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區政新角度
  • 定價64.00元
  • 8 折優惠:HK$51.2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無關膚色:藍啟元雙語詩集

無關膚色:藍啟元雙語詩集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3267614
藍啟元
潛默
秀威資訊
2020年1月03日
93.00  元
HK$ 83.7  






ISBN:9789863267614
  • 叢書系列:秀詩人
  • 規格:平裝 / 214頁 / 14.8 x 21 x 1.07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秀詩人


  • 文學小說 > > 華文現代詩











      馬來西亞天狼星詩社副社長藍啟元80首精選詩作,由精通中、馬雙語的詩人潛默翻譯。



      詩作主題涵蓋社會現象、生活面貌與內心獨白,創作融入生活,嘗試多元視野,透過文字,詩人著力描繪所見、所聞、所感,有時輕吟,有時高歌,時而平敘,時而吶喊,展現真實詩心。



      -------------

      憧憬沒有包袱的壯麗河山

      跨越家園、田野

      隨時?彩虹

      換妝,遺忘特徵

      巨輪來時,我們換一個姿勢

      讓掌紋繞過高牆,穿越

      大街小巷,讓它數說身世

      過濾刺耳喧嘩

      讓它調色,揭開

      面紗背後的骯髒

      ──〈無關膚色〉節錄

      -------------



    本書特色



      ☆馬來西亞天狼星詩社副社長藍啟元精選詩作,詩人潛默翻譯,中譯馬(巫)雙語詩集。



    名人推薦



      馬來西亞著名詩人 溫任平


      「面對詩與散文(還有小說)fusion 與變種的種種可能性,最後的辦法仍然是從文本去觀察、衡測,或許這樣,真相才能日益清晰。謝謝啟元的《無關膚色》,它使我對這問題更上心。」──溫任平,〈詩與散文的邂逅──序藍啟元的《無關膚色》〉



    ?


     





    【推薦序】詩與散文的邂逅──序藍啟元的《無關膚色》�溫任平

     

