琴能提升學力?

    捷徑式思考案例4:新人失誤連連

    捷徑式思考案例5:比較三個圖表

    捷徑式思考案例6:偉大前輩留下的工具

    陷阱2:忽視現狀

    忽視現狀案例1:自己的團隊很努力

    忽視現狀案例2:達成本月目標的真實狀況

    陷阱3:分析膚淺

    分析膚淺案例1:想要減少處理客訴的時間與勞力

    分析膚淺案例2:接二連三的增員請求

    陷阱4:手段草率

    手段草率案例1:使用免費工具

    手段草率案例2:接近交貨日期時變更型式

    陷阱5:有始無終

    有始無終案例:雖然成功削減了計程車車資……

    陷阱6:憤怒的代價

    憤怒的代價案例1:叱責導致專案終止

    憤怒的代價案例2:對負面回憶耿耿於懷

    陷阱7:腦的習慣

    腦的習慣案例1:擺脫不了的無意識偏見

    腦的習慣案例2:正面的語感

    ◎針對「假說範圍外」思考

    陷阱8:與己無關症候群

    ◎負面循環

    陷阱9:已解決而不自知

    已解決而不自知案例:過於仔細的企劃書檢查



    Chapter 3╱陷阱逃脫法

    逃脫1:回歸成一張白紙

    逃脫2:從第三人角度

    逃脫3:反覆問為什麼

    逃脫4:參考專家判斷

    逃脫5:馬上確認現狀

    逃脫6:觀察自己的狀態

    ◎進一步問「自己為何處於這種狀態之中」

    逃脫7:意識到偏見

    逃脫8:有當事人意識

    ◎弊病或許來自「照我說的做」

    ◎要你戒菸,所以切碎你的香菸!

    逃脫9:周圍是否改變



    Chapter 4╱鍛鍊自己避免落入陷阱的能力

    鍛鍊法1:磨練設想力:連下一步都考慮到

    ◎喝咖啡的最佳與最糟狀況

    ◎選擇前往重要會議場所的路徑

    鍛鍊法2:懷疑的態度:什麼條件下無效

    ◎用懷疑的態度檢視:日常通勤

    ◎用懷疑的態度檢視:午餐時間的利用方式

    鍛鍊法3:換位思考:站在他人的立場觀點

    鍛鍊法4:分辨資訊傳達者的意圖:意見或事實

    鍛鍊法5:嘗試視覺化:彌補語言的弱點

    ◎視覺化能補全不完善的資訊

    鍛鍊法6:嘗試扮演規則制定者:該如何修改

    鍛鍊法7:嘗試編寫自己的維基百科:別自以為懂

    ◎背九九乘法表的意義

    鍛鍊法8:養成分析資料的習慣:以數據做基礎

    鍛鍊法9:嘗試思考什麼會摧毀自己的公司

    ◎會摧毀自己事業的事物

    結語



    ?





    前言



      你有沒有碰過以下這種狀況?



      部長:上層因為專案時程又延遲,把我訓了一頓。你可以把分析跟對策寫在月工作報告會議的資料裡嗎?

      A:我知道了(反正原因八成跟上個月一樣是人力不足吧),我會把原因跟對策寫在報告書上。

      在月工作報告會議上,A得知了新的事實。

      部長:人手不足確實是個問題,但我聽說是因為資材採購失誤而延遲了四個星期!

      A:(原來發生了那樣的事……我應該要確實調查完再寫報告書才對……)



      或許你也曾在家裡碰過這種狀況。



      母親:你什麼時候會把浴室打掃好?

      B:等一下會去啦!我現在正跟朋友用Line聊天,聊完就去。

      三十分鐘後,母親見B沒有動作,不耐煩的她就把浴室打掃好了。

      母親:我看你沒有要掃的意思,就自己去打掃了。你完全不遵守約定,真的是……

      B:我剛剛不是說聊完天就會去打掃嗎!