    【輯一】天空之鏡


    錯覺 

    Salah Tanggapan  

    紅綠燈 

    Lampu Lalu Lintas  

    讓愛永續經營 

    Biarkan Cinta Terus Diusahakan  

    端午吟 

    Nyanyian Pecun  

    七夕情 

    Kerinduan Pada Malam Ketujuh Bulan Ketujuh Tahun Kamariah  

    一棵胡楊 

    Sepohon Pokok Poplar  

    歲月如歌 

    Masa Berlalu Seperti Lagu  

    機場素描

    Lakaran Tentang Lapangan Terbang  

    大漠觀日出 

    Melihat Matahari Terbit Di Gurun  

    大漠與大海脈絡相連 

    Gurun Dan Laut Sambung-menyambung  

    天空之鏡 

    Cermin Langit  

    詩和雨 

    Puisi Dan Hujan

    清明剪貼 

    Gambar-gambar Tentang Cembeng

    燒焦的吐司

    Roti Bakar Yang Hangus  

    金黃色的記憶 

    Ingatan Kuning Keemasan

    無月的夜空群星閃耀 

    Bintang-bintang Bersinar Pada Malam Tiada Bulan

    流動霸淩

    Buli Yang Bergerak

    為悅己者容

    Bersolek Demi Menyukakan Hati Orang Lain  

    幸福 

    Kebahagiaan  

    眼睛裡有霧 

    Kabus Di Dalam Mata



    【輯二】無關膚色

    無關膚色

    Tiada Kaitan Dengan Warna Kulit  

    招貼

    Poster  

    城市森林

    Hutan Bandar

    浮木 

    Kayu Apung

    假想敵

    Musuh Khayalan  

    忘記攜帶身分證 

    Terlupa Membawa Kad Pengenalan  

    民心 

    Hati Rakyat  

    網絡殺戮 

    Pembunuhan Internet

    歷史讓回憶消融 

    Sejarah Membuat Kenangan Mencair

    坐下,YB坐下 

    Duduklah, YB Duduk  

    五月膚色誘人 

    Warna Kulit Bulan Mei Menarik  

    年方十五 

    Umur 15  

    爭執之後 

    Selepas Pertikaian  

    鬥爭 

    Perjuangan

    變天前後 

    Sebelum Dan Selepas Penukaran Kuasa  

    一公里路 

    Jalan Satu Kilometer  

    異香

    Aroma Yang Aneh  

    有人在夢裡沉睡不醒 

    Ada Orang Terlena Dalam Mimpi

    自保圍籬

    Pagar Perlindungan Diri  

    全民夢想 

    Impian Seluruh Rakyat  



    【輯三】扛一座天秤

    扛一座天秤 

    Memikul Sebuah Neraca  

    奶奶與孫女兒 

    Nenek Dan Cucu Perempuan

    下輩子不再相見 

    Tidak Akan Bertemu Lagi Dalam Kehidupan Selepas Kematian  

    無所謂 

    Tidak Jadi Apa

    一雙小腳 

    Sepasang Kaki Kecil  

    小鎮遺老 

    Orang-orang Tua Di Pekan Kecil

    有一天我們會變老 

    Pada Suatu Hari Nanti Kita Akan Menjadi Tua  

    空巢 

    Sarang Kosong  

    下一個路口 

    Persimpangan Yang Berikut  

    拐彎 

    Membelok  

    風裡來雨裡去 

    Berlalu Di Dalam Angin Dan Hujan

    星期日公園相遇 

    Pertemuan Di Taman Pada Hari Ahad

    上車,下車 

    Naik Kereta Api, Turun Dari Kereta Api  

    仰望高樓 

    Melihat Ke Atas Bangunan Tinggi  

    盛宴

    Jamuan Besar-besaran  

    流浪漢 

    Pengembara

    防盜鈴哀歌

    Nyanyian Sedih Loceng Yang Mencegah Pencurian  

    陌生人的喜怒哀樂

    Pelbagai Perasaan Orang Asing  

    泥足

    Kaki Berlumpur  

    連根拔起 

    Membantun



    【輯四】最後的告別禮

    訣別(一)

    Perpisahan Selama-lamanya (1)

    訣別(二) 

    Perpisahan Selama-lamanya (2)

    臨終關懷 

    Prihatin Pada Saat Akan Mati

    善終 

    Mati Kumlah  

    終於可以說再見

    Aku Akhirnya Dapat Mengucapkan Selamat Tinggal

    重症病房

    Unit Rawatan Rapi  

    眼睛 

    Mata

    自我療癒 

    Penyembuhan Diri

    他說他是一尾魚 

    Dia Berkata Bahawa Dia Seekor Ikan  

    熊媽媽講故事 

    Ibu Beruang Menyampaikan Cerita  

    速寫生命故事館

    Sketsa Tentang Gedung Cerita Kehidupan  

    想像 

    Bayangkan  

    再見,扶貧天使 

    Selamat Tinggal, Malaikat Pengurangan Kemiskinan  

    現代喪屍 

    Zombie Moden  

    遠行 

    Perjalanan Jauh  

    貓與後巷 

    Kucing Dan Lorong Belakang  

    訃聞 

    Berita Kematian  

    最後的告別禮 

    Upacara Perpisahan Akhir  

    鴉聲變調

    Perubahan Nada Suara Gagak  

    揮別 

    Ucapkan Selamat Tinggal

    ?





    推薦序



    詩與散文的邂逅──序藍啟元的《無關膚色》




      我在二零一四∼二零一六年寫成的詩集《傾斜》,裡頭有好些詩是當時政局的反映。現實的顧慮使我不得不用詞謹慎。



      啟元的詩寫在二零一八年的509*之後,許多意思可以表達得清晰到位,無須像我那樣,把法庭的審訊用「果凍」暗喻,有時甚至把自己丟到香港大嶼山,拉遠距離盡說些社區選舉的事。



      近日困擾我的問題莫過於詩與散文結合、詩與散文混合為一體的可能性。這種困擾在撰寫《天狼星散文選:舞雩氣象》的序的過程,愈來愈是迫切煎熬。



      同一時候,詩的小說化、散文的小說化,也如影隨形,成了內心的糾結。最近這些日子讀了不少三百到五百字的極短篇小說,發現小說被壓縮到某個程度會成為詩。文本的證據顯示,極短篇撇開贅言冗語,作者不得不留白,這就走向「詩化」。



      散文的消耗性太大了,作者只有一個母親,俗話說母愛大過天,作者用三篇散文處理,什麼都寫完了。人的一生經歷,有許多不能寫成散文,也不能寫成詩,題材本身缺乏(那種可以用在小說的)戲劇性與啟發性。有些題材是個人隱私,一直挖自己的肚臍,不僅把汙垢挖出,不小心會把內裡的小腸也掏了出來。一句簡單的話,個人抒情或述志的散文,每個人都有自己恪守的分寸,寫散文無法不暴露,但不是在跳脫衣舞。



      藍啟元的近作如〈小鎮遺老〉(2018年6月28日):



       早上八點鐘  耆老圍坐咖啡店

       喝海南咖啡吃乾咖哩麵

       閩南話參雜三幾句華語  

       問安寒暄嘮叨家常

       聲音低沉  聲速緩慢  

       像街上稀薄無力的空氣 

       飽肚後四散。帶著咖啡香

       掂量棕油價格起落不定

       一老自駕朝向拿督村

       二老外勞代駕奔往直昂港

       三老洋貨  四老五金  

       問價還價同一條街

       餘下眾老悠閒在家追看連續劇

       噢,戲裡的兒孫也一樣

       逢年過節才回家



      這是一首語言流暢,意義明朗的詩,把這些句連在一起,加上分號逗句點,即成了一篇散文。如何辨別詩與散文?前者分行,後者把多個意義所指共同的句子,結集在一起稱之為「段落」。即使把第六行的「像」──這個散文化(prosaic)的字眼──刪除也無助於事。我在想,這些年我投稿給報章雜誌,都不曾註明文類。報刊雜誌的編輯以他們的慣性作判斷,把有故事、對話的視為小說, 把分行的當作都是詩,而介乎其間的各種敘事,自然就是散文。這兒再抄錄啟元的另一首詩〈無所謂〉(2018年6月24日):



       工作日十時出門

       十一時打卡  不在意

       同事們驚疑的目光

       沒準時九點鐘到位 

       傍晚加班補回  他無所謂

       轎車路稅新貼紙  塞入

       車內小櫃

       偶遇車檢掏出展示  

       不會累贅  

       几上杯盤狼藉  

       滿屋煙蒂

       頭髮蓬鬆  衣衫不整

       也無所謂  

       星期日早上酣睡如泥  

       錯過  足球賽經典戰役 

       跳過營養主餐  頭腦困頓

       精神萎靡渾渾噩噩  

       他喃喃囈語

       都  無所謂



      「無所謂」的多次重奏,襯以「車內小櫃」、「不會累贅」的諧音,這首詩便擺脫了散文的幢幢投影,是你我都能接受的現代詩了。然則詩與散文的分野,是仰賴詩中某些語句複奏的音樂性嗎? 過份依賴這種音樂性(如每隔一兩行即押韻)會不會把詩驅向「打油詩」的死角?我經常和寫詩的年輕人說,詩要避免過於油滑,應該考慮在同一作品中換韻,即一首詩有兩個或三個韻。



      〈無所謂〉 能夠掙脫打油詩的陷阱,原因之一是,作者在第二節加入了「小櫃」、「累贅」的變奏;原因之二是,作者在情緒上、情節上的階段性佈署:第一節的加班補回固然「無所謂」,第三節對外在環境與人物本身惡質化「也無所謂」,然後對於生活品質的劣化、精神的困頓的「都無所謂」,沉鬱的情緒一直在升級, 用間接的方式「呈現」題旨,它就向詩移近了一步或是兩三步。



      汪曾祺在他的全集的自序直言:「我年輕時曾打破小說、散文和詩的界限。」他的精神導師沈從文亦曾在其全集指出:「一切藝術都容許作者注入一種詩的情緒。」如此看來,余光中六十年代、七十年代創造的一系列傑出的「自傳性抒情散文」,其實是散文的「詩化」或「詩化的散文」。我在七十年代寫的現代散文〈散髮飄揚在風中〉,是把散文意象化,文字稠密化,刻意在語言律動營造一種具有音樂性的「散文詩」。雖然我在年近七十五的高齡,「自我評議」一篇收錄在《馬華文學大系1965-1996•散文》的舊作, 似乎不智。但在學術認知方面,我無法不坦然相告、坦然面對,何況我這樣做不會為〈散髮飄揚在風中〉加分或減分。



      唐詩律絕的純粹性(purity),使詩離開散文遠些,站穩立場,有自己的位置,像藍啟元的〈大漠觀日出〉(2018年7月2 日):



      清晨零下二度

      一泓寶藍沒入眼簾

      靜謐  纖塵不染

      沙棗樹下抖瑟出神

      寒意襲人

      日出倒映鹽湖水面

      瞳內紅影初現

      丘上金光  乍洩  

      悄悄

      劃破  蒼  穹

      四野沙脊綿延起伏

      千載鄉途  跫音去遠



      純粹寫景,其中似乎又隱藏其他意思。詩在不露餡的情況下, 內容往往最豐沃。王維是這方面最佳的示範,下面是他的兩首五絕:



      〈辛夷塢〉

      木末芙蓉花,山中發紅萼。

      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



      〈鳥鳴澗〉

      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比較啟元的詩與王維的詩,讀者會發現它們都似乎無話可說,又似乎透露了一些心事,詩的大量留白,強化了「詩性」(poeticity),使它與散文撇清了關係。王維的〈使至塞上〉其中兩行:「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與藍啟元的〈大漠觀日出〉似乎有相通之處。啟元多次以背包客的姿態前去中國內陸,相信他一定不會錯過大漠觀日出奇景的良機。



      我個人嚮往的文學藝術形式是,用輕鬆的散文著筆,而又能巧妙的凸顯某種意境。二零一八年八月十一日,啟元寫幸福的脆弱性與短暫性:「像樹上的果實  伸手可摘�也像浮雲  瞬間湮滅」,甚佳。我其實更欣賞他的〈燒焦的吐司〉:「她錯手燒焦吐司�炭黑帶著焦味�如常上班的愛人沉默地看著餐盤�以花生醬塗蓋炭色�咽下焦黑」似是而非,「燒焦」有象徵意義,而語言散漫(非詩性)的「十足散文」卻(弔詭性地)充滿詩的隱藏、暗示、影射與意趣。



      面對詩與散文(還有小說)fusion 與變種的種種可能性,最後的辦法仍然是從文本去觀察、衡測,或許這樣,真相才能日益清晰。謝謝啟元的《無關膚色》,它使我對這問題更上心。


    溫任平

    2018年8月25日

    編按:2018年5月9日馬來西亞國會下議院第14屆選舉。




    其 他 著 作