      部長想要A調查本月專案延遲的原因並思考對策,但是A拘泥於過往案例,擅自判斷原因跟過去一樣是人力不足造成延遲,並認定只要將這個原因寫在報告書上即可。此事的行動目的是確認進展,若有延遲就分析原因並處理;如果不忽略行動的目的,狀況就不會演變至此。



      然後,B的母親想要知道的是B會在什麼時間或時刻打掃完浴室。或許B這樣回答會比較好:「我現在忙著跟朋友傳LINE,沒辦法馬上打掃。三十分鐘後再去可以嗎?」



      若要使對話有意義,就不能受對方表達方式或口誤的影響,必須判斷出對方真正想要傳達的想法,也就是掌握本質。本書將這種能力稱作「本質掌握力」,詢問對方問題時,也得掌握對方無法直接回答的背後真意,這種能力也可說是「本質掌握力」。



      前面介紹了商業與生活上的案例。



      進入主題後將詳細講解本質掌握力,學習本質掌握力,養成時時注意本質的思考習慣—本質思考,不只能讓人從本質面去解決問題,還能提升建立良好人際關係的可能性。



      我現在於慶應義塾大學研究所從事教職,擔任系統設計與管理研究科的特別招聘教授。該研究科於二○○八年甫設立時,我就已參與其中。我將心理學與行為經濟學的思想活用在專案管理上,主要研究並教授這種更加人性化的專案管理方式。另外,我也研究並教授本書的主題「本質掌握力」以及「本質思考」這種思考習慣。



      在那之前,我在一九九○年至二○一七年的二十七年間,於名為埃森哲株式會社(Accenture Japan Ltd)的外商顧問公司工作。職涯走至中間時,我擔任了常務董事(Managing Director),統籌各式各樣的組織,並擔任專案負責人、教育負責人等職務。



      我的埃森哲職涯十分充實而美好,卻不是一帆風順。我剛進公司時,教育訓練獲得最差的成績,而且公司一直沒分配專案給我,之後好不容易分配到專案,卻因自己成不了戰力,才三個月就被踢出專案。在那之後,我反覆經歷了許許多多的失敗,仍努力堅持了四分之一個世紀以上。



      雖然對於被我拖累的同事感到十分抱歉,不過我從闖出的大禍中學到非常多經驗。

      我確信這些經驗,對我從二○一七年展開的嶄新人生大有用處。

      另外,我發現自己從顧問公司學到的專案管理技術,如目標設定、風險管理以及面對事物的思考方式,都能活用在生活之中。

      我認為人生的目的在於「變幸福」。



      更進一步地深入思索,我認為「幸福思考」是以自己與重要之人的幸福,作為判斷事物的基準。我確信充分運用「本質思考」以及「幸福思考」這些思考方式,能讓人變得更加幸福。



      在這些要素之中,「本質思考」與「本質掌握力」也屬於核心。

      「本質」在辭典中的定義為「讓事物本身得以成立的獨有性質」(《廣辭苑》第七版,岩波書店)。



      問題解決的本質是指「真正想解決的事,也就是引起問題的根本原因。或真正想解決的事獲得解決的狀態」;行動的本質是指「行動的結果,最終希望達到的狀態(行動與目的之本質幾乎相同)」;溝通的本質則是指「最想傳達給對方的事情、想在溝通對話中讓對方獲知的訊息,或希望對方理會自己的狀況」。



      本書聚焦於「本質思考」與「本質掌握力」的部分。



      閱讀過我上一本著作《專案管理式生活之建議》的讀者,應該有許多人已經注意到「本質思考」與「本質掌握力」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有很多人想知道要如何鍛鍊這些能力,並運用在生活與工作上。



      所以我在書中講述習得「本質思考」與「本質掌握力」的鍛鍊方法,讓讀者掌握從本質面去解決問題所必備的「本質思考」,以及天天都能注意到本質的思考習慣:「本質掌握力」。此外,本書雖然會介紹許多案例,但是皆為虛構,與實際的企業或團體並無相關。

    ?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